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恆在書房的地上焦燥不安的來迴走動著。


    一個太監的聲音在門外響起:稟皇上,王相到了。


    趙恆忙迴到桌子的後麵坐下,然後向外道:請王相進來。


    太監道:是,皇上。


    接著喊道:皇上宣王相進見啦。


    不一會,門被推開,王欽走了進來,接著門又被太監拉迴關閉上了。


    王欽來到桌前跪倒喊道:臣王欽參見皇上,吾皇萬歲,萬萬歲!


    趙恆一揮手道:王相平身。


    然後用手一指一旁的一張椅子道:王相,坐下說話。


    王欽道:謝皇上。


    站起身來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了。


    趙恆看了看王欽道:王相上午對朕說的話,朕已問過母後了,是真的。


    王欽道:果然是真的,這麽說,皇上真有一個哥哥啊。


    話罷,問道:皇上打算怎麽辦?


    但他的心裏麵卻在暗自嘀咕道:一山不容二虎,一天不容二日,還能怎麽辦,殺了呀。


    聞言,趙恆裝糊塗的道:什麽打算怎麽辦?


    見趙恆裝糊塗,王欽隱晦的挑唆道:皇上沒有打算?那怎麽行啊,難道皇上要把皇位交出去讓位了不成?可是如果皇上這麽做了,滿朝的文武大臣也不能讓啊,那樣一來,天下豈不大亂了,所以,皇上你是堅決不能讓位的,既然不能讓位,皇上你就應該早做打算的?


    趙恆一搖道:沒你說的那麽嚴重,母後告訴我說,我哥哥還不知道這件事,再說了,就算是知道了,我哥哥也不會來與我爭奪皇位的,母後會替我擺平這一切的。


    聞言,王欽做出一副焦急的樣子道:皇上,到時候恐怕就不是這樣了,如果,臣說的是如果啊,如果皇上的哥哥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以後,一定會為自己吃了這麽多年的苦而感到不公平的。一旦,我說得是一旦啊,一旦他用手中的玉牌調大軍進京來與皇上你爭奪皇位,皇太後能說服他不跟皇上你爭麽。再說了,對皇太後來說,哪一個兒子做皇上都一樣,皇太後永遠是皇太後,但對皇上就不同了,唐太宗李世民玄武門之變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聞言,趙恆沉吟了一會問道:以王相之見朕該怎麽做?


    王欽道:皇上,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


    聞言,趙恆臉色一變道:不,不,朕不能那麽做,他------他必竟是朕的哥哥。


    王欽道:恕臣放肆,皇上,你把人家當哥哥,人家未必會把皇上當弟弟,到時候人家先動了手,皇上隻有任人宰割的份了。


    趙恆道:可是朕------


    王欽做出一副很智慧的樣子道:皇上,當斷不斷必受其亂,曆史上無數的皇朝變更都是其很好的例證,所以,皇上你要早做決斷。


    趙恆問道:那朕該怎麽做?


    聞言,王欽做出一副狠辣的樣子一揮手惡狠狠的道:調進京來秘密的處決了。


    聞言,趙恆頭一搖道:我哥哥這個人絕頂聰明,而且十分難纏不好對付,我皇叔洛陽王數次派高手想除去他都沒有辦到,如果我突然調他進京,一定會引起他的猜疑,再說了,現在朕也不敢保他是不是已經從我堂姐趙盈的口中知道了此事,如果知道了,朕現在調他進京的話,他很有可能會猜出朕要對他不利了,這樣一來就會迫使他提前帶兵進京逼宮了。


    聞言,王欽奇怪的問道:他怎會和趙盈郡主扯上關係的,他們認識嗎?


    趙恆道:豈至認識,他們差一點就成婚了,前些日子趙盈的娘洛陽王妃來京進宮找母後,本打算要母後來求朕給他們二人下一道賜婚聖旨的,母後怎能讓自己的親生兒子和堂姐成婚,於是就把哥哥的身世之謎告訴了洛陽王妃,而洛陽王妃可能又把這事告訴了她的女兒和洛陽王了。


    話罷,看了看王欽又道:如果朕猜的不錯,王相的消息可能是從洛陽王府中得來的吧?


    聞言,王欽嚇得身子一抖,忙分辨道:皇上不要對臣有懷疑,不錯,臣的消息的確得自洛陽王府,臣不瞞皇上,臣在洛陽王府有臥底之人。


    趙恆淡淡的道:朕知道王相對朕是忠心的,不然王相也不會冒著殺頭的危險來給朕通報了如此重要的消息了,朕相信你。


    王欽立刻做出一副感激涕零的樣子道:謝皇上的信任。


    話罷,頓了頓,又道:皇上,臣有一計可不露聲色的把你哥哥調進京城裏來。


    聞言,趙恆忙問道:何計,王相快說。


    於是,王欽走上前來把嘴附在趙恆的耳旁,低低說了一氣話,趙恆的臉上露出笑容,連聲道:好,好,就這麽辦。


    展昭、八姐、九妹騎馬護著一頂八人抬的灰色大轎來到縣衙的大門前停下,轎子落地,一轎夫上前把轎簾掀起,一身便裝的包拯從轎中鑽了出來。


    展昭、八姐、九妹從馬上跳下,把馬牽到栓馬樁前栓上。


    包拯向九妹道:九妹,你進去給通報一聲,我們在外麵等著。


    九妹一揮手道:不用通報,跟我直接進去找師父去。


    聞言,八姐瞪了九妹一眼道:你以為這是你的家啊。


    九妹不在意的道:跟我的家也差不多,沒那麽多忌諱的,走,咱進去,出了事我頂著。


    包拯笑道:看來咱們的九妹在縣衙裏混的不錯,行,咱就沾沾九妹的光,跟九妹走啦。


    九妹笑著吹道:咱九妹何許人也,到哪兒都是一個寶。


    八姐抬手在九妹的頭上輕拍了一下笑罵道:死丫頭,來洛陽別的沒學好,吹牛學的可是不錯了。


    眾人邊說笑著邊向縣衙大門中走去。


    守門的衙役們認識九妹,知道她是他們知縣大人新收的徒弟,忙向她施禮。


    九妹向他們笑著點了點頭隨口問道:我師父在縣衙裏嗎?


    一個衙役頭忙答道:在,在,大人現在後院中給諸位姑娘講劍法呢。


    聞言,九妹一驚的喊道:什麽,師父講劍法啦,師父也真是的,怎麽也不等等我。


    話罷,也不管別人了,撒腿就往縣衙中跑去。


    氣的八姐在她身後罵道:這丫頭怎瘋成這樣了。


    包拯和展昭都笑了起來,三人隨後也走入縣衙的大門中。


    李應龍站在院子的邊上觀看眾女練劍,不時的出聲糾正一些姑娘的姿勢。


    九妹一陣風的跑了進來,對李應龍瞞怨道:師父,你也太偏心了吧,教練劍術怎也不告訴我一聲。


    聞言,李應龍瞪了她一眼道:誰知你跑哪裏去了,怎麽告訴你啊,再說了,我隻不過剛好有點時間就過來了,是臨時的決定,你不在就吃點虧吧。


    九妹道:那你也該等等我呀。


    李應龍道:誰知你還迴不迴來,怎麽等你。


    九妹撒嬌的嚷道:我不管,你得給我補上一課,不然你去哪裏我就跟去哪裏。


    李應龍做出一副頭痛的樣子道:行了,行了,我怕你了,以後找時間給你再補一課吧。


    九妹笑道:這還差不多。


    一扭頭看到包拯、展昭、八姐走進了院中,忙又道:呀,差點把正事給忘了,師父,我們知府大人來拜訪你了。


    話罷,用手院門口一指道:我已把他們給帶進來了。


    李應龍也看到了三人,做出一副吃驚的樣子喊道:喲,我說一大早看到一隻老烏鴉在一棵大樹上“嘰嘰喳喳”的亂叫喚,原來是知府大人的大駕光臨,歡迎,歡迎,熱烈歡迎!


    包拯向李應龍抱拳施了一禮笑道:本府不告而至,李大人真的那麽歡迎嗎?


    李應龍“嘻嘻”一笑道:知府大人要來,本縣敢不歡迎麽。


    話罷,頓了頓,問道:不知你們府衙又把什麽給弄丟了,跑我這兒找來了,說,這迴人又藏在什麽地方了,本縣立馬派人給你找出來。


    聞言,包拯有些不好意思的道:李大人對上迴的事還牢記著哪,真是對不起,上迴是本府偏聽偏信上了人家的圈套才做出了如此錯事,本府鄭重向李大人道歉。


    九妹用手推了李應龍一下道:喂,師父,我們知府大人此次登門是誠心誠意與你來化解怨恨的,你怎還舊事重提,這麽小心眼,還是個男人不?


    八姐怕九妹的話說惱了李應龍,忙喝止道:九妹,你怎這麽對李大人說話啊。


    九妹不服的道:我不這麽對他說,那怎麽對他說,話該他自己找的。


    李應龍氣的瞪了她一眼道:幹皮奶奶的,我是師父還是你是師父,你怎這麽對你師父說話,沒大沒小的,一點禮貌都不懂,比你姐姐差遠了,再這樣的話我就不要你這個徒弟了,讓你姐姐來頂替你。


    聞言,九妹笑了道:這可是你說的,不能反悔啊。


    李應龍道:我說過的話什麽時候反悔過,男子漢大丈夫嘛,就得一言說出來,四匹馬加三十六匹馬都難追。


    九妹忙轉頭向八姐喊道:姐,快過來拜師,我師父答應收你為徒教你劍法了。


    聞言,李應龍一愣道:打住,打住,我什麽時候說過要收你姐姐為徒了。


    九妹道:剛才啊,你說讓我姐姐來頂替我,那就是你看好了我姐姐,答應收我姐姐為徒了,怎麽,想不認帳啊。


    扭頭向包拯和展昭道:包大人、展大哥,你們可都聽到了啊,你們給做個證吧。


    包拯笑著點了點頭,什麽也沒說,展昭卻笑嘻嘻的道:我聽到了,我聽到了。


    八姐臉一紅羞臊的對九妹喊道:九妹,別胡鬧了。


    聞言,李應龍得意的道:喂,這可不是我不認帳啊,是你自己的姐姐不願意的,‘哈哈’自己不願意,神仙也難治。


    九妹向八姐著急的道:姐,你還害哪門子臊啊,快過來拜師啊。


    這也的確是個機會,八姐稍猶豫了一下,最後一咬牙走上前來麵對李應龍跪倒拜道:師父在上,受徒兒一拜。


    磕三個頭後站了起來,但臉已臊的成了一塊紅布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無品大知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方奇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方奇龍並收藏無品大知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