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出頭鳥是要挨槍子的,這一個樸素的道理大家都懂。


    「我明白先生的顧慮。」世子道: 「這也是我為什麽反覆要向先生解釋。首先,我們並不是要有意與西班牙敵對……」


    儒望:…………


    又來這個是吧?


    「其次,我們也一定會盡力保全與英吉利銀行合作的秘密,不會讓貴方受到不該有的波及。如果債券用匿名的方式販賣,應該還是可以糊弄一段時間的。」


    儒望愣了一愣,不覺沉默了。


    說實話,由大安中樞的官員出麵擔保什麽「保密」,怎麽都有一種地獄笑話的幽默感——以海商在京城盤桓多年的經驗來看,大安朝廷的保密製度就和他們高祖皇帝的免死金牌一樣,但凡有一丁點作用,也不至於一丁點作用都沒有,是真正意義上又精緻又高明同時又屁用不頂的鐵廢物,根本不可能有半分指望;但話又說迴來,若以儒望與世子打過的這幾迴交道來看,事情卻似乎又有微妙的不同——雖然幾迴的合作目的不同,但保密性上似乎還……蠻好的?


    上虞海戰是不用說了,規模又小信息又少,除了當頭一棒震懾得各地的殖民列強頗為驚駭之外,恐怕沒有什麽人知道戰爭的底細;而中倭海戰……中倭海戰麽,親眼見證、切身體會的人倒是憑空多了一個數量級;但聽說江戶方麵被天火燒城驚得魂飛魄散,參與談判的高僧酒井氏被莫名排擠打壓,心灰意冷後遠赴他鄉不理政事,當地隻留下了一堆魔王滅世的詭異怪談而已;之後金陵談判雙方交鋒,幕府水戶氏倒是親眼見證了世子淩厲兇狠的嘴臉,但此人在談判中心力耗竭、一夜白頭,迴鄉的船上已經是重病奄奄,怕是不久於人世了……


    ——如此一來,東瀛方麵所有的一手資料全部斷絕,唯有荒誕不羈的怪誕傳聞留存於世,史料價值無足道哉;這場戰爭的全部描述,基本隻能仰仗於中方的史料。而中方的史料嘛……


    據儒望搞到的事後上書請功的奏摺、最權威的總結報告看,公文中提到了十二次「戚元靖」、八次「俞誌輔」,五次「海剛峰」以及江浙沿岸官員,而穆國公世子的尊姓大名,隻有區區三次。


    書寫歷史的人也就書寫了未來。而這個書寫方式嘛……


    當然,這也談不上是什麽先進的保密措施,也阻止不了朝廷中樞像個大噴頭一樣的持續播撒消息。但如果仔細考察實質,那大噴頭噴了這麽久,其實也沒噴出多少有用的消息。


    如果是這個效果的話……


    儒望猶豫了。


    「敢問世子。」他試探道:「如果發行債券後募集到了資金,世子打算如何使用呢?這一筆錢關係不小,銀行總得向客戶解釋清楚。」


    「放心放心,我們怎麽能讓朋友難做?」穆祺笑道:「這筆資金不會用在軍備上,否則也太過咄咄逼人了。我的意思,還是希望用這筆資金促進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能夠以大安朝廷邀請泰西的學者們到中原來走一走、看一看,彼此交換技術,共同提高。」


    這一話裏的新概念新詞彙實在太多,儒望居然一時都愣住了。以如今泰西的慣例,顯赫的貴族的確會豢養一二出名的博物學者,作為抬高家族身份及審美品味的招牌;但歸根結底,無論「數學」也好、「物理」也罷,此時都隻是頂層的貴人們以殘渣碎屑包養的玩物而已,說實話上不怎麽得台麵。一個貴族癡迷這種小道不足為奇,但癡迷到要調用國家資源和大筆資金來邀請那些「學者」,說實話還是有些過頭了。


    大概是看出了他的猶豫,世子補了一句:


    「如果有必要的話,先生可以以我國皇帝陛下的名義邀請——□□的皇冠作為擔保,這一份邀請應該夠有力度了吧?」


    「貴國的大皇帝陛下也贊同嗎?」


    「……當然。」


    ——飛玄真君萬壽帝君還不知道這個規劃,但知道了也一定不會反對的。第一嘛是穆國公府的聖眷與信任在這裏;第二嘛老登畢竟是舊時代的殘黨了,壓根意識不到思想文化大搞交流的後果。以真君的精明小氣,要是想從內庫裏掏個百萬兩來延請外藩學者,那可能要猶猶豫豫,百般推敲;但近現代的金融技術複雜而又巧妙,榨出的錢就像是憑空掉下來的。既然是憑空掉下來的錢,那真君當然也就無所謂了。


    「再說了,如果能招攬來外藩的學者,也可以為賢良的宗室搞一份差事嘛。」世子聲音漸漸低微,已經近乎自言自語:「兩全其美,是不是?」


    ·


    一月二十日,飛玄真君接受內閣的建議,寬宥前鄭王府的罪名,召世子朱載堉入京,同樣在外務處上學習行走,負責招待泰西入覲的賓客。這一份職缺顯赫卻無實權,待遇優隆而不預機務,被普遍視為是皇帝對宗室的安撫,以此平息幾番謀逆大案後親戚們的惶恐。


    一月二十五日,儒望向英吉利銀行及東印度公司遞交了《中西文化交流草案》,提出以大安朝廷發行國債的一百萬兩為資金,募集外事處開列名單,點名要邀請的歐陸學者,為其提供路費及生活費用;被重點圈定的高端人員,還可以拿到由中華皇帝鈴印的邀請函——以相對身份而言,這可是意料不到的榮寵,甚至足夠載入家族的歷史了。


    這一份草案於兩個月後被通過,後續建立的基金被視為是中西人才往來及知識輸送的裏程碑之一。異域文明的見聞大量灌入,極大程度開拓了中原的眼界。廣泛的交流強烈衝擊了傳統的壟斷,某些離經叛道的思想由此萌發,並藉由廉價的印刷技術迅速擴張,最終生長為足以動搖整個世界的洪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被皇帝偷看心聲日誌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傻二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傻二瘋並收藏被皇帝偷看心聲日誌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