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日,刁博士命逐句背誦《詩經》中的《淇奧》篇。
孩子們不想被罰,大多暫停了手裏的玩意,慌亂的翻起書來。
刁柔陰沉著臉,環視了一圈,徑直喚延宗起來背誦。
延宗正一手拿著豬食,一手握著人便,準備攙和在一起害人,被博士猛然一喚,忙用手肘捅了捅前麵的孝琬。
孝琬是元仲華的親子,出生不久便被立為世子,一向傲慢無禮,連叔輩們都不放在眼裏。
他迴頭瞥見延宗手中的汙穢之物,嫌惡的把身子趴在桌上。
延宗轉向左側稍遠的孝瓘,對他又是擠眉又是弄眼,像隻搖尾乞憐的小狗。
孝瓘無奈笑笑,把書往他那邊移了移。
「瞻彼淇奧……」刁柔不耐煩的幫他開了頭。
「瞻彼淇奧……」延宗一個字也不認得,隻是學著博士的音念下去,「綠……竹……狗狗?」
大家頓時鬧笑起來。
「不是狗狗,是猗猗!」刁柔語氣嚴厲的糾正。
大家的目光順時集中到了猗猗身上,然後笑得更歡了。
孝琬看了看猗猗,突然大聲問道:「學生不才,請博士講講這『猗』字的含義吧,到底跟『狗』有沒有關係?」
刁柔對於這種可以掉書袋的機會是向來不願錯過的,他嗽了嗽嗓子,道:「漢代許慎的《說文》裏有雲,猗,犗犬也,多毛曰尨,去勢曰猗……」
「博士的意思是,猗猗,就是被閹的狗唄?」孝琬看著猗猗,冷笑著打斷了博士的話。
此言又引來笑聲一片。
延宗也哈哈大笑的附和著:「看來我也沒念錯啊!」
隻有猗猗跽跪在孝瓘身旁,臉因羞憤而漲得通紅。
「那是猗字本來的意思而已。」一個清脆而稚嫩的童聲響起,把大家的目光引向學堂最前排的位置——那孩子又瘦又小,卻穿著肥大的右衽襦裙,在一群窄袖胡服的高氏子弟中,顯得格外與眾不同。
「我當是誰,原來是漢婦之子。」孝琬冷冷的奚落了一句。
那孩子卻不迴應,隻繼續道:「後來,這個字便演變為美貌多姿
了。就如這首《淇奧》詩,以綠竹來喻君子,稱讚他的美貌。先賢孔聖所作《猗蘭操》,是讚美蘭的綽約,漢代班固雲『蘭茝發色,曄曄猗猗』,也是同樣的意思。及至近代,巨富石崇的《楚妃嘆》中說『猗猗樊姬,體道履信』,更是褒譽無疑了。」
「你是?……「刁柔無比驚訝的望著這個年幼的孩子,禁不住鼓起了掌。
「學生殷,小字道人,乃太原公長子。」
「原來你就是趙郡李希宗的外孫,難怪難怪了!」
這堂課在渤海與趙郡的高門寒暄中結束。
然而,他們的言談話語中,逗漏出的那種對鮮卑武夫的鄙薄,引起了很多高氏子弟的不滿。
以至於刁柔罰大家抄寫《淇奧》一百遍時,延宗不鹹不淡的嘟囔著:「會背《淇奧》就了不起嗎?博士會背,為何不作三公?」
孝琬聽聞,朗聲附和道:「男兒當橫行天下,自取富貴,怎能端坐讀書當老博士呢!」
這話一下點燃了兄弟們的熱血,俱是大聲喝彩,甚至吹起了口哨。
刁柔臉色變得十分難堪,卻礙於孝琬世嫡的身份而不便發作,隻得縛手搖頭走了出去。
孝瓘仍然浸在《太公兵法》中,猗猗已在幫他收拾筆墨,延宗紮著手,笑嘻嘻的喚她一聲「狗狗」,然後飛奔著出了門。
猗猗未理睬他,但看到高殷欲離開座位時,忙推了筆墨迎過去。
「謝謝……」
高殷長揖道:「公主不必客氣,我隻是實話實說罷了。而且,我的姨母諱祖猗,他們的話著實難聽。」
猗猗微笑著目送他遠去,他是這府中第一個畢恭畢敬喚他作「公主」的人。
待她迴過頭,卻見孝瓘正手執兵書,定定的望著她。
孝琬和延宗的刁難遠沒有結束,除了整日叫她「元狗狗」,便是想盡各種辦法欺辱。
至於孝瓘,他既不參與,也不阻止,隻是在旁做自己的事。課畢,他會帶著猗猗迴到靜湖邊的桂樹下,等待猗猗停止哭泣,才獨自離開。
每至此時,不知是不是落日餘暉的渲染,那一片水霧中遠去的背影,總有些溫暖的錯覺。
孤生竹
高殷對待猗猗,與渤海公子們完全不同。他見到猗猗會行禮,並恭敬的喚一聲「樂城公主」。他會在東館課後,給猗猗詳細講解《詩經》,還會和她一起在九曲池邊吟詠古詩。
他們漸漸熟絡起來,以致學堂中流言四起。
孝瓘全不以為意,他讀書時遇到不懂的詞句,還是會向高殷討教;對待猗猗也沒有半點不同。
倒是延宗抱打不平,點著猗猗的鼻子尖罵她不知廉恥。
可猗猗年紀終究太小,在她眼中,斯文博學的高殷隻是這府中最與眾不同的玩伴,比起她那冷漠嚴厲的「夫君」,實在是溫和有趣多了。
這日,金池水碧,玉苑花紅,他們分倚垂柳吟詩。
「冉冉孤生竹,接根泰山阿。」
詩才起頭,元仲華已站定在他們十步之外的地方——公主的臉色有些蒼白,眼圈發黑,精神十分不濟。
「王妃。」高殷深禮,殷勤問候,「聽說您前幾日病了,現在可大好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孩子們不想被罰,大多暫停了手裏的玩意,慌亂的翻起書來。
刁柔陰沉著臉,環視了一圈,徑直喚延宗起來背誦。
延宗正一手拿著豬食,一手握著人便,準備攙和在一起害人,被博士猛然一喚,忙用手肘捅了捅前麵的孝琬。
孝琬是元仲華的親子,出生不久便被立為世子,一向傲慢無禮,連叔輩們都不放在眼裏。
他迴頭瞥見延宗手中的汙穢之物,嫌惡的把身子趴在桌上。
延宗轉向左側稍遠的孝瓘,對他又是擠眉又是弄眼,像隻搖尾乞憐的小狗。
孝瓘無奈笑笑,把書往他那邊移了移。
「瞻彼淇奧……」刁柔不耐煩的幫他開了頭。
「瞻彼淇奧……」延宗一個字也不認得,隻是學著博士的音念下去,「綠……竹……狗狗?」
大家頓時鬧笑起來。
「不是狗狗,是猗猗!」刁柔語氣嚴厲的糾正。
大家的目光順時集中到了猗猗身上,然後笑得更歡了。
孝琬看了看猗猗,突然大聲問道:「學生不才,請博士講講這『猗』字的含義吧,到底跟『狗』有沒有關係?」
刁柔對於這種可以掉書袋的機會是向來不願錯過的,他嗽了嗽嗓子,道:「漢代許慎的《說文》裏有雲,猗,犗犬也,多毛曰尨,去勢曰猗……」
「博士的意思是,猗猗,就是被閹的狗唄?」孝琬看著猗猗,冷笑著打斷了博士的話。
此言又引來笑聲一片。
延宗也哈哈大笑的附和著:「看來我也沒念錯啊!」
隻有猗猗跽跪在孝瓘身旁,臉因羞憤而漲得通紅。
「那是猗字本來的意思而已。」一個清脆而稚嫩的童聲響起,把大家的目光引向學堂最前排的位置——那孩子又瘦又小,卻穿著肥大的右衽襦裙,在一群窄袖胡服的高氏子弟中,顯得格外與眾不同。
「我當是誰,原來是漢婦之子。」孝琬冷冷的奚落了一句。
那孩子卻不迴應,隻繼續道:「後來,這個字便演變為美貌多姿
了。就如這首《淇奧》詩,以綠竹來喻君子,稱讚他的美貌。先賢孔聖所作《猗蘭操》,是讚美蘭的綽約,漢代班固雲『蘭茝發色,曄曄猗猗』,也是同樣的意思。及至近代,巨富石崇的《楚妃嘆》中說『猗猗樊姬,體道履信』,更是褒譽無疑了。」
「你是?……「刁柔無比驚訝的望著這個年幼的孩子,禁不住鼓起了掌。
「學生殷,小字道人,乃太原公長子。」
「原來你就是趙郡李希宗的外孫,難怪難怪了!」
這堂課在渤海與趙郡的高門寒暄中結束。
然而,他們的言談話語中,逗漏出的那種對鮮卑武夫的鄙薄,引起了很多高氏子弟的不滿。
以至於刁柔罰大家抄寫《淇奧》一百遍時,延宗不鹹不淡的嘟囔著:「會背《淇奧》就了不起嗎?博士會背,為何不作三公?」
孝琬聽聞,朗聲附和道:「男兒當橫行天下,自取富貴,怎能端坐讀書當老博士呢!」
這話一下點燃了兄弟們的熱血,俱是大聲喝彩,甚至吹起了口哨。
刁柔臉色變得十分難堪,卻礙於孝琬世嫡的身份而不便發作,隻得縛手搖頭走了出去。
孝瓘仍然浸在《太公兵法》中,猗猗已在幫他收拾筆墨,延宗紮著手,笑嘻嘻的喚她一聲「狗狗」,然後飛奔著出了門。
猗猗未理睬他,但看到高殷欲離開座位時,忙推了筆墨迎過去。
「謝謝……」
高殷長揖道:「公主不必客氣,我隻是實話實說罷了。而且,我的姨母諱祖猗,他們的話著實難聽。」
猗猗微笑著目送他遠去,他是這府中第一個畢恭畢敬喚他作「公主」的人。
待她迴過頭,卻見孝瓘正手執兵書,定定的望著她。
孝琬和延宗的刁難遠沒有結束,除了整日叫她「元狗狗」,便是想盡各種辦法欺辱。
至於孝瓘,他既不參與,也不阻止,隻是在旁做自己的事。課畢,他會帶著猗猗迴到靜湖邊的桂樹下,等待猗猗停止哭泣,才獨自離開。
每至此時,不知是不是落日餘暉的渲染,那一片水霧中遠去的背影,總有些溫暖的錯覺。
孤生竹
高殷對待猗猗,與渤海公子們完全不同。他見到猗猗會行禮,並恭敬的喚一聲「樂城公主」。他會在東館課後,給猗猗詳細講解《詩經》,還會和她一起在九曲池邊吟詠古詩。
他們漸漸熟絡起來,以致學堂中流言四起。
孝瓘全不以為意,他讀書時遇到不懂的詞句,還是會向高殷討教;對待猗猗也沒有半點不同。
倒是延宗抱打不平,點著猗猗的鼻子尖罵她不知廉恥。
可猗猗年紀終究太小,在她眼中,斯文博學的高殷隻是這府中最與眾不同的玩伴,比起她那冷漠嚴厲的「夫君」,實在是溫和有趣多了。
這日,金池水碧,玉苑花紅,他們分倚垂柳吟詩。
「冉冉孤生竹,接根泰山阿。」
詩才起頭,元仲華已站定在他們十步之外的地方——公主的臉色有些蒼白,眼圈發黑,精神十分不濟。
「王妃。」高殷深禮,殷勤問候,「聽說您前幾日病了,現在可大好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