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李應龍來到後院散步,這時師爺劉洛匆匆走了進來向李應龍施禮道:參見大人。
李應龍一笑道:是劉師爺啊,這麽早就來縣衙啦。
劉洛道:大人,屬下昨天忘了對大人說一件事了,洛陽城的眾鄉紳名士今天一早要來拜會大人,對了,他們已經來了,我已把他們帶到了會客廳。
聞言,李應龍一愣的奇怪問道:他們來拜會我,為什麽?
劉洛道:大人,每任新知縣到任,城裏的眾鄉紳名士都來拜會給知縣大人送禮的,這是慣例,從來都是如此。
李應龍一擺手道:算了,麻煩劉師爺去通知他們一聲,就說本知縣從不收禮,讓他們迴去吧。
聞言,劉洛忙道:大人,這麽做不行,如果大人不去接見他們,也不收他們的禮,他們就會以為大人瞧不起他們了,以後就不好辦事了。大人今後有很多事還要他們的協助才行,現在跟他們把關係搞僵了,以後辦事會很麻煩的。
李應龍的前世雖然也是個不小的官,但卻是軍官,因為他沒有當過地方官,不知道人際關係的複雜性和重要性,聽這個劉師爺這麽一說,覺得還是挺重要的。
於是就點了點頭道:還有這麽多的說道啊,行,那就去見見他們吧。
話罷,似想到了什麽的又補充上了一句:對了,好象有這麽一句話來著,叫什麽,官不打送禮的是不是啊?
聞言,劉洛一笑道:對,是這麽說的。
縣衙會客廳中坐滿了洛陽城鄉紳和名士,有三十幾個人。
李應龍在劉洛的陪同下走入了會客廳。
眾人忙從坐椅上站起相迎,但當看到進來的是一個隻有十八、九歲的年輕人時不由愣住了,當然他們也不相信新任洛陽知縣會這麽的年輕,還以為新任知縣大人不肯見他們,就派了一個年輕跟班的來應付他們了,一時間眾人的臉色就不怎麽好看了。
李應龍走到最前麵的主位一屁股坐了上去,然後對眾人很隨便的一揮手道:大家隨便都坐吧,不用那麽多禮。
劉洛則站到了李應龍的身後。
這時一個看上去五十多歲,一身員外服的胖男人向李應龍問道:這位小哥,你們大人什麽時候出來見我們?
李應龍看了看這個人反問道:怎麽,這裏還有第二個大人嗎?
劉洛忙道:諸位,這位就是我們洛陽縣的新任知縣李大人。
聞言,胖男人驚奇的道:什麽,你------你就是我們的知縣大人啊。
李應龍道:看著不象是不是?哈哈,我自己看我自己都不象。
胖男人道:真是沒想到,大人竟然這麽的年輕。
李應龍道:很年輕麽,我怎麽沒覺得,算一算也快十九歲了吧,已經很老了。
其實李應龍真的不年輕了,他在穿越之前就已經二十八、九歲了,當然,二十八、九歲的上校軍官,尤其還是特種部隊的上校軍官,那的確是年輕啊。
李應龍的話把眾人逗得都“哈哈”大笑起來。
眾人一起向李應龍施禮齊唿道:參見知縣大人。
李應龍對眾人揮了揮手道:諸位,別客氣,坐下說話吧。
眾人又紛紛的坐下了。
李應龍一笑道:諸位都是我洛陽城中的鄉紳名士頭麵人物,本縣應該去一個個拜訪你們才對,怎麽反勞煩諸位前來看我呢,實在是不好意思啊。
胖男人忙道:李大人言重了,從今天起大人就是我們洛陽縣的父母官了,我們理當前來拜見大人的。
一個書生打扮的三十多歲中年男子突然向李應龍問道:李大人是否也是今科京試的進士啊?
李應龍道:是,不過我這個進士是撿來的,不值一提。
話罷,看了看那個文士問道:看老兄的模樣也是個讀書人,是不是也參加了今年的京試了?
文士道:在下以前到是參加過兩次京試,但沒考上,就不想再考了,今年在下沒去。
李應龍道:今年招收的進士名額據說擴大了數倍,老兄你應該去考啊。
文士苦笑了笑道:就我這點水兒,去也是白去。
話罷,頓了頓,又問道:李大人,聽說今年考中進士第一名的那個人也很年輕,不知大人是否認識他?
李應龍笑了笑道:豈止認識,那個什麽進士第一名就是本縣。
聞言,文士大驚道:原來大人就是今年科考的頭名狀元啊,失敬,失敬。
李應龍揮了揮手道:我剛才說過了,我這個進士是撿來的,不值一提。
文士忙道:李大人太過謙虛了。
李應龍不想在這個話題再說下去,於是向廳外擺放的那些禮盒看了看後轉移話題的一笑道:看來諸位給本縣帶來了不少禮品,都是些什麽,能讓本縣瞧一瞧麽。
聞言,眾人全愣住了,不知李應龍是什麽意思,因為還從沒有過一個官兒當眾看禮品的,於是你看我,我看你,不知如何是好,劉洛忙彎腰在李應龍耳旁低聲的道:大人,別這麽做,這會讓送禮之人尷尬的。
聞言,李應龍點了一下頭道:噢,原來送的禮還怕當眾看啊,那好,本縣不看了。
話罷,揚頭向外大聲的喊道:來人。
在廳外守候的吳秀姑大步走入來到李應龍的麵前施禮問道:屬下在,大人有何吩咐?
李應龍用手一指廳外的那些禮盒吩咐道:吳副總捕頭,你去準備一本善事捐贈帳簿,把洛陽縣各位善人所捐的金銀玉器等物品登記在冊,然後入庫,已備今後扶貧救災之用。
吳秀姑應道:是。
話罷,轉身走出,對那些守著禮品盒的下人一揮手喊道:諸位,拿著自己的禮品跟我登記去。
眾下人忙挑起自己主人的禮盒跟吳秀姑走了。
李應龍向眾人道:本縣代表朝庭向諸位表示感謝,謝謝諸位的康慨捐贈。
文士從椅上站起向李應龍施禮,用讚佩的語氣道:李大人高風亮節,令在下欽佩,我們洛陽百姓有福了。
眾人都站起向李應龍施禮齊聲的道:大人高風亮節,令人欽佩。
李應龍站起還了一禮道:本縣沒你們說的那麽偉大,說實話,人還有不貪財的嘛,本縣也不例外,隻不過我不想讓洛陽城的百姓指著我的脊梁罵我是貪官,刮地皮的官,為了區區一點金銀財物換這麽個名聲不值啊。
聞言,眾人忙齊聲道:大人教訓的是,我們下次不敢了。
李應龍忙道:不,不,該送的還是要送,不過不是送給本官,是送給全洛陽地區的百姓,因為,誰也不敢保證洛陽地區會沒有天災人禍,一旦發生了,你們送的這些金銀財物就派上用場了,所以,你們每個人所送的東西本縣都會記錄在冊的,並做為善舉定期向朝庭奏報,本縣想,成績卓著的,朝庭會有說道的。
聞言,眾人大喜道:謝謝大人!
然而就在這時,突然從外麵傳來一陣“咚咚”的擊鼓聲。
聞聲,李應龍一愣的問道:怎麽迴事這是?
劉洛忙道:大人,可能有人擊鼓告狀了。
這時一個當值的班頭急匆匆跑入,對李應龍施禮報道:稟大人,有人擊鼓喊冤,大人出不出堂。
劉洛忙對李應龍道:大人,你剛到任,三天之內可以不升堂審案,隻命人把狀紙收下來就行。
聞言,李應龍一笑道:反正我也沒什麽事,瞧瞧去。
話罷,對眾人一揮手喊道:諸位如有興趣也跟本縣一塊瞧熱鬧去。
眾人當然願意看熱鬧了,在那個年代,又沒有電影電視劇看,更沒有選秀演唱會看,能看到一次官府審案子都是個大熱鬧了,豈有不看之理,於是眾人都跟在了李應龍的後麵去大堂看熱鬧了。
李應龍一笑道:是劉師爺啊,這麽早就來縣衙啦。
劉洛道:大人,屬下昨天忘了對大人說一件事了,洛陽城的眾鄉紳名士今天一早要來拜會大人,對了,他們已經來了,我已把他們帶到了會客廳。
聞言,李應龍一愣的奇怪問道:他們來拜會我,為什麽?
劉洛道:大人,每任新知縣到任,城裏的眾鄉紳名士都來拜會給知縣大人送禮的,這是慣例,從來都是如此。
李應龍一擺手道:算了,麻煩劉師爺去通知他們一聲,就說本知縣從不收禮,讓他們迴去吧。
聞言,劉洛忙道:大人,這麽做不行,如果大人不去接見他們,也不收他們的禮,他們就會以為大人瞧不起他們了,以後就不好辦事了。大人今後有很多事還要他們的協助才行,現在跟他們把關係搞僵了,以後辦事會很麻煩的。
李應龍的前世雖然也是個不小的官,但卻是軍官,因為他沒有當過地方官,不知道人際關係的複雜性和重要性,聽這個劉師爺這麽一說,覺得還是挺重要的。
於是就點了點頭道:還有這麽多的說道啊,行,那就去見見他們吧。
話罷,似想到了什麽的又補充上了一句:對了,好象有這麽一句話來著,叫什麽,官不打送禮的是不是啊?
聞言,劉洛一笑道:對,是這麽說的。
縣衙會客廳中坐滿了洛陽城鄉紳和名士,有三十幾個人。
李應龍在劉洛的陪同下走入了會客廳。
眾人忙從坐椅上站起相迎,但當看到進來的是一個隻有十八、九歲的年輕人時不由愣住了,當然他們也不相信新任洛陽知縣會這麽的年輕,還以為新任知縣大人不肯見他們,就派了一個年輕跟班的來應付他們了,一時間眾人的臉色就不怎麽好看了。
李應龍走到最前麵的主位一屁股坐了上去,然後對眾人很隨便的一揮手道:大家隨便都坐吧,不用那麽多禮。
劉洛則站到了李應龍的身後。
這時一個看上去五十多歲,一身員外服的胖男人向李應龍問道:這位小哥,你們大人什麽時候出來見我們?
李應龍看了看這個人反問道:怎麽,這裏還有第二個大人嗎?
劉洛忙道:諸位,這位就是我們洛陽縣的新任知縣李大人。
聞言,胖男人驚奇的道:什麽,你------你就是我們的知縣大人啊。
李應龍道:看著不象是不是?哈哈,我自己看我自己都不象。
胖男人道:真是沒想到,大人竟然這麽的年輕。
李應龍道:很年輕麽,我怎麽沒覺得,算一算也快十九歲了吧,已經很老了。
其實李應龍真的不年輕了,他在穿越之前就已經二十八、九歲了,當然,二十八、九歲的上校軍官,尤其還是特種部隊的上校軍官,那的確是年輕啊。
李應龍的話把眾人逗得都“哈哈”大笑起來。
眾人一起向李應龍施禮齊唿道:參見知縣大人。
李應龍對眾人揮了揮手道:諸位,別客氣,坐下說話吧。
眾人又紛紛的坐下了。
李應龍一笑道:諸位都是我洛陽城中的鄉紳名士頭麵人物,本縣應該去一個個拜訪你們才對,怎麽反勞煩諸位前來看我呢,實在是不好意思啊。
胖男人忙道:李大人言重了,從今天起大人就是我們洛陽縣的父母官了,我們理當前來拜見大人的。
一個書生打扮的三十多歲中年男子突然向李應龍問道:李大人是否也是今科京試的進士啊?
李應龍道:是,不過我這個進士是撿來的,不值一提。
話罷,看了看那個文士問道:看老兄的模樣也是個讀書人,是不是也參加了今年的京試了?
文士道:在下以前到是參加過兩次京試,但沒考上,就不想再考了,今年在下沒去。
李應龍道:今年招收的進士名額據說擴大了數倍,老兄你應該去考啊。
文士苦笑了笑道:就我這點水兒,去也是白去。
話罷,頓了頓,又問道:李大人,聽說今年考中進士第一名的那個人也很年輕,不知大人是否認識他?
李應龍笑了笑道:豈止認識,那個什麽進士第一名就是本縣。
聞言,文士大驚道:原來大人就是今年科考的頭名狀元啊,失敬,失敬。
李應龍揮了揮手道:我剛才說過了,我這個進士是撿來的,不值一提。
文士忙道:李大人太過謙虛了。
李應龍不想在這個話題再說下去,於是向廳外擺放的那些禮盒看了看後轉移話題的一笑道:看來諸位給本縣帶來了不少禮品,都是些什麽,能讓本縣瞧一瞧麽。
聞言,眾人全愣住了,不知李應龍是什麽意思,因為還從沒有過一個官兒當眾看禮品的,於是你看我,我看你,不知如何是好,劉洛忙彎腰在李應龍耳旁低聲的道:大人,別這麽做,這會讓送禮之人尷尬的。
聞言,李應龍點了一下頭道:噢,原來送的禮還怕當眾看啊,那好,本縣不看了。
話罷,揚頭向外大聲的喊道:來人。
在廳外守候的吳秀姑大步走入來到李應龍的麵前施禮問道:屬下在,大人有何吩咐?
李應龍用手一指廳外的那些禮盒吩咐道:吳副總捕頭,你去準備一本善事捐贈帳簿,把洛陽縣各位善人所捐的金銀玉器等物品登記在冊,然後入庫,已備今後扶貧救災之用。
吳秀姑應道:是。
話罷,轉身走出,對那些守著禮品盒的下人一揮手喊道:諸位,拿著自己的禮品跟我登記去。
眾下人忙挑起自己主人的禮盒跟吳秀姑走了。
李應龍向眾人道:本縣代表朝庭向諸位表示感謝,謝謝諸位的康慨捐贈。
文士從椅上站起向李應龍施禮,用讚佩的語氣道:李大人高風亮節,令在下欽佩,我們洛陽百姓有福了。
眾人都站起向李應龍施禮齊聲的道:大人高風亮節,令人欽佩。
李應龍站起還了一禮道:本縣沒你們說的那麽偉大,說實話,人還有不貪財的嘛,本縣也不例外,隻不過我不想讓洛陽城的百姓指著我的脊梁罵我是貪官,刮地皮的官,為了區區一點金銀財物換這麽個名聲不值啊。
聞言,眾人忙齊聲道:大人教訓的是,我們下次不敢了。
李應龍忙道:不,不,該送的還是要送,不過不是送給本官,是送給全洛陽地區的百姓,因為,誰也不敢保證洛陽地區會沒有天災人禍,一旦發生了,你們送的這些金銀財物就派上用場了,所以,你們每個人所送的東西本縣都會記錄在冊的,並做為善舉定期向朝庭奏報,本縣想,成績卓著的,朝庭會有說道的。
聞言,眾人大喜道:謝謝大人!
然而就在這時,突然從外麵傳來一陣“咚咚”的擊鼓聲。
聞聲,李應龍一愣的問道:怎麽迴事這是?
劉洛忙道:大人,可能有人擊鼓告狀了。
這時一個當值的班頭急匆匆跑入,對李應龍施禮報道:稟大人,有人擊鼓喊冤,大人出不出堂。
劉洛忙對李應龍道:大人,你剛到任,三天之內可以不升堂審案,隻命人把狀紙收下來就行。
聞言,李應龍一笑道:反正我也沒什麽事,瞧瞧去。
話罷,對眾人一揮手喊道:諸位如有興趣也跟本縣一塊瞧熱鬧去。
眾人當然願意看熱鬧了,在那個年代,又沒有電影電視劇看,更沒有選秀演唱會看,能看到一次官府審案子都是個大熱鬧了,豈有不看之理,於是眾人都跟在了李應龍的後麵去大堂看熱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