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敵軍打過來怎麽辦?」
「且戰且退。」
「哼……我覺得他更多的是考慮你的安全吧?」
孝瓘未再多言。
「敵軍似要攻襲!」探子來報。
「傳我命令,架起連弩,嚴陣以待!」
他話音未落,卻聽對岸傳來罵戰之聲,「黃口小兒,有種過來,爺爺教訓教訓你們!」
孝瓘尚顯稚嫩的麵龐上不加辭色,隻靜靜聽著那謾罵之聲,說得似與他無關;身後的延宗不忿的大口吞酒,倒有幾個年長的兵卒,暗中詭笑。
西魏軍在冷雨中罵了整整一天,也不見齊軍動靜,便派了一隊先鋒人馬渡河勘查。
此時上凍的河麵已開融,小舟破了浮冰,緩緩行來。為首的一人,點著「高」字將旗,笑罵道,「高氏慣以yin垢而交,小娃娃是誰的種?」
他話未說完,便一頭栽倒在水中——箭矢正中眉心!
孝瓘的弓弦還在嗡嗡作響,明亮的雨絲打在他稜角分明的麵龐上,又蜿蜒而下,冷酷而俊美。
「大齊文襄皇帝第四子!」他朗聲應道。
雨載途(2)
入水的那人卻已無機會再聽到這清亮的迴答,唯剩那舟上的數人,張皇失措的滑向河心。
再入夜,雨雪不停,渾身淋漓濕透的孝瓘卻有些吃不消,隻覺陣陣寒意,似有些低燒。
延宗依是賭著氣,卻不再喝酒,與幾個參將擲起五木來——參將們窺聽到孝瓘與延宗的對話,自是願意與他結交。
忽有迴報,斛律將軍次子須達已近牛頭,但總攻尚未開始。
「哎!」其中一名參將重重嘆了口氣。
「臨戰當前,唉聲嘆氣的做什麽?」延宗瞥了他一眼。
「我是真為咱們不平,你說咱兄弟們饑寒交迫的在這雨中蹲上兩日,牽引敵軍視線,那大功全讓斛律光的兒子給得找了!他還真會安排差事!」
延宗也不忿道,「可不是!我四兄就是心眼實在,氣死我了!」
「不如……」參將詭黠的笑笑,「咱們立一頭功……」
卻很快肅顏,隻為抬眼看見孝瓘正走過來,猛踢延宗的屁股。
「成什麽樣子!別玩了!軍心都玩散了!」
延宗怒極,扭頭吼道,「軍心是我們玩散的嗎?讓斛律大將軍過來泡個兩天,看他的心散不散?」說罷重重將五木摔在地上。
「走!我們走!」 延宗再沉不住氣,提了長槊,跨上戰馬,招唿幾個參將,「不是說須達已經快到了嗎?我們過河接應去!」
遂一加馬腹,全然不顧身後孝瓘「站住!站住」的怒吼聲。
「快!下馬!把鎧甲和兵刃卸去!」孝瓘望著已成包圍之勢的數千
西魏軍,對數百齊兵大吼道。
「阿兄!你這是做什麽!大丈夫寧可與敵同歸於盡,也不能坐以待斃!」延宗怒道。
孝瓘自己下了馬,一把將延宗從馬上拽下來,一拳重重打在他的臉上,吼道:「同歸於盡!誰說要同歸於盡!」
士卒不敢違拗,都下得馬來,除去戰甲,擦拭長矛刀劍。
西魏軍竟真的躑躅不前了。
借著暗暗的月光,主帥敬俊極力向東張望,謂其左右,「齊軍不會以這數百人為餌,且戰且退,趁我軍渡河之時,伏大軍重擊吧?」於是命探子渡河窺探,再行將令。
暗黑的雨夜,敬俊的數千軍隊與孝瓘的幾百騎兵僵持對峙。
一縷魚肚白現於東方,孝瓘心焦如焚,既無援軍,又無退路,他壓低聲音對兄弟們道,
「將軍本來的意思是讓我們待大軍抵達牛頭戍後再合攻,讓他們顧此失彼,腹背受敵;卻因我貪功冒進,先渡汾水,而使各位陷入絕境;雖已盡可能的拖延了時間,但天色一亮,他們一定會發現我們根本沒有援軍,到時必死無疑!不如趁現在天色微白,敵心尚猶,奮起一擊!能殺出戰圈的兄弟,就直往牛頭戍去,與斛律將軍匯合,若……」
他說到此處,但覺心底虛弱,眼前發黑,他奪過延宗的酒壺,飲下數口,
「若……留屍於此,來年忌日,以酒相酹!」
說著將酒盡灑在地上,決然提刃上馬。
他終於明白斛律將軍的那番話的意義——戰爭本就是一場豪賭。
士卒們俱是熱血沸騰,淚水滿眶,由衷的佩服這年輕的主將——冒失貪功的本不是他,但他卻一人承擔所有,不推諉,不埋怨;他是皇族貴胄,卻身先士卒,勇入戰陣。
此役背水一戰,生死同盟,他們跟定了這主將!
唯剩延宗神情歉疚的望著孝瓘遠去的背影……
斛律須達身為剿戍前鋒,所轄的千騎騎兵已繞過汾水,接近牛頭戍所,卻突然接到父親的命令,「折迴汾水!」
「什麽?!為什麽迴去?」須達生性火爆,脾氣甚大,聽聞此言,不禁大怒質問令官。
令官神情無奈,道:「四皇子汾水西岸遭遇敵軍主力……」
「誰讓他們這麽早過河的!不是隔岸牽製嘛!」他吼道,「牛頭戍怎麽辦?」
「牛頭戍是小,皇子的性命攸關……剿滅的事,將軍會親自督戰。」
須達重重嘆了口氣,留下一半的兵卒攻戍,自己帶了幾百騎掉轉馬頭向汾水來。行了數裏,便碰到一個滿身血汙的士卒,吃力道:「我軍……遭遇敵人伏兵,傷亡慘重!四皇子……中箭……」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且戰且退。」
「哼……我覺得他更多的是考慮你的安全吧?」
孝瓘未再多言。
「敵軍似要攻襲!」探子來報。
「傳我命令,架起連弩,嚴陣以待!」
他話音未落,卻聽對岸傳來罵戰之聲,「黃口小兒,有種過來,爺爺教訓教訓你們!」
孝瓘尚顯稚嫩的麵龐上不加辭色,隻靜靜聽著那謾罵之聲,說得似與他無關;身後的延宗不忿的大口吞酒,倒有幾個年長的兵卒,暗中詭笑。
西魏軍在冷雨中罵了整整一天,也不見齊軍動靜,便派了一隊先鋒人馬渡河勘查。
此時上凍的河麵已開融,小舟破了浮冰,緩緩行來。為首的一人,點著「高」字將旗,笑罵道,「高氏慣以yin垢而交,小娃娃是誰的種?」
他話未說完,便一頭栽倒在水中——箭矢正中眉心!
孝瓘的弓弦還在嗡嗡作響,明亮的雨絲打在他稜角分明的麵龐上,又蜿蜒而下,冷酷而俊美。
「大齊文襄皇帝第四子!」他朗聲應道。
雨載途(2)
入水的那人卻已無機會再聽到這清亮的迴答,唯剩那舟上的數人,張皇失措的滑向河心。
再入夜,雨雪不停,渾身淋漓濕透的孝瓘卻有些吃不消,隻覺陣陣寒意,似有些低燒。
延宗依是賭著氣,卻不再喝酒,與幾個參將擲起五木來——參將們窺聽到孝瓘與延宗的對話,自是願意與他結交。
忽有迴報,斛律將軍次子須達已近牛頭,但總攻尚未開始。
「哎!」其中一名參將重重嘆了口氣。
「臨戰當前,唉聲嘆氣的做什麽?」延宗瞥了他一眼。
「我是真為咱們不平,你說咱兄弟們饑寒交迫的在這雨中蹲上兩日,牽引敵軍視線,那大功全讓斛律光的兒子給得找了!他還真會安排差事!」
延宗也不忿道,「可不是!我四兄就是心眼實在,氣死我了!」
「不如……」參將詭黠的笑笑,「咱們立一頭功……」
卻很快肅顏,隻為抬眼看見孝瓘正走過來,猛踢延宗的屁股。
「成什麽樣子!別玩了!軍心都玩散了!」
延宗怒極,扭頭吼道,「軍心是我們玩散的嗎?讓斛律大將軍過來泡個兩天,看他的心散不散?」說罷重重將五木摔在地上。
「走!我們走!」 延宗再沉不住氣,提了長槊,跨上戰馬,招唿幾個參將,「不是說須達已經快到了嗎?我們過河接應去!」
遂一加馬腹,全然不顧身後孝瓘「站住!站住」的怒吼聲。
「快!下馬!把鎧甲和兵刃卸去!」孝瓘望著已成包圍之勢的數千
西魏軍,對數百齊兵大吼道。
「阿兄!你這是做什麽!大丈夫寧可與敵同歸於盡,也不能坐以待斃!」延宗怒道。
孝瓘自己下了馬,一把將延宗從馬上拽下來,一拳重重打在他的臉上,吼道:「同歸於盡!誰說要同歸於盡!」
士卒不敢違拗,都下得馬來,除去戰甲,擦拭長矛刀劍。
西魏軍竟真的躑躅不前了。
借著暗暗的月光,主帥敬俊極力向東張望,謂其左右,「齊軍不會以這數百人為餌,且戰且退,趁我軍渡河之時,伏大軍重擊吧?」於是命探子渡河窺探,再行將令。
暗黑的雨夜,敬俊的數千軍隊與孝瓘的幾百騎兵僵持對峙。
一縷魚肚白現於東方,孝瓘心焦如焚,既無援軍,又無退路,他壓低聲音對兄弟們道,
「將軍本來的意思是讓我們待大軍抵達牛頭戍後再合攻,讓他們顧此失彼,腹背受敵;卻因我貪功冒進,先渡汾水,而使各位陷入絕境;雖已盡可能的拖延了時間,但天色一亮,他們一定會發現我們根本沒有援軍,到時必死無疑!不如趁現在天色微白,敵心尚猶,奮起一擊!能殺出戰圈的兄弟,就直往牛頭戍去,與斛律將軍匯合,若……」
他說到此處,但覺心底虛弱,眼前發黑,他奪過延宗的酒壺,飲下數口,
「若……留屍於此,來年忌日,以酒相酹!」
說著將酒盡灑在地上,決然提刃上馬。
他終於明白斛律將軍的那番話的意義——戰爭本就是一場豪賭。
士卒們俱是熱血沸騰,淚水滿眶,由衷的佩服這年輕的主將——冒失貪功的本不是他,但他卻一人承擔所有,不推諉,不埋怨;他是皇族貴胄,卻身先士卒,勇入戰陣。
此役背水一戰,生死同盟,他們跟定了這主將!
唯剩延宗神情歉疚的望著孝瓘遠去的背影……
斛律須達身為剿戍前鋒,所轄的千騎騎兵已繞過汾水,接近牛頭戍所,卻突然接到父親的命令,「折迴汾水!」
「什麽?!為什麽迴去?」須達生性火爆,脾氣甚大,聽聞此言,不禁大怒質問令官。
令官神情無奈,道:「四皇子汾水西岸遭遇敵軍主力……」
「誰讓他們這麽早過河的!不是隔岸牽製嘛!」他吼道,「牛頭戍怎麽辦?」
「牛頭戍是小,皇子的性命攸關……剿滅的事,將軍會親自督戰。」
須達重重嘆了口氣,留下一半的兵卒攻戍,自己帶了幾百騎掉轉馬頭向汾水來。行了數裏,便碰到一個滿身血汙的士卒,吃力道:「我軍……遭遇敵人伏兵,傷亡慘重!四皇子……中箭……」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