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頁
穿成了德妃的妹妹[清穿] 作者:江邊水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雲秀聽得簡直目瞪口呆,問:「那姑娘呢?」
納喇氏說:「雲煙送過來的時候,那戶人家說那旗人姑娘常年在關外做生意,常常定居關外,也不大迴京城,他們送完人也要跟過去的。」言下之意這姑娘就沒想跟嶽色再來往了,唯一有個閨女要送過來。
去年的時候雲佩已經封了嬪位,家裏頭、外麵的人都知道的。
雲佩嘆了口氣:「這小姑娘也是可憐。」一個人養在下人堆裏。
「可不是麽?」納喇氏說,「她額娘不上心,阿瑪也不上心,養成了這樣的性子。前些時候你叔叔說要到關外走一趟,把她托到了我們手裏。」
雲秀想了想叔叔那個性子……這孩子多半難。
她忍不住問:「她幾歲了?」
納喇氏說:「已經十歲了,再過幾年都能進宮選秀了,嶽色出去的時候說三年內肯定迴來,我瞧著可能性不大。」
雲秀啊一聲:「那往後怎麽辦?」
納喇氏揉著手裏的帕子,半晌說:「你阿瑪的意思,是想叫雲煙記在咱們的名下,到時候進宮選秀、看親都好說。」
這事兒吧有利有弊,雲煙如果在嶽樂名下,她就是二房的長女,本來將來說親事可以找差不多的人家,可納喇氏說:「她娘的那個身份……到底不合適。」雖說這姑娘是個旗人,可她去經商了,清軍入關的時候就規定了旗人不得經商、不可從事勞動生產,都是靠著朝廷發的糧餉過日子。
這也是如今八旗子弟多閑人的原因,他們哪怕想經商,那也是偷偷摸摸的不叫別人知道或是掛在別人的名下,這姑娘不知道是怎麽迴事,可對雲煙來說就是不合適的,若是真認在嶽樂的名下,將來身份難免就會被扒出來,尤其是說親的時候,誰敢給自家的孩子說身份來歷不明的親事?
到底是親兄弟家裏的孩子,總不能看著她一生就這樣匆匆交代了。
雲佩聽明白了:「可她這個年紀,就算是記在咱們家裏,迴頭人家問起怎麽說?」
納喇氏說:「這個我們一早兒就想好了,大不了你阿瑪擔了這個事兒,就說是庶女,她姨娘去的早,從小身體就不好,所以養在外頭,最近才帶迴來。雲煙平常也不出門,她娘雖然不靠譜,這點厲害還是知道的,平常她們家裏就僕人外出,鄰居隻知道裏頭住了人,卻不知道住了誰,迴頭咱們悄悄把那邊的宅子買下來,就說是把雲煙養在那邊的。」
他們都已經想好應對的法子了,雲秀雲佩也沒什麽意見。
不過是多個庶出的妹妹罷了,往後她們也不一道兒處著,雲佩雲秀在宮裏,雲煙參加小選的時候雲佩都是德妃了,還能不走個後門刷下去?再給她挑個清清白白的好人家也就是了。
納喇氏卻有點不好意思:「哎,怎麽說都是這丫頭占了你的福氣。」
如今雲佩已經是德嬪了,皇上還年輕著呢,將來未必沒有妃位,就算是止步在嬪位,有個在宮裏頭當嬪妃的嫡親姐姐,姐姐還有子嗣,那她就是個啞巴,也樂意有人娶。
雲佩自然知道她在說什麽:「什麽福氣不福氣的?咱們家裏人口少,叔叔的女兒也和親妹妹沒什麽區別了。」
雲秀也說不介意。
納喇氏就鬆了口氣:「那迴頭我們就把入祠堂上族譜的事兒給辦了。」
說完了雲煙的事兒,納喇氏又問起雲佩的身體。
雲秀知道姐姐不想告訴額娘她傷了身體,就岔開話題:「姐姐身體怎麽樣您拿眼看不就是了?額娘來了這麽久,一句也沒問我呢!再這樣,我可要吃醋了。」
「你啊,打小兒就是個醋缸!」納喇氏順著她問,「你在宮裏頭怎麽樣?」
雲秀說都好:「就是吃不著祖父做的焦溜丸子,想得很。」
納喇氏偷偷抹了把淚:「進宮前你祖父也惦記著你呢,本來我還想著給你帶點吃的,誰知道宮裏頭不讓送東西。」
雲秀也沒想到自己不過是轉移話題,卻惹得額娘哭了,頓時去哄。
過了好一會兒,三個人才又重新坐下,也能說些家常了。
雲佩跟納喇氏透露了康熙的消息:「皇上五月裏要大封後宮,給宮裏頭的老人漲位分,前兒皇上跟我提了一嘴。」
納喇氏先是眼睛一亮:「皇上要晉妃位?」
雲佩點頭。
納喇氏先是高興,然後又瞬間傷感起來了:「我的好閨女,你在宮裏頭升得這樣快,想必吃了不少苦。」
這才是親額娘,頭一個想的是閨女吃了不少苦才做到了現在這樣。納喇氏嫁人前就是家裏的獨女,嫁給威武以後也沒通房侍妾礙著她的眼,家庭關係簡單,她其實是有一點兒天真的,雲秀也受了她的影響長成了現在的模樣。
可她是天真又不是蠢,當然知道閨女在宮裏會受怎麽樣的苦楚。
眼看著納喇氏的手帕又要往臉上擦,雲秀趕緊說:「好了額娘,好不容易見一迴,可不興哭哭啼啼的!」
納喇氏哽咽到一半,愣是憋迴去了。
雲佩跟著雲秀往下說:「封了妃,外頭那些不清不楚的人說不定要找上咱們家,額娘迴去以後叫阿瑪守好門戶,不要輕易和別人來往。」
這年頭家裏出一個人物,上來就攀親的人多了去了,都是八旗人家,真要論起來,還真就沾親帶故的,隻是從前不見人影,這會兒過來攀親的能是什麽好人?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納喇氏說:「雲煙送過來的時候,那戶人家說那旗人姑娘常年在關外做生意,常常定居關外,也不大迴京城,他們送完人也要跟過去的。」言下之意這姑娘就沒想跟嶽色再來往了,唯一有個閨女要送過來。
去年的時候雲佩已經封了嬪位,家裏頭、外麵的人都知道的。
雲佩嘆了口氣:「這小姑娘也是可憐。」一個人養在下人堆裏。
「可不是麽?」納喇氏說,「她額娘不上心,阿瑪也不上心,養成了這樣的性子。前些時候你叔叔說要到關外走一趟,把她托到了我們手裏。」
雲秀想了想叔叔那個性子……這孩子多半難。
她忍不住問:「她幾歲了?」
納喇氏說:「已經十歲了,再過幾年都能進宮選秀了,嶽色出去的時候說三年內肯定迴來,我瞧著可能性不大。」
雲秀啊一聲:「那往後怎麽辦?」
納喇氏揉著手裏的帕子,半晌說:「你阿瑪的意思,是想叫雲煙記在咱們的名下,到時候進宮選秀、看親都好說。」
這事兒吧有利有弊,雲煙如果在嶽樂名下,她就是二房的長女,本來將來說親事可以找差不多的人家,可納喇氏說:「她娘的那個身份……到底不合適。」雖說這姑娘是個旗人,可她去經商了,清軍入關的時候就規定了旗人不得經商、不可從事勞動生產,都是靠著朝廷發的糧餉過日子。
這也是如今八旗子弟多閑人的原因,他們哪怕想經商,那也是偷偷摸摸的不叫別人知道或是掛在別人的名下,這姑娘不知道是怎麽迴事,可對雲煙來說就是不合適的,若是真認在嶽樂的名下,將來身份難免就會被扒出來,尤其是說親的時候,誰敢給自家的孩子說身份來歷不明的親事?
到底是親兄弟家裏的孩子,總不能看著她一生就這樣匆匆交代了。
雲佩聽明白了:「可她這個年紀,就算是記在咱們家裏,迴頭人家問起怎麽說?」
納喇氏說:「這個我們一早兒就想好了,大不了你阿瑪擔了這個事兒,就說是庶女,她姨娘去的早,從小身體就不好,所以養在外頭,最近才帶迴來。雲煙平常也不出門,她娘雖然不靠譜,這點厲害還是知道的,平常她們家裏就僕人外出,鄰居隻知道裏頭住了人,卻不知道住了誰,迴頭咱們悄悄把那邊的宅子買下來,就說是把雲煙養在那邊的。」
他們都已經想好應對的法子了,雲秀雲佩也沒什麽意見。
不過是多個庶出的妹妹罷了,往後她們也不一道兒處著,雲佩雲秀在宮裏,雲煙參加小選的時候雲佩都是德妃了,還能不走個後門刷下去?再給她挑個清清白白的好人家也就是了。
納喇氏卻有點不好意思:「哎,怎麽說都是這丫頭占了你的福氣。」
如今雲佩已經是德嬪了,皇上還年輕著呢,將來未必沒有妃位,就算是止步在嬪位,有個在宮裏頭當嬪妃的嫡親姐姐,姐姐還有子嗣,那她就是個啞巴,也樂意有人娶。
雲佩自然知道她在說什麽:「什麽福氣不福氣的?咱們家裏人口少,叔叔的女兒也和親妹妹沒什麽區別了。」
雲秀也說不介意。
納喇氏就鬆了口氣:「那迴頭我們就把入祠堂上族譜的事兒給辦了。」
說完了雲煙的事兒,納喇氏又問起雲佩的身體。
雲秀知道姐姐不想告訴額娘她傷了身體,就岔開話題:「姐姐身體怎麽樣您拿眼看不就是了?額娘來了這麽久,一句也沒問我呢!再這樣,我可要吃醋了。」
「你啊,打小兒就是個醋缸!」納喇氏順著她問,「你在宮裏頭怎麽樣?」
雲秀說都好:「就是吃不著祖父做的焦溜丸子,想得很。」
納喇氏偷偷抹了把淚:「進宮前你祖父也惦記著你呢,本來我還想著給你帶點吃的,誰知道宮裏頭不讓送東西。」
雲秀也沒想到自己不過是轉移話題,卻惹得額娘哭了,頓時去哄。
過了好一會兒,三個人才又重新坐下,也能說些家常了。
雲佩跟納喇氏透露了康熙的消息:「皇上五月裏要大封後宮,給宮裏頭的老人漲位分,前兒皇上跟我提了一嘴。」
納喇氏先是眼睛一亮:「皇上要晉妃位?」
雲佩點頭。
納喇氏先是高興,然後又瞬間傷感起來了:「我的好閨女,你在宮裏頭升得這樣快,想必吃了不少苦。」
這才是親額娘,頭一個想的是閨女吃了不少苦才做到了現在這樣。納喇氏嫁人前就是家裏的獨女,嫁給威武以後也沒通房侍妾礙著她的眼,家庭關係簡單,她其實是有一點兒天真的,雲秀也受了她的影響長成了現在的模樣。
可她是天真又不是蠢,當然知道閨女在宮裏會受怎麽樣的苦楚。
眼看著納喇氏的手帕又要往臉上擦,雲秀趕緊說:「好了額娘,好不容易見一迴,可不興哭哭啼啼的!」
納喇氏哽咽到一半,愣是憋迴去了。
雲佩跟著雲秀往下說:「封了妃,外頭那些不清不楚的人說不定要找上咱們家,額娘迴去以後叫阿瑪守好門戶,不要輕易和別人來往。」
這年頭家裏出一個人物,上來就攀親的人多了去了,都是八旗人家,真要論起來,還真就沾親帶故的,隻是從前不見人影,這會兒過來攀親的能是什麽好人?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