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頁
季風吹拂的港灣[港] 作者:岐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盛嘉宜好笑的睨了他一眼,這一眼帶著無盡深意,眼波流轉間,寫盡這世間最好的風光。
「你不要總是這麽講。」盛嘉宜說,
多講幾次,她怕她就信了。
她跟著他從拱門下進入別墅。
巨大的水族館豎立在別墅中間,約莫兩層樓高,一整麵牆那樣長,顏色各異的珊瑚排布在銀色沙石之上,拖著長須的魚群緩緩遊動,卻又在一個瞬間轟然四散——有一條小型鯨鯊從魚缸頂部巡邏般地盤旋而下。
巨大的魔鬼魚拍著翼趴在幽藍色的水中。
「都是活水,別墅有一整套水力來維持這些觀賞性海景設施,庭院裏還有一個魚池,同樣養的是深水魚類,我們會從世界各地尋找一些罕見的珊瑚、貝類、珍惜魚種,最好有一定的科研價值,投放到這裏。」應該是管家一樣的角色站在魚缸旁,喋喋不休地介紹道,「小姐,這棟別墅運用了當前世界最先進的科技,你會發現一切幾乎都是全自動化的,玻璃、家具、還有盆栽的種植,其實那也不能算盆栽......我們把喬木栽種在室內,這樣會讓你有生活在雨林裏的感覺......」
徐明硯:......
他竟不知道這位管家還有如此高明的推銷技巧,來日轉型做個房產經理人也一定大有可為。
「張叔,你先出去吧。」他吩咐道,「我陪盛小姐就好。」
張管家帶著豐富的表情離開。
「這就是你說的鯊魚?」盛嘉宜靠在玻璃邊往上看。
她的臉被水族箱柔和的燈光照亮,皮膚透出如珍珠般的細膩光澤,鴉羽般的睫毛低垂,精緻立體眉骨無一不稱完美,這一瞬間也不知道不知道是夢還是虛影,他仿佛透過這片玻璃看到了真實的那個她。
一個冷到極致,卻善於偽裝,裝到後來連自己都分不清自己到底是什麽樣的人。
徐明硯沒說話。
盛嘉宜轉過頭,定定的看著他:「它們會長大嗎?」
「會。」他說。
「一直長?」
「一直長,或許會長到幾米長。」
「那要是有一天它們長到那麽大該怎麽辦?你這裏容不下它們,再豪華的水族館,終究不是大海。」
「那就放迴海裏好了。」
「可是你把它養在這裏,仍由它肆意吃掉魚缸裏其它的魚,它已經適應了這樣的環境,迴到大海,又該怎麽生存。」
他沉默了許久,仰頭輕聲道:「那就不是我們能考慮的事了,叢林法則,適者生存。」
他太高,仰頭的時候盛嘉宜看不到他的眼神,但她忽然很好奇這一刻他在想些什麽。
他們都很喜歡揣摩彼此,從隻言片語中去試探另一半的情緒。
徐先生和她最大的區別,就是在掀開外表的麵具露出冷漠內核之餘,他仍是一個完整的人,他的家庭給了他巨大的支撐,他的成長環境教會他理性,說到底他是一個強大、堅定、鋒利的人,迷茫這種情緒在他身上是從來不會被感知到的。
而盛嘉宜總是很迷茫,或許是因為她身不由己,或許是因為她還不夠堅強,她對於未來永遠是悲觀的、焦慮的。
如果說他看她如在看深不見底的海洋,那她視他如永遠懸掛高空的烈陽。
她對他的了解很深,遠比他能想到的還想的要深。
徐明硯可能不知道的是,從他迴到新加坡的那一刻起,他就成了盛嘉宜研究的對象,盡管沒有多久她去拍了電影,可這種觀察也不曾中斷。
大馬這幾年經濟發展得不錯,石油與礦產所得收入被大量投入到基礎建設中,他們想要修一座世界上最高的樓,並將其取名為雙子塔,與之相伴的是財政還想鋪設一條數字傳媒通道連接國土南北,溝通吉隆坡和行政中心普特拉賈亞,這傳遞了一種信息——
行動電話才剛出現不久,通訊產業已經為一部分高層虎視眈眈。
在香江新任港督宣布撤除英國家族對本地的通訊壟斷後,徐明硯力排眾議,聯合北美兩家資產管理公司收購了大馬通訊集團,一部分股權沒有向監管進行任何披露便被他母親的希羅集團收入囊內,三個月後他用同樣的手段吞併了香江的大洋電訊,並將這家屬於英國麥斯卡恩家族的集團私有化。
大馬當局指控他有聯盟華爾街的對沖基金,打破區域貿易協定,惡意收購的嫌疑。
但這已經無關緊要。
坐在他們這個位置上,成王敗寇,沒有人在乎輸了的那一方說什麽,這兩件事情甚至沒有濺起哪怕一點點水花,就好像幾十億美金都掉進了一個深不見底的漩渦中,即便是香江商界對此也沒有太大反應,除了外匯管理局的梁局長跟盛嘉宜聊起這件事的時候隨口說了一句:「這位小徐少,真是個狠角色吶。」
「怎麽這麽說?」那時盛嘉宜在電話裏問他。
「他用不屬於他的流動資金對付自己的敵人,擊潰競爭對手後再反過來填滿自己的口袋,嘉宜,光是這一點就和別人不太一樣,殖民地的商業模式繼承了從前東印度公司的作風,都是靠行業壟斷來掙錢的,他玩的那套惡意槓桿收購,隻有真正的國際資本家才喜歡採取這種做法。」
「如果國際投資者那一套見效,亞洲的證券市場就不會這樣毫無水花了,您完全可以從製度上修補這一塊的漏洞,現在香江的外匯儲備足夠應付他這種人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你不要總是這麽講。」盛嘉宜說,
多講幾次,她怕她就信了。
她跟著他從拱門下進入別墅。
巨大的水族館豎立在別墅中間,約莫兩層樓高,一整麵牆那樣長,顏色各異的珊瑚排布在銀色沙石之上,拖著長須的魚群緩緩遊動,卻又在一個瞬間轟然四散——有一條小型鯨鯊從魚缸頂部巡邏般地盤旋而下。
巨大的魔鬼魚拍著翼趴在幽藍色的水中。
「都是活水,別墅有一整套水力來維持這些觀賞性海景設施,庭院裏還有一個魚池,同樣養的是深水魚類,我們會從世界各地尋找一些罕見的珊瑚、貝類、珍惜魚種,最好有一定的科研價值,投放到這裏。」應該是管家一樣的角色站在魚缸旁,喋喋不休地介紹道,「小姐,這棟別墅運用了當前世界最先進的科技,你會發現一切幾乎都是全自動化的,玻璃、家具、還有盆栽的種植,其實那也不能算盆栽......我們把喬木栽種在室內,這樣會讓你有生活在雨林裏的感覺......」
徐明硯:......
他竟不知道這位管家還有如此高明的推銷技巧,來日轉型做個房產經理人也一定大有可為。
「張叔,你先出去吧。」他吩咐道,「我陪盛小姐就好。」
張管家帶著豐富的表情離開。
「這就是你說的鯊魚?」盛嘉宜靠在玻璃邊往上看。
她的臉被水族箱柔和的燈光照亮,皮膚透出如珍珠般的細膩光澤,鴉羽般的睫毛低垂,精緻立體眉骨無一不稱完美,這一瞬間也不知道不知道是夢還是虛影,他仿佛透過這片玻璃看到了真實的那個她。
一個冷到極致,卻善於偽裝,裝到後來連自己都分不清自己到底是什麽樣的人。
徐明硯沒說話。
盛嘉宜轉過頭,定定的看著他:「它們會長大嗎?」
「會。」他說。
「一直長?」
「一直長,或許會長到幾米長。」
「那要是有一天它們長到那麽大該怎麽辦?你這裏容不下它們,再豪華的水族館,終究不是大海。」
「那就放迴海裏好了。」
「可是你把它養在這裏,仍由它肆意吃掉魚缸裏其它的魚,它已經適應了這樣的環境,迴到大海,又該怎麽生存。」
他沉默了許久,仰頭輕聲道:「那就不是我們能考慮的事了,叢林法則,適者生存。」
他太高,仰頭的時候盛嘉宜看不到他的眼神,但她忽然很好奇這一刻他在想些什麽。
他們都很喜歡揣摩彼此,從隻言片語中去試探另一半的情緒。
徐先生和她最大的區別,就是在掀開外表的麵具露出冷漠內核之餘,他仍是一個完整的人,他的家庭給了他巨大的支撐,他的成長環境教會他理性,說到底他是一個強大、堅定、鋒利的人,迷茫這種情緒在他身上是從來不會被感知到的。
而盛嘉宜總是很迷茫,或許是因為她身不由己,或許是因為她還不夠堅強,她對於未來永遠是悲觀的、焦慮的。
如果說他看她如在看深不見底的海洋,那她視他如永遠懸掛高空的烈陽。
她對他的了解很深,遠比他能想到的還想的要深。
徐明硯可能不知道的是,從他迴到新加坡的那一刻起,他就成了盛嘉宜研究的對象,盡管沒有多久她去拍了電影,可這種觀察也不曾中斷。
大馬這幾年經濟發展得不錯,石油與礦產所得收入被大量投入到基礎建設中,他們想要修一座世界上最高的樓,並將其取名為雙子塔,與之相伴的是財政還想鋪設一條數字傳媒通道連接國土南北,溝通吉隆坡和行政中心普特拉賈亞,這傳遞了一種信息——
行動電話才剛出現不久,通訊產業已經為一部分高層虎視眈眈。
在香江新任港督宣布撤除英國家族對本地的通訊壟斷後,徐明硯力排眾議,聯合北美兩家資產管理公司收購了大馬通訊集團,一部分股權沒有向監管進行任何披露便被他母親的希羅集團收入囊內,三個月後他用同樣的手段吞併了香江的大洋電訊,並將這家屬於英國麥斯卡恩家族的集團私有化。
大馬當局指控他有聯盟華爾街的對沖基金,打破區域貿易協定,惡意收購的嫌疑。
但這已經無關緊要。
坐在他們這個位置上,成王敗寇,沒有人在乎輸了的那一方說什麽,這兩件事情甚至沒有濺起哪怕一點點水花,就好像幾十億美金都掉進了一個深不見底的漩渦中,即便是香江商界對此也沒有太大反應,除了外匯管理局的梁局長跟盛嘉宜聊起這件事的時候隨口說了一句:「這位小徐少,真是個狠角色吶。」
「怎麽這麽說?」那時盛嘉宜在電話裏問他。
「他用不屬於他的流動資金對付自己的敵人,擊潰競爭對手後再反過來填滿自己的口袋,嘉宜,光是這一點就和別人不太一樣,殖民地的商業模式繼承了從前東印度公司的作風,都是靠行業壟斷來掙錢的,他玩的那套惡意槓桿收購,隻有真正的國際資本家才喜歡採取這種做法。」
「如果國際投資者那一套見效,亞洲的證券市場就不會這樣毫無水花了,您完全可以從製度上修補這一塊的漏洞,現在香江的外匯儲備足夠應付他這種人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