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棋書畫,安氏都是學過的,她棋藝雖然不精,應付薑雲瑤一個小丫頭還是沒問題的,這會兒換了顧明月更不在話下了。
一邊下棋,她還一邊聽吳媽媽說薑逢年那的事兒。
府裏的管事都是老人了,習慣了安氏從前的管家模式和方式,即便換到了薑逢年這裏也是一樣的,除了一大早過來總結昨天府裏的事情以外,他們還會每隔一旬報一次帳,家裏的鋪子、莊子還有各個產業的開銷收支,這些都是隔一段時間都要盤一次帳的。
安氏有意讓薑逢年體驗一下自己的生活,又怎麽會放過這個?她早早就交代了管事們,把歷年的帳本通通都抱到薑逢年的書房裏去。
那些個帳本疊起來,可比他自己的公文厚多了。
薑逢年不肯認輸,屁也不敢放一個,硬著頭皮看那些帳本。
偏他從來沒有管過家,缺錢使了也隻會手一伸要錢,哪知道女人管家的苦?底下那些管事、鋪子裏的掌櫃都是積年的老掌櫃了,一個比一個刁鑽圓滑,也就是安氏管得厲害,他們不敢做假帳欺瞞,如今換了薑逢年管,一個個的就支楞起來了。
再者,他們也是安氏陪嫁鋪子的掌櫃,一向和安氏親近,哪怕安氏嫁了人,他們也是不歸薑家管的,心裏自然偏向安氏,如今知道太太和薑逢年鬧了不愉快,自然也是想法子折磨薑逢年。
薑逢年對著帳本看了小半天,也沒瞧出有什麽不對,反而看得頭暈眼花,又時不時有莊子上的丫頭婆子來問事情,讓他算每日的柴米炭火,又問明天該預備多少東西。
後來把薑逢年問煩了,生著氣讓她們按從前安氏管家時候的舊例來。
諸如此類的事情有很多。
短短半天,薑逢年就有些撐不住了。
安氏才不管他,她和顧明月下五子棋下得正開心,也總算知道為什麽三丫頭叫她和顧明月下棋了,這小姑娘下五子棋就一個路數,那就是圍追堵截,她不知道該主動出擊,隻會被動地去圍她的棋子,又算不明白,不超過十手就能被拿下。
每迴下失敗了,臉上就會有懊惱悔恨的表情,偏偏她又不是那種會耍賴皮的性子,也不會生氣,輸了一把就老老實實收了棋子再接下一把,然後重複失敗的過程。
有時安氏故意漏看幾顆棋子,假裝讓她贏上一把,她能高興好一陣子,眉角眼梢都帶著笑。
安氏難得有這麽鬆快的日子,什麽事兒都被安排好了,連午膳都是薑雲瑤去安排的。
才剛入春沒多久,如今上新了不少的春菜,鮮嫩可口,隨便做個什麽都好吃。
這才是頭一天,倒也沒出什麽差錯,今天的事兒大多是昨天她就安排好的,也就是聽那些管事迴話廢些心力,等明天薑逢年才能知道厲害。
薑家如今自然是算不上家大業大的,許多時候安氏也要掐著份例算府上這些人的吃用,有她把控著自然好安排。
但等薑逢年把她手裏的活接過去了,沒了她管著,底下人就開始作妖了。
先是廚房那些人虛報每日的份額——這是安氏授意的,廚房如今是方中意管著,是自己人。
廚房開支相當的大,但買迴來的東西質量卻有問題,雞鴨魚肉一看就不怎麽新鮮,菜都是蔫了的,開支加了,送到各個院裏的份例卻削減了。
薑逢年晚上歇在柳姨娘那裏,柳姨娘一向都是溫順的,也很少在他跟前抱怨過什麽,今兒卻憋不住了抱怨起廚房來,說他們越來越不像樣,送來的東西能入口,卻沒從前那麽精緻了。
薑逢年自己也是能感覺到的,從他接手了管家之事以後,他就沒吃過一頓合心意的飯。
他憋著氣把大廚房負責的人叫過來,上來就質問了兩句。
方中意早得了授意,一臉的無辜:「老爺,如今外頭的菜肉價格一天比一天漲得高,咱們不是在中京城還有自己的莊子送新鮮菜蔬,隻能去外頭收,能有新鮮菜吃已經不錯了,好些菜販子推出來的都是幹菜了。」
薑逢年有心要問為什麽安氏管家的時候就有,偏他管家的時候就沒有了?但這話一聽就露了怯,好似他沒什麽能力似的,他也就不問了。
總之,薑逢年管了三天的家,細究起來竟然沒碰到一件和他心意的事情,處處都憋屈,每個人都有話說,每個人都有藉口,每個人都說自己不容易。
這些不容易匯集到他那裏,就成了氣他的各種事情。
三天以後,他受不了了,主動來了安氏的院子裏。
彼時安氏正帶著薑雲瑤和顧明月在院子裏踢毽子。
她年輕的時候也愛踢毽子。
莊子上養的鴨子整整齊齊地送過來,有些長了漂亮的尾羽,丫頭們便會把羽毛收集起來簇成一把,再安上幾枚外圓內方的舊銅錢,用紅繩子纏上幾圈繫緊了就是一個漂亮的羽毛毽子。
羽毛各樣顏色的都有,腳輕輕一踢便飛得高高的,她緊盯著毽子,腳一抬一踢,接得穩穩噹噹。
顧明月負責在旁邊幫她數數。
這幾日薑雲瑤閑著沒事幹的時候就給安氏說事情,安氏偶爾也抱著她教她念書認字,顧明月跟在她身邊也能學個一星半點的,但大多數時候都聽不懂,她也不惱,能聽懂多少就算多少。
還是後來薑雲瑤看不下去了,親自教她認數。
一共才十個數,她沒教她阿拉伯數字,教的是古代常用的這些,也不需要她能寫會算,至少從一數到一百不成問題。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一邊下棋,她還一邊聽吳媽媽說薑逢年那的事兒。
府裏的管事都是老人了,習慣了安氏從前的管家模式和方式,即便換到了薑逢年這裏也是一樣的,除了一大早過來總結昨天府裏的事情以外,他們還會每隔一旬報一次帳,家裏的鋪子、莊子還有各個產業的開銷收支,這些都是隔一段時間都要盤一次帳的。
安氏有意讓薑逢年體驗一下自己的生活,又怎麽會放過這個?她早早就交代了管事們,把歷年的帳本通通都抱到薑逢年的書房裏去。
那些個帳本疊起來,可比他自己的公文厚多了。
薑逢年不肯認輸,屁也不敢放一個,硬著頭皮看那些帳本。
偏他從來沒有管過家,缺錢使了也隻會手一伸要錢,哪知道女人管家的苦?底下那些管事、鋪子裏的掌櫃都是積年的老掌櫃了,一個比一個刁鑽圓滑,也就是安氏管得厲害,他們不敢做假帳欺瞞,如今換了薑逢年管,一個個的就支楞起來了。
再者,他們也是安氏陪嫁鋪子的掌櫃,一向和安氏親近,哪怕安氏嫁了人,他們也是不歸薑家管的,心裏自然偏向安氏,如今知道太太和薑逢年鬧了不愉快,自然也是想法子折磨薑逢年。
薑逢年對著帳本看了小半天,也沒瞧出有什麽不對,反而看得頭暈眼花,又時不時有莊子上的丫頭婆子來問事情,讓他算每日的柴米炭火,又問明天該預備多少東西。
後來把薑逢年問煩了,生著氣讓她們按從前安氏管家時候的舊例來。
諸如此類的事情有很多。
短短半天,薑逢年就有些撐不住了。
安氏才不管他,她和顧明月下五子棋下得正開心,也總算知道為什麽三丫頭叫她和顧明月下棋了,這小姑娘下五子棋就一個路數,那就是圍追堵截,她不知道該主動出擊,隻會被動地去圍她的棋子,又算不明白,不超過十手就能被拿下。
每迴下失敗了,臉上就會有懊惱悔恨的表情,偏偏她又不是那種會耍賴皮的性子,也不會生氣,輸了一把就老老實實收了棋子再接下一把,然後重複失敗的過程。
有時安氏故意漏看幾顆棋子,假裝讓她贏上一把,她能高興好一陣子,眉角眼梢都帶著笑。
安氏難得有這麽鬆快的日子,什麽事兒都被安排好了,連午膳都是薑雲瑤去安排的。
才剛入春沒多久,如今上新了不少的春菜,鮮嫩可口,隨便做個什麽都好吃。
這才是頭一天,倒也沒出什麽差錯,今天的事兒大多是昨天她就安排好的,也就是聽那些管事迴話廢些心力,等明天薑逢年才能知道厲害。
薑家如今自然是算不上家大業大的,許多時候安氏也要掐著份例算府上這些人的吃用,有她把控著自然好安排。
但等薑逢年把她手裏的活接過去了,沒了她管著,底下人就開始作妖了。
先是廚房那些人虛報每日的份額——這是安氏授意的,廚房如今是方中意管著,是自己人。
廚房開支相當的大,但買迴來的東西質量卻有問題,雞鴨魚肉一看就不怎麽新鮮,菜都是蔫了的,開支加了,送到各個院裏的份例卻削減了。
薑逢年晚上歇在柳姨娘那裏,柳姨娘一向都是溫順的,也很少在他跟前抱怨過什麽,今兒卻憋不住了抱怨起廚房來,說他們越來越不像樣,送來的東西能入口,卻沒從前那麽精緻了。
薑逢年自己也是能感覺到的,從他接手了管家之事以後,他就沒吃過一頓合心意的飯。
他憋著氣把大廚房負責的人叫過來,上來就質問了兩句。
方中意早得了授意,一臉的無辜:「老爺,如今外頭的菜肉價格一天比一天漲得高,咱們不是在中京城還有自己的莊子送新鮮菜蔬,隻能去外頭收,能有新鮮菜吃已經不錯了,好些菜販子推出來的都是幹菜了。」
薑逢年有心要問為什麽安氏管家的時候就有,偏他管家的時候就沒有了?但這話一聽就露了怯,好似他沒什麽能力似的,他也就不問了。
總之,薑逢年管了三天的家,細究起來竟然沒碰到一件和他心意的事情,處處都憋屈,每個人都有話說,每個人都有藉口,每個人都說自己不容易。
這些不容易匯集到他那裏,就成了氣他的各種事情。
三天以後,他受不了了,主動來了安氏的院子裏。
彼時安氏正帶著薑雲瑤和顧明月在院子裏踢毽子。
她年輕的時候也愛踢毽子。
莊子上養的鴨子整整齊齊地送過來,有些長了漂亮的尾羽,丫頭們便會把羽毛收集起來簇成一把,再安上幾枚外圓內方的舊銅錢,用紅繩子纏上幾圈繫緊了就是一個漂亮的羽毛毽子。
羽毛各樣顏色的都有,腳輕輕一踢便飛得高高的,她緊盯著毽子,腳一抬一踢,接得穩穩噹噹。
顧明月負責在旁邊幫她數數。
這幾日薑雲瑤閑著沒事幹的時候就給安氏說事情,安氏偶爾也抱著她教她念書認字,顧明月跟在她身邊也能學個一星半點的,但大多數時候都聽不懂,她也不惱,能聽懂多少就算多少。
還是後來薑雲瑤看不下去了,親自教她認數。
一共才十個數,她沒教她阿拉伯數字,教的是古代常用的這些,也不需要她能寫會算,至少從一數到一百不成問題。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