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h
王車駕,非但沒有半分迴避的意思,反而大聲喊叫起天子名諱:「高洋!高洋!你別走!」
「阿那肱!」他喝過武衛將軍,「你可知朕在旅途最見不得什麽?」
早年,有術士進言亡高者黑衣,所以自太祖後,高氏出行,便不願見緇衣的僧侶。
阿那肱自然知道這個忌諱,他早嚇得腿軟,跪在駕前道:「我這就去殺了他……」
「你便是屠滅沙門,恐依舊國祚難長。」那老僧又喊了一句。
阿那肱速速抽了刀,抵在那老僧脖頸處,「不要妖言惑眾!」
高洋卻止住阿那肱,問道:「既非沙門,究竟何人將破我國?」
「阿那……」老僧聲如洪鍾,長長的尾音落在一個「環」字上。
阿那肱乍聽「阿那」二字,刀險些掉在地上——天子最忌謠讖,他對老僧揮刀相向,若被他反咬一口,人頭落地的未必是那老僧。
高洋輕蔑的笑了一聲,「阿那瑰1已死,如何來破我國?」他嘴上雖這樣說,拳頭卻攥的很緊。
當年蠕蠕可汗阿那瑰逼迫父親高歡迎娶公主鬱久閭氏,而母親婁氏隻得「遜避」正室之位。父親病重,蠕侍便讓人將父親抬著去給蠕蠕公主侍寢。後來父親亡故,兄長高澄按蠕蠕舊俗而蒸公主,終於為阿那瑰生下一個外孫女。
盡管退讓若此,蠕蠕依舊常年滋擾邊境。
年初,突厥聯合西魏大敗蠕蠕,阿那瑰之子庵羅辰率眾來投。高洋暫以懷柔之策撫之。
高氏本自出身懷朔,最知道草原弱肉強食法則,看似親睦的蠕蠕,轉眼便會成為吞噬大齊的悍狼。再加上日益崛起的突厥,北方之亂,確是他哽在喉嚨裏的一根刺。
高洋未到暑宮,一道修築長城,營建戍所的聖旨便發了出去。
此時的太後婁氏,已提前到達了方山,隻是她未帶內眷,也沒有入住暑宮。
親隨抬著步輦爬了整整一天的山,黃昏時分,方至山頂。此時雲蒸霞蔚,綽約可見遠處的層巒。婁氏下輦,在侍從的攙扶下,攀了幾步殘斷的石階。
石階盡頭,草木掩映著一座極不起眼的庵堂,堂前的匾額早已腐朽,依稀可辨「明女」二字。
婁氏駐足良久,凝望那二字,不禁紅了眼眶。
庵內走出一女尼,乍見婁氏,不禁大驚。
「貧尼慧色拜見太後……」女尼慌忙叩拜。
婁氏澀澀一笑,溫和的問道:「阿泫呢?」
慧色將把婁氏讓進庵內。
庵內狹小清陋,正殿的寶像都積了層厚厚的土,廊迴至齋室,婁氏見到了正在執珠誦經的太原公主高泫。
高泫清顏無飾,竟著一身緇衣,望見婁氏,似乎並沒有太多驚奇。隻是靜靜的放下經書,行過禪禮,輕輕喚了一聲:「太後。」
「阿泫。」婁氏撫了撫女兒發皴的手背,「你還好嗎?」
高泫垂睫,一顆水珠「啪」的落到婁氏的指甲上,婁氏心頭一顫,道:「中山王的事……不能怪皇帝……你知道,自古亡國之君,莫不是這樣的下場。」
高泫的腦海中閃過夫君淺吟著「獻生不辰,身播國屯。終我四百,永作虞賓」,走下皇位的落寞身影,閃過夫君在北城別院飲下毒酒,眼角滑落的淚珠……
她閉了眼睛,不敢再想。
婁氏嘆了口氣,道:「這明女庵地處高寒,庵舍簡陋,並不適合我大齊的公主。我看,不如就依皇帝的意思,住到楊僕射府上去……」
「我喜歡住在這裏。」高泫環視周遭,「那門口的匾額,是阿姐提的吧?如今都朽了……」
婁氏渾濁微黃的眸間瞬時噙滿淚花。
「記得小時候,每次卻霜,總是她拉著我,爬到這山頂上來。庵堂的師太請她題字,她便題了這個『明女庵』的匾額。我問她可是有何典故,她就給我講明女耶輸陀羅的故事:
身毒1鹿野苑有位梵施國王,一日率軍去林中狩獵,遇到一對人非人的夫婦。他見夫人嬌美非凡,便一箭射死了丈夫,懇求夫人共享生活。夫人說『待我安置好丈夫的屍體,再滿你的心願。』國王信以為真。夫人堆積柴薪,將丈夫的屍體放在上麵,火燃得正旺時,她即縱身跳入火堆,為夫殉身。那丈夫便是佛祖,而夫人正是耶輸陀羅。耶輸陀羅因七莖青蓮而傾心,佛祖以兩莖蓮花換她做永世夫妻,每一世,她都願意為他放棄生命……」
「夠了!」婁氏大吼一聲,「你是不是在魏室呆的久了,也染上了他們酸腐的漢俗?要不是這些漢俗,元氏還不會這麽快亡國!真正的鮮卑女子可沒有那些規矩,男人死了,你殉情,沒人給你立碑述傳,沒人褒讚你,都隻會說你傻!我的孩子,不要做傻事……」
「不,母後,阿泫不是忠於禮教,而是忠於情感。當年,為了家族權勢,父親毅然將我嫁給了魏朝皇帝;而如今,同樣為了家族權勢,皇兄又毒死了我的夫君……」說到此處,她聲音哽咽,平復半晌方道,「可人心不比政局,說變就能變的!少女時,我把心交付他,現在他死了,我的心也隨他化為灰燼……我隻想問問母後,父皇崩卒,母後為何要獨守宣訓殿呢?」
高泫執拗的看著母親的眼睛。
婁太後的眼裏滿是滄桑,也許此刻,她真的想起了城頭上那個高大英俊,衣衫襤褸的貧賤男子,他們邂逅微時,卻榮辱一生。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王車駕,非但沒有半分迴避的意思,反而大聲喊叫起天子名諱:「高洋!高洋!你別走!」
「阿那肱!」他喝過武衛將軍,「你可知朕在旅途最見不得什麽?」
早年,有術士進言亡高者黑衣,所以自太祖後,高氏出行,便不願見緇衣的僧侶。
阿那肱自然知道這個忌諱,他早嚇得腿軟,跪在駕前道:「我這就去殺了他……」
「你便是屠滅沙門,恐依舊國祚難長。」那老僧又喊了一句。
阿那肱速速抽了刀,抵在那老僧脖頸處,「不要妖言惑眾!」
高洋卻止住阿那肱,問道:「既非沙門,究竟何人將破我國?」
「阿那……」老僧聲如洪鍾,長長的尾音落在一個「環」字上。
阿那肱乍聽「阿那」二字,刀險些掉在地上——天子最忌謠讖,他對老僧揮刀相向,若被他反咬一口,人頭落地的未必是那老僧。
高洋輕蔑的笑了一聲,「阿那瑰1已死,如何來破我國?」他嘴上雖這樣說,拳頭卻攥的很緊。
當年蠕蠕可汗阿那瑰逼迫父親高歡迎娶公主鬱久閭氏,而母親婁氏隻得「遜避」正室之位。父親病重,蠕侍便讓人將父親抬著去給蠕蠕公主侍寢。後來父親亡故,兄長高澄按蠕蠕舊俗而蒸公主,終於為阿那瑰生下一個外孫女。
盡管退讓若此,蠕蠕依舊常年滋擾邊境。
年初,突厥聯合西魏大敗蠕蠕,阿那瑰之子庵羅辰率眾來投。高洋暫以懷柔之策撫之。
高氏本自出身懷朔,最知道草原弱肉強食法則,看似親睦的蠕蠕,轉眼便會成為吞噬大齊的悍狼。再加上日益崛起的突厥,北方之亂,確是他哽在喉嚨裏的一根刺。
高洋未到暑宮,一道修築長城,營建戍所的聖旨便發了出去。
此時的太後婁氏,已提前到達了方山,隻是她未帶內眷,也沒有入住暑宮。
親隨抬著步輦爬了整整一天的山,黃昏時分,方至山頂。此時雲蒸霞蔚,綽約可見遠處的層巒。婁氏下輦,在侍從的攙扶下,攀了幾步殘斷的石階。
石階盡頭,草木掩映著一座極不起眼的庵堂,堂前的匾額早已腐朽,依稀可辨「明女」二字。
婁氏駐足良久,凝望那二字,不禁紅了眼眶。
庵內走出一女尼,乍見婁氏,不禁大驚。
「貧尼慧色拜見太後……」女尼慌忙叩拜。
婁氏澀澀一笑,溫和的問道:「阿泫呢?」
慧色將把婁氏讓進庵內。
庵內狹小清陋,正殿的寶像都積了層厚厚的土,廊迴至齋室,婁氏見到了正在執珠誦經的太原公主高泫。
高泫清顏無飾,竟著一身緇衣,望見婁氏,似乎並沒有太多驚奇。隻是靜靜的放下經書,行過禪禮,輕輕喚了一聲:「太後。」
「阿泫。」婁氏撫了撫女兒發皴的手背,「你還好嗎?」
高泫垂睫,一顆水珠「啪」的落到婁氏的指甲上,婁氏心頭一顫,道:「中山王的事……不能怪皇帝……你知道,自古亡國之君,莫不是這樣的下場。」
高泫的腦海中閃過夫君淺吟著「獻生不辰,身播國屯。終我四百,永作虞賓」,走下皇位的落寞身影,閃過夫君在北城別院飲下毒酒,眼角滑落的淚珠……
她閉了眼睛,不敢再想。
婁氏嘆了口氣,道:「這明女庵地處高寒,庵舍簡陋,並不適合我大齊的公主。我看,不如就依皇帝的意思,住到楊僕射府上去……」
「我喜歡住在這裏。」高泫環視周遭,「那門口的匾額,是阿姐提的吧?如今都朽了……」
婁氏渾濁微黃的眸間瞬時噙滿淚花。
「記得小時候,每次卻霜,總是她拉著我,爬到這山頂上來。庵堂的師太請她題字,她便題了這個『明女庵』的匾額。我問她可是有何典故,她就給我講明女耶輸陀羅的故事:
身毒1鹿野苑有位梵施國王,一日率軍去林中狩獵,遇到一對人非人的夫婦。他見夫人嬌美非凡,便一箭射死了丈夫,懇求夫人共享生活。夫人說『待我安置好丈夫的屍體,再滿你的心願。』國王信以為真。夫人堆積柴薪,將丈夫的屍體放在上麵,火燃得正旺時,她即縱身跳入火堆,為夫殉身。那丈夫便是佛祖,而夫人正是耶輸陀羅。耶輸陀羅因七莖青蓮而傾心,佛祖以兩莖蓮花換她做永世夫妻,每一世,她都願意為他放棄生命……」
「夠了!」婁氏大吼一聲,「你是不是在魏室呆的久了,也染上了他們酸腐的漢俗?要不是這些漢俗,元氏還不會這麽快亡國!真正的鮮卑女子可沒有那些規矩,男人死了,你殉情,沒人給你立碑述傳,沒人褒讚你,都隻會說你傻!我的孩子,不要做傻事……」
「不,母後,阿泫不是忠於禮教,而是忠於情感。當年,為了家族權勢,父親毅然將我嫁給了魏朝皇帝;而如今,同樣為了家族權勢,皇兄又毒死了我的夫君……」說到此處,她聲音哽咽,平復半晌方道,「可人心不比政局,說變就能變的!少女時,我把心交付他,現在他死了,我的心也隨他化為灰燼……我隻想問問母後,父皇崩卒,母後為何要獨守宣訓殿呢?」
高泫執拗的看著母親的眼睛。
婁太後的眼裏滿是滄桑,也許此刻,她真的想起了城頭上那個高大英俊,衣衫襤褸的貧賤男子,他們邂逅微時,卻榮辱一生。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