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頁
穿成了德妃的妹妹[清穿] 作者:江邊水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現在他隻能說並不後悔,隻是有一點淡淡的遺憾。
#
胤禩的處境還在慢慢變差,別人看不出來,但雲秀細心觀察過,所以格外鮮明。
其實如果隻是在吃穿用度上膈應噁心人也沒什麽,隻是她總想著,按照內務府的作風,肯定不會是這樣簡單的。
盤踞在紫禁城這麽多年,八福晉的那一點兒小心思能叫人看得明明白白,更是因為看明白了,所以他們覺得自己受到了挑釁。
要是他們不做點什麽,總會叫人看輕的。
雲秀心裏頭打鼓。
她並不喜歡胤禩,隻是不喜歡歸不喜歡,心裏總是念著兒時的情分,那會兒的胤禩小小的一個,總是跟在老四身後到永和宮來,因為從小養在承幹宮,她額娘雖然得寵卻也照顧不到他,反倒是永和宮照顧得他更多一些,他也和永和宮更加親近。
後來因著良妃,胤禩慢慢疏遠了他們,兩邊的關係並不像是小時候那一樣親近了。
然而每迴雲秀他們過生日或者是節日的時候總能收到胤禩的賀禮,看送的禮物,絕對不是八福晉的手筆。
外頭的人都說胤禩待人親近體貼,他們這些曾經和胤禩好過的人才是感受最深的。
這也是雲秀偶爾會心疼他的地方——說到底,胤禩也沒真的得罪過她,相反對她還很好,所以雲秀總是忍不住地去體諒他的難處。
他們不是歷史上一筆帶過的人,而是真真切切和她相處過的,會哭會笑,有自己的不得已。
也幸好她一直盯著,所以才能看見內務府的動作。
#
康熙五十三年十一月,今年恰好是良妃的二周年忌日,胤禩自請前往陵寢祭奠額娘。
這些年康熙總是在外頭,不是去塞外就是去熱河行宮,這迴也是一樣的,也帶著自己還在外頭的兒子們,但是胤禩不在,沒法去,就託了人送禮給康熙。
送的禮是兩隻海東青。
聽到禮物的時候雲秀眼皮子就是一跳——胤禩也不知道怎麽想的,景陵離熱河行宮可不算近,更何況他要送禮一定是從京城送過去的,這麽遠的距離送什麽不好,還送活物?
這種禮物也是最容易被動手腳的。
內務府憋了兩年的壞,終於準備使出來了。
不論胤禩為人處事怎麽樣,他對自己的額娘確實孝順,說要去祭奠,那就是真真切切地去。
府裏頭,胤禩交代八福晉照顧好府裏頭的事情就騎馬去了景陵。
雲佩他們則是跟著康熙一塊兒去熱和行宮的,胤禛隨行,胤禩的禮物一路從北京城往熱河行宮送。
雲秀想了很久,還是找了胤禛,和他說了胤禩送鷹的事情。
胤禛發怔:「姨媽是說,內務府要對胤禩的禮物下手?」
雲秀點頭:「送禮送一隻活鷹和一隻死鷹的意義是不一樣的,你也知道你皇阿瑪這些年的性子,以他的敏感,肯定會大發雷霆的。」
胤禛立馬知道她和自己說這些事情的原因了。
現在擺在他眼前的是一個抉擇:到底是任由事態發展,徹底斬斷胤禩可能存在的競爭力,還是幫胤禩呢?
至少到現在為止,胤禩背後的八旗勢力還是值得忌憚的,他們已經沒有別的選擇了,就算明知道胤禩是一艘快要沉下去的船,他們也沒有別的選擇,隻能綁在這條船上跟著他一起沉下去,所以往後的日子胤禩如果還有心要去爭,對胤禛自己的影響還是很大的。
如果他不幫,胤禩在康熙心裏的地位會直線下降,甚至直接出局。
胤禛想,這對於他來說是一場賭局,賭的就是胤禩以後還會不會繼續爭這個皇位。
雲秀靜靜地看著他,告訴他這件事情其實也是想看一下他的選擇是什麽,到底是選擇情誼,還是選擇利益?
這個選擇對於她和姐姐來說很重要,她緊了唿吸,不知道該說什麽,也無話可說。
胤禛顯然也是在緊張的,額頭上甚至出了細密的汗。
他下意識地摩挲著自己的食指指節。
過了很久,他才說:「到底是打小一塊兒長大的兄弟。」
雲秀鬆了一口氣,也多少覺得有一點欣慰,這麽多年來,她並不知道自己可能會給胤禛帶來多大的影響,她總害怕胤禛和兄弟們走到歷史上那個地步,她相信胤禛有自己的苦衷,隻是外頭的評價到底沒那麽好,他分明是個好皇帝,為什麽要蒙受那麽多的委屈呢。
外頭的人不會知道他是為了朝堂上的穩定才做這些事情,他們隻知道議論他殺兄弒父——甚至這些可能都是假的,隻是那些人隻相信他們自己想相信的。
胤禛抬頭望著她,微微一笑:「就算要爭,我也想用自己的實力去爭,和他們公平競爭。」
他對自己很有自信:「我相信自己,即使胤禩沒有在這件事情裏跌倒,即使他將來還想繼續和我爭,那我也會是勝出的那一個。」
何必要去賭呢?隻有毫無自信的人才會想著去賭。
雲秀看著他,如果剛剛是覺得他在乎情分比利益更重要,那麽此刻,她覺得胤禛已經有了以後帝王的風采。
#
湯泉行宮。
康熙坐在位置上,外頭是胤禩派來的人,之前胤禩說拜祭完額娘就過來在湯泉行宮匯合,如今正好趕過來。
他站在底下行禮的時候其實還覺得有點奇怪,按理來說,他的禮物早該在兩天前就到了的,如今卻晚到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
胤禩的處境還在慢慢變差,別人看不出來,但雲秀細心觀察過,所以格外鮮明。
其實如果隻是在吃穿用度上膈應噁心人也沒什麽,隻是她總想著,按照內務府的作風,肯定不會是這樣簡單的。
盤踞在紫禁城這麽多年,八福晉的那一點兒小心思能叫人看得明明白白,更是因為看明白了,所以他們覺得自己受到了挑釁。
要是他們不做點什麽,總會叫人看輕的。
雲秀心裏頭打鼓。
她並不喜歡胤禩,隻是不喜歡歸不喜歡,心裏總是念著兒時的情分,那會兒的胤禩小小的一個,總是跟在老四身後到永和宮來,因為從小養在承幹宮,她額娘雖然得寵卻也照顧不到他,反倒是永和宮照顧得他更多一些,他也和永和宮更加親近。
後來因著良妃,胤禩慢慢疏遠了他們,兩邊的關係並不像是小時候那一樣親近了。
然而每迴雲秀他們過生日或者是節日的時候總能收到胤禩的賀禮,看送的禮物,絕對不是八福晉的手筆。
外頭的人都說胤禩待人親近體貼,他們這些曾經和胤禩好過的人才是感受最深的。
這也是雲秀偶爾會心疼他的地方——說到底,胤禩也沒真的得罪過她,相反對她還很好,所以雲秀總是忍不住地去體諒他的難處。
他們不是歷史上一筆帶過的人,而是真真切切和她相處過的,會哭會笑,有自己的不得已。
也幸好她一直盯著,所以才能看見內務府的動作。
#
康熙五十三年十一月,今年恰好是良妃的二周年忌日,胤禩自請前往陵寢祭奠額娘。
這些年康熙總是在外頭,不是去塞外就是去熱河行宮,這迴也是一樣的,也帶著自己還在外頭的兒子們,但是胤禩不在,沒法去,就託了人送禮給康熙。
送的禮是兩隻海東青。
聽到禮物的時候雲秀眼皮子就是一跳——胤禩也不知道怎麽想的,景陵離熱河行宮可不算近,更何況他要送禮一定是從京城送過去的,這麽遠的距離送什麽不好,還送活物?
這種禮物也是最容易被動手腳的。
內務府憋了兩年的壞,終於準備使出來了。
不論胤禩為人處事怎麽樣,他對自己的額娘確實孝順,說要去祭奠,那就是真真切切地去。
府裏頭,胤禩交代八福晉照顧好府裏頭的事情就騎馬去了景陵。
雲佩他們則是跟著康熙一塊兒去熱和行宮的,胤禛隨行,胤禩的禮物一路從北京城往熱河行宮送。
雲秀想了很久,還是找了胤禛,和他說了胤禩送鷹的事情。
胤禛發怔:「姨媽是說,內務府要對胤禩的禮物下手?」
雲秀點頭:「送禮送一隻活鷹和一隻死鷹的意義是不一樣的,你也知道你皇阿瑪這些年的性子,以他的敏感,肯定會大發雷霆的。」
胤禛立馬知道她和自己說這些事情的原因了。
現在擺在他眼前的是一個抉擇:到底是任由事態發展,徹底斬斷胤禩可能存在的競爭力,還是幫胤禩呢?
至少到現在為止,胤禩背後的八旗勢力還是值得忌憚的,他們已經沒有別的選擇了,就算明知道胤禩是一艘快要沉下去的船,他們也沒有別的選擇,隻能綁在這條船上跟著他一起沉下去,所以往後的日子胤禩如果還有心要去爭,對胤禛自己的影響還是很大的。
如果他不幫,胤禩在康熙心裏的地位會直線下降,甚至直接出局。
胤禛想,這對於他來說是一場賭局,賭的就是胤禩以後還會不會繼續爭這個皇位。
雲秀靜靜地看著他,告訴他這件事情其實也是想看一下他的選擇是什麽,到底是選擇情誼,還是選擇利益?
這個選擇對於她和姐姐來說很重要,她緊了唿吸,不知道該說什麽,也無話可說。
胤禛顯然也是在緊張的,額頭上甚至出了細密的汗。
他下意識地摩挲著自己的食指指節。
過了很久,他才說:「到底是打小一塊兒長大的兄弟。」
雲秀鬆了一口氣,也多少覺得有一點欣慰,這麽多年來,她並不知道自己可能會給胤禛帶來多大的影響,她總害怕胤禛和兄弟們走到歷史上那個地步,她相信胤禛有自己的苦衷,隻是外頭的評價到底沒那麽好,他分明是個好皇帝,為什麽要蒙受那麽多的委屈呢。
外頭的人不會知道他是為了朝堂上的穩定才做這些事情,他們隻知道議論他殺兄弒父——甚至這些可能都是假的,隻是那些人隻相信他們自己想相信的。
胤禛抬頭望著她,微微一笑:「就算要爭,我也想用自己的實力去爭,和他們公平競爭。」
他對自己很有自信:「我相信自己,即使胤禩沒有在這件事情裏跌倒,即使他將來還想繼續和我爭,那我也會是勝出的那一個。」
何必要去賭呢?隻有毫無自信的人才會想著去賭。
雲秀看著他,如果剛剛是覺得他在乎情分比利益更重要,那麽此刻,她覺得胤禛已經有了以後帝王的風采。
#
湯泉行宮。
康熙坐在位置上,外頭是胤禩派來的人,之前胤禩說拜祭完額娘就過來在湯泉行宮匯合,如今正好趕過來。
他站在底下行禮的時候其實還覺得有點奇怪,按理來說,他的禮物早該在兩天前就到了的,如今卻晚到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