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頁
穿成了德妃的妹妹[清穿] 作者:江邊水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她是個刺頭兒,第二迴 找不到自己的作業以後,她直接把欺負她的那個人的作業當著全班的麵給撕了。
從那以後,班裏的人就再也不敢欺負她了。
來了清朝以後,家裏阿瑪額娘寵著她,上輩子那些事情消弭在了記憶裏,她也沉浸在阿瑪額娘的寵愛裏,漸漸變成了被嬌寵著長大的小姑娘。
可今兒這事兒叫她猛地迴想起來了,以前她也當過別人不敢惹的刺頭。
她知道姐姐的脾氣,能不惹麻煩就不惹麻煩,老老實實過自己的小日子,姐姐就想讓她們都平平安安,可就算她們不惹事,別人也會來招惹她們,那幹嘛還要繼續忍?
雲佩也猜到了她心裏的想法,隻能嘆了口氣。
那個挨了打的奶娘迴去以後果然閉緊了嘴沒出過聲,有時候承幹宮裏有什麽動靜,她還會叫人過來主動稟報,都是關於胤禛的。
也不知道佟貴妃是不是投鼠忌器,這件事以後她很長一段時間沒了動靜。
兩邊都暫且按兵不動,竟然也達到了一種微妙的平衡。
到了萬壽節前一天的時候,康熙過來了永和宮。
來的時候他也不知道怎麽的,隱約有一種自己有一點鬼鬼祟祟的感覺:「明兒是萬壽節。」
雲秀和雲佩都知道他是來幹什麽的,偏偏要假裝不知道:「知道,才剛還燙明兒要穿的朝服呢。」
康熙哦一聲:「那你沒什麽要跟我說的?」
「萬歲爺想聽什麽?」
兩個人極限拉扯了一會兒,康熙不得不把自己的來意說出來了:「前些時候過來,你不是在給朕準備生辰禮物麽……明兒萬壽節要宴群臣,必定要喝酒的。」要是喝醉了,他就沒法當天看到生辰禮物了,一直看不到,心裏頭怪惦記著的。
姐妹兩個都憋笑。
雲佩笑了一會兒,就去把那個盒子拿出來交給康熙:「前幾天剛做好的,皇上可別嫌棄我手笨。」
康熙把盒子打開來,裏頭躺著一串珠子穿成的鏈子,珠子顆顆圓潤,都是一模一樣的大小,他摸著珠鏈,隱隱感受到手指下有些凹凸不平,就對著光細細看了一迴,每顆珠子上頭都刻了字,細細摩挲了一會兒,摸出來幾個字,便猜到了上頭是四句詩。
昔年宋太祖趙匡胤吟了半首詩,那兩句是「未離海底千山墨,才到中天萬國明」,後來想續上這兩句詩,可惜筆墨不足,一直續不上來,後頭改朝換代以後,還是朱元璋續了半句「恆持此誌成永誌,百戰問鼎開太平」。
兩個皇帝都是開國皇帝,這首詩裏頭所懷的情思與誌氣及其胸襟可見一斑。
康熙看了好一會兒,末了拍了拍雲佩的肩膀:「還是你懂我。」
他心裏頭其實很尊崇朱元璋那樣的人,如今有不少人打著反清復明的旗號,他打擊這些人,可也不影響他心裏頭對朱元璋的尊敬。
十七年的時候他下詔開博學鴻詞科,十八年正月裏錄取了一百三十多前明的文人,很多人不解,滿洲勛貴們跳腳,覺得他在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那些人都在試卷裏頭罵他了,他還和氣地把人收下了,難不成真是他自個兒賤得慌嗎?
他想修明史,想叫所有的漢人看看他滿漢融合的決心。
漢人罵他,滿人不滿他。
到了如今,雲佩卻刻了這樣一串珠子給他。
雖然他做什麽事都不是為了別人的認同,可被誤會曲解,心裏頭總歸寂寥,這會兒忽然被人認同了一下,竟然有種熱淚盈眶的感動。
雲佩疑惑地看了他一眼:「萬歲爺?」
康熙壓抑住自己心中的激盪,拍了拍她:「你的心意,朕都知道,且視若瑰寶,往後必定不會虧待你。」
雲佩其實不大知道他為什麽突然說這句話,雲秀愛看一些亂七八糟的書,遊記、軼事,也不知道她從哪兒弄來了許多的這一類的書放在了小書房裏,她有時候無聊會跟著看一看,後來看到了這首詩,覺得意向還不錯,本來就打算給康熙刻珠子,就順手把這首詩刻了上去。
也不知道他為什麽這麽激動。
可他這樣激動也不是什麽不好的事情,雲佩猜不出來是因為什麽,就朝他笑。
雲秀站在身後,默默地聽著他們說話。
前兩天她問姐姐,要不要把佟貴妃那件事告訴康熙,結果雲佩說,就算告訴了他也沒什麽大用,頂多噁心他和佟貴妃一下,扭頭他該給的位置還會給,胤禛也抱不迴來,那又何必打破她們現在營造在皇帝心裏的形象?
自討沒趣兒罷了。她們可以私底下報復佟佳氏,把事情鬧到明麵兒上,隻會讓事情不利,可能還會把康熙推向更多的別人。
可雲秀覺得,歸根結底,還是她們底氣不足,佟貴妃有家世,她有底氣,哪怕不得康熙的喜歡也沒關係,她的家世可以推著她一直前進,她身後站著半個朝廷的佟家人,從開始入宮的時候她就是妃位,如今已經是皇貴妃,甚至宮裏頭傳言她以後多半還是皇後。
姐姐呢?她們進宮就是宮女,辛辛苦苦靠著寵愛和生育子嗣才能往上爬,唯一的優點就是康熙的寵愛。
可皇上的寵愛不值錢。
他可以有很多個寵愛的人,從赫舍裏氏到榮嬪,再到姐姐,還有如今風頭正盛的衛常在,都是他寵愛的人,她們要小心小心再小心,才能夠平平安安地活下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從那以後,班裏的人就再也不敢欺負她了。
來了清朝以後,家裏阿瑪額娘寵著她,上輩子那些事情消弭在了記憶裏,她也沉浸在阿瑪額娘的寵愛裏,漸漸變成了被嬌寵著長大的小姑娘。
可今兒這事兒叫她猛地迴想起來了,以前她也當過別人不敢惹的刺頭。
她知道姐姐的脾氣,能不惹麻煩就不惹麻煩,老老實實過自己的小日子,姐姐就想讓她們都平平安安,可就算她們不惹事,別人也會來招惹她們,那幹嘛還要繼續忍?
雲佩也猜到了她心裏的想法,隻能嘆了口氣。
那個挨了打的奶娘迴去以後果然閉緊了嘴沒出過聲,有時候承幹宮裏有什麽動靜,她還會叫人過來主動稟報,都是關於胤禛的。
也不知道佟貴妃是不是投鼠忌器,這件事以後她很長一段時間沒了動靜。
兩邊都暫且按兵不動,竟然也達到了一種微妙的平衡。
到了萬壽節前一天的時候,康熙過來了永和宮。
來的時候他也不知道怎麽的,隱約有一種自己有一點鬼鬼祟祟的感覺:「明兒是萬壽節。」
雲秀和雲佩都知道他是來幹什麽的,偏偏要假裝不知道:「知道,才剛還燙明兒要穿的朝服呢。」
康熙哦一聲:「那你沒什麽要跟我說的?」
「萬歲爺想聽什麽?」
兩個人極限拉扯了一會兒,康熙不得不把自己的來意說出來了:「前些時候過來,你不是在給朕準備生辰禮物麽……明兒萬壽節要宴群臣,必定要喝酒的。」要是喝醉了,他就沒法當天看到生辰禮物了,一直看不到,心裏頭怪惦記著的。
姐妹兩個都憋笑。
雲佩笑了一會兒,就去把那個盒子拿出來交給康熙:「前幾天剛做好的,皇上可別嫌棄我手笨。」
康熙把盒子打開來,裏頭躺著一串珠子穿成的鏈子,珠子顆顆圓潤,都是一模一樣的大小,他摸著珠鏈,隱隱感受到手指下有些凹凸不平,就對著光細細看了一迴,每顆珠子上頭都刻了字,細細摩挲了一會兒,摸出來幾個字,便猜到了上頭是四句詩。
昔年宋太祖趙匡胤吟了半首詩,那兩句是「未離海底千山墨,才到中天萬國明」,後來想續上這兩句詩,可惜筆墨不足,一直續不上來,後頭改朝換代以後,還是朱元璋續了半句「恆持此誌成永誌,百戰問鼎開太平」。
兩個皇帝都是開國皇帝,這首詩裏頭所懷的情思與誌氣及其胸襟可見一斑。
康熙看了好一會兒,末了拍了拍雲佩的肩膀:「還是你懂我。」
他心裏頭其實很尊崇朱元璋那樣的人,如今有不少人打著反清復明的旗號,他打擊這些人,可也不影響他心裏頭對朱元璋的尊敬。
十七年的時候他下詔開博學鴻詞科,十八年正月裏錄取了一百三十多前明的文人,很多人不解,滿洲勛貴們跳腳,覺得他在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那些人都在試卷裏頭罵他了,他還和氣地把人收下了,難不成真是他自個兒賤得慌嗎?
他想修明史,想叫所有的漢人看看他滿漢融合的決心。
漢人罵他,滿人不滿他。
到了如今,雲佩卻刻了這樣一串珠子給他。
雖然他做什麽事都不是為了別人的認同,可被誤會曲解,心裏頭總歸寂寥,這會兒忽然被人認同了一下,竟然有種熱淚盈眶的感動。
雲佩疑惑地看了他一眼:「萬歲爺?」
康熙壓抑住自己心中的激盪,拍了拍她:「你的心意,朕都知道,且視若瑰寶,往後必定不會虧待你。」
雲佩其實不大知道他為什麽突然說這句話,雲秀愛看一些亂七八糟的書,遊記、軼事,也不知道她從哪兒弄來了許多的這一類的書放在了小書房裏,她有時候無聊會跟著看一看,後來看到了這首詩,覺得意向還不錯,本來就打算給康熙刻珠子,就順手把這首詩刻了上去。
也不知道他為什麽這麽激動。
可他這樣激動也不是什麽不好的事情,雲佩猜不出來是因為什麽,就朝他笑。
雲秀站在身後,默默地聽著他們說話。
前兩天她問姐姐,要不要把佟貴妃那件事告訴康熙,結果雲佩說,就算告訴了他也沒什麽大用,頂多噁心他和佟貴妃一下,扭頭他該給的位置還會給,胤禛也抱不迴來,那又何必打破她們現在營造在皇帝心裏的形象?
自討沒趣兒罷了。她們可以私底下報復佟佳氏,把事情鬧到明麵兒上,隻會讓事情不利,可能還會把康熙推向更多的別人。
可雲秀覺得,歸根結底,還是她們底氣不足,佟貴妃有家世,她有底氣,哪怕不得康熙的喜歡也沒關係,她的家世可以推著她一直前進,她身後站著半個朝廷的佟家人,從開始入宮的時候她就是妃位,如今已經是皇貴妃,甚至宮裏頭傳言她以後多半還是皇後。
姐姐呢?她們進宮就是宮女,辛辛苦苦靠著寵愛和生育子嗣才能往上爬,唯一的優點就是康熙的寵愛。
可皇上的寵愛不值錢。
他可以有很多個寵愛的人,從赫舍裏氏到榮嬪,再到姐姐,還有如今風頭正盛的衛常在,都是他寵愛的人,她們要小心小心再小心,才能夠平平安安地活下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