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錢還不少,這就是足夠的動力,足夠到他們不光自己想,還要動員全家給他們想。
蔣慶楠迴到家,在飯桌上便說起這個事,讓家人集思廣益,多多想想有什麽好的方法。
她媽是個地道的婦女,端著碗吃飯,也是苦思冥想,想了一陣沒結果後,嘟噥道:「要我說那些寫文章的也是鹹吃蘿蔔淡操心,他管別人幹什麽,人家想拍照就拍照,又沒有礙著他,非得發文章說別人,就數他會寫字別人都不會寫字?」
蔣父敲敲碗:「行了行了,叫你想辦法,沒叫你瞎抱怨。瞎抱怨有用,那就都去抱怨得了。」
蔣母不滿,把眼一瞪,一雙眼睛瞬時跟燈泡似的,眼珠子沒得突出來:「咋了,許他們寫,還不許我說兩句了。我說兩句咋了,礙著你了?你咋恁兩麵派了,你閨女都要被他們害得工作了,你還向著他們說話!」
砰一下,蔣父把碗擱在桌子上。搪瓷碗和木桌相碰,因為用力,聲音不小,震得其他沒說話的人一個激靈。
蔣慶楠大哥哆嗦一下,喊了聲「爹,你幹啥」,又看向蔣慶楠,以一副長輩口吻說話:「哎呀大妹,不是我說你,你這個工作能幹一天是一天,犯得著把班上的事拿迴來煩家裏人嗎?」
蔣慶楠的弟弟接話:「就是啊姐,你光說老闆讓你們想,你們就想,那老闆讓你們去吃屁,你們也吃啊?你們咋恁聽她的了?」
蔣慶楠抬手,拍了他下後腦勺:「吃你的飯吧,吃飯都管不住你的嘴。俺老闆沒叫俺去吃屁,就叫俺想這個了。想出來還發獎金嘞。」
說到能發獎金,蔣母來勁了,忙抻脖子問:「大丫,你說說獎金能有多少嘞?」
蔣慶楠老實迴答:「不知道,老闆沒說。」
蔣小弟立馬一副「被我發現了真相」的表現,搶著說道:「看吧,我就知道,你們老闆就是給你們畫大餅了,肯定是她自己沒辦法了就讓你們想,說給你們獎金,最後不知道給幾毛錢了。」
自家小弟說自家老闆壞話,雖然一個是親弟,一個是老闆,按道理來說,親弟是自己人,老闆是外人。
蔣慶楠便想到之前的事,立即毫不猶豫反駁:「才不是,俺老闆根本不是你說的那樣人。之前你還說俺老闆給俺畫大餅了,可俺不是照樣當上副店長了!」
「切!給你個副店長,看把你能的。」蔣小弟一臉的不屑,完全看不上一個副店長,「說到底,也沒給你個正的噹噹。你不是說你們開新店了,咋讓你之前的手下去了,咋不讓你去了,按道理得先讓你去啊,咋不讓你啊!」
蔣慶楠:「那是俺不如人家,俺本來當副店長就是從人手上搶過來的。」
蔣小弟:「你可拉倒吧,這就是你老闆的一點小恩小惠就把你收買了,看你現在多為她說話,都不管不顧了。她遇到點啥事,你就想破頭了想幫忙,還讓俺們跟著一起想辦法,咋也沒見你把獎金拿迴來給俺們花啊!」
錢,就像是家裏的一個導火索,不提還好,一提每個人都來勁,都會想說點什麽。
蔣小弟說完蔣慶楠,蔣大哥又教育她,她嫂子也跟著數落她,說她每個月那麽辛苦賺那些錢,聽說在這種個體化那兒一個月工資老高了,也不見她給侄子侄女買點啥東西。
不給侄子侄女買,暫且說得過去,那就是當姑姑的不想買,他們也真不能說啥,可是她不給爹媽買就不應該,畢竟她這麽年紀,沒處對象,一直在家裏吃飯,也不說給家交夥食費,也不說給家添補點什麽,也不見給爹媽買點啥,挺不應該的。
蔣父和蔣母深以為然點頭,一致覺得蔣慶楠嫂子說得很有道理,而蔣慶楠的行為的確是不夠孝順,確切說很不孝順。
她嫂子還提到了隔壁小娟:「老說人家不如你,我可看人家大包小包往家拿了,她媽見天兒炫耀閨女多孝順。」
蔣母附和點頭:「說的可不就是,我都不稀得看見她,老是說她那幾句話,說得聽的人都煩了,就跟誰沒閨女似的。不過也是,我這個閨女,養了也白養。」
蔣慶楠哪裏料到不過是一次家裏的閑嘮嗑,想聽聽家裏有啥好想法,說著說著會引火燒身,竟一致說起她的不是來著。
她萬分委屈和不解,問她媽:「媽,我每個月不是給你十塊錢嗎?我弟不給,我哥給五塊,我給十塊,這還不夠嗎?」
尾調因為最後的激動和語氣,不僅上揚了,還帶有幾分質問的意思。
這話聽在蔣母耳朵裏,自動翻譯成了「我每個月給十塊錢這還不夠多,咋著還要夠多」,她頓時不高興,臉拉得老長,開始盤點蔣慶楠的種種不是。
由此為導火索,蔣家開啟了追討大會,什麽想點子想辦法的,全都被拋諸腦後了。
-
第二天,蔣慶楠頂著眼底濃重的黑青,在會議上一言不發,看著其他人遞交自己的辦法。
其實,真正能用的少,可是兩個店的人你三條我三條的,就自己沒有,這種感覺還是挺讓人難受的。
尤其是,她作為管理組,曾書年和廖小月都認認真真地提交了自己的想法,就她什麽都沒有,連逗人樂的想法都沒有,一整個上午,蔣慶楠沮喪到不行,隻想找個地縫鑽進去。
許夢雪選了兩個可用,加上自己的想法,便交待實施下去。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蔣慶楠迴到家,在飯桌上便說起這個事,讓家人集思廣益,多多想想有什麽好的方法。
她媽是個地道的婦女,端著碗吃飯,也是苦思冥想,想了一陣沒結果後,嘟噥道:「要我說那些寫文章的也是鹹吃蘿蔔淡操心,他管別人幹什麽,人家想拍照就拍照,又沒有礙著他,非得發文章說別人,就數他會寫字別人都不會寫字?」
蔣父敲敲碗:「行了行了,叫你想辦法,沒叫你瞎抱怨。瞎抱怨有用,那就都去抱怨得了。」
蔣母不滿,把眼一瞪,一雙眼睛瞬時跟燈泡似的,眼珠子沒得突出來:「咋了,許他們寫,還不許我說兩句了。我說兩句咋了,礙著你了?你咋恁兩麵派了,你閨女都要被他們害得工作了,你還向著他們說話!」
砰一下,蔣父把碗擱在桌子上。搪瓷碗和木桌相碰,因為用力,聲音不小,震得其他沒說話的人一個激靈。
蔣慶楠大哥哆嗦一下,喊了聲「爹,你幹啥」,又看向蔣慶楠,以一副長輩口吻說話:「哎呀大妹,不是我說你,你這個工作能幹一天是一天,犯得著把班上的事拿迴來煩家裏人嗎?」
蔣慶楠的弟弟接話:「就是啊姐,你光說老闆讓你們想,你們就想,那老闆讓你們去吃屁,你們也吃啊?你們咋恁聽她的了?」
蔣慶楠抬手,拍了他下後腦勺:「吃你的飯吧,吃飯都管不住你的嘴。俺老闆沒叫俺去吃屁,就叫俺想這個了。想出來還發獎金嘞。」
說到能發獎金,蔣母來勁了,忙抻脖子問:「大丫,你說說獎金能有多少嘞?」
蔣慶楠老實迴答:「不知道,老闆沒說。」
蔣小弟立馬一副「被我發現了真相」的表現,搶著說道:「看吧,我就知道,你們老闆就是給你們畫大餅了,肯定是她自己沒辦法了就讓你們想,說給你們獎金,最後不知道給幾毛錢了。」
自家小弟說自家老闆壞話,雖然一個是親弟,一個是老闆,按道理來說,親弟是自己人,老闆是外人。
蔣慶楠便想到之前的事,立即毫不猶豫反駁:「才不是,俺老闆根本不是你說的那樣人。之前你還說俺老闆給俺畫大餅了,可俺不是照樣當上副店長了!」
「切!給你個副店長,看把你能的。」蔣小弟一臉的不屑,完全看不上一個副店長,「說到底,也沒給你個正的噹噹。你不是說你們開新店了,咋讓你之前的手下去了,咋不讓你去了,按道理得先讓你去啊,咋不讓你啊!」
蔣慶楠:「那是俺不如人家,俺本來當副店長就是從人手上搶過來的。」
蔣小弟:「你可拉倒吧,這就是你老闆的一點小恩小惠就把你收買了,看你現在多為她說話,都不管不顧了。她遇到點啥事,你就想破頭了想幫忙,還讓俺們跟著一起想辦法,咋也沒見你把獎金拿迴來給俺們花啊!」
錢,就像是家裏的一個導火索,不提還好,一提每個人都來勁,都會想說點什麽。
蔣小弟說完蔣慶楠,蔣大哥又教育她,她嫂子也跟著數落她,說她每個月那麽辛苦賺那些錢,聽說在這種個體化那兒一個月工資老高了,也不見她給侄子侄女買點啥東西。
不給侄子侄女買,暫且說得過去,那就是當姑姑的不想買,他們也真不能說啥,可是她不給爹媽買就不應該,畢竟她這麽年紀,沒處對象,一直在家裏吃飯,也不說給家交夥食費,也不說給家添補點什麽,也不見給爹媽買點啥,挺不應該的。
蔣父和蔣母深以為然點頭,一致覺得蔣慶楠嫂子說得很有道理,而蔣慶楠的行為的確是不夠孝順,確切說很不孝順。
她嫂子還提到了隔壁小娟:「老說人家不如你,我可看人家大包小包往家拿了,她媽見天兒炫耀閨女多孝順。」
蔣母附和點頭:「說的可不就是,我都不稀得看見她,老是說她那幾句話,說得聽的人都煩了,就跟誰沒閨女似的。不過也是,我這個閨女,養了也白養。」
蔣慶楠哪裏料到不過是一次家裏的閑嘮嗑,想聽聽家裏有啥好想法,說著說著會引火燒身,竟一致說起她的不是來著。
她萬分委屈和不解,問她媽:「媽,我每個月不是給你十塊錢嗎?我弟不給,我哥給五塊,我給十塊,這還不夠嗎?」
尾調因為最後的激動和語氣,不僅上揚了,還帶有幾分質問的意思。
這話聽在蔣母耳朵裏,自動翻譯成了「我每個月給十塊錢這還不夠多,咋著還要夠多」,她頓時不高興,臉拉得老長,開始盤點蔣慶楠的種種不是。
由此為導火索,蔣家開啟了追討大會,什麽想點子想辦法的,全都被拋諸腦後了。
-
第二天,蔣慶楠頂著眼底濃重的黑青,在會議上一言不發,看著其他人遞交自己的辦法。
其實,真正能用的少,可是兩個店的人你三條我三條的,就自己沒有,這種感覺還是挺讓人難受的。
尤其是,她作為管理組,曾書年和廖小月都認認真真地提交了自己的想法,就她什麽都沒有,連逗人樂的想法都沒有,一整個上午,蔣慶楠沮喪到不行,隻想找個地縫鑽進去。
許夢雪選了兩個可用,加上自己的想法,便交待實施下去。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