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頁
穿成了德妃的妹妹[清穿] 作者:江邊水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她隻能想辦法打聽別的消息,這就用到了之前禦膳房認識的小魏子。
她原先也沒有發現小魏子去了幹清宮,還是後來小魏子主動找她了,她才知道的,平常小魏子輕易不會給她遞消息,隻有特別要緊,就比如這迴太子的事情,他是託了採買的人才把消息遞了出去,雲秀才能來得這樣快。
這一迴,她就通過小魏子知道了一點前朝的事情。
說的是幹清門聽政的事情。
雲秀把水泥給拿出來的時候,宮裏頭的人都不知道她到底弄了什麽東西,康熙也沒對外透露過半分消息,而是先給大臣們看了牛痘的實驗資料。
前頭他們才說牛痘不可能成功,結果被光速打臉,一個個都訕訕的不願意再說話。
長了眼睛的都能看出來這件事的功勞,隻是他們還是不願意接受一個女人摻和到朝廷的事情裏來。
結果康熙說:「朕已經封了樂安縣主,賜居幹西五所。」
大臣們難免都鬆了一口氣——這個冊封旨意下來,就意味著烏雅氏基本不可能再參與前朝的事情了。
還沒等他們高興兩分鍾,康熙又說:「朕要給烏雅氏抬旗。」
別人還沒怎麽樣,索額圖刷一下抬起了頭:「皇上三思啊!」
追隨他的人有許多,他一開口,底下的人就聞弦聲而知雅意,一時之間,就有許多的人站出來反對。
他們也有理有據:「歷代以來被抬旗的大多都是天子母家,不然就是像佟國綱大人這樣的英勇之臣,烏雅氏何德何能?不過是個牛痘,一個多羅格格的位置已經夠了。」
康熙懶懶地坐在朝堂上,聽著他們互相爭論,心裏頭留意著哪些人附和了索額圖的話,又有哪些是和明珠站隊的。
看了小半個時辰,他終於捋順了朝廷上那些複雜的關係,底下的人也吵累了,他才叫人把水泥搬了上來。
「各位看看這個東西。」
雲秀之前已經給他演示過了水泥是怎麽用的,也給他準備了一塊兒用水泥做成的泥板,後來康熙又自己找了工匠用水泥做了一個小小的樣板房,如今都一併抬到了朝堂之上。
大臣們先是愣了一下——他們之中,大多數的人都高床軟枕,顯少有落魄貧窮的,對房屋如何構成的並不大清楚。唯有工部侍郎快步走上去,湊近了仔仔細細地看,還上手摸了幾下,最後說:「皇上,這是何物,怎麽造出來的房子看起來比別的更加堅固一些?」
如今貴族府邸大多都是用磚石建造的,堅固是挺堅固的,可一來,想要找到平整的青磚很不容易,耗費的人工也多,而且現在要用的青磚等等,大多都是太湖石一樣的東西,耗費頗巨。
他心裏的想法多,連帶的問題也多,最後整個朝堂上都變成了他的個人提問現場,從製造原料問到了防水防潮,一堆的專業問題。
要不是康熙看過了雲秀的資料,可能都答不上來,到了後來,康熙嫌他問題太多,幹脆地把那張資料丟給他看了。
工部侍郎看完簡直熱淚盈眶:「皇上,這要是用到修建景山宮殿上,能省下不少銀子呢!」
之前皇上把蒙古部落送去種痘,不就是因為國庫裏頭的銀子不夠使了,而景山督造又貪汙嗎?其中許多貪汙的人大部分都是從南北運過來的石頭還有草木之類的貪汙的,那些假山還有房屋裏用的石頭,凡是不露在外頭的,都可以用別的替換,還有樹木花草,養一些次一點的,反正過段時間就得換。
這樣雜七雜八的弄起來,銀子少了大半,活還沒幹好,年年都需要修繕,從中又可以貪汙好幾大筆的錢。
若是把牆麵換成水泥的就不一樣了,這東西便宜,也就是最開始配比製作的時候麻煩一些,後頭造房子就隻需要拿它和沙子拌著砌牆就行了,這裏頭能貪汙的地方那就少了去了,省下來的錢往台灣砸不好麽?
他越想越激動:「皇上!這是喜事啊!」就這東西弄出來以後,抬旗不是理所當然?
朝堂上的大臣們鴉雀無聲。
康熙這才慢悠悠說了一句話:「諸位臣工,誰能發明出來這樣的東西?」
「索額圖?」他挨個問過去,「明珠?」
問到一個,頭就低下去一個。
緊跟著,康熙就問到了佟國綱,他是世祖時候因功被抬旗的,相當嚴肅的一個人,康熙其實對他很是滿意的,他顧忌佟佳一族,卻也欣賞佟國綱的能力。
佟國綱站出來說:「奴才不能,皇上給樂安縣主抬旗是應該的。」
朝堂上佟佳一族的人占了大半,他這個族長說了話,瞬間就有大半的人站了出來附和,不過半刻鍾,所有人都說不出話了。
康熙本來也就隻是通知他們一聲:「行了,擇日將水泥投入生產,工部負責調配,務必將這東西用到實處。」馬上就要六月了,各地夏汛又開始頻繁,這個水泥可以用來填塞堤壩,緩解洪災。
他隻是略微動一動腦子,就能想起來它的許多用處。
#
雲秀這才知道,除了樂安格格以外,康熙還給她抬了旗,她原來屬於是正黃旗的包衣,康熙給抬成了滿洲旗,這對她來說是莫大的榮耀。
從此雲秀這一支就擺脫了包衣奴才的身份,成了正兒八經的「主子」。
雲秀和姐姐說起這事兒:「大約是皇上給的補償。」康熙不肯給她和碩格格的身份,怕把她抬得太高,所以才給烏雅氏抬旗。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她原先也沒有發現小魏子去了幹清宮,還是後來小魏子主動找她了,她才知道的,平常小魏子輕易不會給她遞消息,隻有特別要緊,就比如這迴太子的事情,他是託了採買的人才把消息遞了出去,雲秀才能來得這樣快。
這一迴,她就通過小魏子知道了一點前朝的事情。
說的是幹清門聽政的事情。
雲秀把水泥給拿出來的時候,宮裏頭的人都不知道她到底弄了什麽東西,康熙也沒對外透露過半分消息,而是先給大臣們看了牛痘的實驗資料。
前頭他們才說牛痘不可能成功,結果被光速打臉,一個個都訕訕的不願意再說話。
長了眼睛的都能看出來這件事的功勞,隻是他們還是不願意接受一個女人摻和到朝廷的事情裏來。
結果康熙說:「朕已經封了樂安縣主,賜居幹西五所。」
大臣們難免都鬆了一口氣——這個冊封旨意下來,就意味著烏雅氏基本不可能再參與前朝的事情了。
還沒等他們高興兩分鍾,康熙又說:「朕要給烏雅氏抬旗。」
別人還沒怎麽樣,索額圖刷一下抬起了頭:「皇上三思啊!」
追隨他的人有許多,他一開口,底下的人就聞弦聲而知雅意,一時之間,就有許多的人站出來反對。
他們也有理有據:「歷代以來被抬旗的大多都是天子母家,不然就是像佟國綱大人這樣的英勇之臣,烏雅氏何德何能?不過是個牛痘,一個多羅格格的位置已經夠了。」
康熙懶懶地坐在朝堂上,聽著他們互相爭論,心裏頭留意著哪些人附和了索額圖的話,又有哪些是和明珠站隊的。
看了小半個時辰,他終於捋順了朝廷上那些複雜的關係,底下的人也吵累了,他才叫人把水泥搬了上來。
「各位看看這個東西。」
雲秀之前已經給他演示過了水泥是怎麽用的,也給他準備了一塊兒用水泥做成的泥板,後來康熙又自己找了工匠用水泥做了一個小小的樣板房,如今都一併抬到了朝堂之上。
大臣們先是愣了一下——他們之中,大多數的人都高床軟枕,顯少有落魄貧窮的,對房屋如何構成的並不大清楚。唯有工部侍郎快步走上去,湊近了仔仔細細地看,還上手摸了幾下,最後說:「皇上,這是何物,怎麽造出來的房子看起來比別的更加堅固一些?」
如今貴族府邸大多都是用磚石建造的,堅固是挺堅固的,可一來,想要找到平整的青磚很不容易,耗費的人工也多,而且現在要用的青磚等等,大多都是太湖石一樣的東西,耗費頗巨。
他心裏的想法多,連帶的問題也多,最後整個朝堂上都變成了他的個人提問現場,從製造原料問到了防水防潮,一堆的專業問題。
要不是康熙看過了雲秀的資料,可能都答不上來,到了後來,康熙嫌他問題太多,幹脆地把那張資料丟給他看了。
工部侍郎看完簡直熱淚盈眶:「皇上,這要是用到修建景山宮殿上,能省下不少銀子呢!」
之前皇上把蒙古部落送去種痘,不就是因為國庫裏頭的銀子不夠使了,而景山督造又貪汙嗎?其中許多貪汙的人大部分都是從南北運過來的石頭還有草木之類的貪汙的,那些假山還有房屋裏用的石頭,凡是不露在外頭的,都可以用別的替換,還有樹木花草,養一些次一點的,反正過段時間就得換。
這樣雜七雜八的弄起來,銀子少了大半,活還沒幹好,年年都需要修繕,從中又可以貪汙好幾大筆的錢。
若是把牆麵換成水泥的就不一樣了,這東西便宜,也就是最開始配比製作的時候麻煩一些,後頭造房子就隻需要拿它和沙子拌著砌牆就行了,這裏頭能貪汙的地方那就少了去了,省下來的錢往台灣砸不好麽?
他越想越激動:「皇上!這是喜事啊!」就這東西弄出來以後,抬旗不是理所當然?
朝堂上的大臣們鴉雀無聲。
康熙這才慢悠悠說了一句話:「諸位臣工,誰能發明出來這樣的東西?」
「索額圖?」他挨個問過去,「明珠?」
問到一個,頭就低下去一個。
緊跟著,康熙就問到了佟國綱,他是世祖時候因功被抬旗的,相當嚴肅的一個人,康熙其實對他很是滿意的,他顧忌佟佳一族,卻也欣賞佟國綱的能力。
佟國綱站出來說:「奴才不能,皇上給樂安縣主抬旗是應該的。」
朝堂上佟佳一族的人占了大半,他這個族長說了話,瞬間就有大半的人站了出來附和,不過半刻鍾,所有人都說不出話了。
康熙本來也就隻是通知他們一聲:「行了,擇日將水泥投入生產,工部負責調配,務必將這東西用到實處。」馬上就要六月了,各地夏汛又開始頻繁,這個水泥可以用來填塞堤壩,緩解洪災。
他隻是略微動一動腦子,就能想起來它的許多用處。
#
雲秀這才知道,除了樂安格格以外,康熙還給她抬了旗,她原來屬於是正黃旗的包衣,康熙給抬成了滿洲旗,這對她來說是莫大的榮耀。
從此雲秀這一支就擺脫了包衣奴才的身份,成了正兒八經的「主子」。
雲秀和姐姐說起這事兒:「大約是皇上給的補償。」康熙不肯給她和碩格格的身份,怕把她抬得太高,所以才給烏雅氏抬旗。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