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管事瞧著是滿意的,但他沒有立刻收下,反倒叫人去取了針線布匹來,要她立刻坐下來繡花。
這……也太嚴格了吧?
在場的牙人們麵麵相覷。
他們收的大多數貨都是去鄉下收來的,因為便宜,轉手賣出去能掙的卻多得很,比如如今薑家招人,報出來的價兒說是一個丁口二兩銀子,像是會刺繡的這姑娘要更貴一些,能賣上十兩,人家自帶手藝。
可他們收來這些人攏共也不過花點糧食罷了,能賺不少呢!
往日裏交貨的時候也沒像如今這樣麻煩,大多是看看牙口和身盤,再瞧瞧聰不聰明罷了,因此他們聽見薑家莊子上要買人,立馬就趕來了,那時候想著是從中京城裏來的,多半挑剔些,已經帶了手裏頭的那批好苗子了。
如今一看,竟好像一個也選不進去了。
一時間屋裏有些沉默。
六姑到底膽大,她想著自己帶來的人本來年紀就偏小些,比不過別人,興許人家不願意要年紀這麽小的,怕養著麻煩,真要輪到後頭挑,多半是挑不進來了,到時候反倒不好,不如早點出手。
當即就拉著人出來了。
不過她也有些小聰明,先拉出來的是石頭。
才剛常管事說要五個小子,她打眼數了數,屋裏攏共也就七八個小子,這個中的機率大一些。
買人的時候她都摸清楚了各家的情況,這會口齒也伶俐:「這小子家裏從前是獵戶,繼承了一身的好力氣,還會打理動物皮毛,偶爾也能捉個山雞野物的,府上一定不缺這些阿物,不過您想,主子們什麽好吃好玩的沒見識過?咱們這是小地方,不比中京城裏繁華,閑時您叫這小子表演個捉雞鬥狗的,也能博主子一樂。」
她又迴頭看一眼顧二丫和巧兒,見兩人都殷切盯著自己,到底還是因為顧二丫的勤快上了心,想替她找個好去處,一把將她扯過來,也將她的一雙手擺在常管事跟前,道:
「這丫頭倒不會繡花,但她小小年紀就能幹活,手腳勤快,眼明心亮,您瞧,她才多大點兒,手上繭子比十歲的丫頭還厚呢!她在家裏也做慣了活計的,不拘是灑掃還是灶房裏的活都能幹。」
為了給顧二丫增加籌碼,她又把顧二丫和石頭的手疊在了一塊:「他們倆還是拜把兒的兄妹,都是伶俐人。」
顧二丫的手伸著,手上的繭子真就磨了厚厚一層,也得虧她不黑,麵相也清秀,那常管事細細打量了他們倆,遲疑了一瞬。
「年紀也忒小了。」
顧二丫五歲,石頭是他們幾個裏年紀最大的,但也不過八歲罷了。
看出他的遲疑,不等六姑說話,顧二丫急中生智:「府上是不是養了狗?我和哥哥都會養!」
來的路上她因為緊張不敢亂看,一路都低著頭,繞著莊子走的時候卻眼尖,瞧見花叢裏頭有一坨狗便還沒來得及被清理出去。
至於中京城裏人的狗怎麽養?她不知道,她隻餵過村裏的狗,但……應該也差不到哪兒去吧?
第6章
常管事再嚴肅的態度都忍不住笑了一下:「你會養狗?你知道府上的狗都是怎麽養的嗎?每日三斤的大棒骨,還有灶上廚子專門調配的狗飯,哪用得上你來養?」說難聽些,他們府上的狗的日子過得比隻怕還比他們這些奴才好呢。
這才叫人不如狗。
他搖搖頭:「府上不缺養狗的人。」
狗可比人懂事多了,人能發脾氣,狗能知道個什麽?活又少又不會受氣,這才是神仙都不換的日子呢!
不過他瞧了瞧顧二丫露出來的一雙手,這麽大點的年紀,繭子能厚成這樣,倒也是個苦命人,而苦命的人一向是比其他人要更懂得規矩的。再添上石頭這個小廝,倒也不是不能收下,能先出頭,多少還是有些聰明勁兒的。
因此他點點頭:「你倆都收下吧。」
和那個會刺繡的丫頭不一樣,他們這種不用參加考核的人收下來以後就直接送到後邊下人房去了,賣身錢也是單獨結給六姑。
剛剛六姑沒有提起巧兒,顧二丫也不知道這丫頭能不能被留下來,她來不及看結果就被領著換了一個地方。
剛買進來的丫頭小子都先送到了廚房——準確來說是靠近廚房的後灶房,因為有些牙人為了省錢是不會給買來的人收拾洗澡的,但他們府裏要伺候人,第一要義就是要幹淨,剛買進來的人一人一鍋熱水,兩套普通下人穿的衣裳,洗刷幹淨以後換上衣裳再看被分到哪裏去。
顧二丫進來的早,還有機會挑衣服的大小,那候著的老婆子讓她比劃了一下衣服的大小,教她:「選衣裳不能選正正好的,得挑大一號的。」
顧二丫問為什麽。
她說:「這裏頭那麽多人呢,也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能到主子跟前的,府裏說是每年都會發兩套各季的衣裳,實際上主子鮮少到咱們莊子上來,管事的人也不是每年都會發衣裳的,興許隔上一年才發新的。」
薑家這樣的莊子有不少,沒有主子來的時候,基本都是閑置著,莊子上都會有莊頭,每年府裏固定給莊子上撥錢作為開支,其中包括每日的開銷還有下人們的衣裳,偏遠的莊子上都沒有什麽油水,莊頭們撈不到錢,就會從飲食、衣裳上剋扣。
這老婆子也算是心腸好的,還記得提醒一下顧二丫,有些小丫頭根本不知道有這迴事,隻知道挑當季合身的,到了第二年換季的衣服遲遲發不下來,就不得不花自己的月例銀子去買衣裳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這……也太嚴格了吧?
在場的牙人們麵麵相覷。
他們收的大多數貨都是去鄉下收來的,因為便宜,轉手賣出去能掙的卻多得很,比如如今薑家招人,報出來的價兒說是一個丁口二兩銀子,像是會刺繡的這姑娘要更貴一些,能賣上十兩,人家自帶手藝。
可他們收來這些人攏共也不過花點糧食罷了,能賺不少呢!
往日裏交貨的時候也沒像如今這樣麻煩,大多是看看牙口和身盤,再瞧瞧聰不聰明罷了,因此他們聽見薑家莊子上要買人,立馬就趕來了,那時候想著是從中京城裏來的,多半挑剔些,已經帶了手裏頭的那批好苗子了。
如今一看,竟好像一個也選不進去了。
一時間屋裏有些沉默。
六姑到底膽大,她想著自己帶來的人本來年紀就偏小些,比不過別人,興許人家不願意要年紀這麽小的,怕養著麻煩,真要輪到後頭挑,多半是挑不進來了,到時候反倒不好,不如早點出手。
當即就拉著人出來了。
不過她也有些小聰明,先拉出來的是石頭。
才剛常管事說要五個小子,她打眼數了數,屋裏攏共也就七八個小子,這個中的機率大一些。
買人的時候她都摸清楚了各家的情況,這會口齒也伶俐:「這小子家裏從前是獵戶,繼承了一身的好力氣,還會打理動物皮毛,偶爾也能捉個山雞野物的,府上一定不缺這些阿物,不過您想,主子們什麽好吃好玩的沒見識過?咱們這是小地方,不比中京城裏繁華,閑時您叫這小子表演個捉雞鬥狗的,也能博主子一樂。」
她又迴頭看一眼顧二丫和巧兒,見兩人都殷切盯著自己,到底還是因為顧二丫的勤快上了心,想替她找個好去處,一把將她扯過來,也將她的一雙手擺在常管事跟前,道:
「這丫頭倒不會繡花,但她小小年紀就能幹活,手腳勤快,眼明心亮,您瞧,她才多大點兒,手上繭子比十歲的丫頭還厚呢!她在家裏也做慣了活計的,不拘是灑掃還是灶房裏的活都能幹。」
為了給顧二丫增加籌碼,她又把顧二丫和石頭的手疊在了一塊:「他們倆還是拜把兒的兄妹,都是伶俐人。」
顧二丫的手伸著,手上的繭子真就磨了厚厚一層,也得虧她不黑,麵相也清秀,那常管事細細打量了他們倆,遲疑了一瞬。
「年紀也忒小了。」
顧二丫五歲,石頭是他們幾個裏年紀最大的,但也不過八歲罷了。
看出他的遲疑,不等六姑說話,顧二丫急中生智:「府上是不是養了狗?我和哥哥都會養!」
來的路上她因為緊張不敢亂看,一路都低著頭,繞著莊子走的時候卻眼尖,瞧見花叢裏頭有一坨狗便還沒來得及被清理出去。
至於中京城裏人的狗怎麽養?她不知道,她隻餵過村裏的狗,但……應該也差不到哪兒去吧?
第6章
常管事再嚴肅的態度都忍不住笑了一下:「你會養狗?你知道府上的狗都是怎麽養的嗎?每日三斤的大棒骨,還有灶上廚子專門調配的狗飯,哪用得上你來養?」說難聽些,他們府上的狗的日子過得比隻怕還比他們這些奴才好呢。
這才叫人不如狗。
他搖搖頭:「府上不缺養狗的人。」
狗可比人懂事多了,人能發脾氣,狗能知道個什麽?活又少又不會受氣,這才是神仙都不換的日子呢!
不過他瞧了瞧顧二丫露出來的一雙手,這麽大點的年紀,繭子能厚成這樣,倒也是個苦命人,而苦命的人一向是比其他人要更懂得規矩的。再添上石頭這個小廝,倒也不是不能收下,能先出頭,多少還是有些聰明勁兒的。
因此他點點頭:「你倆都收下吧。」
和那個會刺繡的丫頭不一樣,他們這種不用參加考核的人收下來以後就直接送到後邊下人房去了,賣身錢也是單獨結給六姑。
剛剛六姑沒有提起巧兒,顧二丫也不知道這丫頭能不能被留下來,她來不及看結果就被領著換了一個地方。
剛買進來的丫頭小子都先送到了廚房——準確來說是靠近廚房的後灶房,因為有些牙人為了省錢是不會給買來的人收拾洗澡的,但他們府裏要伺候人,第一要義就是要幹淨,剛買進來的人一人一鍋熱水,兩套普通下人穿的衣裳,洗刷幹淨以後換上衣裳再看被分到哪裏去。
顧二丫進來的早,還有機會挑衣服的大小,那候著的老婆子讓她比劃了一下衣服的大小,教她:「選衣裳不能選正正好的,得挑大一號的。」
顧二丫問為什麽。
她說:「這裏頭那麽多人呢,也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能到主子跟前的,府裏說是每年都會發兩套各季的衣裳,實際上主子鮮少到咱們莊子上來,管事的人也不是每年都會發衣裳的,興許隔上一年才發新的。」
薑家這樣的莊子有不少,沒有主子來的時候,基本都是閑置著,莊子上都會有莊頭,每年府裏固定給莊子上撥錢作為開支,其中包括每日的開銷還有下人們的衣裳,偏遠的莊子上都沒有什麽油水,莊頭們撈不到錢,就會從飲食、衣裳上剋扣。
這老婆子也算是心腸好的,還記得提醒一下顧二丫,有些小丫頭根本不知道有這迴事,隻知道挑當季合身的,到了第二年換季的衣服遲遲發不下來,就不得不花自己的月例銀子去買衣裳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