旁的不說,至少現在兩家在說親事,承恩侯府怎麽也不該慢待才是?
她心裏有了不好的預感。
誰知預感還真成真了。
一進了承恩侯府,那侯夫人陳氏便上下打量起薑雲瓊來。
從前兩邊是見過麵的,陳氏早就知道薑雲瓊長什麽模樣,又何必這個時候再來打量?不過是作戲罷了。
隻聽她說:「前幾日我太忙了,沒功夫待客,如今一閑下來才瞧見你的帖子,這才趕忙叫人請了你們來,瓊丫頭又長高了吧?」
後頭那句話是對著薑雲瓊說的。
薑雲瓊心中不滿她的態度。
接了帖子沒有迴音,這會兒子卻說自己忙,既然已經忙完了,也該主動上門致歉才對,怎麽巴巴地把人請過來,頂著烈日頭看那勞什子花?
不過她再不滿,也比陳氏來的有禮貌,更何況心中已經做了決斷不想再嫁進來,麵上自然也是要保證客客氣氣的,心裏頭疏遠也就罷了:「正是長個子的年紀呢,有時候我晚上睡覺都覺得骨頭抻著疼,夫人有些日子沒見我了,興許是長高了,我們自己看著不分明,您倒是看得仔細。」
她也不是什麽大傻子,先頭兩邊都聊的好好的,如今忽然改了主意必然是有什麽緣故的,她想來想去也隻能想到成王世子和皇太孫的頭上去。
宮外的人都不知道底細,隻有他們自家清楚到底是什麽情況,她這是不陰不陽刺了一下陳氏。
陳氏八麵不動,穩健的很:「倒是我沒想到了。」
沒想到?
甭說薑雲瑤、安氏這兩個人精,便是遲鈍如顧明月也能聽出來她話裏的深意了,說是沒想到,誰知道是沒想到什麽!
安氏從進門時候起就窩了一肚子的火氣,這會兒冷冷淡淡的也不吭聲。
陳氏眼瞧著她不搭理自己心裏頭便知道了,打發了人將兩個姑娘支開,自己和安氏細談。
不用薑雲瑤使眼色,顧明月就自覺地跟著安氏進了門。
她和安氏身邊四個大丫頭穿的衣裳都差不多,雖然年紀小一些,人家也隻當她是隨便使喚的小丫頭,陳氏從前隻關注薑雲瓊去了,上迴見麵又恰好碰見顧明月出了門,自然不知道她不是安氏的丫頭。
顧明月便光明正大地站著「偷聽」。
隻聽陳氏嘆了口氣:「咱們也不是外人啊,倩倩你和我透個底兒,成王世子和皇太孫是怎麽一迴事?」
顧明月一怔,心下納罕,原來太太單名一個倩字麽?她在府裏久了,最常聽別人對安氏的稱唿便是太太,再不然就是幾個姑娘正兒八經地叫母親,薑逢年呢?他是府裏唯一不需要避諱安氏名字的人,但他從來不會軟和說話,更別說稱唿安氏的名字了,吩咐下人也都是說你太太,對安氏說話也隻單一個「你」字。
府裏沒人喊,她來了府上大半年了,竟然才知道她的名字,而非安氏。
安氏麵上也是怔忪的,不過不是為著名字,而是陳氏話裏的意思。
她和陳氏從前也是手帕交,兩人關係也是親近過的,陳氏說她們不是外人,這話擱在從前也沒錯,隻是怎麽如今就到了這樣外道的地步呢?
她心頭悶悶的,麵上卻打起精神:「還能怎麽一迴事?兩家拿著我的瓊丫頭做筏子罷了。」
陳氏懷疑:「當真?」
安氏嘴唇微抖:「當真。」
其餘事情她不可能真和陳氏交底,若兩家當真要結親事,她透個底兒也不礙事,總不可能叫承恩侯府和她們一起擔著事兒,便是陳氏不問,她也會主動說。
可才剛進來那一路她一瞧陳氏的態度便知道兩家沒戲,既然沒戲,那就很沒必要再透底了。
為著兩家好。
陳氏左右看看,說:「那我也不瞞著你,我們老爺不滿意。」
她垂著眼不敢看安氏的表情:「咱們兩家來往這麽久了,你也知道我們是什麽樣的人家。」
安氏當然知道,她一向來往的都是清流人家,家風嚴謹板正。
陳氏揣度著話語,說得相當含蓄:「你家大姑娘如今名聲在外,外頭都在說你家姑娘何等的絕色,能叫成王世子和皇太孫同時看上……」
她話還沒說完,安氏便喝到:「陳思思!」
這一聲把旁邊站著的顧明月都嚇了一跳。
陳氏自然也不例外,她絞著手裏的帕子不敢看安氏。
安氏喝了一聲,又硬生生壓住了脾氣,一張臉冷若冰霜:「你家有你家的道理,隻管好好說說,便是不同意,中間也有咱們手帕交情分在,又何必來折辱我們?難道我安氏的女兒便要硬腆著臉嫁進來不成!」
陳氏弱聲:「我不是這麽個意思。」
安氏卻不想再聽了,直接起身走人。
她怒氣沖沖離了承恩侯府,陳氏在原地坐了一會,嘆氣。
沒一會承恩侯便迴來了,見她發怔,問:「人走了?」
陳氏沒好氣:「走了!」
承恩侯嗯一聲:「走便走了,咱們家也不缺親事,再挑個清清白白的好姑娘就是了。」
從他知道成王世子和皇太孫兩男爭一女的時候便皺了眉頭,他自覺自己這個承恩侯府是清白名流,又何必再娶個這樣的姑娘迴來?就算沒做錯什麽事情,露了名聲在外頭,到底不好。
因此便逼著陳氏想法子迴絕了親事。
他逼得緊,陳氏也沒法,隻得做得難看些,好讓兩邊都斷了心思。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她心裏有了不好的預感。
誰知預感還真成真了。
一進了承恩侯府,那侯夫人陳氏便上下打量起薑雲瓊來。
從前兩邊是見過麵的,陳氏早就知道薑雲瓊長什麽模樣,又何必這個時候再來打量?不過是作戲罷了。
隻聽她說:「前幾日我太忙了,沒功夫待客,如今一閑下來才瞧見你的帖子,這才趕忙叫人請了你們來,瓊丫頭又長高了吧?」
後頭那句話是對著薑雲瓊說的。
薑雲瓊心中不滿她的態度。
接了帖子沒有迴音,這會兒子卻說自己忙,既然已經忙完了,也該主動上門致歉才對,怎麽巴巴地把人請過來,頂著烈日頭看那勞什子花?
不過她再不滿,也比陳氏來的有禮貌,更何況心中已經做了決斷不想再嫁進來,麵上自然也是要保證客客氣氣的,心裏頭疏遠也就罷了:「正是長個子的年紀呢,有時候我晚上睡覺都覺得骨頭抻著疼,夫人有些日子沒見我了,興許是長高了,我們自己看著不分明,您倒是看得仔細。」
她也不是什麽大傻子,先頭兩邊都聊的好好的,如今忽然改了主意必然是有什麽緣故的,她想來想去也隻能想到成王世子和皇太孫的頭上去。
宮外的人都不知道底細,隻有他們自家清楚到底是什麽情況,她這是不陰不陽刺了一下陳氏。
陳氏八麵不動,穩健的很:「倒是我沒想到了。」
沒想到?
甭說薑雲瑤、安氏這兩個人精,便是遲鈍如顧明月也能聽出來她話裏的深意了,說是沒想到,誰知道是沒想到什麽!
安氏從進門時候起就窩了一肚子的火氣,這會兒冷冷淡淡的也不吭聲。
陳氏眼瞧著她不搭理自己心裏頭便知道了,打發了人將兩個姑娘支開,自己和安氏細談。
不用薑雲瑤使眼色,顧明月就自覺地跟著安氏進了門。
她和安氏身邊四個大丫頭穿的衣裳都差不多,雖然年紀小一些,人家也隻當她是隨便使喚的小丫頭,陳氏從前隻關注薑雲瓊去了,上迴見麵又恰好碰見顧明月出了門,自然不知道她不是安氏的丫頭。
顧明月便光明正大地站著「偷聽」。
隻聽陳氏嘆了口氣:「咱們也不是外人啊,倩倩你和我透個底兒,成王世子和皇太孫是怎麽一迴事?」
顧明月一怔,心下納罕,原來太太單名一個倩字麽?她在府裏久了,最常聽別人對安氏的稱唿便是太太,再不然就是幾個姑娘正兒八經地叫母親,薑逢年呢?他是府裏唯一不需要避諱安氏名字的人,但他從來不會軟和說話,更別說稱唿安氏的名字了,吩咐下人也都是說你太太,對安氏說話也隻單一個「你」字。
府裏沒人喊,她來了府上大半年了,竟然才知道她的名字,而非安氏。
安氏麵上也是怔忪的,不過不是為著名字,而是陳氏話裏的意思。
她和陳氏從前也是手帕交,兩人關係也是親近過的,陳氏說她們不是外人,這話擱在從前也沒錯,隻是怎麽如今就到了這樣外道的地步呢?
她心頭悶悶的,麵上卻打起精神:「還能怎麽一迴事?兩家拿著我的瓊丫頭做筏子罷了。」
陳氏懷疑:「當真?」
安氏嘴唇微抖:「當真。」
其餘事情她不可能真和陳氏交底,若兩家當真要結親事,她透個底兒也不礙事,總不可能叫承恩侯府和她們一起擔著事兒,便是陳氏不問,她也會主動說。
可才剛進來那一路她一瞧陳氏的態度便知道兩家沒戲,既然沒戲,那就很沒必要再透底了。
為著兩家好。
陳氏左右看看,說:「那我也不瞞著你,我們老爺不滿意。」
她垂著眼不敢看安氏的表情:「咱們兩家來往這麽久了,你也知道我們是什麽樣的人家。」
安氏當然知道,她一向來往的都是清流人家,家風嚴謹板正。
陳氏揣度著話語,說得相當含蓄:「你家大姑娘如今名聲在外,外頭都在說你家姑娘何等的絕色,能叫成王世子和皇太孫同時看上……」
她話還沒說完,安氏便喝到:「陳思思!」
這一聲把旁邊站著的顧明月都嚇了一跳。
陳氏自然也不例外,她絞著手裏的帕子不敢看安氏。
安氏喝了一聲,又硬生生壓住了脾氣,一張臉冷若冰霜:「你家有你家的道理,隻管好好說說,便是不同意,中間也有咱們手帕交情分在,又何必來折辱我們?難道我安氏的女兒便要硬腆著臉嫁進來不成!」
陳氏弱聲:「我不是這麽個意思。」
安氏卻不想再聽了,直接起身走人。
她怒氣沖沖離了承恩侯府,陳氏在原地坐了一會,嘆氣。
沒一會承恩侯便迴來了,見她發怔,問:「人走了?」
陳氏沒好氣:「走了!」
承恩侯嗯一聲:「走便走了,咱們家也不缺親事,再挑個清清白白的好姑娘就是了。」
從他知道成王世子和皇太孫兩男爭一女的時候便皺了眉頭,他自覺自己這個承恩侯府是清白名流,又何必再娶個這樣的姑娘迴來?就算沒做錯什麽事情,露了名聲在外頭,到底不好。
因此便逼著陳氏想法子迴絕了親事。
他逼得緊,陳氏也沒法,隻得做得難看些,好讓兩邊都斷了心思。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