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皇後娘娘也是個疼孩子的。
說起來,娘娘也有陣子沒露麵了。夫人們心裏早有疑惑,隻是說不好議論罷了。
康太後卻是個心思細的,秦嚴屢次給了她沒臉,她也心知與帝後二人是不死不休,隻能依仗著太上皇作威作福,指望官家出點什麽事,反正太子未立,到時候可以擁立她和太上皇的兒子吳王上位。她的好日子也就來了。
她也深知,太上皇再如何,到底是皇帝的親生父親,而自己隻怕被皇帝恨透了骨子裏,與他再沒有什麽可握手言和的。
因此,盡管秦嚴已經盡力遮掩,把住了整個後宮,康太後也有自己的手段。她本就有些莫名其妙的,與康嬤嬤說:「也是奇了,皇後都沒聲沒息多久了,平日裏不是很張狂的麽。」
康嬤嬤:「據官家說,娘娘犯了嗽疾,有一陣子了。」
「嗬。」康太後冷笑道,「太醫院那邊問過了麽?」意思是問有沒有確有其事。
康嬤嬤有些為難道:「太醫院也已經投向官家了,隻有兩個太醫是我們的人,查看了娘娘的脈案,說確實是春日犯了嗽疾。」
康太後又問:「本宮和太上皇兩個長輩不方便出麵,其他嬪妃呢。皇後重病,莫非她們不用去探病?」
隻要探病了,總有那麽一絲一毫的消息傳出吧。
康嬤嬤無奈道:「官家後宮本就人少,得知皇後娘娘生病之後,康貴人已經先行一步去探病了,隻是被官家派去的人攔下了,說是娘娘要靜養。後麵康貴人又去了幾次,都沒能進景陽宮。」
「鬼鬼祟祟,定然有什麽見不得人的。」康太後道,「這也快大半個月了,竟然沒有一個人見到過皇後。莫非是皇後出事了?」
一時間,幾個可能浮現在康太後的腦海裏:皇後得了惡疾,皇後做了什麽丟人的事惹了皇帝厭棄,名為養病,實則圈禁……
「去,秦曜那小崽子身邊不是還有一個我們的人麽?大人好藏話,小孩子可就不一定了。」
康嬤嬤勸道:「娘娘,這樣做對您有什麽好處呢。那個人將來我們可是有大用的。」畢竟放在皇長子身邊,皇長子十有八九是未來皇太子啊。
康太後卻堅信自己的直覺:「長孫令這病一定有古怪。本宮看裏麵隻怕還有點什麽事呢。再去查,隻要查出來了,本宮重重有賞。」
「是。」
康太後到底做過幾年皇後,手段也有幾分,爛船都還有三根釘呢。很快,他們就收到了那個潛伏在皇長子身邊的釘子的消息。
那個釘子,是秦曜宮裏的一個灑掃的小太監,身家清白,入了宮也默默無聞的。帝後為了兒女,將兒女身邊的人都篩了一遍,隻是這小太監本身入宮前沒問題,和常寧宮也沒有往來,隻是後麵才與常寧宮的一個嬤嬤相認,原來二人竟是姑侄,因此就搭上了關係,有時候也秘密來往。
隻是康太後也謹慎,從前很少用這條線。這次為了挖出皇後身上的秘密,不得不用了。
釘子盯了才幾天,就發現了一個規律,皇長子下學後,直接就迴了自己的宮殿,從來不去景陽宮。這可和之前的情況完全不同,要知道,皇長子一向孝順娘,沒理由親娘在養病,做兒子的倒是一點動靜都沒有。
康太後心裏有了數,又讓人傳話去景陽宮,自己娘家尋了個好大夫,專門治嗽疾的,可以給皇後看看診。
可來人卻連皇後的麵都沒見到,隻聽見了皇後的聲音,說多謝母後厚意,隻是一貫吃楚太醫的藥,不牢母後費心了。
來人迴去稟告了康太後,康太後心裏更加確定:隻怕皇後此時不在宮中!
雖然不知道出了什麽事,讓皇後離開皇宮,但這樣一個大的把柄落下來,豈有不利用之理?
恰好第二日,一堆老夫人入宮覲見太後娘娘。她們是一輩的人,也不為的什麽事,隻是與太後拉拉家常,加強一下自家與宮裏的聯繫罷了。
老夫人身上都有誥命,言語也不卑不亢的。
說笑了一上午,本該各自離宮的,這時候康老夫人道:「我們難得入宮一趟,也該拜見一下皇後娘娘。否則就是我們失禮了。」
她是和康太後打配合的。康太後也道:「再過十日就是親蠶禮了,皇後卻犯了嗽疾,有陣子沒出來了。」
「咱們不如今日一同去瞧瞧娘娘好些沒有,也是太後娘娘您的慈心。」就有人附和起來,她也是想著康太後不好意思和兒媳婦拉關係,這是遞梯子呢。
眾人也有同意的。
康太後隻能「主隨客便」,這正是她一開始算計的結果。若是她一個人去到景陽宮發現皇後不在,隻怕皇帝還有得遮掩,這麽多人眾目睽睽之下發現本該在養病的皇後不在,豈不是貽笑大方?
一群人氣勢浩蕩地往景陽宮去。朱銀聽說了消息,忙去和官家匯報。可惜秦嚴此時正在議事堂與朝中幾位重臣議事,吩咐了不讓人打擾。朱銀在外麵急的要死。
好容易散了會,朱銀直接沖了進去,在官家耳邊低聲說了幾句。
秦嚴:!!!這個死老太婆,又找我媳婦的事!
卻說一行人走到景陽宮門口,景陽宮大宮女東霜被這陣仗嚇一跳,隻怕太後今日是不肯輕易罷休了,好說歹說攔了一陣,到底太後身份大,讓人把攔著的宮女太監全都拖下去。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說起來,娘娘也有陣子沒露麵了。夫人們心裏早有疑惑,隻是說不好議論罷了。
康太後卻是個心思細的,秦嚴屢次給了她沒臉,她也心知與帝後二人是不死不休,隻能依仗著太上皇作威作福,指望官家出點什麽事,反正太子未立,到時候可以擁立她和太上皇的兒子吳王上位。她的好日子也就來了。
她也深知,太上皇再如何,到底是皇帝的親生父親,而自己隻怕被皇帝恨透了骨子裏,與他再沒有什麽可握手言和的。
因此,盡管秦嚴已經盡力遮掩,把住了整個後宮,康太後也有自己的手段。她本就有些莫名其妙的,與康嬤嬤說:「也是奇了,皇後都沒聲沒息多久了,平日裏不是很張狂的麽。」
康嬤嬤:「據官家說,娘娘犯了嗽疾,有一陣子了。」
「嗬。」康太後冷笑道,「太醫院那邊問過了麽?」意思是問有沒有確有其事。
康嬤嬤有些為難道:「太醫院也已經投向官家了,隻有兩個太醫是我們的人,查看了娘娘的脈案,說確實是春日犯了嗽疾。」
康太後又問:「本宮和太上皇兩個長輩不方便出麵,其他嬪妃呢。皇後重病,莫非她們不用去探病?」
隻要探病了,總有那麽一絲一毫的消息傳出吧。
康嬤嬤無奈道:「官家後宮本就人少,得知皇後娘娘生病之後,康貴人已經先行一步去探病了,隻是被官家派去的人攔下了,說是娘娘要靜養。後麵康貴人又去了幾次,都沒能進景陽宮。」
「鬼鬼祟祟,定然有什麽見不得人的。」康太後道,「這也快大半個月了,竟然沒有一個人見到過皇後。莫非是皇後出事了?」
一時間,幾個可能浮現在康太後的腦海裏:皇後得了惡疾,皇後做了什麽丟人的事惹了皇帝厭棄,名為養病,實則圈禁……
「去,秦曜那小崽子身邊不是還有一個我們的人麽?大人好藏話,小孩子可就不一定了。」
康嬤嬤勸道:「娘娘,這樣做對您有什麽好處呢。那個人將來我們可是有大用的。」畢竟放在皇長子身邊,皇長子十有八九是未來皇太子啊。
康太後卻堅信自己的直覺:「長孫令這病一定有古怪。本宮看裏麵隻怕還有點什麽事呢。再去查,隻要查出來了,本宮重重有賞。」
「是。」
康太後到底做過幾年皇後,手段也有幾分,爛船都還有三根釘呢。很快,他們就收到了那個潛伏在皇長子身邊的釘子的消息。
那個釘子,是秦曜宮裏的一個灑掃的小太監,身家清白,入了宮也默默無聞的。帝後為了兒女,將兒女身邊的人都篩了一遍,隻是這小太監本身入宮前沒問題,和常寧宮也沒有往來,隻是後麵才與常寧宮的一個嬤嬤相認,原來二人竟是姑侄,因此就搭上了關係,有時候也秘密來往。
隻是康太後也謹慎,從前很少用這條線。這次為了挖出皇後身上的秘密,不得不用了。
釘子盯了才幾天,就發現了一個規律,皇長子下學後,直接就迴了自己的宮殿,從來不去景陽宮。這可和之前的情況完全不同,要知道,皇長子一向孝順娘,沒理由親娘在養病,做兒子的倒是一點動靜都沒有。
康太後心裏有了數,又讓人傳話去景陽宮,自己娘家尋了個好大夫,專門治嗽疾的,可以給皇後看看診。
可來人卻連皇後的麵都沒見到,隻聽見了皇後的聲音,說多謝母後厚意,隻是一貫吃楚太醫的藥,不牢母後費心了。
來人迴去稟告了康太後,康太後心裏更加確定:隻怕皇後此時不在宮中!
雖然不知道出了什麽事,讓皇後離開皇宮,但這樣一個大的把柄落下來,豈有不利用之理?
恰好第二日,一堆老夫人入宮覲見太後娘娘。她們是一輩的人,也不為的什麽事,隻是與太後拉拉家常,加強一下自家與宮裏的聯繫罷了。
老夫人身上都有誥命,言語也不卑不亢的。
說笑了一上午,本該各自離宮的,這時候康老夫人道:「我們難得入宮一趟,也該拜見一下皇後娘娘。否則就是我們失禮了。」
她是和康太後打配合的。康太後也道:「再過十日就是親蠶禮了,皇後卻犯了嗽疾,有陣子沒出來了。」
「咱們不如今日一同去瞧瞧娘娘好些沒有,也是太後娘娘您的慈心。」就有人附和起來,她也是想著康太後不好意思和兒媳婦拉關係,這是遞梯子呢。
眾人也有同意的。
康太後隻能「主隨客便」,這正是她一開始算計的結果。若是她一個人去到景陽宮發現皇後不在,隻怕皇帝還有得遮掩,這麽多人眾目睽睽之下發現本該在養病的皇後不在,豈不是貽笑大方?
一群人氣勢浩蕩地往景陽宮去。朱銀聽說了消息,忙去和官家匯報。可惜秦嚴此時正在議事堂與朝中幾位重臣議事,吩咐了不讓人打擾。朱銀在外麵急的要死。
好容易散了會,朱銀直接沖了進去,在官家耳邊低聲說了幾句。
秦嚴:!!!這個死老太婆,又找我媳婦的事!
卻說一行人走到景陽宮門口,景陽宮大宮女東霜被這陣仗嚇一跳,隻怕太後今日是不肯輕易罷休了,好說歹說攔了一陣,到底太後身份大,讓人把攔著的宮女太監全都拖下去。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