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膽小,本就與我?不同。」她嘆了口氣道,「而且我?聖賢書讀得少,心中也沒有什?麽國家百姓。在這亂世當中,我?隻希望鄭氏顯達,族人獲益,這裏才是我?的根基。阿耶,你那套『以天下為?己任』的儒法過時咯!」


    祖父搖頭嘆了口氣,「艷度,是我?沒有教好你。」


    姑母輕嗤地笑了一下。


    每逢佳節,高?門?之間總有些親戚往來。


    博陵崔氏與滎陽鄭門?素有姻親,崔氏族長?帶著子弟們?來到鄭氏塢堡。


    崔家小郎長?相清俊,談吐不俗,長?輩們?都紛紛誇讚。


    他卻自謙道:「崔玄才智疏淺,怎堪大人謬讚?」


    我?聽見?阿叔私下裏跟阿翁建議,「若與崔家定下姻親,豈非美談?」


    阿翁撚了撚鬍子,「我?怕你阿姐跟我?鬧啊……」


    「難道父親也信那阿禿師的話?也覺得清操有王妃之命?」


    我?這才知道,他們?想要?為?我?與崔玄定親。


    阿翁冷聲一笑,「那你也太?小瞧他們?的野心了。艷度前幾日迴來說,想等清操再大一點,帶她去?下都待詔呢!」


    我?聽到這句,禁不住瑟瑟發抖,誰不知道當今天子色令智昏,荒唐至極!


    「這……這怎麽能行呢?」阿叔是大驚,且同我?想到一處去?,「誰不知道至尊……」


    阿翁擺了擺手,示意他不要?再說下去?。


    阿叔卻仍道:「清操是阿兄僅存的血脈,父親更是悉心教養,水佩風裳,不可落於泥淖……」


    次日,阿翁在塢堡宴請賓客,命我?在簾後撫琴。


    他看了看在座的幾名後生,道:「今日諸位可在此諮疑互難,辨理明心。」


    我?明白,阿翁這是要?在家中舉行一場清談辯論,為?我?挑選年輕的才俊……


    隻聽阿翁首先豎義,便是提個辯論的靶子。


    「諸君就辨一辨這『義利』二字吧。」


    一位族兄首先站起來,道:「子曰:富與貴,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趨利避害,這便是人的天性,但?不能不講道。」


    阿翁點了點頭,問道:「那又何為?道呢?」


    那位族兄愣了一下,似乎迴答不上來了。


    此時,崔玄站起身,畢恭畢敬地對阿翁行了禮,然後開口道:「凡夫多好利有欲,道,便是控製欲望,潔淨內心,正所謂『見?素抱樸,少私寡慾』;對士人而言,應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這裏的『道』便是以百姓之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


    他這一番話,說得阿翁連連點頭,捋著鬍子笑問他道:「你身為?士人,做得到嗎?」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聖人之道為?而不爭,隻要?不爭,便可以做到。」


    我?也不禁抬頭,隔著簾子多看了他幾眼?。


    他今日穿了一身素色的圓領儒衫,頭戴幘巾,手中拿著麈尾,顯得瀟灑俊逸,頗有竹林風采。


    那日,他們?又辨了養生和?玄理,品評了漢末幾位名士,清談結束時,他朝著我?的方向望,並問阿翁道:「簾後琴聲動人,不知是哪位音律大家?」


    阿翁和?藹地笑了笑,迴答道:「哪裏是什?麽音律大家,是我?的孫女?!」


    此後,隔一段時間,崔玄都會來鄭氏塢堡拜望阿翁。


    阿嬸李氏是崔玄的姨媽。


    他大概也是聽阿嬸說,我?愛飲蘄春茶,每次來竟都會帶上一些。


    轉眼?過了半年,眼?見?夏日將盡,姑母給阿翁修書,說天子即將大選高?門?女?子入宮為?妃,她想帶我?去?試試。


    阿翁把這封信拿給我?看,問我?道:「你願意進宮嗎?」


    我?趕緊搖了搖頭。


    「那就趕緊定下一門?親事吧。」


    我?又搖頭,「我?不想結親,我?想一輩子陪著阿翁!」


    阿翁摸了摸我?的頭,笑道:「我?老了,還有多少時日啊……可你還有一輩子吶!」


    阿翁雖然嘴上這樣說,卻似乎並未給我?張羅婚事,我?猜想是姑母在阻攔。


    因為?阿翁與我?談話沒多久,姑母就給我?寫信說,她過幾日要?迴家省親。


    彼時崔玄又來了塢堡,依舊帶著蘄春茶。


    阿嬸把茶交給我?時說,崔家正在尋媒,然後她一臉八卦的問我?,對崔玄的印象如何。


    「文采斐然,頗有見?地。」我?如實迴答。


    「你當與阿翁去?說。」她慫恿我?。


    「可是……」我?總覺得差些什?麽——我?甚至都沒看清他的臉,都沒有跟他說過一句話……


    那天傍晚,我?路過池苑,正遇到他在跟一名隨從發脾氣。


    隨從也不知說了句什?麽,隻聽崔玄大聲斥道:「崔家莊園的地上蟲子都抓不過來,哪裏有人手去?管旁的?」


    「此乃天子禦令,大族不僅要?埋自己的蟲子,公田的蟲子也要?幫著埋。」


    我?聽說今夏大旱,古諺說大旱起蝗災,果是如此。


    據說最好的治蝗辦法就是根據幼蝗的來路,預掘深溝,在溝中每隔一丈挖一坑,眾人敲鑼打鼓,使幼蝗驚恐跳入溝中,然後眾人協力趕緊填埋。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那千年流量夫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輕於柳絮重於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輕於柳絮重於霜並收藏我那千年流量夫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