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定死的製度
曆朝皇帝降臨從暴揍嘉靖開始 作者:布吉島瑩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個丞相而已,廢就廢了,隻要大明江山能夠永固就行。對了,你是後世人,大明江山延續了多少年?你也是大明之人嗎?”朱元璋問道。
“二百七十六年,挺久的了。”程羽說道。
“才兩百多年!這怎麽可能,我製定了那麽多的製度,要是後世子孫都能遵守,大明肯定能萬世千秋!”朱元璋瞪了眼一旁的朱棣,肯定是他的後代沒有遵守自己製定的東西,才導致大明這麽快滅亡。
“那我說幾個大家都聽聽,這些製度要是真延續下去,大明會不會長久。”程羽對這種人說道。
“賢弟你說,讓我們也見識見識。”嬴政說道。
“在老朱時期,把當時的人分為民戶,軍戶,匠戶。而且你是哪一戶,你兒子也必須繼承下去。你是軍戶,那麽你兒子也必須是軍戶。而且這些職業還不能轉,如果哪天要征召軍戶,但這些人就沒練過,那軍隊戰鬥力怎麽保證?要是著急醫戶,這些人不懂醫術,又怎麽辦?
還有,他深諳衣飾禮儀對於維護統治穩定的重要性,把這種當做社會倫理道德教化的一種手段。金繡、錦繡、綾羅等這種高檔麵料,隻有貴族跟官員能穿戴。即使你商人再有錢,也不能穿這些,隻能選用絹、布這兩種較為普通的衣料製作衣物。對於農民階級,即便家庭中有從事商業活動的成員,全家人依然沒有穿戴綢緞、紗羅的特權。
官員的穿衣更是有顏色、用料、圖案的嚴格規定,從一品到九品,文官到武官,顏色花紋等完全不同,就連腰帶都有區分,一品用玉啊,二品用花犀啊。迴到家還必須穿常服,就連常服也有規定,不能隨便穿。
百姓的服飾還禁止使用黑、紫、綠、柳黃、薑黃、明黃等色彩,也不允許使用飛魚、大鵬、獅子等象征皇權尊貴的圖案。普通百姓連金銀珠寶都不能使用,隻能使用銀飾品。
還有鞋子,百姓的靴子不得帶有任何裝飾,甚至一度禁止百姓穿靴子,直到北方冬季嚴寒,這種沒法改變的情況,才放寬政策,準許北方百姓穿皮靴禦寒。
他還規定老百姓隻能在自己的生活區域活動,要是亂跑必須有路引,不然就是逃犯,直接抓捕充軍。
在他心裏要建立一個等級分明,秩序嚴謹,近乎僵化的社會。農民隻種田,商人隻經商,大家各司其職,在他規劃的這個秩序裏互不幹擾,這種大明才能強大不衰。”程羽說道。
“這。。。這是怎麽想的?”李世民有些不能理解,這做的有點過了吧。
“難道不好嗎?所有問題我都解決好了,製度也留好了,隻要後世子孫照著做,不就能一直延續下去了。”朱元璋說道。
“可讓你沒想到的是,這些製度在你死後百年時間就煙消雲散了,誰也沒把你的這些法令當迴事,所有事情都在向前發展,你這些製度根本不適合之後的發展,也就要被後人所拋棄了。”程羽說道。
“我寫的那些祖訓,他們都不當迴事嘛!”朱元璋氣憤的說道,這些後世子孫,為什麽不按照自己鋪的路走呢?這種製度那麽完美,所有人隻要貫徹下去,大明肯定能一直延續的!
“你做的這些,完全是犧牲社會活力,來換取你朱明王朝的穩定,你建立的政權,可以說是在集權程度、資源汲取程度等方麵達到了一個高峰,在你眼裏百姓都是沒有生命的,沒有感情的工具。百姓就應當無怨無悔的對你俯首帖耳,奉獻出自身全部,用於建設你心目中的理想國。
你是底層出身,可當了皇帝完全就是為了維護自己的集權,給百姓的是更高的稅賦與更沉重的勞役。也就是亂世剛過,大量土地能夠重新分配,百姓才甘願做牛馬。”程羽說道,仔細想想,古代的那些百姓是真的慘,怪不得會說出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夠了!”朱元璋一拍桌子,自己當皇帝這麽久了,還沒人敢這麽跟自己說話,這個人真是活的不耐煩了。
朱棣也緊盯著程羽,這人真夠大膽的,看來父皇這次是真的怒了。
“這是寡人讓賢弟說的,怎麽?你不服氣?還不讓說了?”嬴政直接為程羽站台。
“最關鍵的是恢複了人殉製度,我就想知道你腦子裏裝的啥,為什麽會把這麽殘忍地東西給恢複了呢?”程羽突然問道。
“什麽!你居然重啟了人殉製度!”趙禎心裏不禁疑惑了起來,他真的是底層出身的嗎?從漢唐兩朝之後,這個製度已經慢慢消亡了,在他手裏又重新開始了。
“難道朕在你眼裏一無是處嗎?”朱元璋冷聲問道。
“怎麽可能,你這好歹是憑一己之力完成了國家統一,完成了‘驅除韃虜,恢複中華’的豐功偉績,可是為延續了華夏文化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的。
隻不過你有些事情做的在後世的眼光看來的確不咋滴,也許符合你那個時代的標準。”程羽說道。
聽到這話朱元璋臉色還能好點,自己也是有功績的。
“不過有的事情的確得改改,就像海禁,有人覺得閉關鎖國的源頭就是你這裏開始的。正是因為海禁,才導致我們落後的。”程羽說道。
“這是誰說的!海禁是為了國家安全,他們懂什麽!那些倭寇進犯,我還不是為了讓沿海百姓不受到侵犯。還有,那些海上的貿易有什麽用,對大明有什麽貢獻,都不耕地了,吃什麽!”朱元璋恨不得上去撕爛那些人的嘴,這海禁怎麽就導致落後了!跟我有什麽關係!
“海上貿易那可賺錢了,算了,反正你的海禁措施收效甚微,還是早點廢除好,反正後麵也會這麽做的。尤其是對倭寇這一點,就應該直接打過去,還留著他們幹什麽。”程羽說道。
“這些以後再說,海禁一事肯定不會解除,我這都是為了大明著想。”朱元璋說道。
“你知道麽,你這行為跟後世的家長一樣,嘴上說的都是為了我娃著想,實際對自己的孩子一點都不了解,做的那些事情完全是為了自己。”程羽說道。
“二百七十六年,挺久的了。”程羽說道。
“才兩百多年!這怎麽可能,我製定了那麽多的製度,要是後世子孫都能遵守,大明肯定能萬世千秋!”朱元璋瞪了眼一旁的朱棣,肯定是他的後代沒有遵守自己製定的東西,才導致大明這麽快滅亡。
“那我說幾個大家都聽聽,這些製度要是真延續下去,大明會不會長久。”程羽對這種人說道。
“賢弟你說,讓我們也見識見識。”嬴政說道。
“在老朱時期,把當時的人分為民戶,軍戶,匠戶。而且你是哪一戶,你兒子也必須繼承下去。你是軍戶,那麽你兒子也必須是軍戶。而且這些職業還不能轉,如果哪天要征召軍戶,但這些人就沒練過,那軍隊戰鬥力怎麽保證?要是著急醫戶,這些人不懂醫術,又怎麽辦?
還有,他深諳衣飾禮儀對於維護統治穩定的重要性,把這種當做社會倫理道德教化的一種手段。金繡、錦繡、綾羅等這種高檔麵料,隻有貴族跟官員能穿戴。即使你商人再有錢,也不能穿這些,隻能選用絹、布這兩種較為普通的衣料製作衣物。對於農民階級,即便家庭中有從事商業活動的成員,全家人依然沒有穿戴綢緞、紗羅的特權。
官員的穿衣更是有顏色、用料、圖案的嚴格規定,從一品到九品,文官到武官,顏色花紋等完全不同,就連腰帶都有區分,一品用玉啊,二品用花犀啊。迴到家還必須穿常服,就連常服也有規定,不能隨便穿。
百姓的服飾還禁止使用黑、紫、綠、柳黃、薑黃、明黃等色彩,也不允許使用飛魚、大鵬、獅子等象征皇權尊貴的圖案。普通百姓連金銀珠寶都不能使用,隻能使用銀飾品。
還有鞋子,百姓的靴子不得帶有任何裝飾,甚至一度禁止百姓穿靴子,直到北方冬季嚴寒,這種沒法改變的情況,才放寬政策,準許北方百姓穿皮靴禦寒。
他還規定老百姓隻能在自己的生活區域活動,要是亂跑必須有路引,不然就是逃犯,直接抓捕充軍。
在他心裏要建立一個等級分明,秩序嚴謹,近乎僵化的社會。農民隻種田,商人隻經商,大家各司其職,在他規劃的這個秩序裏互不幹擾,這種大明才能強大不衰。”程羽說道。
“這。。。這是怎麽想的?”李世民有些不能理解,這做的有點過了吧。
“難道不好嗎?所有問題我都解決好了,製度也留好了,隻要後世子孫照著做,不就能一直延續下去了。”朱元璋說道。
“可讓你沒想到的是,這些製度在你死後百年時間就煙消雲散了,誰也沒把你的這些法令當迴事,所有事情都在向前發展,你這些製度根本不適合之後的發展,也就要被後人所拋棄了。”程羽說道。
“我寫的那些祖訓,他們都不當迴事嘛!”朱元璋氣憤的說道,這些後世子孫,為什麽不按照自己鋪的路走呢?這種製度那麽完美,所有人隻要貫徹下去,大明肯定能一直延續的!
“你做的這些,完全是犧牲社會活力,來換取你朱明王朝的穩定,你建立的政權,可以說是在集權程度、資源汲取程度等方麵達到了一個高峰,在你眼裏百姓都是沒有生命的,沒有感情的工具。百姓就應當無怨無悔的對你俯首帖耳,奉獻出自身全部,用於建設你心目中的理想國。
你是底層出身,可當了皇帝完全就是為了維護自己的集權,給百姓的是更高的稅賦與更沉重的勞役。也就是亂世剛過,大量土地能夠重新分配,百姓才甘願做牛馬。”程羽說道,仔細想想,古代的那些百姓是真的慘,怪不得會說出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夠了!”朱元璋一拍桌子,自己當皇帝這麽久了,還沒人敢這麽跟自己說話,這個人真是活的不耐煩了。
朱棣也緊盯著程羽,這人真夠大膽的,看來父皇這次是真的怒了。
“這是寡人讓賢弟說的,怎麽?你不服氣?還不讓說了?”嬴政直接為程羽站台。
“最關鍵的是恢複了人殉製度,我就想知道你腦子裏裝的啥,為什麽會把這麽殘忍地東西給恢複了呢?”程羽突然問道。
“什麽!你居然重啟了人殉製度!”趙禎心裏不禁疑惑了起來,他真的是底層出身的嗎?從漢唐兩朝之後,這個製度已經慢慢消亡了,在他手裏又重新開始了。
“難道朕在你眼裏一無是處嗎?”朱元璋冷聲問道。
“怎麽可能,你這好歹是憑一己之力完成了國家統一,完成了‘驅除韃虜,恢複中華’的豐功偉績,可是為延續了華夏文化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的。
隻不過你有些事情做的在後世的眼光看來的確不咋滴,也許符合你那個時代的標準。”程羽說道。
聽到這話朱元璋臉色還能好點,自己也是有功績的。
“不過有的事情的確得改改,就像海禁,有人覺得閉關鎖國的源頭就是你這裏開始的。正是因為海禁,才導致我們落後的。”程羽說道。
“這是誰說的!海禁是為了國家安全,他們懂什麽!那些倭寇進犯,我還不是為了讓沿海百姓不受到侵犯。還有,那些海上的貿易有什麽用,對大明有什麽貢獻,都不耕地了,吃什麽!”朱元璋恨不得上去撕爛那些人的嘴,這海禁怎麽就導致落後了!跟我有什麽關係!
“海上貿易那可賺錢了,算了,反正你的海禁措施收效甚微,還是早點廢除好,反正後麵也會這麽做的。尤其是對倭寇這一點,就應該直接打過去,還留著他們幹什麽。”程羽說道。
“這些以後再說,海禁一事肯定不會解除,我這都是為了大明著想。”朱元璋說道。
“你知道麽,你這行為跟後世的家長一樣,嘴上說的都是為了我娃著想,實際對自己的孩子一點都不了解,做的那些事情完全是為了自己。”程羽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