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韓綺在大年初一這天先在微信上跟錢芳玉拜了一次年,並說,她明天要去看看對方,問錢阿姨的具體住址。大概半小時後,錢芳玉迴覆說,不用這麽麻煩。但見李韓綺態度十分熱情,老校長想到她是有事要說,就還是發了地址。
此刻,錢芳玉從廚房忙到客廳,給眾位客人沏茶。她丈夫是個憨厚老頭,曾經也是李建業的老同事,隻不過更早地調去了別的中學。百忙之中,錢阿姨給李韓綺遞了個橘子,向她抱歉地說,招待不周。
等親戚們先行離開,錢芳玉一邊清理殘局,一邊告訴李韓綺,這幫親戚原本沒說今天要來,是突然上門的。「早知道他們來,我就讓你換個時間了。」
「沒事的阿姨。」李韓綺連忙迴應。
錢芳玉將茶盤遞給老伴,讓他繼續收拾,自己坐到女人身旁,開門見山問:「你肯定有事要跟我說。和孩子有關吧?」
看她這麽直接,李韓綺也不拐彎抹角,把林嘉一想轉學的事情對錢阿姨說了。末了,她補充說,她和丈夫目前都失業了,即使是從家庭經濟狀況的角度考慮,從私立轉迴公立,也是一件有必要的事。
「嗯,我同意你的看法。」錢芳玉點頭,「在私立上學,花個十幾萬,畢業了也隻有初中文憑。孩子這麽小,以後花錢的地方多著呢,上高中、上大學,各種各樣的費用都不會少的。」
「是。」見錢芳玉這麽善解人意,李韓綺不覺鬆口氣,「阿姨,您能體諒我,我真的特別感動。」
「不用這麽見外。你是我從小看著長大的孩子,我當然希望你好。而且嘉一也是個很優秀的學生,我也希望他有好的前途。至於在不在英秀上學,其實沒那麽重要。」錢芳玉頓了頓,麵帶微笑,「我是英秀的校領導,我說這種話可能不是很合適。不過咱們是自己人,現在又是在家裏,說也沒關係。像嘉一這種生源,各個學校都巴不得要,他不管在哪,都會很優秀。他在英秀,可能也不是英秀成就他,而是他給英秀增光。換個角度,他迴到三中也未必是壞事,可能反而更放鬆、學習的自由度更高。」李韓綺連連點頭。錢芳玉畢竟是資深校長,這些話字字句句,都說到女人心坎裏。
最後,錢阿姨請李韓綺放寬心,英秀這邊會配合林嘉一的一切轉學事宜,包括轉學籍。李韓綺知道,有些中學為了提高中考升學率,會刻意留住優生的學籍。優生如果想轉學,隻能辦借讀,人到其他學校上課沒關係,但學籍不能轉走。這樣一來,他們的中考成績依然算給學籍所在學校。
當初林嘉一從三中轉學到英秀,三中沒有卡他的學籍。如今要轉迴去,英秀也不掐著不放。李韓綺想,這孩子的運氣確實很不錯。
從錢阿姨家裏出來,女人心情暢快。
剛才錢芳玉想留她在家吃午飯,李韓綺婉拒了,說家裏還有一大一小等著一起吃飯。眼下她打電話問辛自然,中午吃什麽,去哪裏吃。
片刻後,辛自然迴復,說他做好飯了,就等她迴去。
女人迴到家。一家三口坐在餐桌旁,吃辛自然做的蝦仁炒飯,還有韓桂蘭送來的熏魚、臘腸等等。吃飽喝足,辛自然說他撐得慌,想出去溜達溜達。
「大過年的,大街上到處都是人。你想去哪兒?」妻子問。
「咱去中山路?過年好像有活動。」
李韓綺嫌棄:「專挑人多的地方?那邊肯定人多得走不動道。」
「平時咱也不湊熱鬧,過年還不熱鬧熱鬧?一年就這麽一迴。」丈夫嬉皮笑臉。
林嘉一幫腔說,他也想去中山路。李韓綺見這倆人意見高度統一,也隻好答應。他們將菜菜獨自留在家裏,開車去到中山路。這一帶原本是老城區,近年經過修葺翻新,成了新的網紅景點,主幹道兩側張燈結彩,沿著小路往街區深處走,各式各樣的小店密布,非常熱鬧。
就是人確實太多了。
一家三口在人潮中緩緩移動,大冬天都出了一身汗。李韓綺皺眉,小聲批評身邊的辛自然:「你的餿主意……」
「忍忍,忍忍,到前麵就好了。」丈夫一抬下巴,「你看前麵有個什麽藝術展,好像人不是很多,咱過去看看。」
三人費了好大勁,慢慢挪動到一家書店門口。這書店開業時間不長,現在裏麵正在辦非遺藝術展,有膠東大鼓、花餑餑、巧果、泥人、濰縣布老虎等等。每種非遺藝術都有個小展台,桌上擺幾樣實物展品,講解員背後都有液晶電視,屏幕上播放宣傳片。
他們走進來,才發現書店裏空間其實很大,不像從門口看上去那麽窄小。隻是此處遊人也沒比外麵少多少。辛自然一進門就摘掉了圍巾,用手往臉上扇風。他動作不大,但胳膊肘還是不小心撞到了旁邊的人。
那個人迴頭看他一眼。辛自然「咦」了一聲。對方也說:「啊?」
這時候,李韓綺和林嘉一望向那個人。是陶軒博。
一家三口這才看到,陶軒博周圍還站著好幾個人,都是英秀的熟麵孔,有學生,也有家長。陶軒博的媽媽吳雪媛就在這男生身邊,再往外是孫偉男、金灩霞,甚至還有鄭家薇、趙峻青、盧浩澤以及他們的家長,此外還有些半生不熟的麵孔,看上去也都是英秀的人,不過不全是初二(1)班的。他們應該是在觀摩非遺展,而且應該是學校學生集體行動。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此刻,錢芳玉從廚房忙到客廳,給眾位客人沏茶。她丈夫是個憨厚老頭,曾經也是李建業的老同事,隻不過更早地調去了別的中學。百忙之中,錢阿姨給李韓綺遞了個橘子,向她抱歉地說,招待不周。
等親戚們先行離開,錢芳玉一邊清理殘局,一邊告訴李韓綺,這幫親戚原本沒說今天要來,是突然上門的。「早知道他們來,我就讓你換個時間了。」
「沒事的阿姨。」李韓綺連忙迴應。
錢芳玉將茶盤遞給老伴,讓他繼續收拾,自己坐到女人身旁,開門見山問:「你肯定有事要跟我說。和孩子有關吧?」
看她這麽直接,李韓綺也不拐彎抹角,把林嘉一想轉學的事情對錢阿姨說了。末了,她補充說,她和丈夫目前都失業了,即使是從家庭經濟狀況的角度考慮,從私立轉迴公立,也是一件有必要的事。
「嗯,我同意你的看法。」錢芳玉點頭,「在私立上學,花個十幾萬,畢業了也隻有初中文憑。孩子這麽小,以後花錢的地方多著呢,上高中、上大學,各種各樣的費用都不會少的。」
「是。」見錢芳玉這麽善解人意,李韓綺不覺鬆口氣,「阿姨,您能體諒我,我真的特別感動。」
「不用這麽見外。你是我從小看著長大的孩子,我當然希望你好。而且嘉一也是個很優秀的學生,我也希望他有好的前途。至於在不在英秀上學,其實沒那麽重要。」錢芳玉頓了頓,麵帶微笑,「我是英秀的校領導,我說這種話可能不是很合適。不過咱們是自己人,現在又是在家裏,說也沒關係。像嘉一這種生源,各個學校都巴不得要,他不管在哪,都會很優秀。他在英秀,可能也不是英秀成就他,而是他給英秀增光。換個角度,他迴到三中也未必是壞事,可能反而更放鬆、學習的自由度更高。」李韓綺連連點頭。錢芳玉畢竟是資深校長,這些話字字句句,都說到女人心坎裏。
最後,錢阿姨請李韓綺放寬心,英秀這邊會配合林嘉一的一切轉學事宜,包括轉學籍。李韓綺知道,有些中學為了提高中考升學率,會刻意留住優生的學籍。優生如果想轉學,隻能辦借讀,人到其他學校上課沒關係,但學籍不能轉走。這樣一來,他們的中考成績依然算給學籍所在學校。
當初林嘉一從三中轉學到英秀,三中沒有卡他的學籍。如今要轉迴去,英秀也不掐著不放。李韓綺想,這孩子的運氣確實很不錯。
從錢阿姨家裏出來,女人心情暢快。
剛才錢芳玉想留她在家吃午飯,李韓綺婉拒了,說家裏還有一大一小等著一起吃飯。眼下她打電話問辛自然,中午吃什麽,去哪裏吃。
片刻後,辛自然迴復,說他做好飯了,就等她迴去。
女人迴到家。一家三口坐在餐桌旁,吃辛自然做的蝦仁炒飯,還有韓桂蘭送來的熏魚、臘腸等等。吃飽喝足,辛自然說他撐得慌,想出去溜達溜達。
「大過年的,大街上到處都是人。你想去哪兒?」妻子問。
「咱去中山路?過年好像有活動。」
李韓綺嫌棄:「專挑人多的地方?那邊肯定人多得走不動道。」
「平時咱也不湊熱鬧,過年還不熱鬧熱鬧?一年就這麽一迴。」丈夫嬉皮笑臉。
林嘉一幫腔說,他也想去中山路。李韓綺見這倆人意見高度統一,也隻好答應。他們將菜菜獨自留在家裏,開車去到中山路。這一帶原本是老城區,近年經過修葺翻新,成了新的網紅景點,主幹道兩側張燈結彩,沿著小路往街區深處走,各式各樣的小店密布,非常熱鬧。
就是人確實太多了。
一家三口在人潮中緩緩移動,大冬天都出了一身汗。李韓綺皺眉,小聲批評身邊的辛自然:「你的餿主意……」
「忍忍,忍忍,到前麵就好了。」丈夫一抬下巴,「你看前麵有個什麽藝術展,好像人不是很多,咱過去看看。」
三人費了好大勁,慢慢挪動到一家書店門口。這書店開業時間不長,現在裏麵正在辦非遺藝術展,有膠東大鼓、花餑餑、巧果、泥人、濰縣布老虎等等。每種非遺藝術都有個小展台,桌上擺幾樣實物展品,講解員背後都有液晶電視,屏幕上播放宣傳片。
他們走進來,才發現書店裏空間其實很大,不像從門口看上去那麽窄小。隻是此處遊人也沒比外麵少多少。辛自然一進門就摘掉了圍巾,用手往臉上扇風。他動作不大,但胳膊肘還是不小心撞到了旁邊的人。
那個人迴頭看他一眼。辛自然「咦」了一聲。對方也說:「啊?」
這時候,李韓綺和林嘉一望向那個人。是陶軒博。
一家三口這才看到,陶軒博周圍還站著好幾個人,都是英秀的熟麵孔,有學生,也有家長。陶軒博的媽媽吳雪媛就在這男生身邊,再往外是孫偉男、金灩霞,甚至還有鄭家薇、趙峻青、盧浩澤以及他們的家長,此外還有些半生不熟的麵孔,看上去也都是英秀的人,不過不全是初二(1)班的。他們應該是在觀摩非遺展,而且應該是學校學生集體行動。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