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真的?老師您也太好了吧?」
「還請我們吃飯,迴家說給我娃聽,羨慕死他!」
「俺長這麽大,第一次來大學就有老師請俺吃飯,說出去他們都不信。」
「那是他們沒見過。」
「說起來,還是咱們老師好,長得好有耐心,對咱們也好。」
…………
吃飯的時候聽著這些大學生嘰嘰喳喳的議論聲,年輕老師心中難掩驕傲。
突然,這些個學生各個舉起手中的水杯,站起來,看著他道:「我們以水代酒,想敬老師一杯!謝謝老師願意教俺(我)們!」
年輕老師也站起來,舉著一次性的塑料水杯,與那些舉到空中的一次性塑料水杯挨個碰了一下,喉頭髮梗,啞著聲音道:「不客氣,當老師教學生應該的。」
大學生們:「您對我們這麽好,應該啥?是你人好!」
塑料水杯碰在一起,沒有什麽聲響,可是仿佛又有一聲聲脆響,如鼓點一樣,敲到了年輕老師心中。
久久難以散去。
-
二十人進修隻能周六日過去,最開始是幾個人結伴過去,後來公司索性租了個大巴車,到了時間送過去,等到了點再接迴來,這樣也方便。
中間學校也問過年輕老師情況,看看這些人的學習情況。
年輕老師把上課的情況說了一下,也給學校領導看一些平時的作業什麽的,「他們都很認真,雖然看著程度差些,但都很努力,很快就能趕上來。我覺得他們在兩個月後拿到結業證沒問題。」
校領導聽到這個話,也看到日常的作業情況,看上去都認認真真的,頓時就放心了。
他們想推行成人繼續教育,也願意成人來他們這裏進修,既能賺點錢,又能擴大學校的影響力。但這些都有一個大前提——這些不會降低忻州大學的質量。
否則,他們是斷斷不會允許的。
年輕老師的院長舅舅等到人都有走了,又專門迴來了一趟,不放心問:「你真覺得他們行?可別糊弄校領導啊?」
年輕老師淡淡瞥了他一眼:「當初不是你和我保證,他們肯定行的嗎?「
院長舅舅尷尬地笑笑:」這不是……這不是……「
「這不是沒有老師願意來,所以你就忽悠著我來,有什麽好話就不要錢地往外說,也不管真假,對不對?」
年輕老師毫不留情地拆穿他。
院長舅舅更尷尬了,張嘴搖頭,賠笑著:「也不能這麽說吧……真不了解,我也不敢要啊。咋了,你對他們不滿意?我咋聽說,第一天你還帶他們來小食堂吃飯了?」
他托著下巴沉思著,「文謙,你要真不滿意,舅舅也不勉強你。你也帶了這麽久了,我跟閆老師說一下,剩下的就他教吧。」
叫文謙的年輕老師頓時不高興了,眼睛一瞪,不樂意道:「怎麽了,我把人帶上道了,舅舅你這是又要培養您自己的得意門生了,來摘我的桃子了?」
院長:「……」
「我不是這個意思,你怕你不高興、不開心。那你要是願意帶,你就繼續帶,誰也換不了你,行了吧?」
「最好是。」文謙道,「我帶出的學生,誰也別想半路來摘桃子。」
院長像哄小祖宗似的疊聲點頭:「是是是,沒人來。」
文謙忿忿走了,院長笑看著他的背影搖搖頭。
這個外甥,口是心非得緊。
本來怕他帶這些人有情緒,看來現在可以放心了。
-
封城還有記者跟著這些人進入忻州大學追蹤報導,他們不知道從哪兒得來的消息,想看看這些人是真學習,還是假學習。
他們剛好問到了文謙。
文謙看著這些笑得很假的記者以及電視台的工作人員們,怒從心起,直接毫不留情懟他們:「他們假學習?假學習騙你們是有錢花,還是有飯吃,還是能有什麽潑天的好處,要犯得上假學習?什麽公司出錢,公司願意做,那是公司良心,公司良心,人也好好學,憑什麽紅口白牙汙衊人家,有證據嗎?」
話裏毫不留情,把這些人懟了個遍,懟得記者和其他工作人員都不好意思了,連連道歉。
文謙並沒打算放過他們,而是把他們叫到了自己的辦公室,給他們展示這些學生從第一天到現在完成的課堂作業。
一本本不同的作業本掃過,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們的進步與成長。
記者這時候也知道剛才說那些話為什麽文謙會生氣了。
果然,文謙正色道:「我希望任何人做任何事都要有一個基本的底線和態度。我不反對你們做新聞,也不反對你們追噱頭,但是……」
「但是」這兩個字,他咬得很重很重。
「這些都是基於事實的基礎上。每一個認真努力的人理應得到尊重,這是我們這個社會應有的共識。」
電視台的人被說得麵目羞愧,慚愧地低下頭。
過了許久,記者反應過來問他:「請問您是他們的老師嗎?可以再多問您一些問題嗎?」
文謙背著手,一臉肅然:「如果是想聽真話,我可以說。」
記者這時候已經沒有什麽搞噱頭的心思了,很是羞愧又認真地迴道:「當然是聽真話。」
-
文謙並沒有和他的大學生們說過這個事,還是無意間誰的鄰居看到了報導,說是在電視上看到了他(她)的作業本,那人一頭霧水,跟著過去看,才看到了那番報導。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還請我們吃飯,迴家說給我娃聽,羨慕死他!」
「俺長這麽大,第一次來大學就有老師請俺吃飯,說出去他們都不信。」
「那是他們沒見過。」
「說起來,還是咱們老師好,長得好有耐心,對咱們也好。」
…………
吃飯的時候聽著這些大學生嘰嘰喳喳的議論聲,年輕老師心中難掩驕傲。
突然,這些個學生各個舉起手中的水杯,站起來,看著他道:「我們以水代酒,想敬老師一杯!謝謝老師願意教俺(我)們!」
年輕老師也站起來,舉著一次性的塑料水杯,與那些舉到空中的一次性塑料水杯挨個碰了一下,喉頭髮梗,啞著聲音道:「不客氣,當老師教學生應該的。」
大學生們:「您對我們這麽好,應該啥?是你人好!」
塑料水杯碰在一起,沒有什麽聲響,可是仿佛又有一聲聲脆響,如鼓點一樣,敲到了年輕老師心中。
久久難以散去。
-
二十人進修隻能周六日過去,最開始是幾個人結伴過去,後來公司索性租了個大巴車,到了時間送過去,等到了點再接迴來,這樣也方便。
中間學校也問過年輕老師情況,看看這些人的學習情況。
年輕老師把上課的情況說了一下,也給學校領導看一些平時的作業什麽的,「他們都很認真,雖然看著程度差些,但都很努力,很快就能趕上來。我覺得他們在兩個月後拿到結業證沒問題。」
校領導聽到這個話,也看到日常的作業情況,看上去都認認真真的,頓時就放心了。
他們想推行成人繼續教育,也願意成人來他們這裏進修,既能賺點錢,又能擴大學校的影響力。但這些都有一個大前提——這些不會降低忻州大學的質量。
否則,他們是斷斷不會允許的。
年輕老師的院長舅舅等到人都有走了,又專門迴來了一趟,不放心問:「你真覺得他們行?可別糊弄校領導啊?」
年輕老師淡淡瞥了他一眼:「當初不是你和我保證,他們肯定行的嗎?「
院長舅舅尷尬地笑笑:」這不是……這不是……「
「這不是沒有老師願意來,所以你就忽悠著我來,有什麽好話就不要錢地往外說,也不管真假,對不對?」
年輕老師毫不留情地拆穿他。
院長舅舅更尷尬了,張嘴搖頭,賠笑著:「也不能這麽說吧……真不了解,我也不敢要啊。咋了,你對他們不滿意?我咋聽說,第一天你還帶他們來小食堂吃飯了?」
他托著下巴沉思著,「文謙,你要真不滿意,舅舅也不勉強你。你也帶了這麽久了,我跟閆老師說一下,剩下的就他教吧。」
叫文謙的年輕老師頓時不高興了,眼睛一瞪,不樂意道:「怎麽了,我把人帶上道了,舅舅你這是又要培養您自己的得意門生了,來摘我的桃子了?」
院長:「……」
「我不是這個意思,你怕你不高興、不開心。那你要是願意帶,你就繼續帶,誰也換不了你,行了吧?」
「最好是。」文謙道,「我帶出的學生,誰也別想半路來摘桃子。」
院長像哄小祖宗似的疊聲點頭:「是是是,沒人來。」
文謙忿忿走了,院長笑看著他的背影搖搖頭。
這個外甥,口是心非得緊。
本來怕他帶這些人有情緒,看來現在可以放心了。
-
封城還有記者跟著這些人進入忻州大學追蹤報導,他們不知道從哪兒得來的消息,想看看這些人是真學習,還是假學習。
他們剛好問到了文謙。
文謙看著這些笑得很假的記者以及電視台的工作人員們,怒從心起,直接毫不留情懟他們:「他們假學習?假學習騙你們是有錢花,還是有飯吃,還是能有什麽潑天的好處,要犯得上假學習?什麽公司出錢,公司願意做,那是公司良心,公司良心,人也好好學,憑什麽紅口白牙汙衊人家,有證據嗎?」
話裏毫不留情,把這些人懟了個遍,懟得記者和其他工作人員都不好意思了,連連道歉。
文謙並沒打算放過他們,而是把他們叫到了自己的辦公室,給他們展示這些學生從第一天到現在完成的課堂作業。
一本本不同的作業本掃過,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們的進步與成長。
記者這時候也知道剛才說那些話為什麽文謙會生氣了。
果然,文謙正色道:「我希望任何人做任何事都要有一個基本的底線和態度。我不反對你們做新聞,也不反對你們追噱頭,但是……」
「但是」這兩個字,他咬得很重很重。
「這些都是基於事實的基礎上。每一個認真努力的人理應得到尊重,這是我們這個社會應有的共識。」
電視台的人被說得麵目羞愧,慚愧地低下頭。
過了許久,記者反應過來問他:「請問您是他們的老師嗎?可以再多問您一些問題嗎?」
文謙背著手,一臉肅然:「如果是想聽真話,我可以說。」
記者這時候已經沒有什麽搞噱頭的心思了,很是羞愧又認真地迴道:「當然是聽真話。」
-
文謙並沒有和他的大學生們說過這個事,還是無意間誰的鄰居看到了報導,說是在電視上看到了他(她)的作業本,那人一頭霧水,跟著過去看,才看到了那番報導。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