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頁
被皇帝偷看心聲日誌後 作者:三傻二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過,這種人為的克製終究是有其極限的,一旦突破了界限,那麽……
】
第145章 驚變(上)
早在閆東樓返京之前, 勝利的消息就已藉由秘密的通道迅速送入宮中,直抵飛玄真君禦前。
當然,戰場局麵瞬息萬變, 不是沒有臨陣翻盤的可能;在真正簽訂和約、移交武器之前,中樞還絕不敢半場慶祝,自討沒趣。所以消息固然已經上報, 真君卻依舊相當理智的保持了靜默, 甚至沒有將情報泄漏給親近的心腹。不過雖而如此,貼身侍奉的宮人們仍然能輕易察覺出形勢的變化——畢竟真君再怎麽忍耐克製, 那種陰陽怪氣的脾氣是絕對掩飾不了的。
在這一點上, 思善公主就有極深的體會。大概是覺得區區帝女孤苦伶丁絕無威脅,皇帝根本懶得在親生女兒麵前偽裝情緒, 可以肆無忌憚的發泄他刻薄寡恩陰損惡毒的天性——兩年前邵家在廣東吃了西班牙人的大虧,皇帝收到奏摺後立刻暴怒,當場將桌椅全部掀翻, 一碗熱騰騰的補藥迎麵摜來,差點將侍奉在側的公主砸得頭破血流,嚴重燙傷;而憤恨失態中怒罵內閣怒罵六部怒罵外事處各位堂官的言辭, 才真是尖酸刻薄, 匪夷所思,嚇得公主掩耳不迭,真欲就地昏厥。
——從這個火氣的質量來看, 可能皇帝還真的虧了很多呢。
不過還好, 這樣的暴怒沒有持續太久。在內閣擬定了對西班牙宣戰的章程之後,真君的火氣又暫時平息了下來。雖然時常還是要半陰不陽的譏諷, 但總算沒有當日近乎癲狂的失態。要不是手上的燙傷依然微有印記,單看聖上出場時衣袂飄飄的仙風道骨, 誰能料想到昔日的恐怖?
等到戰事穩步推進,南洋的金市場隨之漲落,獨居西苑的真君又多了別的興趣。當時宮中與廣東建設有秘密的渠道,每隔十日都有快馬送來一本帳簿。這本帳簿直入禦前,絕無延擱,更不許內外一切太監宮人擅自翻動。而收到帳簿的當日,向來優遊自在的真君必定會騰出大半個時辰,屏退眾人緊閉門窗,隻留思善公主隨行磨墨掌燈,自己則摸出一把算盤,一列一列的仔細核對數據。偌大殿閣中算盤珠子打得啪啪響,真君費心費力逐個查點,居然是樂此不疲,毫無厭倦,隻能說天生財務聖體,做皇帝真是屈才。
顯然,這就是聖上最幽深隱秘的隱私,不可告人的底牌;這樣的秘密必要永沉心底,連最貼身的太監、連必定繼承皇位的儲君都絕不能與聞。要不是思善公主發誓出家後此生已經再無可能出宮,皇帝甚至都不會讓自己的親女兒聽到算盤珠子的響動。
錢財權位這樣的東西,就是親生骨肉、同姓血脈,也是斷不能稍有假借的!
因為這種防賊一樣的戒備,公主始終不知道帳簿上的內容,但卻能明顯察覺到皇帝心情的變化。邵家海船出事之後,聖上鬱鬱不樂,急於發泄,雖然沒有公開斥責中樞執政,卻常常搞出一些陰損的小動作;比如寫小紙條編謎語,警告重臣「好自為之」、「細思細量」;讓翰林院查閱國史,將歷代內閣中辜恩溺職的罪臣編撰成冊,「以供參考」;至於如何參考,則不得而知——各種暗示,各種陰陽,極大加劇了內閣及中樞的精神內耗。
——可以說,這兩年多以來,內閣及外事處基本是在兩線作戰,一麵是在物理上與西班牙人激情互毆,另一麵則是在精神上單方麵的忍受皇帝無休止的霸淩。而這兩者之間到底誰更損耗精力,其實是相當難說的。
但還好,隨著帳簿越來越厚,算盤珠子越來越響,聖上的怒氣與鬱悶也肉眼可見的消弭了。他不再摔杯子,不再編謎語,也不再寫那些莫名其妙的小紙條,逐漸恢復了優雅閑淡的做派;甚至興之所至,還會給當值的牛馬賞兩碗補藥。
當然,補藥的藥效其實相當可疑,但隻要真君不再給牛馬上強度,那就是天大的恩情了。
等到勝利的消息傳入宮廷,這份喜悅就更加真摯了。真君不能公然表態,卻一日間派出三個使者,數次賞賜中樞重臣,接連誇獎內閣「勇於任事」、「精明練達」、「國之幹城」;往日陰鬱恐怖的壓力,仿佛就在頃刻間春風化雨,於和煦暖陽中散為無形了。
這樣的喜悅甚至外溢到了其他的公事上。在接到捷報的次日,皇帝破例起了個大早,吩咐公主將多日積壓的奏摺全部取來,興之所至,一筆抹去,基本都是寬大為懷,體貼周到,展示了皇權罕見的寬厚與仁慈。直到翻閱到某本奏摺上熟悉的字跡,飛玄真君的笑意才微微一斂,神色略有不快。
「這是哪裏來的奏摺?」他明知故問。
被真君捶打了如此之久,公主也算練出來了。她掃一眼封麵,老老實實迴話:
「應該是浙江的。」
「浙江的?」皇帝淡淡道:「最近這大半年的功夫,浙江的奏摺很多嘛。」
思善公主垂頭束手,一句話也不敢多說。侍奉皇帝這麽久,就算再「不問政事」,練也該練出來了。雖然她不能細看公文,但隻要瞥一眼皇帝的臉色,就知道親爹的逆鱗又被觸動,火氣已經騰騰而上了。
這幾年以來,皇帝靜極思動,以外戚、以閆黨、以錦衣衛為白手套,緊密布置上下其手,在南洋撈到了無窮無盡的利潤;牽繫之大無可計算,甚至連當今的中西海戰,多半都是在替皇家的揮霍與奢靡擦屁股。
】
第145章 驚變(上)
早在閆東樓返京之前, 勝利的消息就已藉由秘密的通道迅速送入宮中,直抵飛玄真君禦前。
當然,戰場局麵瞬息萬變, 不是沒有臨陣翻盤的可能;在真正簽訂和約、移交武器之前,中樞還絕不敢半場慶祝,自討沒趣。所以消息固然已經上報, 真君卻依舊相當理智的保持了靜默, 甚至沒有將情報泄漏給親近的心腹。不過雖而如此,貼身侍奉的宮人們仍然能輕易察覺出形勢的變化——畢竟真君再怎麽忍耐克製, 那種陰陽怪氣的脾氣是絕對掩飾不了的。
在這一點上, 思善公主就有極深的體會。大概是覺得區區帝女孤苦伶丁絕無威脅,皇帝根本懶得在親生女兒麵前偽裝情緒, 可以肆無忌憚的發泄他刻薄寡恩陰損惡毒的天性——兩年前邵家在廣東吃了西班牙人的大虧,皇帝收到奏摺後立刻暴怒,當場將桌椅全部掀翻, 一碗熱騰騰的補藥迎麵摜來,差點將侍奉在側的公主砸得頭破血流,嚴重燙傷;而憤恨失態中怒罵內閣怒罵六部怒罵外事處各位堂官的言辭, 才真是尖酸刻薄, 匪夷所思,嚇得公主掩耳不迭,真欲就地昏厥。
——從這個火氣的質量來看, 可能皇帝還真的虧了很多呢。
不過還好, 這樣的暴怒沒有持續太久。在內閣擬定了對西班牙宣戰的章程之後,真君的火氣又暫時平息了下來。雖然時常還是要半陰不陽的譏諷, 但總算沒有當日近乎癲狂的失態。要不是手上的燙傷依然微有印記,單看聖上出場時衣袂飄飄的仙風道骨, 誰能料想到昔日的恐怖?
等到戰事穩步推進,南洋的金市場隨之漲落,獨居西苑的真君又多了別的興趣。當時宮中與廣東建設有秘密的渠道,每隔十日都有快馬送來一本帳簿。這本帳簿直入禦前,絕無延擱,更不許內外一切太監宮人擅自翻動。而收到帳簿的當日,向來優遊自在的真君必定會騰出大半個時辰,屏退眾人緊閉門窗,隻留思善公主隨行磨墨掌燈,自己則摸出一把算盤,一列一列的仔細核對數據。偌大殿閣中算盤珠子打得啪啪響,真君費心費力逐個查點,居然是樂此不疲,毫無厭倦,隻能說天生財務聖體,做皇帝真是屈才。
顯然,這就是聖上最幽深隱秘的隱私,不可告人的底牌;這樣的秘密必要永沉心底,連最貼身的太監、連必定繼承皇位的儲君都絕不能與聞。要不是思善公主發誓出家後此生已經再無可能出宮,皇帝甚至都不會讓自己的親女兒聽到算盤珠子的響動。
錢財權位這樣的東西,就是親生骨肉、同姓血脈,也是斷不能稍有假借的!
因為這種防賊一樣的戒備,公主始終不知道帳簿上的內容,但卻能明顯察覺到皇帝心情的變化。邵家海船出事之後,聖上鬱鬱不樂,急於發泄,雖然沒有公開斥責中樞執政,卻常常搞出一些陰損的小動作;比如寫小紙條編謎語,警告重臣「好自為之」、「細思細量」;讓翰林院查閱國史,將歷代內閣中辜恩溺職的罪臣編撰成冊,「以供參考」;至於如何參考,則不得而知——各種暗示,各種陰陽,極大加劇了內閣及中樞的精神內耗。
——可以說,這兩年多以來,內閣及外事處基本是在兩線作戰,一麵是在物理上與西班牙人激情互毆,另一麵則是在精神上單方麵的忍受皇帝無休止的霸淩。而這兩者之間到底誰更損耗精力,其實是相當難說的。
但還好,隨著帳簿越來越厚,算盤珠子越來越響,聖上的怒氣與鬱悶也肉眼可見的消弭了。他不再摔杯子,不再編謎語,也不再寫那些莫名其妙的小紙條,逐漸恢復了優雅閑淡的做派;甚至興之所至,還會給當值的牛馬賞兩碗補藥。
當然,補藥的藥效其實相當可疑,但隻要真君不再給牛馬上強度,那就是天大的恩情了。
等到勝利的消息傳入宮廷,這份喜悅就更加真摯了。真君不能公然表態,卻一日間派出三個使者,數次賞賜中樞重臣,接連誇獎內閣「勇於任事」、「精明練達」、「國之幹城」;往日陰鬱恐怖的壓力,仿佛就在頃刻間春風化雨,於和煦暖陽中散為無形了。
這樣的喜悅甚至外溢到了其他的公事上。在接到捷報的次日,皇帝破例起了個大早,吩咐公主將多日積壓的奏摺全部取來,興之所至,一筆抹去,基本都是寬大為懷,體貼周到,展示了皇權罕見的寬厚與仁慈。直到翻閱到某本奏摺上熟悉的字跡,飛玄真君的笑意才微微一斂,神色略有不快。
「這是哪裏來的奏摺?」他明知故問。
被真君捶打了如此之久,公主也算練出來了。她掃一眼封麵,老老實實迴話:
「應該是浙江的。」
「浙江的?」皇帝淡淡道:「最近這大半年的功夫,浙江的奏摺很多嘛。」
思善公主垂頭束手,一句話也不敢多說。侍奉皇帝這麽久,就算再「不問政事」,練也該練出來了。雖然她不能細看公文,但隻要瞥一眼皇帝的臉色,就知道親爹的逆鱗又被觸動,火氣已經騰騰而上了。
這幾年以來,皇帝靜極思動,以外戚、以閆黨、以錦衣衛為白手套,緊密布置上下其手,在南洋撈到了無窮無盡的利潤;牽繫之大無可計算,甚至連當今的中西海戰,多半都是在替皇家的揮霍與奢靡擦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