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此刻的心願,亦如無數新嫁的小娘——與她的郎君做一對平凡的夫妻。


    而她不知道,即便如此簡單而樸素的心願,又需二人一同修行多少春秋,才得如那市井夫妻一般平和自然。


    她更不知道,眼前的這個人,瑟兮僴兮,赫兮咺兮,卻心在浮雲,不在她的凡間。


    孝瓘的心又迴到太後賜婚的那刻——這半年來,他時常憶起那時的情景——若是他抵死相拒,會不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彼時,長兄孝瑜又一次拉住了欲行莽撞的他,還恭恭敬敬的謝承太後隆恩。


    「啪!」從宮中出來後,孝瑜將孝瓘拉到僻靜無人處,轉身便甩了他一個耳光,聲音不高,卻滿含怒意的訓斥道,「你太令我失望了!」


    白皙的麵頰襯出紅紅的五指印,尤為刺目難看,孝瑜心中也不好受,緩和了語氣道:「別犯傻了,此事遠非締結婚姻那麽簡單……」


    「那還能是什麽?太後明知道我的心誌,卻故意將鄭氏賜予我……」孝瓘低著頭,悶悶的念了一句。


    孝瑜攬著他的肩膀,「走吧,你不是要為我踐行嗎?我們去城郊的柳亭飲一杯清酒吧。」


    登閣日(2)


    「你可明白太後為何能允諾你玉牒除名,與魏女歸隱的請求嗎?」兩騎駢行於郊野小徑,孝瑜方才開了口。


    孝瓘扭頭看了眼兄長,「我那日把事情都說清楚了,祖母體念我修行之誌,歸隱之心,便準允了。」


    「她不僅是我們的祖母,更是大齊的太後。她不會眼睜睜的看著江山落入漢婦之子的手裏,她希望延續鮮卑兄終弟及的舊俗,所以她一直在為六王籠絡勢力。滎陽鄭氏曾在元魏朝廷中煊赫一時,今朝卻遭受打壓,逐漸頹落,太後有心扶持,他們自己也想拚力一搏,這才有了壽宴獻曲和金殿賜衣,可誰料到此間橫生枝節,竟有梔子一事。我想太後起初是懷疑延宗的,因為他深得至尊喜愛,原也不足為奇,怎知又牽扯出你來,這不禁讓她懷疑起我們文襄諸子的立場。即使你自己不提玉牒除名,她也會對你施以懲戒,以儆效尤。」


    孝瓘的神情頗是詫異,愣了許久,才道:「可是……陛下春秋正盛,考慮百年之事,是否為時尚早?」


    孝瑜嘆了口氣,道:「我聽聞,有太醫曾給太後上密箋,說天子智昏脈惡,恐有不測之事。你看陛下如今食素禮佛,想來自己也應覺察一二;加之那日幽居寺佛像險些砸到太子一事,陛下對六王忌諱更深,不然今日也不會效法太祖,要以尋亂□□的罪名杖斃六王了。」


    「所以太後給我指婚,是為了撇清鄭氏與六王的關係,以全性命?」孝瓘低聲道。


    孝瑜微笑著點點頭,「為兄與你言明,希望你能理解我的苦衷……我等兄弟名為長房,實則失去父皇庇佑,一直為至尊所忌,如今又值皇嗣之爭,夾在太後與皇帝之間,務須兢兢業業,如履薄冰才能得萬全!」


    孝瓘垂首不再多言


    。


    西南吉地,青幔為廬,一雙紅燭「嘶嘶」淌淚,高堂親長們「上繼宗廟,下啟子嗣」的教誨言猶在耳,同牢合巹的繁縟禮節在亂中有序的進行,直到最後,侍女呈上一塊白綢。


    「這個……」清操抬眼看看孝瓘,孝瓘的神情有些恍惚,似乎並不明白綢子的用途。


    侍女見二人不接,隻得臉色微紅的步至床邊,端端的鋪平開來,而後退了下去。


    「那個……那個……」清操站起身,若無其事的在屋內兜轉了兩圈,而後挪著腳步站定在嫁妝匣邊,從一堆日常衣物中翻出一隻捲軸。


    捲軸緩緩展開,清操的臉已如紅布,她默默的將那畫掛在正對臥榻的幔布上,啞著嗓子讀起卷邊題詩:


    「衣解金粉禦,列圖陳枕張,素女為我師,儀態盈萬方。」


    手就在衣領邊糾結,她不敢按詩所授褪了衣衫,更不敢迴身,可心中卻似有片羽毛,癢癢的上下拂動。


    她等著他說話,可身後竟一點動靜也沒有——不能再這麽站著了,像塊呆木一樣,無論如何得迴身看看……她鼓足勇氣迴了頭,正遇上他直勾勾的眼神。


    他用手支著頭,嘴角微勾著,目光似透過她,直望著那幅畫——


    他突然站起來,三步並作兩步,走到牆邊,一把扯下了那捲軸,狠狠摔在地上。


    清操被這突如其來的怒火嚇傻了,她噙著淚花,支支吾吾的解釋:「我……我乳母……送的畫……她讓我掛起來……」


    「哎呀!你的手怎麽流血了?」她忽瞧見孝瓘的左腕上淌著鮮血,「是……是被什麽劃傷了?」


    她走過去,慌忙執起他的手腕,但見一片血肉模糊,細細端詳,方見殘缺不全的幾個字——「約為瓘妻。


    清操對著那幾個殘字出了會神,輕嘆口氣道:「我幫你上點藥吧……」


    「沒事。」他抓住她的手臂,順勢將她按在床的圍板上,鏤字的手腕卻在不住發抖。


    清操墊著腳尖,紅唇欺近他耳畔,他本能一閃。


    眼望著星波流轉,長睫低垂,孝瓘卻是閉了眼……


    「長恭,你快要大婚了吧?」華林園的酒宴才散,皇帝高洋便一臉醺醉的對孝瓘道,「朕得替你父皇好好教導教導你……」


    孝瓘身為散騎侍郎,又正當值,自是不便推脫,隻得隨叔父出了永陽門。行數裏之後,禦駕至一大宅的門口,朱門金匾,端端正正的四個大字「高陽王府」。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那千年流量夫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輕於柳絮重於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輕於柳絮重於霜並收藏我那千年流量夫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