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嘉宜正用手遮住太陽仰頭看那座寺廟廢棄的廟簷,聞言噗嗤一笑:「溫先生,你這可真是找對人了,我想徐先生很樂意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對不對。」


    盛嘉宜沖徐明硯眨了眨眼。


    徐明硯重重的嘆了一口氣:「當然,盛小姐說是什麽就是什麽,溫先生,我很願意建立一個基金會來支持你的工作,我的助理之後會聯繫你,或者你有需要,也可以通過吳先生來找我。」


    「great!」溫敏昂諂媚道,「看得出你們二位十分相愛。」


    盛嘉宜:......


    「事實上我們兩個......」


    「我知道。」溫敏昂神色嚴肅,「我知道盛小姐是位很有名的大明星,請您放心,我絕對不會將二位的感情講出去。」


    盛嘉宜:......


    這法國佬怎麽懂這麽多?


    她內心腹誹著看向徐明硯,卻發現他正噙著笑看向她。


    盛嘉宜心中一跳。


    不是心動。


    是警惕。


    以她對徐先生淺薄的了解,對方看起來彬彬有禮人模狗樣,但絕對不是什麽好人,如果說他此次前來沒有什麽企圖,盛嘉宜是絕對不相信的。


    如果一個男人很有錢,他追女孩子的時候願意花錢,那至少說明他不是一個很小氣的人,卻不能證明任何愛意,而如果一個男人既有錢,又願意花錢,還願意帶女孩去看一些新鮮玩意,就比如迎著燦爛的陽光,穿越高棉風雨飄搖的北部,跨越國境邊線,隻為讓你看一眼這座在紙幣上見過的,極難窺見全貌的斷壁殘垣——做到這件事並不容易,如果沒有國際文化官員的引路,在穿過sra』aem的時候,他們就已經被當作特殊人員抓捕了。


    總之如果有一個男人這麽做了,那就要小心了。


    他一定是個很懂得如何打動女孩內心的人。


    倘若安明有他一半的勇氣,曼儀都不會拋下他獨自迴到香江。


    站在灼熱的陽光下,盛嘉宜有那麽一瞬間體會到了曼儀那複雜而敏感的心思。


    花樣年華


    吳哥遺址之所以能建成, 大部分要歸功於太陽王蘇利耶二世,那是高棉最偉大的君王之一,在他的手上, 這個王朝開疆拓土,統治範圍一度占據大半個中南半島。


    在中國古代, 這個王朝也被稱為真臘,在許多遊記中,它是極其繁華的國度, 港口來往旅客絡繹不絕, 商貿交易源源不斷。


    在數座寺廟中, 隻有柏威夏寺的建設格外長一些,花費了王國一百多年的時間。


    黑色的石塊堆積成龐然大物, 五層廟宇交疊,斷裂的石柱沿著山脈的坡度層層向上,人從宮殿的第一道門前攀爬, 穿越五重廟宇,直到頂峰,就如沿著須彌山一直登臨神界。


    從斷崖望下去,能看到高棉境內綿長的稻田與一個又一個小小* 的湖泊。


    據說這裏離洞裏薩湖很近,那是東南亞最大的淡水湖, 但是晴天眺望遠方,一片迷濛,隻有空氣裏因為過高溫度而浮動的水波紋, 以及黃色的土坡, 其餘什麽也看不見。


    「好看嗎?」徐明硯站在樹蔭下麵, 很好奇盛嘉宜到底能感受到什麽不一樣的東西,「比起吳哥窟怎麽樣?」


    「還好吧。」盛嘉宜放下手中的望遠鏡, 「這裏是一堆石頭,吳哥窟是一大堆石頭。」


    徐明硯:......


    「盛小姐真知灼見。」他感慨,「十分有見地。」


    不遠千裏過來得出這樣一個結論,該不該說盛小姐這個藝術天賦真的有待商榷,徐明硯現在相信她演戲演得好,純靠有一個智商頗高的大腦了。


    「盛小姐的確講得很有道理。」溫敏昂操著一口飄逸的英語接話道,「柏威夏寺大概在你們中國人唐代時期,或許最晚是宋代濕氣,就建成了,但它不算是什麽有名的地方,上千年來這座濕婆廟一直被遺棄在懸崖上,吳哥窟被確立為世界文化遺產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帶頭找了十多個國家的專家到高棉來勘查遺址,關於柏威夏寺要不要納入《世界遺產名錄》這個問題,各方一直爭論不休。」


    「為什麽有這麽大的爭議?」盛嘉宜找了處地方坐下,「國際海牙法庭不是早就宣布將這座寺廟判給了高棉了?」


    「但是你會發現從高棉進入這座濕婆廟很困難,暹羅卻很方便,這就是整個事件的奇妙之處了,海牙法庭顯然並沒有想好好解決問題,隻是想和稀泥,而當時這座神廟還沒有那樣的名氣,雙方卻都利用了這一點,六七十年代恰好是亞洲經濟的騰飛時期,幾乎所有的國家都獲得民族獨立,急需要建立認同感的時候,一座有著一定歷史意義的廟宇就變得至關重要,在一係列小題大做後,高棉與暹羅兩邊人民為此吵得不可開交,甚至一度動用武力,導致兩國斷交。」


    「一旦柏威夏寺進入《世界遺產名錄》,它就會像吳哥那樣,成為一個民族驕傲的象徵。」


    「在高棉王朝時期,柏威夏寺在帝國的正中心,是高棉人光輝的記憶,後來暹羅人強大起來,占據高棉,它又成了暹羅人的勳章。法國進入中南半島後,暹羅後被迫割讓這部分土地還給高棉,在他們看來,民族的弱小使得他們失去了它,於是它又成了那不可抹去的屈辱的印跡。」


    「盛小姐,教科文因為這樣的情況迴避於從文明的角度對寺廟作出裁決,它看起來無足輕重,但是它的歸屬決定了我們這些國際上的第三者是以什麽樣的角度來觀看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我們尊重哪個民族的信仰和過去,以及,殖民的歷史到底正確還是錯誤。」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季風吹拂的港灣[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岐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岐茶並收藏季風吹拂的港灣[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