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頁
穿成了德妃的妹妹[清穿] 作者:江邊水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如今這張漢人衣裳的紙上就畫得很是透徹,連用到了什麽顏色、哪種花紋,都一清二楚的。這畫又和尋常的工筆畫不同,尋常的工筆畫描摹細緻,連光影都有,雲秀懶得畫,畫的是簡筆。
如今康熙問起,她雖然眼皮狂跳,總覺得有些不安,卻也不能不解釋,隻說:「奴才小的時候跟先生學過畫畫,先生受了西方技法的影響,奴才也學了一二分。」
康熙點頭:「這技法倒是不錯,可用於房屋建造所畫的樣式圖。」他又看了看那張圖,圖上有三視圖,還畫了人體,「隻是宮裏頭不好畫這樣的人體圖,往後注意。」
雲秀鬆了口氣,剛剛康熙那個表情嚇得她以為會出什麽事呢,結果隻是不讓畫人體圖?
她咂著嘴想了想,宮裏頭為什麽不許畫人體圖?琢磨了一下,直到把那張紙捏在手裏,那張赤果果的人體擺在她跟前,她才意識到——好像不是不讓畫人體圖,而是不讓畫光溜溜的……不然就和春宮圖一樣了。
想明白以後,她忍不住囧了一下。
雲佩也忍不住憋笑。
康熙倒好像是沒看見她們兩個尷尬的表情一樣:「既然天氣熱,你又承受不住,想做這樣的衣裳就做吧,隻是在自己宮裏頭穿是可以的,別叫外頭的人瞧見。」滿人很是忌諱這些。
他答應得太快,也太容易,倒讓雲佩愣住了。
康熙瞅她一眼:「怎麽是這樣意外的表情?難不成你以為朕不會答應?」
雲佩隻能搖頭:「皇上對奴才真好。」
一句平平淡淡的吹捧,讓康熙從朝政上下來以後略顯抑鬱的心情都變好了,心情一變好,人就慷慨起來了:「朕記得江南新送來了一些蜀錦,迴頭送到你這裏來,做兩件衣裳穿。」
雲佩謝恩。
康熙過來逗完了人,那顆躁動的心好歹平復下來了,也有心情訴說自己:「朕今日有些心煩。」
雲佩一副傾聽的樣子,連雲秀也豎起了耳朵。實在是康熙很少這樣明著說自己的心情如何,都要靠人去猜。
「就是才剛和你說起的那件事。」他又提起清查土地之事,「都是前頭留下的痼疾太多,一時半刻想要徹底清除,很有些麻煩。」那些侵占土地的人,有些是頗有權勢的滿洲大臣,有些是他的皇叔,不然就是皇親國戚,真要處理起來,恐怕會得罪不少的人。
就比如恭親王,他在郊外也是有幾處莊子的,有些是康熙自己賞的,有些是底下人孝敬的。如今的許多旗人不事勞作,都靠著地租房租過活,越發窮了起來,恭親王倒不至於此,可要養著王府那麽一大家子人,光是一點俸祿是不夠的,那就要靠底下人的孝敬。這事兒康熙也都睜隻眼閉隻眼。
前些年他抱養了恭親王的女兒,一直養在宮裏,從那以後,宮裏頭的孩子們才慢慢養成了,他心裏頭高興,自然也縱容著恭親王。如今要開始清查土地,恭親王一定會被牽扯其中。1
所以他才犯難。
他說了好長一段話,把自己的為難處境一一攤開說給雲佩聽。
政治上的事情雲佩不懂,可她聽明白了一件事:皇上不想淡了他和恭親王的情分,也不想叫這件事情影響他和大公主的父女之情。國事是國事,家事是家事,雲佩在國事上出不了主意,卻能看清楚那一點兒親戚關係:「皇上是念著舊情,可您念著,難不成恭親王就不念著?」
康熙一怔,就聽雲佩說:「如今皇上要清查土地,恭親王早晚會知道,如果皇上清查的時候因為情分漏過了他,迴頭叫外頭的人說起來,還當王爺是仗著皇上與他的情分故意不查,也讓皇上妄受揣測。」
「是這個道理。」
雲佩細聲細氣的:「皇上您想啊,您才剛說了這差事很麻煩,從誰開始都不合適,還不如露個風聲,叫王爺主動站出來配合您,您再賞點什麽東西添補王爺不是更好?」
她一句話都不提政事,隻從感情的角度分析,卻叫康熙恍然。
實在是他一直在思考著如何平衡官民之間的關係,才能叫兩者之間既不會起衝突,又能解決事情,想的太多,自然麻煩。
他原先是想著先叫戶部去丈量土地,過後再進行分配,可這樣難免會遺漏,有些人他們不敢查,而那些貧民最好查,查出來卻不好處理,他們就靠著那一點田地過日子,要是強行徵收迴來給兵頂做墳塋,恐怕會怨聲載道。
雲佩這法子卻好。叫恭親王自己出麵。讓外頭的人也跟著看看,就算是他,知道自己有心清查土地,也不敢違逆,想必事情會方便很多。
越想越合適。
他立刻起身要去處理政事,走到門口才想起來:「沒想到朕的雲佩還是這樣聰慧的人,倒叫朕不知道該怎麽賞你了。」
雲佩保持微笑:「奴才在家裏的時候,額娘就是這樣調教下人的,奴才不過跟著學了一點皮毛,不敢要皇上的賞。」
說著不要他的賞,等梁九功派人把蜀錦送來,還捎帶了一匣子珠串首飾的時候,雲佩還是高高興興收下了。
然後就把宮裏的幾個丫頭叫過來,叫她們一人挑一朵珠花。
康熙給她的自然都是好東西,宮女們少有首飾,主子們打賞的時候多是分月錢,純粹的金銀,很少會有首飾這樣的東西,因為難在宮裏頭流通,可哪一個女人會嫌棄自己的首飾多呢。
雲佩叫她們挑,她們也不客氣,一人挑了一對耳珠,雲秀挑了一對橙色的,不是那種大珠子,而是橙黃色的小米粒珠,看起來像是流蘇一樣,橙色夾著一點白色,在太陽光下很是耀眼。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如今康熙問起,她雖然眼皮狂跳,總覺得有些不安,卻也不能不解釋,隻說:「奴才小的時候跟先生學過畫畫,先生受了西方技法的影響,奴才也學了一二分。」
康熙點頭:「這技法倒是不錯,可用於房屋建造所畫的樣式圖。」他又看了看那張圖,圖上有三視圖,還畫了人體,「隻是宮裏頭不好畫這樣的人體圖,往後注意。」
雲秀鬆了口氣,剛剛康熙那個表情嚇得她以為會出什麽事呢,結果隻是不讓畫人體圖?
她咂著嘴想了想,宮裏頭為什麽不許畫人體圖?琢磨了一下,直到把那張紙捏在手裏,那張赤果果的人體擺在她跟前,她才意識到——好像不是不讓畫人體圖,而是不讓畫光溜溜的……不然就和春宮圖一樣了。
想明白以後,她忍不住囧了一下。
雲佩也忍不住憋笑。
康熙倒好像是沒看見她們兩個尷尬的表情一樣:「既然天氣熱,你又承受不住,想做這樣的衣裳就做吧,隻是在自己宮裏頭穿是可以的,別叫外頭的人瞧見。」滿人很是忌諱這些。
他答應得太快,也太容易,倒讓雲佩愣住了。
康熙瞅她一眼:「怎麽是這樣意外的表情?難不成你以為朕不會答應?」
雲佩隻能搖頭:「皇上對奴才真好。」
一句平平淡淡的吹捧,讓康熙從朝政上下來以後略顯抑鬱的心情都變好了,心情一變好,人就慷慨起來了:「朕記得江南新送來了一些蜀錦,迴頭送到你這裏來,做兩件衣裳穿。」
雲佩謝恩。
康熙過來逗完了人,那顆躁動的心好歹平復下來了,也有心情訴說自己:「朕今日有些心煩。」
雲佩一副傾聽的樣子,連雲秀也豎起了耳朵。實在是康熙很少這樣明著說自己的心情如何,都要靠人去猜。
「就是才剛和你說起的那件事。」他又提起清查土地之事,「都是前頭留下的痼疾太多,一時半刻想要徹底清除,很有些麻煩。」那些侵占土地的人,有些是頗有權勢的滿洲大臣,有些是他的皇叔,不然就是皇親國戚,真要處理起來,恐怕會得罪不少的人。
就比如恭親王,他在郊外也是有幾處莊子的,有些是康熙自己賞的,有些是底下人孝敬的。如今的許多旗人不事勞作,都靠著地租房租過活,越發窮了起來,恭親王倒不至於此,可要養著王府那麽一大家子人,光是一點俸祿是不夠的,那就要靠底下人的孝敬。這事兒康熙也都睜隻眼閉隻眼。
前些年他抱養了恭親王的女兒,一直養在宮裏,從那以後,宮裏頭的孩子們才慢慢養成了,他心裏頭高興,自然也縱容著恭親王。如今要開始清查土地,恭親王一定會被牽扯其中。1
所以他才犯難。
他說了好長一段話,把自己的為難處境一一攤開說給雲佩聽。
政治上的事情雲佩不懂,可她聽明白了一件事:皇上不想淡了他和恭親王的情分,也不想叫這件事情影響他和大公主的父女之情。國事是國事,家事是家事,雲佩在國事上出不了主意,卻能看清楚那一點兒親戚關係:「皇上是念著舊情,可您念著,難不成恭親王就不念著?」
康熙一怔,就聽雲佩說:「如今皇上要清查土地,恭親王早晚會知道,如果皇上清查的時候因為情分漏過了他,迴頭叫外頭的人說起來,還當王爺是仗著皇上與他的情分故意不查,也讓皇上妄受揣測。」
「是這個道理。」
雲佩細聲細氣的:「皇上您想啊,您才剛說了這差事很麻煩,從誰開始都不合適,還不如露個風聲,叫王爺主動站出來配合您,您再賞點什麽東西添補王爺不是更好?」
她一句話都不提政事,隻從感情的角度分析,卻叫康熙恍然。
實在是他一直在思考著如何平衡官民之間的關係,才能叫兩者之間既不會起衝突,又能解決事情,想的太多,自然麻煩。
他原先是想著先叫戶部去丈量土地,過後再進行分配,可這樣難免會遺漏,有些人他們不敢查,而那些貧民最好查,查出來卻不好處理,他們就靠著那一點田地過日子,要是強行徵收迴來給兵頂做墳塋,恐怕會怨聲載道。
雲佩這法子卻好。叫恭親王自己出麵。讓外頭的人也跟著看看,就算是他,知道自己有心清查土地,也不敢違逆,想必事情會方便很多。
越想越合適。
他立刻起身要去處理政事,走到門口才想起來:「沒想到朕的雲佩還是這樣聰慧的人,倒叫朕不知道該怎麽賞你了。」
雲佩保持微笑:「奴才在家裏的時候,額娘就是這樣調教下人的,奴才不過跟著學了一點皮毛,不敢要皇上的賞。」
說著不要他的賞,等梁九功派人把蜀錦送來,還捎帶了一匣子珠串首飾的時候,雲佩還是高高興興收下了。
然後就把宮裏的幾個丫頭叫過來,叫她們一人挑一朵珠花。
康熙給她的自然都是好東西,宮女們少有首飾,主子們打賞的時候多是分月錢,純粹的金銀,很少會有首飾這樣的東西,因為難在宮裏頭流通,可哪一個女人會嫌棄自己的首飾多呢。
雲佩叫她們挑,她們也不客氣,一人挑了一對耳珠,雲秀挑了一對橙色的,不是那種大珠子,而是橙黃色的小米粒珠,看起來像是流蘇一樣,橙色夾著一點白色,在太陽光下很是耀眼。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