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卑鄙小人,是想踩著大王上位啊。」
「他休想!六兄與我是一奶同胞,他高浚是什麽東西?賤妾生出來的庶子!」
「是啊,常山王必是識得親疏遠近的。」
「六兄你還不知道,整日裝著憂國憂民的樣子,高浚這也是投其所好,隻是苦了我,被他拉去好一頓訓斥。」
高湛巡視周遭,命女婢們退下,才又道:「不過阿兄說得也有幾分道理,此為非常時期,還是韜光些好。你知道嗎,天恩道人被抓了,阿伽郎君亦牽涉其中。」——說這最後一句,他已將聲音壓到極低。
胡氏的臉色一下子變得慘白:「啊!這……這可如何是好?」
「莫慌……就算那瘋子順藤摸查下去,至多查到趙叉,可趙叉是六王的主簿,與我們有何幹係?」
「你當時命趙叉去找到阿伽?」
「朝野上下誰不知道太後要扶立六王?隻有六王的人去,阿伽才會賣力嘛。」
「還是大王心思縝密……不過我還是擔心趙叉並非穩妥之人,要不要……」
「這個還不用急,若是趙叉出事,反倒是惹人懷疑了。
」
「把火惹到六王身上,倒也不是不行。」胡氏柔媚一笑。
「我還真不希望他這麽快倒。」
「大王也會顧念手足之情?那當初幹嘛求我內姐盧娘攪了那婚事?」
「一碼歸一碼。我既不能讓六兄籠絡到滎陽鄭氏,也不想見他徹底倒了。」高湛陰詭一笑,「他就像箭靶子,有他立在那兒,二兄那瘋子才不會往我這裏放箭。說起來,我還是真心要感謝盧家姐姐,若不是她弄了那袋梔子,六兄的好事保不準就成了。」
「那你拿什麽賞我姐姐?」胡氏攤手要賞。
「我把高孝瑜都賞給她了,她還要怎樣?」高湛壞笑著捏了捏胡氏的臉。
「啊?宮中傳言果然是真的!」胡氏輕捶了一下高湛,高湛順勢攬了她的腰,笑道:「隨寡人握槊去!」
「陛下,幽居寺佛像的事有了些進展……」幹象殿中尚書楊愔恭恭敬敬的行了禮。
高洋推開簇在身畔的美姬,連同左右侍從一同屏退,才讓楊愔繼續講下去。
「雕鑿佛像的石匠已承認他們受了天恩道人的賄賂,在佛像中做了機關。昨日此人已在鄴北落網。密審他時,他說是私怨報復,說僧標禪師所創建的幽居寺原為他的道觀,卻被強取豪奪,心中積怨才設此機關;但其同夥供述,他們同為廣武王的手下。」
「高長弼?」
肆州事(2)
「高長弼?」
「正是。廣武王粗暴好武,橫行閭肆,坊間謂其『阿伽郎君』,身邊糾合一眾,專為不法之事。」
「阿伽不過宗室子弟,怎會對太子行事?朕恐怕此事另有蹊蹺。」高洋將楊愔喚至近前,「傳朕旨意,命人去廣武王府捉拿高長弼,天恩及其同黨皆棄市。」
自天恩道人被擒,廣武王府便亂作一團,高長弼更似熱鍋上的螞蟻,整日焦躁難安
。
長史魯漫倒還算鎮定,他進言道:「殿下可還記得六王給您留下的後路?」
高長弼略定了定神,「你是說趙主簿那日最後說的……」
魯漫點了點頭。
「不行!不行!投奔突厥那是叛國啊……」
「那殿下想想是留在這裏能活,還是逃往突厥能活?」魯漫附在高長弼耳邊,「小臣聽說天恩一黨已判棄市,想必已然招供了……隻怕拿人的聖旨此刻已在路上,殿下若再不做決斷,咱們就走不了了!」
高長弼剁了跺腳,悵恨道:「也罷,先去突厥避避風頭,待日後常山王當政,咱再迴來吧……」
他說完,去內室找出當初趙叉所給的突厥信物,帶著長史和數名隨從,連夜逃出王府。
六月甲午,熒惑犯軒轅。熒熒火光,離離亂惑,占者曰「不祥之象」。果然,並、冀二州相繼出現旱情,晉陽街頭竟有人被活活熱死。
晉陽是皇族高氏的龍脈所在,今龍城大旱,正應了熒惑之兆,實在令高洋惴惴不安,他即下詔曰:祀豹祠廟,大赦天下。
身為至高無上的皇帝,高洋可以輕易的賜給人榮華顯赫的生活,也可以輕易的收迴一切,包括人的生命;但在西門豹祠前的一場聲勢浩蕩的祈雨,卻讓他從神壇重重跌落到凡間——對那些泥塑雕像的頂禮膜拜並不能求來一場喜雨——亦如他自詡的天子無法帶給黎民百姓一個無征無伐的太平盛世一樣。
雨,頑固著,矜持著,一滴都沒有下。
酷熱幹燥的空氣籠罩著龍城晉陽,並向四方一點點地蔓延,就像那場旱熱中滋生的瘟疫,一點點蠶食著齊人脆弱的生命。
心中鬱結的暴君立時勃然大怒,下令砸毀了豹祠廟!
可這有什麽用呢?
搗毀了信仰的齊國隻能陷入更加瘋狂的境地……
「第下!」年輕的參將尉相願氣喘籲籲的從田邊跑來,「不好了!」
壟上麻履薄衫的少年緩緩直起身,從青色的竹笠中露出一張掛滿汗水的臉,抿緊的薄唇龜裂而蒼白,他身旁垂首而立的是治中從事崔景,正畢恭畢敬拿了一根蔫苗,嘆道:「天氣太旱,趕不上夏收,莊稼全爛在地裏了……」
少年皺緊了眉,疲憊的抹去麵頰的汗水,迎著尉相願的方向。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他休想!六兄與我是一奶同胞,他高浚是什麽東西?賤妾生出來的庶子!」
「是啊,常山王必是識得親疏遠近的。」
「六兄你還不知道,整日裝著憂國憂民的樣子,高浚這也是投其所好,隻是苦了我,被他拉去好一頓訓斥。」
高湛巡視周遭,命女婢們退下,才又道:「不過阿兄說得也有幾分道理,此為非常時期,還是韜光些好。你知道嗎,天恩道人被抓了,阿伽郎君亦牽涉其中。」——說這最後一句,他已將聲音壓到極低。
胡氏的臉色一下子變得慘白:「啊!這……這可如何是好?」
「莫慌……就算那瘋子順藤摸查下去,至多查到趙叉,可趙叉是六王的主簿,與我們有何幹係?」
「你當時命趙叉去找到阿伽?」
「朝野上下誰不知道太後要扶立六王?隻有六王的人去,阿伽才會賣力嘛。」
「還是大王心思縝密……不過我還是擔心趙叉並非穩妥之人,要不要……」
「這個還不用急,若是趙叉出事,反倒是惹人懷疑了。
」
「把火惹到六王身上,倒也不是不行。」胡氏柔媚一笑。
「我還真不希望他這麽快倒。」
「大王也會顧念手足之情?那當初幹嘛求我內姐盧娘攪了那婚事?」
「一碼歸一碼。我既不能讓六兄籠絡到滎陽鄭氏,也不想見他徹底倒了。」高湛陰詭一笑,「他就像箭靶子,有他立在那兒,二兄那瘋子才不會往我這裏放箭。說起來,我還是真心要感謝盧家姐姐,若不是她弄了那袋梔子,六兄的好事保不準就成了。」
「那你拿什麽賞我姐姐?」胡氏攤手要賞。
「我把高孝瑜都賞給她了,她還要怎樣?」高湛壞笑著捏了捏胡氏的臉。
「啊?宮中傳言果然是真的!」胡氏輕捶了一下高湛,高湛順勢攬了她的腰,笑道:「隨寡人握槊去!」
「陛下,幽居寺佛像的事有了些進展……」幹象殿中尚書楊愔恭恭敬敬的行了禮。
高洋推開簇在身畔的美姬,連同左右侍從一同屏退,才讓楊愔繼續講下去。
「雕鑿佛像的石匠已承認他們受了天恩道人的賄賂,在佛像中做了機關。昨日此人已在鄴北落網。密審他時,他說是私怨報復,說僧標禪師所創建的幽居寺原為他的道觀,卻被強取豪奪,心中積怨才設此機關;但其同夥供述,他們同為廣武王的手下。」
「高長弼?」
肆州事(2)
「高長弼?」
「正是。廣武王粗暴好武,橫行閭肆,坊間謂其『阿伽郎君』,身邊糾合一眾,專為不法之事。」
「阿伽不過宗室子弟,怎會對太子行事?朕恐怕此事另有蹊蹺。」高洋將楊愔喚至近前,「傳朕旨意,命人去廣武王府捉拿高長弼,天恩及其同黨皆棄市。」
自天恩道人被擒,廣武王府便亂作一團,高長弼更似熱鍋上的螞蟻,整日焦躁難安
。
長史魯漫倒還算鎮定,他進言道:「殿下可還記得六王給您留下的後路?」
高長弼略定了定神,「你是說趙主簿那日最後說的……」
魯漫點了點頭。
「不行!不行!投奔突厥那是叛國啊……」
「那殿下想想是留在這裏能活,還是逃往突厥能活?」魯漫附在高長弼耳邊,「小臣聽說天恩一黨已判棄市,想必已然招供了……隻怕拿人的聖旨此刻已在路上,殿下若再不做決斷,咱們就走不了了!」
高長弼剁了跺腳,悵恨道:「也罷,先去突厥避避風頭,待日後常山王當政,咱再迴來吧……」
他說完,去內室找出當初趙叉所給的突厥信物,帶著長史和數名隨從,連夜逃出王府。
六月甲午,熒惑犯軒轅。熒熒火光,離離亂惑,占者曰「不祥之象」。果然,並、冀二州相繼出現旱情,晉陽街頭竟有人被活活熱死。
晉陽是皇族高氏的龍脈所在,今龍城大旱,正應了熒惑之兆,實在令高洋惴惴不安,他即下詔曰:祀豹祠廟,大赦天下。
身為至高無上的皇帝,高洋可以輕易的賜給人榮華顯赫的生活,也可以輕易的收迴一切,包括人的生命;但在西門豹祠前的一場聲勢浩蕩的祈雨,卻讓他從神壇重重跌落到凡間——對那些泥塑雕像的頂禮膜拜並不能求來一場喜雨——亦如他自詡的天子無法帶給黎民百姓一個無征無伐的太平盛世一樣。
雨,頑固著,矜持著,一滴都沒有下。
酷熱幹燥的空氣籠罩著龍城晉陽,並向四方一點點地蔓延,就像那場旱熱中滋生的瘟疫,一點點蠶食著齊人脆弱的生命。
心中鬱結的暴君立時勃然大怒,下令砸毀了豹祠廟!
可這有什麽用呢?
搗毀了信仰的齊國隻能陷入更加瘋狂的境地……
「第下!」年輕的參將尉相願氣喘籲籲的從田邊跑來,「不好了!」
壟上麻履薄衫的少年緩緩直起身,從青色的竹笠中露出一張掛滿汗水的臉,抿緊的薄唇龜裂而蒼白,他身旁垂首而立的是治中從事崔景,正畢恭畢敬拿了一根蔫苗,嘆道:「天氣太旱,趕不上夏收,莊稼全爛在地裏了……」
少年皺緊了眉,疲憊的抹去麵頰的汗水,迎著尉相願的方向。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