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頁
穿成了德妃的妹妹[清穿] 作者:江邊水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雲佩問她蛋糕做了沒有。
雲秀說還沒有:「我覺得上迴太皇太後都看過那個蛋糕了,再做也沒有什麽新意了,我想想要不要弄一點別的東西。」
她的拉丁文和俄語學得已經差不多了,不能去翻譯那些專業性特別強的文學著作,至少日常對話已經完全沒有問題了,不會再出現對方在說話,而她一頭霧水的情況了。
所以最近還是很空閑的,可以考慮一下怎麽做東西。
她覺得太皇太後應該不是喜歡那個蛋糕,畢竟那東西做出來以後,太皇太後能吃的也就一小塊,其餘的她年紀大了根本消化不了。
她喜歡的應該是那個復刻的草原吧。
可惜那會兒的時間實在是太趕了,她沒有辦法做出太皇太後心裏頭的那一片草原,隻是選取了蒙古最具代表的那條河,還都隻是做了個象徵意義,沒怎麽細化過。
這迴有時間了,可以好好折騰。
另一邊,康熙和幾個議政大臣正在說話,說的是南書房的幾個侍講學問如何。翰林院侍講每個月都會進行一次考試,用於學識的甄別,督促其上進,以便能夠給皇帝和太子進行更好的授課。
前幾天剛剛考過一場,其中以熊賜瓚為最佳,但最近侍講之中隱隱有了流言,說德格勒常與徐元夢互相標榜為學識博聞之輩,名列第一,康熙也略微有所耳聞,這迴考試結果出來,難免要問上兩句。
說是要問上兩句,其實在座的各位心裏麵都有數。
之前索額圖下台,納蘭明珠想要結交朝中的士人大夫,以金銀相誘,也送到了德格勒府上,當時德格勒沒說什麽。可最近天氣幹旱,久久沒有下雨,德格勒又略通占卜之術,康熙難免會問上幾句,結果占卜出來的結果是大兇,康熙問起原因,德格勒才說是朝中有小人作祟,矛頭直指納蘭明珠。
而徐元夢呢?他是由大學士明珠舉薦上來的,可他一向剛直,不喜明珠過於擅專,納蘭明珠百般拉攏也無動於衷。
納蘭明珠難免遷怒,恨上了他們兩個。
上個月李光地家中親人有恙,向皇上告了病假,臨走之前閑聊了兩句,說起他們兩個學識很不錯,過後康熙就下令要考校所有人的學問,這個月結果終於出來了。
底下站著的人都垂著頭,不敢戰隊,也不敢讓康熙看見自己的表情——這事兒歸根結底,還是索額圖和納蘭明珠的黨爭問題。李光地和索額圖頗為親近,而徐元夢又是太子的老師,本就是站在一條線上的,且徐元夢確實學問不錯,李光地臨走之前向康熙推薦他並沒有什麽不對勁。
但是納蘭明珠覺得徐元夢就是太子的人,連那個德格勒也是,他們都是想要和他作對。他一向囂張慣了的,尤其在索額圖退任以後,當然會對這樣的人產生不滿。
這迴試卷批出來以後,那幾個和明珠一向交好的人便都提出,德格勒學識並不如何,他是腆著臉和徐元夢相提並論的,意思就是他胡亂吹噓自己。
康熙怎麽會看不出來他們的小心思?如勒德洪、餘國柱等人都是納蘭明珠的黨羽,所謂的學識之爭論,也不過是他們打壓政敵、排除異己的手段罷了。
一旦他順從了他們的說法,往後更加無人敢和明珠抗衡了。
他在心裏頭琢磨了一下,說:「德格勒學識確實淺薄,但這並不是什麽大錯。」
明珠立馬說:「他是滿洲出身,從前卻假借道學知名坑蒙拐騙,實在可惡,不可輕饒,應當嚴肅處理。」
康熙就知道他還惦記著德格勒借占卜之事彈劾他的事情:「他出身並不十分好,乃微賤之人,一時之間假借道學之論議論人物,也不過是尋求佐證,這事兒問題不大,可以寬恕,不必多言。」
納蘭明珠臉上憤憤,隻是不敢當麵表現出來,扭頭又說起徐元夢:「從前常常聽人論起他,說他學問素優,可如今看來,並比不上熊賜瓚。」熊賜瓚乃是普通農家子弟出身,對理學頗有研究。
康熙深知打一棒子要給一顆甜棗的道理:「嗯,熊賜瓚學識不止勝過徐元夢,更比其餘許多人更加出色,徐元夢和其餘人相比也是差不多的,和傳聞不符。」說著不符,他卻沒打算懲罰,反倒罰了另一人,明顯打算輕輕放過。
接連兩次吃癟,納蘭明珠也知道皇上是在打壓他,也不敢再說什麽了。
等出門以後,他一路走一路氣,結果正好撞見了從外頭進門的幾個小阿哥,敷衍地拱了拱手就退下了。
胤祚拉著胤禛,很不高興:「怎麽一個兩個的,都這樣跋扈?」前頭一個索額圖是這樣,後麵又來一個納蘭明珠也是這樣,連他們這些皇子阿哥們都不放在眼裏。
胤禛說:「姨姨不是說了嗎,他們這些人眼裏頭並沒有覺得咱們有多尊貴,反倒是他們自己,覺得自己在朝堂上唿風喚雨多厲害呢。」這些人啊,心裏頭就隻裝著皇阿瑪,皇阿瑪喜歡他們就夠了。
胤祚撇了撇嘴。
胤禛安撫他:「行了,別皺著眉頭了,咱們還得去找姨姨呢!」
胤祚這才喜笑顏開。
等到了他們才知道雲秀在給太皇太後準備禮物,也都鬧著要自個兒參與。他們和太皇太後的關係還是很不錯的,之前她常常叫胤禛到慈寧宮去,雖然本意是為了讓雲佩多見一見孩子,她也不會一眼都不去看。
胤禛還是很喜歡慈祥可愛的曾祖母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雲秀說還沒有:「我覺得上迴太皇太後都看過那個蛋糕了,再做也沒有什麽新意了,我想想要不要弄一點別的東西。」
她的拉丁文和俄語學得已經差不多了,不能去翻譯那些專業性特別強的文學著作,至少日常對話已經完全沒有問題了,不會再出現對方在說話,而她一頭霧水的情況了。
所以最近還是很空閑的,可以考慮一下怎麽做東西。
她覺得太皇太後應該不是喜歡那個蛋糕,畢竟那東西做出來以後,太皇太後能吃的也就一小塊,其餘的她年紀大了根本消化不了。
她喜歡的應該是那個復刻的草原吧。
可惜那會兒的時間實在是太趕了,她沒有辦法做出太皇太後心裏頭的那一片草原,隻是選取了蒙古最具代表的那條河,還都隻是做了個象徵意義,沒怎麽細化過。
這迴有時間了,可以好好折騰。
另一邊,康熙和幾個議政大臣正在說話,說的是南書房的幾個侍講學問如何。翰林院侍講每個月都會進行一次考試,用於學識的甄別,督促其上進,以便能夠給皇帝和太子進行更好的授課。
前幾天剛剛考過一場,其中以熊賜瓚為最佳,但最近侍講之中隱隱有了流言,說德格勒常與徐元夢互相標榜為學識博聞之輩,名列第一,康熙也略微有所耳聞,這迴考試結果出來,難免要問上兩句。
說是要問上兩句,其實在座的各位心裏麵都有數。
之前索額圖下台,納蘭明珠想要結交朝中的士人大夫,以金銀相誘,也送到了德格勒府上,當時德格勒沒說什麽。可最近天氣幹旱,久久沒有下雨,德格勒又略通占卜之術,康熙難免會問上幾句,結果占卜出來的結果是大兇,康熙問起原因,德格勒才說是朝中有小人作祟,矛頭直指納蘭明珠。
而徐元夢呢?他是由大學士明珠舉薦上來的,可他一向剛直,不喜明珠過於擅專,納蘭明珠百般拉攏也無動於衷。
納蘭明珠難免遷怒,恨上了他們兩個。
上個月李光地家中親人有恙,向皇上告了病假,臨走之前閑聊了兩句,說起他們兩個學識很不錯,過後康熙就下令要考校所有人的學問,這個月結果終於出來了。
底下站著的人都垂著頭,不敢戰隊,也不敢讓康熙看見自己的表情——這事兒歸根結底,還是索額圖和納蘭明珠的黨爭問題。李光地和索額圖頗為親近,而徐元夢又是太子的老師,本就是站在一條線上的,且徐元夢確實學問不錯,李光地臨走之前向康熙推薦他並沒有什麽不對勁。
但是納蘭明珠覺得徐元夢就是太子的人,連那個德格勒也是,他們都是想要和他作對。他一向囂張慣了的,尤其在索額圖退任以後,當然會對這樣的人產生不滿。
這迴試卷批出來以後,那幾個和明珠一向交好的人便都提出,德格勒學識並不如何,他是腆著臉和徐元夢相提並論的,意思就是他胡亂吹噓自己。
康熙怎麽會看不出來他們的小心思?如勒德洪、餘國柱等人都是納蘭明珠的黨羽,所謂的學識之爭論,也不過是他們打壓政敵、排除異己的手段罷了。
一旦他順從了他們的說法,往後更加無人敢和明珠抗衡了。
他在心裏頭琢磨了一下,說:「德格勒學識確實淺薄,但這並不是什麽大錯。」
明珠立馬說:「他是滿洲出身,從前卻假借道學知名坑蒙拐騙,實在可惡,不可輕饒,應當嚴肅處理。」
康熙就知道他還惦記著德格勒借占卜之事彈劾他的事情:「他出身並不十分好,乃微賤之人,一時之間假借道學之論議論人物,也不過是尋求佐證,這事兒問題不大,可以寬恕,不必多言。」
納蘭明珠臉上憤憤,隻是不敢當麵表現出來,扭頭又說起徐元夢:「從前常常聽人論起他,說他學問素優,可如今看來,並比不上熊賜瓚。」熊賜瓚乃是普通農家子弟出身,對理學頗有研究。
康熙深知打一棒子要給一顆甜棗的道理:「嗯,熊賜瓚學識不止勝過徐元夢,更比其餘許多人更加出色,徐元夢和其餘人相比也是差不多的,和傳聞不符。」說著不符,他卻沒打算懲罰,反倒罰了另一人,明顯打算輕輕放過。
接連兩次吃癟,納蘭明珠也知道皇上是在打壓他,也不敢再說什麽了。
等出門以後,他一路走一路氣,結果正好撞見了從外頭進門的幾個小阿哥,敷衍地拱了拱手就退下了。
胤祚拉著胤禛,很不高興:「怎麽一個兩個的,都這樣跋扈?」前頭一個索額圖是這樣,後麵又來一個納蘭明珠也是這樣,連他們這些皇子阿哥們都不放在眼裏。
胤禛說:「姨姨不是說了嗎,他們這些人眼裏頭並沒有覺得咱們有多尊貴,反倒是他們自己,覺得自己在朝堂上唿風喚雨多厲害呢。」這些人啊,心裏頭就隻裝著皇阿瑪,皇阿瑪喜歡他們就夠了。
胤祚撇了撇嘴。
胤禛安撫他:「行了,別皺著眉頭了,咱們還得去找姨姨呢!」
胤祚這才喜笑顏開。
等到了他們才知道雲秀在給太皇太後準備禮物,也都鬧著要自個兒參與。他們和太皇太後的關係還是很不錯的,之前她常常叫胤禛到慈寧宮去,雖然本意是為了讓雲佩多見一見孩子,她也不會一眼都不去看。
胤禛還是很喜歡慈祥可愛的曾祖母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