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又往上爬了一段路,李湛指著山壁上的一處道:「鄭刺史因此作?了《重登雲峰山記》,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寫得很清楚,我也按大人的意思?,把他的字刻在石壁上了。」
鄭武叔和清操仰望著石壁,輕聲淺讀上麵的字:「先君之臨此州也,公與仲兄豫州敬祖、叔弟光州遵祖,季弟豫州順祖同臨此鎮,於時,公年?十一……」
清操屈指算了算,心道:阿翁第一次來雲峰山年?僅十一歲,而現在,他的曾外孫都三歲了!與這金石相比,人生?何其?短暫啊……
「當?年?家父找到的殘碑可還有保存?上麵寫的是什麽?」鄭武叔問道。
「是文恭公的墨寶!自當?千古流芳,萬世永存。」
李湛口中的文恭公便是鄭述祖的父親鄭道昭。他被尊為北方?書聖,在當?時是與南方?王羲之齊名的書法大家,後世則稱他的字是「仙人嘯樹,海客泛槎,令人想像無盡」。
沿途石壁上有不?少鄭述祖和鄭道昭的書刻。
眾人邊行邊看,不?知不?覺間到了山頂。
山頂的視線豁然?開朗,極目遠眺,雲霧之間可見滄海。
「金軒接日彩,紫蓋通月華。騰龍藹星水,翻鳳映煙家。」
清操望著眼前的景色,不?禁吟出幼年?姑母教她的詩——正是文恭公鄭道昭的《登雲峰山觀海島》。
「王妃請看。」李湛指著山亭中的石碑道,「這便是鄭刺史當?年?找到的殘碑。」
那碑是鄭道昭為他的父親鄭羲所寫的傳記。
鄭武叔拿出香爐和祭酒,正要?奠上一奠,忽聽亭子不?遠的山石後麵傳來笑聲。
李湛也聽到了,皺了皺眉,派了名官役轉過去看看。
誰知那官役白著臉迴來,後麵還跟了二?人。
李湛見為首那人亦是臉色一白,躬身揖道:「婁……婁大人……」
正是李湛的頂頭上司——東道行台婁叡!
當?初周軍圍困洛陽,婁叡拿下軹關,又同王峻一起南征逼退敵軍,收復懸瓠。按理說?是功勳卓著,理應重賞。
高湛卻?以婁叡在河南做下不?法之事為由?,罷免了他的所有官職。
婁叡猜測是和士開在背後使壞,向天子進讒言說?自己與高叡勾連。畢竟他自己是外戚又是勛貴,而高叡是宗室,此二?者勾連,一直是高湛的大忌。
他在家蟄伏一段時間,他的堂弟、領軍將軍婁定遠總算在禦前進言,讓他做了東道行台。
鄭武叔和清操也隨之行了禮。
婁叡晃晃悠悠地走到清操麵前,問道:「這麽巧,蘭陵王妃也來雲峰山遊玩?」
清操素知婁叡是怎樣的人,也知他曾參與暗害大兄孝瑜,所以不?願與他多言,僅是微微一笑。
「太上皇帝曾為禁酒令,王妃怎麽還飲酒呢?」
清操看了看婁叡,又看了看他手中的酒袋,便知他定是來山頂偷偷飲酒的——隻不?過他恰巧被自己撞破,反而要?倒打?一耙了。
「妾與家叔來此,是為祭祀,而非飲樂。」
按照禮法,即使天子禁酒,也是不?禁祭祀用酒的。
「不?知東安王來此為何?不?會是來飲樂了吧?」
「那不?能。」婁叡腳底有些拌蒜,卻?還是執拗著往亭中走,走到那石碑前,將酒袋中的酒倒在地上,「本王也是來祭祀的!」
清操冷冷一笑,道:「此齋亭為我阿翁所建,亭中乃鄭氏先祖傳記。」
婁叡有些微驚,他麵向石碑,一個字一個字地讀起來:「魏故中書令秘書監使持節都督兗州諸軍事安東將軍兗州刺史南陽文公……」
他突然?停下來,對與他同飲的另一人道:「這不?你?說?過的那個大貪官嗎?」
他此言一出,清操和鄭武叔同時沉了臉,所有人的目光都望向婁睿所指的那人。
那人本就側著身,被婁叡點?出,才不?得不?轉過來。
清操這才注意到,這不?是孝瓘的行參軍的陽士深嘛!
「王妃……」陽士深尷尬地笑了笑,「因舉家遷往光州,所以就辭了青州的差事……」
陽士深離開刺史府的事,清操倒是知道。
畢竟他曾想私留清操為婢妾,後來知道她真正身份後,自是惶惶不?可終日,離開也是早晚的事,隻不?過她沒想到竟會來到掖城,又在婁叡手下為佐吏。
「你?快說?說?,什麽文靈公變文公的事!」婁叡催促道。
清操和鄭武叔的臉色愈發難看,而陽士深也愈發尷尬了。
鄭道昭的父親鄭羲原是南朝宋人,後來投降了北魏,憑姻親而官至中書令、秘書監。
與鄭道昭和鄭述祖不?同,鄭羲的官聲極差,受賄又吝嗇,當?時就有人說?他是「西門受羊酒,東門則賣之」。
他死後魏孝文帝賜諡「文靈」——素有文業諡「文」,為政不?廉諡『靈』。
但鄭道昭在這篇傳記中,卻?用私諡「文公」取代?了天子欽定的「文靈」,確有為父掩過之嫌。
婁叡見陽士深不?言聲,就自己說?道:「瞧瞧人家蘭陵王公子的用度,連一根竹馬都是金玉做的!還真是,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呢!」
鄭武叔剛想解釋,清操攔下他,怒對婁叡道:「東安王辱我先祖,又汙我夫君,是何用意?」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鄭武叔和清操仰望著石壁,輕聲淺讀上麵的字:「先君之臨此州也,公與仲兄豫州敬祖、叔弟光州遵祖,季弟豫州順祖同臨此鎮,於時,公年?十一……」
清操屈指算了算,心道:阿翁第一次來雲峰山年?僅十一歲,而現在,他的曾外孫都三歲了!與這金石相比,人生?何其?短暫啊……
「當?年?家父找到的殘碑可還有保存?上麵寫的是什麽?」鄭武叔問道。
「是文恭公的墨寶!自當?千古流芳,萬世永存。」
李湛口中的文恭公便是鄭述祖的父親鄭道昭。他被尊為北方?書聖,在當?時是與南方?王羲之齊名的書法大家,後世則稱他的字是「仙人嘯樹,海客泛槎,令人想像無盡」。
沿途石壁上有不?少鄭述祖和鄭道昭的書刻。
眾人邊行邊看,不?知不?覺間到了山頂。
山頂的視線豁然?開朗,極目遠眺,雲霧之間可見滄海。
「金軒接日彩,紫蓋通月華。騰龍藹星水,翻鳳映煙家。」
清操望著眼前的景色,不?禁吟出幼年?姑母教她的詩——正是文恭公鄭道昭的《登雲峰山觀海島》。
「王妃請看。」李湛指著山亭中的石碑道,「這便是鄭刺史當?年?找到的殘碑。」
那碑是鄭道昭為他的父親鄭羲所寫的傳記。
鄭武叔拿出香爐和祭酒,正要?奠上一奠,忽聽亭子不?遠的山石後麵傳來笑聲。
李湛也聽到了,皺了皺眉,派了名官役轉過去看看。
誰知那官役白著臉迴來,後麵還跟了二?人。
李湛見為首那人亦是臉色一白,躬身揖道:「婁……婁大人……」
正是李湛的頂頭上司——東道行台婁叡!
當?初周軍圍困洛陽,婁叡拿下軹關,又同王峻一起南征逼退敵軍,收復懸瓠。按理說?是功勳卓著,理應重賞。
高湛卻?以婁叡在河南做下不?法之事為由?,罷免了他的所有官職。
婁叡猜測是和士開在背後使壞,向天子進讒言說?自己與高叡勾連。畢竟他自己是外戚又是勛貴,而高叡是宗室,此二?者勾連,一直是高湛的大忌。
他在家蟄伏一段時間,他的堂弟、領軍將軍婁定遠總算在禦前進言,讓他做了東道行台。
鄭武叔和清操也隨之行了禮。
婁叡晃晃悠悠地走到清操麵前,問道:「這麽巧,蘭陵王妃也來雲峰山遊玩?」
清操素知婁叡是怎樣的人,也知他曾參與暗害大兄孝瑜,所以不?願與他多言,僅是微微一笑。
「太上皇帝曾為禁酒令,王妃怎麽還飲酒呢?」
清操看了看婁叡,又看了看他手中的酒袋,便知他定是來山頂偷偷飲酒的——隻不?過他恰巧被自己撞破,反而要?倒打?一耙了。
「妾與家叔來此,是為祭祀,而非飲樂。」
按照禮法,即使天子禁酒,也是不?禁祭祀用酒的。
「不?知東安王來此為何?不?會是來飲樂了吧?」
「那不?能。」婁叡腳底有些拌蒜,卻?還是執拗著往亭中走,走到那石碑前,將酒袋中的酒倒在地上,「本王也是來祭祀的!」
清操冷冷一笑,道:「此齋亭為我阿翁所建,亭中乃鄭氏先祖傳記。」
婁叡有些微驚,他麵向石碑,一個字一個字地讀起來:「魏故中書令秘書監使持節都督兗州諸軍事安東將軍兗州刺史南陽文公……」
他突然?停下來,對與他同飲的另一人道:「這不?你?說?過的那個大貪官嗎?」
他此言一出,清操和鄭武叔同時沉了臉,所有人的目光都望向婁睿所指的那人。
那人本就側著身,被婁叡點?出,才不?得不?轉過來。
清操這才注意到,這不?是孝瓘的行參軍的陽士深嘛!
「王妃……」陽士深尷尬地笑了笑,「因舉家遷往光州,所以就辭了青州的差事……」
陽士深離開刺史府的事,清操倒是知道。
畢竟他曾想私留清操為婢妾,後來知道她真正身份後,自是惶惶不?可終日,離開也是早晚的事,隻不?過她沒想到竟會來到掖城,又在婁叡手下為佐吏。
「你?快說?說?,什麽文靈公變文公的事!」婁叡催促道。
清操和鄭武叔的臉色愈發難看,而陽士深也愈發尷尬了。
鄭道昭的父親鄭羲原是南朝宋人,後來投降了北魏,憑姻親而官至中書令、秘書監。
與鄭道昭和鄭述祖不?同,鄭羲的官聲極差,受賄又吝嗇,當?時就有人說?他是「西門受羊酒,東門則賣之」。
他死後魏孝文帝賜諡「文靈」——素有文業諡「文」,為政不?廉諡『靈』。
但鄭道昭在這篇傳記中,卻?用私諡「文公」取代?了天子欽定的「文靈」,確有為父掩過之嫌。
婁叡見陽士深不?言聲,就自己說?道:「瞧瞧人家蘭陵王公子的用度,連一根竹馬都是金玉做的!還真是,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呢!」
鄭武叔剛想解釋,清操攔下他,怒對婁叡道:「東安王辱我先祖,又汙我夫君,是何用意?」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