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頁
穿成了德妃的妹妹[清穿] 作者:江邊水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康熙又說:「朕打算明年或者後年再封,還沒決定好什麽時候,也不必提前告訴老四,到時候反倒沒了高興的意思。」
看雲佩點頭,他又說:「這迴能安心再給胤禛再挑幾個屋裏人了不?」
雲佩搖頭:「人挑多了麻煩,四福晉也是個好的,沒必要折騰那麽多人。」她豎起手指頭,「一個就好了。」
康熙也沒法子了,隻好答應下來。
雲佩扭頭就和雲秀說了這件事。
雲秀倒沒什麽在乎的,胤禛能封郡王是意外之喜,她對功名利祿感觸一般,有最好,沒有也無所謂,反正她現在每年錢夠花,不用和上輩子一樣擔心自己吃了上頓沒下頓,更何況康熙說的也對。
事兒就這麽定下來了。
隻是結果他們都沒和孩子們說,康熙大約和每個嬪妃都交代過,不讓和阿哥們透露,等著到時候給驚喜。
七月裏,赫舍裏氏終究沒熬過去,一病沒了。
宮裏頭幾個嬪妃都料到了有這麽一天,聽到消息的時候,心裏甚至隱隱覺得解脫,赫舍裏的病折磨了她太久了,身上的病、心裏頭的病,都叫她喘不過氣,如今沒了性命,疼痛也就沒了。
這樣也好。
她也能去陪自己心心念念的姐姐了。
有一天雲秀站在永和宮外頭,聽見宮裏頭的小宮女感慨了一句,說不管是孝昭皇後還是溫僖貴妃,都有一個好姐妹陪著她們。前頭孝昭皇後有安嬪,這迴的溫僖貴妃又有赫舍裏氏。
這話在宮裏頭不好聽,如意罰了小宮女兩個月的俸祿。
可她們覺得這話雖然不好聽,也沒什麽大錯——鈕鈷祿氏的姑娘都有好運氣,哪怕是進了宮,也有珍貴的友誼。
說著說著,話題總會轉到宮裏頭另外兩對親姐妹身上,一個是雲秀和雲佩,大家都知道她們姐妹兩個感情好,雲秀從雲佩微末時期就扶持著一路走過來,風風雨雨這麽多年,彼此相攜,又互相支撐,一個有寵,一個有功,日子也漸漸舒坦起來了,如今妹妹已經出宮嫁人了,還不忘記宮裏頭的姐姐,常常進宮來陪著。
姐姐呢,有什麽好東西頭一個想到的就是妹妹,皇上太後賞的東西最好的都給了妹妹,為了這個,宮裏頭的十四阿哥還吃過醋。
另一對就是郭貴人和宜嬪了。
郭貴人先前有過一個兒子,可惜後來一年都沒活過來就沒了,後頭又生了和碩恪靖公主,如今也已經下嫁給敦多布多爾濟了。
說起這位和碩恪靖公主,她如今是郡王妃,但外頭流傳,說她如今有另一個封號——海蚌公主。這個海蚌公主不是海鮮的意思,是說她是參謀、議事的公主。
她嫁到蒙古以後很得丈夫的尊重和喜愛,康熙之前在蒙古給她建了公主府,她就住在公主府裏頭,敦多布多爾濟每年都要去公主府裏頭給她請安,如今的歸化一代的將軍、總督都不敢對她多說什麽,進公主府都得老老實實遞帖子,跪著給她請安。
她才嫁過去沒兩年,就已經掌握了漠南、漠北的權勢。
比阿哥們的權勢都大多了。
今年康熙能夠這樣放心大膽地攻打噶爾丹,裏頭也有海蚌公主的功勞,她嫁去喀爾喀以後,一心安撫著喀爾喀各部之間的關係。本來喀爾喀各部是有內訌和爭吵的,它有三部:土謝圖汗、劄薩克圖汗、車臣汗,這三部本來是分開的,互相之間各有紛爭,不然也不會在康熙二十七年的時候被噶爾丹和沙俄趁虛而入,沙俄要他們投降自己,喀爾喀蒙古各部反倒投向了大清。
隻是投降給大清以後,他們內部也還是有矛盾的,所以康熙才把四公主下嫁,靠著她平穩喀爾喀各部的關係。
隻是連康熙自己都沒料到四公主做的這麽好——他本來想的是向喀爾喀各部展示自己友好的一麵,再幫著解決噶爾丹,他們內訌也就沒關係了,隻要不出大事就行。
結果四公主嫁過去以後雷厲風行,把漠北蒙古整治得服服帖帖的。
所有人都大吃一驚。
宮裏頭的嬪妃們也都意外,因為四公主還在宮裏頭的時候是很不起眼的,她額娘頭頂上還有宜妃壓著,從小養在宜妃身邊,開始的時候宜妃倒是也挺喜歡她,可後來宜妃有了自己的兒子們,也就對這個公主一般般了,搬去公主所以後,她也沒展示出來自己有什麽能耐。
唯一比較值得說道的也就是她小時候得了天花,不是種牛痘得的天花,而是自然感染的,後來病癒以後,康熙給她按照阿哥的規格辦了一場慶祝宴。
嗯……康熙是讚揚她勇敢堅強,然後四公主如今已經比阿哥們還要出色了。
康熙沒多說什麽,畢竟四公主替他出了大力,而且她還是遠嫁漠北的,康熙本來就對她有愧疚,就算朝堂上大臣們對四公主頗有微詞,他也都睜隻眼閉隻眼的和稀泥,不讓他們置喙。
所以郭貴人如今在宮裏頭雖然不起眼,可也沒人敢欺負到她頭上。
她和宜妃的關係並不怎麽親近,一個嫡出一個庶出,雖然同住一宮,她的位分卻一直不高,別的人都知道她是被壓製住了,宮裏頭不能出兩個郭絡羅氏的高位嬪妃,就算她自己再爭氣,宜妃都已經是妃位了,她一輩子都不可能成為一宮主位。
她如今就在宮裏頭插畫喝茶,倒也自由自在。
因為從前有過交情,偶爾也會到雲秀和雲佩這裏來坐一坐。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看雲佩點頭,他又說:「這迴能安心再給胤禛再挑幾個屋裏人了不?」
雲佩搖頭:「人挑多了麻煩,四福晉也是個好的,沒必要折騰那麽多人。」她豎起手指頭,「一個就好了。」
康熙也沒法子了,隻好答應下來。
雲佩扭頭就和雲秀說了這件事。
雲秀倒沒什麽在乎的,胤禛能封郡王是意外之喜,她對功名利祿感觸一般,有最好,沒有也無所謂,反正她現在每年錢夠花,不用和上輩子一樣擔心自己吃了上頓沒下頓,更何況康熙說的也對。
事兒就這麽定下來了。
隻是結果他們都沒和孩子們說,康熙大約和每個嬪妃都交代過,不讓和阿哥們透露,等著到時候給驚喜。
七月裏,赫舍裏氏終究沒熬過去,一病沒了。
宮裏頭幾個嬪妃都料到了有這麽一天,聽到消息的時候,心裏甚至隱隱覺得解脫,赫舍裏的病折磨了她太久了,身上的病、心裏頭的病,都叫她喘不過氣,如今沒了性命,疼痛也就沒了。
這樣也好。
她也能去陪自己心心念念的姐姐了。
有一天雲秀站在永和宮外頭,聽見宮裏頭的小宮女感慨了一句,說不管是孝昭皇後還是溫僖貴妃,都有一個好姐妹陪著她們。前頭孝昭皇後有安嬪,這迴的溫僖貴妃又有赫舍裏氏。
這話在宮裏頭不好聽,如意罰了小宮女兩個月的俸祿。
可她們覺得這話雖然不好聽,也沒什麽大錯——鈕鈷祿氏的姑娘都有好運氣,哪怕是進了宮,也有珍貴的友誼。
說著說著,話題總會轉到宮裏頭另外兩對親姐妹身上,一個是雲秀和雲佩,大家都知道她們姐妹兩個感情好,雲秀從雲佩微末時期就扶持著一路走過來,風風雨雨這麽多年,彼此相攜,又互相支撐,一個有寵,一個有功,日子也漸漸舒坦起來了,如今妹妹已經出宮嫁人了,還不忘記宮裏頭的姐姐,常常進宮來陪著。
姐姐呢,有什麽好東西頭一個想到的就是妹妹,皇上太後賞的東西最好的都給了妹妹,為了這個,宮裏頭的十四阿哥還吃過醋。
另一對就是郭貴人和宜嬪了。
郭貴人先前有過一個兒子,可惜後來一年都沒活過來就沒了,後頭又生了和碩恪靖公主,如今也已經下嫁給敦多布多爾濟了。
說起這位和碩恪靖公主,她如今是郡王妃,但外頭流傳,說她如今有另一個封號——海蚌公主。這個海蚌公主不是海鮮的意思,是說她是參謀、議事的公主。
她嫁到蒙古以後很得丈夫的尊重和喜愛,康熙之前在蒙古給她建了公主府,她就住在公主府裏頭,敦多布多爾濟每年都要去公主府裏頭給她請安,如今的歸化一代的將軍、總督都不敢對她多說什麽,進公主府都得老老實實遞帖子,跪著給她請安。
她才嫁過去沒兩年,就已經掌握了漠南、漠北的權勢。
比阿哥們的權勢都大多了。
今年康熙能夠這樣放心大膽地攻打噶爾丹,裏頭也有海蚌公主的功勞,她嫁去喀爾喀以後,一心安撫著喀爾喀各部之間的關係。本來喀爾喀各部是有內訌和爭吵的,它有三部:土謝圖汗、劄薩克圖汗、車臣汗,這三部本來是分開的,互相之間各有紛爭,不然也不會在康熙二十七年的時候被噶爾丹和沙俄趁虛而入,沙俄要他們投降自己,喀爾喀蒙古各部反倒投向了大清。
隻是投降給大清以後,他們內部也還是有矛盾的,所以康熙才把四公主下嫁,靠著她平穩喀爾喀各部的關係。
隻是連康熙自己都沒料到四公主做的這麽好——他本來想的是向喀爾喀各部展示自己友好的一麵,再幫著解決噶爾丹,他們內訌也就沒關係了,隻要不出大事就行。
結果四公主嫁過去以後雷厲風行,把漠北蒙古整治得服服帖帖的。
所有人都大吃一驚。
宮裏頭的嬪妃們也都意外,因為四公主還在宮裏頭的時候是很不起眼的,她額娘頭頂上還有宜妃壓著,從小養在宜妃身邊,開始的時候宜妃倒是也挺喜歡她,可後來宜妃有了自己的兒子們,也就對這個公主一般般了,搬去公主所以後,她也沒展示出來自己有什麽能耐。
唯一比較值得說道的也就是她小時候得了天花,不是種牛痘得的天花,而是自然感染的,後來病癒以後,康熙給她按照阿哥的規格辦了一場慶祝宴。
嗯……康熙是讚揚她勇敢堅強,然後四公主如今已經比阿哥們還要出色了。
康熙沒多說什麽,畢竟四公主替他出了大力,而且她還是遠嫁漠北的,康熙本來就對她有愧疚,就算朝堂上大臣們對四公主頗有微詞,他也都睜隻眼閉隻眼的和稀泥,不讓他們置喙。
所以郭貴人如今在宮裏頭雖然不起眼,可也沒人敢欺負到她頭上。
她和宜妃的關係並不怎麽親近,一個嫡出一個庶出,雖然同住一宮,她的位分卻一直不高,別的人都知道她是被壓製住了,宮裏頭不能出兩個郭絡羅氏的高位嬪妃,就算她自己再爭氣,宜妃都已經是妃位了,她一輩子都不可能成為一宮主位。
她如今就在宮裏頭插畫喝茶,倒也自由自在。
因為從前有過交情,偶爾也會到雲秀和雲佩這裏來坐一坐。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