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還說方中意的東西不多,要收拾起來也簡單,等他收拾好了屋子,還要讓顧明月去給他暖房。
幫石頭傳消息的婆子嗓門大,裏頭薑雲瑤也聽見了,立刻給顧明月放了一天的假讓她盡管出門。
第二天顧明月就出門了。
方中意這處院子果然不錯,不僅有灶房,還有個水井,倒是省了去外頭打水的功夫了。
顧明月出來的早,還提前去街上逛了逛,買了一隻燒鴨,打了半斤的酒拎去方中意那裏。
其他飯菜都是方中意自己做的。
他來了廚房以後也不是白來的,還沒開始上工,就已經拉著廚房裏那些人了解菜肉價格還有哪邊兒的菜最新鮮了。
大廚房當然也是有貓膩的,他們自己採買價格和報到帳上的價格可不一樣,至少也翻個兩番,這些事情會瞞著安氏,卻不會瞞著廚房的人,更何況也瞞不住,但凡廚子自己去菜市裏逛上一圈就能摸得一清二楚了。
方中意也隻是不知道中京城和閬中的價格差距才打聽的罷了。
他們這些大廚子可以自己去菜市裏買菜,那邊更新鮮一些,也可以托採買的人幫他們買,價格更便宜,也會有底下的小菜販專門挑著菜到角門邊上問府裏要不要,有時候廚房的管事瞧著夠新鮮、品質好也會買下來。
方中意一邊做飯,一邊就把這些事情說給了顧明月聽,說著說著就嘆了口氣。
他之前那個徒弟宋生已經斷了來往,他也留在了閬中,方中意臨走的時候還惆悵了一迴,他這輩子總共就收了這麽一個徒弟,幾乎能稱得上是傾囊相授,可惜徒弟不夠爭氣,隻學了個皮毛不說,連品性也不怎麽樣。
顧明月倒是個好苗子,可惜她如今在內院伺候了,也很少能碰這些油煙氣重的東西了,他一身本領,竟隻能在薑府發光發熱了。
他嘆著氣呢,石頭從門口溜進來,偷著嚐了一口蒜香排骨,一邊咬一邊被燙得齜牙咧嘴的:「方師傅嘆什麽氣兒呢,要我說您這手藝是真的好,要真是擔心以後傳不了衣缽,您就勉為其難傳給我……」
說著說著,他自己便笑起來了。
方中意瞪他:「你要是但凡有點天分,我也不至於在這唉聲嘆氣了,吃是會吃,做飯?我還怕你把廚房給燒了呢!排骨還塞不住你的嘴!」
顧明月也抿著嘴笑了。
吃飯的時候方中意和石頭喝了兩盅顧明月買來的酒,那酒烈得很,他們兩又都不是大酒量,很快就暈暈乎乎地睡下了。
顧明月幫著把碗筷收拾了,又重新鎖上門,自己去街上逛了逛。
出來之前薑雲瑤交給了她一個任務,那就是看看街上都有些什麽樣的店鋪,各家的價格又如何。
薑雲瑤自己出不來,讓她出來打聽打聽消息還是可以的。
顧明月認真觀察了一下。
薑府在中京城東邊,她聽蘭心說起,這一片住的多是官員,從中京城正中央到東邊那一片都是,離皇城越近,達官顯貴也就越多。薑府算是在中間這一段的,往前是世家貴族們住的地界兒,往後則是那些買不起房子隻能租賃的官員,尤其是靠近東城門的地方,就是城根底下也有不少小門院出租,那邊的地方小,住的也多是三教九流,房租自然也便宜一些。
往東的鋪子大部分都是成衣布料,或者金銀器皿、酒樓茶肆等等,多是達官貴人常逛的鋪子,格調不小,相當文雅,價錢自然更高,顧明月進了兩間鋪子就後悔了,一進去人家看她穿的衣裳就知道她是哪家府裏的下人,以為她是來替主家買東西的,十分熱情,她看一眼哪個,人家便貼心地介紹一通。
她被熱情糊了一臉,很不好意思地問了價格,結果一個普普通通的小銀簪子人家都要收五十兩銀子。
嚇得顧明月當場就退出來了。
接連兩間鋪子都是如此,她總算醒悟了——這些地方都不是她能去的起的,便是姑娘自己都未必能在這兒逛呢。
這條街再往西就是更接近普通百姓那邊兒了,過了州橋就是一條長街,兩邊都是民居,依次往後都是些酒鋪、茶店、香店之類的,更往後的西大街上就是賣熟食的飲食鋪子了,顧明月的燒鴨就是在西大街上買的,味道尋常,不如薑府的好,但顧明月一點兒也不挑,以她的胃口,連水煮樹葉子都能吃得香噴噴的,更別說是燒鴨了。
中京城也不止這麽兩條街,這的街口顧明月一天也走不完,聽人說每條街上住的人都不一樣,賣的東西也是不一樣的,方中意還與她說中京城裏還有一條殺豬巷呢!那條巷子裏住的都是屠宰戶,他們每天從城門那邊趕活豬進來,趕進殺豬巷裏宰了,再把新鮮的肉分給預定的鋪子或者府邸,也有單獨零售的,誰都能去買。
顧明月不怕殺豬,她還吃過一迴殺豬菜,可香可香了,到現在還在懷念呢。
但薑雲瑤給她放了一天假,從方中意那裏出來以後她已經走了不少街口,已經來不及去那邊看看了,不止殺豬巷,她還有好些街巷沒去過。
越逛她越覺得感慨,從前在河源村的時候她以為鎮上就是最繁華的地方了,後來去了閬中就以為閬中已經很是不錯,現如今來了中京城才知道,那都不算什麽,這三年的旱災仿佛對整個中京城沒什麽影響似的,這兒照樣還是相當熱鬧的。
她從前真是「井底之蛙」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幫石頭傳消息的婆子嗓門大,裏頭薑雲瑤也聽見了,立刻給顧明月放了一天的假讓她盡管出門。
第二天顧明月就出門了。
方中意這處院子果然不錯,不僅有灶房,還有個水井,倒是省了去外頭打水的功夫了。
顧明月出來的早,還提前去街上逛了逛,買了一隻燒鴨,打了半斤的酒拎去方中意那裏。
其他飯菜都是方中意自己做的。
他來了廚房以後也不是白來的,還沒開始上工,就已經拉著廚房裏那些人了解菜肉價格還有哪邊兒的菜最新鮮了。
大廚房當然也是有貓膩的,他們自己採買價格和報到帳上的價格可不一樣,至少也翻個兩番,這些事情會瞞著安氏,卻不會瞞著廚房的人,更何況也瞞不住,但凡廚子自己去菜市裏逛上一圈就能摸得一清二楚了。
方中意也隻是不知道中京城和閬中的價格差距才打聽的罷了。
他們這些大廚子可以自己去菜市裏買菜,那邊更新鮮一些,也可以托採買的人幫他們買,價格更便宜,也會有底下的小菜販專門挑著菜到角門邊上問府裏要不要,有時候廚房的管事瞧著夠新鮮、品質好也會買下來。
方中意一邊做飯,一邊就把這些事情說給了顧明月聽,說著說著就嘆了口氣。
他之前那個徒弟宋生已經斷了來往,他也留在了閬中,方中意臨走的時候還惆悵了一迴,他這輩子總共就收了這麽一個徒弟,幾乎能稱得上是傾囊相授,可惜徒弟不夠爭氣,隻學了個皮毛不說,連品性也不怎麽樣。
顧明月倒是個好苗子,可惜她如今在內院伺候了,也很少能碰這些油煙氣重的東西了,他一身本領,竟隻能在薑府發光發熱了。
他嘆著氣呢,石頭從門口溜進來,偷著嚐了一口蒜香排骨,一邊咬一邊被燙得齜牙咧嘴的:「方師傅嘆什麽氣兒呢,要我說您這手藝是真的好,要真是擔心以後傳不了衣缽,您就勉為其難傳給我……」
說著說著,他自己便笑起來了。
方中意瞪他:「你要是但凡有點天分,我也不至於在這唉聲嘆氣了,吃是會吃,做飯?我還怕你把廚房給燒了呢!排骨還塞不住你的嘴!」
顧明月也抿著嘴笑了。
吃飯的時候方中意和石頭喝了兩盅顧明月買來的酒,那酒烈得很,他們兩又都不是大酒量,很快就暈暈乎乎地睡下了。
顧明月幫著把碗筷收拾了,又重新鎖上門,自己去街上逛了逛。
出來之前薑雲瑤交給了她一個任務,那就是看看街上都有些什麽樣的店鋪,各家的價格又如何。
薑雲瑤自己出不來,讓她出來打聽打聽消息還是可以的。
顧明月認真觀察了一下。
薑府在中京城東邊,她聽蘭心說起,這一片住的多是官員,從中京城正中央到東邊那一片都是,離皇城越近,達官顯貴也就越多。薑府算是在中間這一段的,往前是世家貴族們住的地界兒,往後則是那些買不起房子隻能租賃的官員,尤其是靠近東城門的地方,就是城根底下也有不少小門院出租,那邊的地方小,住的也多是三教九流,房租自然也便宜一些。
往東的鋪子大部分都是成衣布料,或者金銀器皿、酒樓茶肆等等,多是達官貴人常逛的鋪子,格調不小,相當文雅,價錢自然更高,顧明月進了兩間鋪子就後悔了,一進去人家看她穿的衣裳就知道她是哪家府裏的下人,以為她是來替主家買東西的,十分熱情,她看一眼哪個,人家便貼心地介紹一通。
她被熱情糊了一臉,很不好意思地問了價格,結果一個普普通通的小銀簪子人家都要收五十兩銀子。
嚇得顧明月當場就退出來了。
接連兩間鋪子都是如此,她總算醒悟了——這些地方都不是她能去的起的,便是姑娘自己都未必能在這兒逛呢。
這條街再往西就是更接近普通百姓那邊兒了,過了州橋就是一條長街,兩邊都是民居,依次往後都是些酒鋪、茶店、香店之類的,更往後的西大街上就是賣熟食的飲食鋪子了,顧明月的燒鴨就是在西大街上買的,味道尋常,不如薑府的好,但顧明月一點兒也不挑,以她的胃口,連水煮樹葉子都能吃得香噴噴的,更別說是燒鴨了。
中京城也不止這麽兩條街,這的街口顧明月一天也走不完,聽人說每條街上住的人都不一樣,賣的東西也是不一樣的,方中意還與她說中京城裏還有一條殺豬巷呢!那條巷子裏住的都是屠宰戶,他們每天從城門那邊趕活豬進來,趕進殺豬巷裏宰了,再把新鮮的肉分給預定的鋪子或者府邸,也有單獨零售的,誰都能去買。
顧明月不怕殺豬,她還吃過一迴殺豬菜,可香可香了,到現在還在懷念呢。
但薑雲瑤給她放了一天假,從方中意那裏出來以後她已經走了不少街口,已經來不及去那邊看看了,不止殺豬巷,她還有好些街巷沒去過。
越逛她越覺得感慨,從前在河源村的時候她以為鎮上就是最繁華的地方了,後來去了閬中就以為閬中已經很是不錯,現如今來了中京城才知道,那都不算什麽,這三年的旱災仿佛對整個中京城沒什麽影響似的,這兒照樣還是相當熱鬧的。
她從前真是「井底之蛙」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