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澈越深想,越覺得後背有千百隻螞蟻爬,她坐在那,手指來迴摩挲嘴唇,直到唇畔微微發燙,辛澈恍然想起賽場上教練說過的話,
不算晚,還不算晚。既然已經察覺到對手的動機,你需要的隻是時間而已。鎮定,耐心,慌亂隻會讓你暴露更多弱點。何況比賽才剛剛開始,誰輸誰贏還不一定。
隻是她還不夠了解他,相比他對他的了解遠遠不夠。
唯一慶幸的是,經過今日,辛澈大概能判斷出來,謝司珩是個吃軟不吃硬的人。所以她留下了那把折刀,又「好心」地給他留了塊巧克力以示關心。她想謝司珩應該能體會出,她是在示好。
但是接下來的路要怎麽走,她一時還沒有頭緒。
**
辛澈在暗處站了許久,直到把一切情緒都克製迴心底,才拉開家門。
一進門,玄關處停留的一雙鞋引起了她的注意。她看了幾秒,走進去,將打包好的生魚片交給阿姨,順口問,「我爸來了?」
阿姨點頭接過說,「辛先生來了有一會了,和顧老師在書房談事。」
辛澈微微愣了下,沒預料到顧明成會比她先到家。她望了樓上一眼,猜想父親和顧明成應該是在談論公事。
父親未退居二線前,與不少權貴打過交道。權貴,總是要靠一些身外之物來彰顯他們的品味。而這種品味,如果能順帶著提供些附加功能就再好不過了。小到一幅畫,大到一尊佛,一個價買進來,等幾年,再以另一個價賣出去。錢進來是黑的,在顏料裏打過一圈滾,輕輕鬆鬆就能黑變成白。
辛澈對這些套路略有耳聞,不過辛父從不讓她插手生意上的事。辛澈不知道這算不算是一種保護。
她奔波了一天,現下屬實疲累,迴房換了身睡衣,將衣褲丟進洗衣機,按下開關,接著安靜坐迴客廳。
父親和顧明成聊完下樓時,辛澈正合眼躺在沙發上。聽到響動,她從沙發上坐起來,拉抻衣物,恭敬地喊了聲,「爸。」
"嗯。"辛父淡淡迴應了句,問,「怎麽這麽晚迴來?」
「和同事一起吃了個飯。」辛澈坦然地在他麵前說著謊。
辛父也沒多說什麽,隻道,"以後早點迴來。"
辛澈說,「知道了。」
辛澈剛想問父親要不要嚐嚐她帶迴來的魚片,辛父一招手,說,「你過來,我和你說幾句。」轉頭又對顧明成說,「你先上去。」
父親多年在上養成的發號施令的習慣同樣也帶到了家裏。或許因為他如今沒了太多實權,所以額外愛在僅剩的能聽他命令的人中,將這項權利用到極致。
辛澈忍著困意走到他身邊,垂下頭,兩臂自然交握到背後,像她小時聽訓時常做的那樣。辛父打量她一番,語帶嚴肅地說,「聽你媽說,你還不準備要孩子?」
辛澈一猜,便知道他是要說這個。
從小時起,她和父親的對話隻能停滯在些無關緊要的問候上,往下,再深入,就像盲人入窮巷,摸得著看不見,終歸找不到出路。所以辛澈很早就放棄了和他的溝通,他想聽什麽,辛澈就說什麽。
她緩了口氣說,「也不是不要,隻是現在還沒到時候。」
「什麽沒到時候。」辛父教育她道,「你媽像你這個年紀,你都已經能下地跑了。家裏不愁吃不愁穿,不懂你在想什麽。」
「嗯。」辛澈不反駁,轉用了另一個理由,「明成他在事業上升期,我怕有孩子會分散他的精力。」
辛父道,「男人打拚要花費幾十年,難道你一直耗下去?再說養孩子能花費什麽精力。你別再多想那些沒用的,盡早把這件事辦了。」
父親交代她的口吻如同交代一件工作;辛澈也不意外。他沒有操心過她的成長,自然也就以為孩子是給頓飯,給件衣裳就能養活的。
對於辛澈來說,父愛是個很模糊的概念,如果說父親愛她,他對她就像陌生人,說不上她喜歡什麽,說不上她愛吃的飯菜是什麽,更說不上她第一次離家住校時心裏在想什麽。
可如果說不愛她,他又給了她很多,力所能及的物質,體麵穩定的工作,還有他精心挑選的結婚對象。
在很久之後辛澈漸漸明白,他是愛她的,但愛的不是真正的她,而是一個滿足他對「好女兒」要求的她。至於她靈魂是什麽模樣,其實並不重要。
八歲那年,父親送她去學花滑,沒有問過她喜不喜歡願不願意,僅僅隻是因為這項運動在當時剛興起,是有錢人家才能學得起的玩意兒,他便要求她去學。
也許命運就是這樣愛開玩笑,她原先是牴觸的,哭鬧著不願意,硬生生挨了父親的嗬斥。可當穿上冰刀在冰麵滑行的那刻起,她才真正地感受到什麽是自由,什麽是無拘無束。
至此之後,她學了整整十年,咬牙忍下一身傷,贏來了滿麵牆的榮譽。
可在第十年,父親卻又突然要求她以學業為重。
「隻有讀不下去書的人才會去學體育。」父親不知從哪聽來這麽個言論,不由她辯駁,強製逼迫她放棄花滑。
她掙紮過,反抗過,以為照他們所想考上了大學就能爭來一點點對人生的掌控權。
到頭來仍是徒勞。後來她偷偷報名比賽,出了意外,父親更怨她擅自主張。在醫院的一整年裏,父親和她說過的話,隻有三句。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不算晚,還不算晚。既然已經察覺到對手的動機,你需要的隻是時間而已。鎮定,耐心,慌亂隻會讓你暴露更多弱點。何況比賽才剛剛開始,誰輸誰贏還不一定。
隻是她還不夠了解他,相比他對他的了解遠遠不夠。
唯一慶幸的是,經過今日,辛澈大概能判斷出來,謝司珩是個吃軟不吃硬的人。所以她留下了那把折刀,又「好心」地給他留了塊巧克力以示關心。她想謝司珩應該能體會出,她是在示好。
但是接下來的路要怎麽走,她一時還沒有頭緒。
**
辛澈在暗處站了許久,直到把一切情緒都克製迴心底,才拉開家門。
一進門,玄關處停留的一雙鞋引起了她的注意。她看了幾秒,走進去,將打包好的生魚片交給阿姨,順口問,「我爸來了?」
阿姨點頭接過說,「辛先生來了有一會了,和顧老師在書房談事。」
辛澈微微愣了下,沒預料到顧明成會比她先到家。她望了樓上一眼,猜想父親和顧明成應該是在談論公事。
父親未退居二線前,與不少權貴打過交道。權貴,總是要靠一些身外之物來彰顯他們的品味。而這種品味,如果能順帶著提供些附加功能就再好不過了。小到一幅畫,大到一尊佛,一個價買進來,等幾年,再以另一個價賣出去。錢進來是黑的,在顏料裏打過一圈滾,輕輕鬆鬆就能黑變成白。
辛澈對這些套路略有耳聞,不過辛父從不讓她插手生意上的事。辛澈不知道這算不算是一種保護。
她奔波了一天,現下屬實疲累,迴房換了身睡衣,將衣褲丟進洗衣機,按下開關,接著安靜坐迴客廳。
父親和顧明成聊完下樓時,辛澈正合眼躺在沙發上。聽到響動,她從沙發上坐起來,拉抻衣物,恭敬地喊了聲,「爸。」
"嗯。"辛父淡淡迴應了句,問,「怎麽這麽晚迴來?」
「和同事一起吃了個飯。」辛澈坦然地在他麵前說著謊。
辛父也沒多說什麽,隻道,"以後早點迴來。"
辛澈說,「知道了。」
辛澈剛想問父親要不要嚐嚐她帶迴來的魚片,辛父一招手,說,「你過來,我和你說幾句。」轉頭又對顧明成說,「你先上去。」
父親多年在上養成的發號施令的習慣同樣也帶到了家裏。或許因為他如今沒了太多實權,所以額外愛在僅剩的能聽他命令的人中,將這項權利用到極致。
辛澈忍著困意走到他身邊,垂下頭,兩臂自然交握到背後,像她小時聽訓時常做的那樣。辛父打量她一番,語帶嚴肅地說,「聽你媽說,你還不準備要孩子?」
辛澈一猜,便知道他是要說這個。
從小時起,她和父親的對話隻能停滯在些無關緊要的問候上,往下,再深入,就像盲人入窮巷,摸得著看不見,終歸找不到出路。所以辛澈很早就放棄了和他的溝通,他想聽什麽,辛澈就說什麽。
她緩了口氣說,「也不是不要,隻是現在還沒到時候。」
「什麽沒到時候。」辛父教育她道,「你媽像你這個年紀,你都已經能下地跑了。家裏不愁吃不愁穿,不懂你在想什麽。」
「嗯。」辛澈不反駁,轉用了另一個理由,「明成他在事業上升期,我怕有孩子會分散他的精力。」
辛父道,「男人打拚要花費幾十年,難道你一直耗下去?再說養孩子能花費什麽精力。你別再多想那些沒用的,盡早把這件事辦了。」
父親交代她的口吻如同交代一件工作;辛澈也不意外。他沒有操心過她的成長,自然也就以為孩子是給頓飯,給件衣裳就能養活的。
對於辛澈來說,父愛是個很模糊的概念,如果說父親愛她,他對她就像陌生人,說不上她喜歡什麽,說不上她愛吃的飯菜是什麽,更說不上她第一次離家住校時心裏在想什麽。
可如果說不愛她,他又給了她很多,力所能及的物質,體麵穩定的工作,還有他精心挑選的結婚對象。
在很久之後辛澈漸漸明白,他是愛她的,但愛的不是真正的她,而是一個滿足他對「好女兒」要求的她。至於她靈魂是什麽模樣,其實並不重要。
八歲那年,父親送她去學花滑,沒有問過她喜不喜歡願不願意,僅僅隻是因為這項運動在當時剛興起,是有錢人家才能學得起的玩意兒,他便要求她去學。
也許命運就是這樣愛開玩笑,她原先是牴觸的,哭鬧著不願意,硬生生挨了父親的嗬斥。可當穿上冰刀在冰麵滑行的那刻起,她才真正地感受到什麽是自由,什麽是無拘無束。
至此之後,她學了整整十年,咬牙忍下一身傷,贏來了滿麵牆的榮譽。
可在第十年,父親卻又突然要求她以學業為重。
「隻有讀不下去書的人才會去學體育。」父親不知從哪聽來這麽個言論,不由她辯駁,強製逼迫她放棄花滑。
她掙紮過,反抗過,以為照他們所想考上了大學就能爭來一點點對人生的掌控權。
到頭來仍是徒勞。後來她偷偷報名比賽,出了意外,父親更怨她擅自主張。在醫院的一整年裏,父親和她說過的話,隻有三句。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