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寨是阿may的家,她出生在這裏,白天出去打好幾份零工,深夜才迴到城寨。


    城寨有整個香江最便宜的地租、有水電、有學校、有各種商店、醫院、中藥鋪、食鋪、廟宇、教堂、娛樂廳、電影院、牌館、煙館、賭|場......這裏幾乎所有滿足一個人從生到死,從生活到娛樂的所有需求。


    城寨不大,但是住了好幾萬人,內部結構極其複雜,環境陰暗惡劣,如果不是阿星後來出了重慶大廈去混了江湖,又在油麻地和人火拚,被警察通緝得逃到城寨,撞見了迴家的阿may,阿may或許這輩子都不會和阿星在相見。她或許一開始不愛他,但她遲早會愛上他。


    季風吹拂的港灣裏,隻有他們兩個能夠彼此相愛。


    「往左走,再上樓。」盛嘉宜說。


    她平緩的聲音在這個環境裏極能安撫人心,她的鎮定也使得她看起來像是在場諸位中最靠譜的那一個,因此整個團隊毫不猶豫地相信了她,跟在她後麵,亦步亦趨。


    隻有一直觀察盛嘉宜的謝嘉誠注意到,盛嘉宜並沒有去看那張地圖。


    盛嘉宜從一間又一間廢棄破舊的門前經過,有一間屋子,綠色的玻璃已經破碎,露出裏頭亂七八糟的桌椅和零散的紙頁,從破碎的裂縫中往裏看,還能見到黑板上抽象的線條與幾何圖形。


    「這是什麽地方?」連高宛妮都被吸引了目光。


    盛嘉宜隻覺得好像有風拂過,讓她下意識屏住唿吸。


    風,城寨裏一向是很少有風的。


    這是一種匱乏的元素,在密閉狹窄的空間裏,氣流難以流通,偶爾熱氣從上往下,捲起屋頂的鐵皮,透進來悶熱的氣息。讓她想起那一個個夏夜,並不美好的氣息流淌在濕淋淋的地麵上空,在橫生的汙水附近徘徊,嗆人的煤炭煙味粘在皮膚上,洗不掉,也沒有水常常去洗,滲透到肌肉組織裏,好像一輩子也分不開。


    被反覆提起的記憶,過去隻會出現在夢裏,如今,終於又迴到眼前。


    「學校。」盛嘉宜輕聲說。


    「學校?」高宛妮不敢相信,「城寨裏有學校?」


    「當然。」盛嘉宜輕聲道,「城寨裏,當然會有學校。」


    其實城寨的搬遷計劃早在六十年代就已經開始,隻不過一直沒能成型,方案遭到太多人的反對。外麵的人大多不理解,認為城寨裏的人得了大好處,能拿到許多物質上的補償,可以去外頭買更好的處所,盛嘉宜卻很能理解,如果拆掉城寨,那些躲藏在陰影中的人、沒有任何牌照但依然經營著一家店鋪,靠微薄收入供養全家的人、靠此地便宜的地租和廉價的生活成本苟且偷生的人,又該何去何從?


    那時候盛嘉宜還沒有出生,她不知道那些年的歲月裏城寨原住民經歷了怎樣的鬥爭,她隻在後來聽人談起過,無數次抗議後,城寨為此成立起反拆遷委員會,而這塊飛地從來就不屬於殖民政府,所以反拆遷委員會理所當然地向北方尋求幫助。


    其中暗流和風暴盛嘉宜不得而知,她知道一切的結果就是,拆遷計劃失敗,城寨以隸屬於中國而非英國政府管轄為由,拒絕搬遷。


    在不久的後來,反拆遷委員會代替那些肆意橫行的黑暗勢力,成為城寨真正的掌權者。


    歷經百年,城寨終於有了福利會,和供幼童免費念書的學校。


    重慶森林


    「竟然還有學校?」高宛妮小心翼翼感慨道, 「可是在這裏讀書,升學文憑考試和外麵的公立學校是一樣的嗎?誰會願意來城寨當老師?」


    「小時候我在公立學校念書,都常聽人說, 我們的教室遠不如那些私立學校,他們那裏的老師都是從國外名校畢業迴國任教, 除了必修的英文課,還要修法文和西班牙文,以及有課外補習費, 學生要從音樂、美術、體育等課程裏挑選一項, 光是這一部分的開支, 就叫人難以負擔......嘉宜,你讀的是國際女中, 你應當對此有體會吧?」


    盛嘉宜卻沒有迴答高宛妮的話,她站在窗戶旁,靜靜看向裏麵。


    「嘉宜?」


    「嗯?」盛嘉宜微微側頭, 「你說念書時的教師?」


    謝嘉誠覷著她的臉色,依然如常。


    「說不定也會有些還不錯的人呢。」她垂著眸子,不知道在想些什麽,「三教九流,什麽樣的人都有, 有些人有大本事,隻是不那麽容易被看到。」


    「這也是為什麽那麽多藝術家都喜歡這裏,為此著迷的原因。」黑暗裏傳來鄭安容沉悶的聲音, 他側頭問身邊的政府工作人員, 「現在城寨裏還住著多少人?」


    「不到三百人。」那人說, 「大部分都集中在西區,西區的生活條件是城寨裏最好的, 所以清拆難度更大。」


    「你知道我最喜歡這裏一點是什麽嗎?」鄭安容停住了腳步,他抬頭,仰望著眼前古舊的建築。


    他們終於找到了傳聞中藏在城寨正中央的天後廟。


    「簡直像約翰·湯姆森當年在叢林裏找到吳哥窟一樣。」他輕聲道。(註:約翰·湯姆森是世界上第一個拍攝吳哥窟照片的攝影師)


    」我最著迷的就是,這樣龐大的建築群,奇形怪狀的構架、四通八達的窄巷、亂七八糟、毫無邏輯卻能勉強運行的水力電力管道,都是城寨裏的人自發建設的,不出自任何設計師或者工程師之手,也沒有什麽圖紙,外麵的人不敢靠近,裏麵的人卻不願意出去,所以有了商鋪、娛樂場、工廠、教會、廟宇,總之這裏一切存在都是因為生存而非美感的考慮,但是當它們組合在一起的時候,宏大的美就形成了,你可以說這裏是貧窮的、惡臭的、罪惡的,但是你也不可否認,這裏是生機勃勃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季風吹拂的港灣[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岐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岐茶並收藏季風吹拂的港灣[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