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宅子在陳名家的前一個胡同,跟陳名家大小一樣,布局也大同小異。楚令奇、宋氏領著兒子住在正院,房姨娘住後罩房。


    現在正是一年中最好的天氣,不冷不熱,和風習習。男人們坐在樹下喝茶聊天,女人們坐在廊下說笑,男孩子們或說著學問或跟追風一家在院子裏玩鬧,楚含嫣幾個小姑娘在廊下翻著線繩。


    江氏一來,就跟王氏說到一起。


    自從陳世英出事以後,他的事很快便傳遍了大江南北。特別是他的家事,更是街頭巷尾的談資。坊間傳言幾乎一邊倒,都認為陳世英是好官,陳母不賢還嫌貧愛富,害了陳世英,更害了對陳世英有恩的王氏,後來一步的江氏則撿了天大的便宜……


    雪災的時候,北邊的人顧不上傳這些八卦,反倒是離得遠的南方傳得熱鬧。雪災之後,那些傳言便如雨後春筍,在北邊都冒了出來。


    傳播速度之快,完全超出了陳阿福的認知和想像,她沒想到古代人民傳播八卦更瘋狂,更會添油加醋。


    她覺得,若是換個人,肯定不會傳得這麽快。


    但出事的這個人是陳世英,陳世英是大順朝最年輕和俊俏的探花郎,是草根勵誌典範。他溫潤如玉,年輕有為,仁途順暢。一個寒門學子,三十出頭就靠自身努力做到四品官。不僅是學子們的楷模,更是所有老百姓的驕傲。


    老百姓完全忽略掉也不願意承認陳母為陳世英仕途做過的努力,他們更願意相信陳世英是憑借自己的實力走到這一步,因為這樣他們或他們的後人也有了希望。


    學子們和草根們不願意他們的偶像蒙垢,所以極盡渲染,把陳世英說得如何孝順和無辜,把陳母說的如何不賢和惡毒。甚至有說書的先生編了好些段子,其中最著名的是「探花孝母」,隻是把主人公的名字換了。


    陳阿福若早知道會這樣,根本不會費事地讓下人專門去陳世英老家說那些事。


    現在幾乎所有大順朝的人,都知道陳世英的前任王氏,以及現任江氏。


    今天請的這些客人知道陳家的事就更詳細了。


    在他們的想像中,覺得有這樣一種關係的兩個女人相見,應該非常尷尬才是。畢竟一個是被惡婆婆逼走的正妻,陳母口頭攆走她不合律法。若王氏沒有另嫁,朝庭很可能為她「平反」,重新認定她為正妻。那麽江氏的身份就尷尬了,肯定會降一等,成為陳世英的平妻,平妻其實就相當於貴妾。


    可沒料到這兩個女人遠遠超出了他們的意外,相處的極其融洽。特別是江氏,對王氏頗多尊重。


    王氏和江氏手拉手躲到一邊說話,都是眼圈通紅,王氏還在安慰著江氏。


    江氏現在把王氏當成了陳世英真正的大姐,她是真的從內心感激王氏。在她看來,陳世英能這麽優秀,除了他本身擁有好的品質外,還是王氏把他教的這麽好。若讓那個老太太親手把丈夫帶大,還不知道丈夫會變成什麽樣。


    當然江氏也聽到了那些傳聞,但她並沒有嫉妒王氏,更談不上生王氏的氣。在她想來,王氏已經另嫁,自己的確撿了個好丈夫。


    而且,自己丈夫也多虧了陳阿福和楚令宣的幫忙。


    王氏看到江氏比原來瘦多了,也憔悴多了,勸道,「弟妹,我聽阿福說英弟不會有事。英弟還會憑著定州農耕做得好,得到皇上的看重。你莫憂心……」


    江氏的眼淚湧了上來,歎道,「我知道,可就是忍不住。這個心啊,天天就像在開水鍋裏滾一樣難受……」


    陳雨晴、陳雨嵐、陳雨霞都來了,陳雨暉沒來,她病了。已經過了她嫁給何家的婚期,而何家卻沒有一點說法。


    之前她天天去正院哭鬧,想讓江氏去何家說理。江氏不去,隻說等陳世英迴來再說這事。她鬧了幾天後就被禁了足,她就天天在自己院子裏鬧,還絕過食,把自己折騰病了。


    陳雨晴悄悄跟陳阿福說了陳雨暉的事,眼神更加深沉。原來的笑眼,如今盛滿了憂愁。


    眼睛是陳雨晴最亮麗的地方,這個地方黯然失色了,就顯得她臉型偏長,模樣很一般。


    陳阿福看陳雨晴這樣,很是心疼。知道她不僅擔心陳世英,也為自己的前路擔憂。她今年已經十六歲了,陳世英即使沒降官,姻緣也不會順暢。畢竟陳母的事情弄出來了,還傳得那樣不堪。她的親祖母如此,許多好人家都不會原意跟陳家聯姻。或許因為江氏被陳老太婆嚇著了,又不願意讓陳雨晴低嫁給寒門。


    怪不得之前陳世英一直捂著陳老太婆的事,不僅是他愚孝,他更怕耽誤兒女們的親事。


    為了陳雨晴,陳阿福也希望陳雨暉不要再出妖蛾子。畢竟親祖母都這樣了,若親姐姐再不堪,她的親事會更艱難。


    之前江氏比較挑剔,總希望給親閨女找個家世和本人都好的後生,想不到卻耽誤了閨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春到福妻到 卷四 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灩灩清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灩灩清泉並收藏春到福妻到 卷四 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