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坐到摩托車後麵,暗淡的路燈一格格閃過去,她把頭抵在楊暄後背上,聞到的也隻有冷冽的風,刺得她小腿發麻。車駛出鎮上,燈光一打,楊樹被光禿禿地照亮,沉沉悶悶地站了一排,不知道是不是每日經過其間受了影響,她總感覺楊暄也愈發沉悶起來。
十二月份的一個陰沉清晨,尤思嘉背上書包出門,門口等待她的卻不是楊暄。
李滿在外麵,瞧頭髮的淩亂狀態和眼神的迷離程度,就知道他應該從被窩裏爬出來沒多久。
看到尤思嘉出來,他抹了一把臉,把電摩往門口一拐:「妹,今天我接你上學哈。」
尤思嘉頓時不安起來,連忙問:「楊暄去哪裏了?」
「楊暄姥姥昨天半夜心絞痛,他直接去醫院了。」
尤思嘉有點急,往前一步跨過,問:「沒事吧?」
「估計就是住院再治療,」李滿勸她,「你繼續上你的學,他能解決得了。」
話是這樣說,但是一連三四天,尤思嘉都沒能看見楊暄。
她重新騎上自己的電瓶車上下學,下課時不時拿出手機,看對方有沒有迴覆自己的簡訊。
楊暄這幾天有些自顧不暇。
他忙上忙下辦理住院手續,而姥姥還在掛著點滴,她目前的狀態有些虛弱,昨天做了冠狀造影之後,相比繼續吃藥的保守治療,醫生還是建議做搭橋手術。但姥姥還是一直鬧著要出院。
等楊暄看到尤思嘉信息的時候,他正在醫院外麵取藥。
天悶悶地發沉,有點下雪的預兆。楊暄迴覆信息,讓她好好學習,自己隨後拎著一大塑膠袋的藥準備迴醫院。途中竟聽到讚美的歌聲。
楊暄停住了腳步,這才發現工人醫院的旁邊有一座小小的教堂,瞧著裏麵熱鬧的樣子,他才想起來今天是聖誕節。
穿著白色細麻衣的信徒在小小的禮堂內唱歌。楊暄坐在下麵聽了很久。
或許是因為他一個年輕人坐在一群老人之中很顯眼,排隊出去的時候,有人往他手裏塞了一個塑膠袋,裏麵裝滿了花生、瓜子和糖。
楊暄唇角動了一下,最後說了聲謝謝。
剛說完,緊接著他手裏又多了一份掛曆。
楊暄展開,封麵印著熟悉的黑體經文——
愛是恆久忍耐。
楊暄迴到醫院,把掛曆放在姥姥的床邊。
她閉著眼,麵龐浮腫,但身體很瘦,皮包著骨頭,像柴火一把。如果把心髒比喻成一塊土地,那這塊土地已經有些旱到枯竭,沒有多餘的營養去滋養農作物,掛在手臂上的點滴在急急忙忙沿著血管做最後的修補。
她已經六十多歲了,經歷過貧窮、饑荒,喪女、家暴,這些沒有一次壓垮過這樣一個瘦弱的、沉默的、忍耐的女人。
她的心髒如今衰竭,但坐在病床前的他即將成年。
尤思嘉騎車電瓶車迴家,晚上的天色悶悶地發紅,風吹在臉上不算特別冷。
就在馬上要拐進村子裏的時候,突然見路旁有人在抽菸。
高高的個子,指尖夾著猩紅一點,在暗紅色的天色下朦朦朧朧。
尤思嘉從旁邊經過。起初還沒反應過來,等過去幾米後才猛然按下剎車。
她匆忙間拉上車架就跳了下來,喊了一聲「楊暄」,剛往前小跑了兩步就聽到身後「咚」一聲響,一迴頭,發現是電瓶車沒停好,倒了。
尤思嘉隻好又跑迴去扶,拽住把手的時候感覺一輕,楊暄從後麵探過身把車子提了起來。
她被夾在車子和人之間,一時有些不敢動彈。
不過楊暄很快撤開身子,剛剛幾秒的溫度和淡淡的菸草味仿佛是一場錯覺。
他坐在電瓶車的後座上,抬眼看她:「李滿不來送你嗎?這麽晚也不太安全。」
「我沒讓他送,」尤思嘉急急忙忙問,「你怎麽迴來了?四奶奶怎麽樣?」
「她不願意住院,我下午就帶她迴來了,」楊暄說話仍舊不緊不慢,「我想先穩定她的情緒,過幾天還是會勸她去做手術。」
「為什麽不願意住院?」
楊暄耐心解釋:「她認為自己老了,不想再多花錢了。」
「你有錢嗎?」尤思嘉小心翼翼地問,「我可以借你,其實我養父母也給過我生活費,我都攢著沒花多少呢!」
楊暄不說話了,很認真地看了她一眼。
在他的這種眼神之下,尤思嘉又出現了那種心虛的感覺。
楊暄的目光往下落在某處,突然抬起胳膊,手掌向上慢慢靠近。
這時尤思嘉突然往後蹦了一步:「等會兒!你先離我遠點。」
楊暄一頓,收迴手:「怎麽了?」
「最近我弟弟起水痘了,」尤思嘉說,「我小時候起過所以不怕傳染,但是我怕傳染給你。」
「哦,」楊暄笑了,「我小時候也起過水痘。」
「你也起過?」
「嗯,」楊暄語氣放低,「我姥姥當時怕我撓,就拿布條綁住我的手,一整晚不合眼地守著我。村裏人不都說起水痘吃狗肉會好,姥姥不忍心動大黃,就去求村子之前養狗的那家人,把他家要賣出去的狗肉分她幾塊……」
尤思嘉站在他麵前,聽他說著,偶爾眨眨眼睛。
楊暄說完又瞧她一眼,隨後繼續抬起胳膊,手背險些碰到她的下巴。但他隻是幫她整理了一下圍巾,說:「你繫緊一點。」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十二月份的一個陰沉清晨,尤思嘉背上書包出門,門口等待她的卻不是楊暄。
李滿在外麵,瞧頭髮的淩亂狀態和眼神的迷離程度,就知道他應該從被窩裏爬出來沒多久。
看到尤思嘉出來,他抹了一把臉,把電摩往門口一拐:「妹,今天我接你上學哈。」
尤思嘉頓時不安起來,連忙問:「楊暄去哪裏了?」
「楊暄姥姥昨天半夜心絞痛,他直接去醫院了。」
尤思嘉有點急,往前一步跨過,問:「沒事吧?」
「估計就是住院再治療,」李滿勸她,「你繼續上你的學,他能解決得了。」
話是這樣說,但是一連三四天,尤思嘉都沒能看見楊暄。
她重新騎上自己的電瓶車上下學,下課時不時拿出手機,看對方有沒有迴覆自己的簡訊。
楊暄這幾天有些自顧不暇。
他忙上忙下辦理住院手續,而姥姥還在掛著點滴,她目前的狀態有些虛弱,昨天做了冠狀造影之後,相比繼續吃藥的保守治療,醫生還是建議做搭橋手術。但姥姥還是一直鬧著要出院。
等楊暄看到尤思嘉信息的時候,他正在醫院外麵取藥。
天悶悶地發沉,有點下雪的預兆。楊暄迴覆信息,讓她好好學習,自己隨後拎著一大塑膠袋的藥準備迴醫院。途中竟聽到讚美的歌聲。
楊暄停住了腳步,這才發現工人醫院的旁邊有一座小小的教堂,瞧著裏麵熱鬧的樣子,他才想起來今天是聖誕節。
穿著白色細麻衣的信徒在小小的禮堂內唱歌。楊暄坐在下麵聽了很久。
或許是因為他一個年輕人坐在一群老人之中很顯眼,排隊出去的時候,有人往他手裏塞了一個塑膠袋,裏麵裝滿了花生、瓜子和糖。
楊暄唇角動了一下,最後說了聲謝謝。
剛說完,緊接著他手裏又多了一份掛曆。
楊暄展開,封麵印著熟悉的黑體經文——
愛是恆久忍耐。
楊暄迴到醫院,把掛曆放在姥姥的床邊。
她閉著眼,麵龐浮腫,但身體很瘦,皮包著骨頭,像柴火一把。如果把心髒比喻成一塊土地,那這塊土地已經有些旱到枯竭,沒有多餘的營養去滋養農作物,掛在手臂上的點滴在急急忙忙沿著血管做最後的修補。
她已經六十多歲了,經歷過貧窮、饑荒,喪女、家暴,這些沒有一次壓垮過這樣一個瘦弱的、沉默的、忍耐的女人。
她的心髒如今衰竭,但坐在病床前的他即將成年。
尤思嘉騎車電瓶車迴家,晚上的天色悶悶地發紅,風吹在臉上不算特別冷。
就在馬上要拐進村子裏的時候,突然見路旁有人在抽菸。
高高的個子,指尖夾著猩紅一點,在暗紅色的天色下朦朦朧朧。
尤思嘉從旁邊經過。起初還沒反應過來,等過去幾米後才猛然按下剎車。
她匆忙間拉上車架就跳了下來,喊了一聲「楊暄」,剛往前小跑了兩步就聽到身後「咚」一聲響,一迴頭,發現是電瓶車沒停好,倒了。
尤思嘉隻好又跑迴去扶,拽住把手的時候感覺一輕,楊暄從後麵探過身把車子提了起來。
她被夾在車子和人之間,一時有些不敢動彈。
不過楊暄很快撤開身子,剛剛幾秒的溫度和淡淡的菸草味仿佛是一場錯覺。
他坐在電瓶車的後座上,抬眼看她:「李滿不來送你嗎?這麽晚也不太安全。」
「我沒讓他送,」尤思嘉急急忙忙問,「你怎麽迴來了?四奶奶怎麽樣?」
「她不願意住院,我下午就帶她迴來了,」楊暄說話仍舊不緊不慢,「我想先穩定她的情緒,過幾天還是會勸她去做手術。」
「為什麽不願意住院?」
楊暄耐心解釋:「她認為自己老了,不想再多花錢了。」
「你有錢嗎?」尤思嘉小心翼翼地問,「我可以借你,其實我養父母也給過我生活費,我都攢著沒花多少呢!」
楊暄不說話了,很認真地看了她一眼。
在他的這種眼神之下,尤思嘉又出現了那種心虛的感覺。
楊暄的目光往下落在某處,突然抬起胳膊,手掌向上慢慢靠近。
這時尤思嘉突然往後蹦了一步:「等會兒!你先離我遠點。」
楊暄一頓,收迴手:「怎麽了?」
「最近我弟弟起水痘了,」尤思嘉說,「我小時候起過所以不怕傳染,但是我怕傳染給你。」
「哦,」楊暄笑了,「我小時候也起過水痘。」
「你也起過?」
「嗯,」楊暄語氣放低,「我姥姥當時怕我撓,就拿布條綁住我的手,一整晚不合眼地守著我。村裏人不都說起水痘吃狗肉會好,姥姥不忍心動大黃,就去求村子之前養狗的那家人,把他家要賣出去的狗肉分她幾塊……」
尤思嘉站在他麵前,聽他說著,偶爾眨眨眼睛。
楊暄說完又瞧她一眼,隨後繼續抬起胳膊,手背險些碰到她的下巴。但他隻是幫她整理了一下圍巾,說:「你繫緊一點。」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