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哪兒來的這麽多銀子?


    自兩漢將露天的金銀礦開採殆盡之後,中原就成了不擇不扣的貧銀國,白銀礦產比銅礦還更為短缺;朝廷一年的歲入是一千七八百兩白銀,但大半都是用糧食布帛及銅錢折算,真正能入庫的現銀也就三五百萬兩上下,足可見資源之匱乏。在這種大背景下,貪官們靠文物田產和珍玩攢出高額身家不算稀奇,稀奇的是居然真能在此貧瘠之至的儲藏中搜刮到數百萬兩的白銀。


    要知道,歷史上閆閣老倒台閆黨傾覆,抄家名錄《天水冰山錄》中,現銀也不過隻有百萬餘兩啊!


    考慮到閆閣老與小閣老的撈錢手段,這樣怪異的對比更是匪夷所思之至……天下厚顏無恥之撈錢聖體,難道還能在同一個時代出兩個嗎?


    大安的百姓,總不至於倒黴到了這個地步吧!


    在場眾人倒並不清楚中原礦藏的底細,但這也不妨礙他們敏銳察覺到數字之後詭異莫名的現實。所以滿朝重臣屏息凝神,繼續聽皇帝闡述錦衣衛上報的荒謬事實:


    「……欽犯的逆產大半都存在地窖中,沒有來得及運走。」真君漠然道:「他們打開了地窖,發現裏麵滿滿當當都是銀子——還不是一錠一錠的白銀,而是熔融之後鑄成了上千斤的銀球,搬也搬不動……」


    穆國公世子垂下了眼睛,收斂住漠然的神色:


    什麽叫「上千斤的大銀球」?不過「沒奈何」嘛!


    所謂「沒奈何」,應該是白銀大量輸入中原後富商們的發明,因為銀子太多用也用不完,所以幹脆熔鑄成大銀球儲存起來。一個大銀球上千斤重,就算是盜賊打開了地窖也絕對沒法全偷走,所以號稱「沒奈何」。通過這樣原始而可靠的的手段,巨量的白銀被沉澱在層層深土之下,誰也不能估算出具體的規模。


    當然,這種土撥鼠一樣的深斂密藏,正是所謂地主階級反動性的深刻體現之一。巨量的財富被嚴密封存在土中,既不用做投資也不用做消費,從此脫離於社會循環之外。新技術勃勃生發而嗷嗷待哺,守財奴卻占據著巨額的金銀抱殘而守缺,切斷循環阻絕革新,直到將整個文明拖入到僵死的絕境中為止……什麽叫地主階級阻礙生產力發展?這叫地主階級阻礙生產力發展。與這老一般的角色相比,資產階級再怎麽血腥殘暴,那都是生機勃勃的先進力量——至少人家還會投資技術研發,推進社會進步嘛!


    當然,這守財奴一樣的習慣弊端多多,卻無疑是大大便宜了抄家的錦衣衛;「沒奈何」圓球盜賊搬不走,急於逃命的欽犯更搬不走。巨量的白銀留在原地,極大的震撼了負責查抄的皇帝親信,也當然極大地震撼了皇帝本人。


    所以,真君稍一沉默,冷冷開口:「這些欽犯哪裏來的這麽多白銀?」


    這句話簡直明知故問,在場的人都能將答案猜個七七八八。但正因為彼此都有猜測,所以反而不好開口。如此尷尬的等待片刻,還是老實人李句容硬著頭皮迴話了:


    「……大約是走私所得。」


    「走私所得。」皇帝輕輕道:「走私的規模有這麽大嗎?」


    李句容:…………


    ……你這話還讓人怎麽接?


    不過,寥寥幾句問話之間,飛玄真君萬壽帝君終於將他的底細給抖出來了。說實話,如果錦衣衛抄出的是一堆古玩珍寶稀奇玩物,甚至哪怕隻是十餘萬幾十萬或者上百萬白銀,可能真君也就欣然笑納了;但六百萬兩白銀實在是太大了,巨額的數字以量變引發了質變,反而激起了皇帝難以揣測的恐懼——起碼有六百萬兩以上的白銀悄無聲息地流入了國內,而他居然還不知道是怎麽迴事!


    撈錢可能不是什麽問題,京城裏其實多得是撈錢沒夠的廢物,更不用說還有閆氏父子之類的奇才;飛玄真君和光同塵,其實也不是不可以忍耐;但這樣一筆富可敵國的資金完全逃脫了中樞的掌握,那才成了天大的問題!


    土地房產需要費力折變,古董字畫隻能在小圈子裏流通;但金銀不同,金銀到了哪裏都能使用,到了誰手上都是天然的貨幣。六百萬兩白銀沉甸甸在手,如果真是不計代價地砸下去,在家裏養個上千死士恐怕都不是難事;到了那個時候……


    真君當然愛錢,但更愛的卻是皇位。也正因為如此,昨夜他收到線報後並未狂喜,而是勃然發怒不可自製,千萬種猜想徘徊於胸口,乃至於輾轉不能入睡,竟因此傷風致病,不能不扶病召見內閣。


    雖然如此,大半夜未睡的真君思路依舊清晰。他以手捶床,厲聲道:


    「——原來規模如此之大,朝廷居然都還不知道!內外大臣,真是當的好差!」


    眾人趕忙垂首謝罪,內心卻各有嘀咕。說實話,走私集團一口氣整出這個大活,諸位重臣確實頗為驚異。但思來想去,這種私下的貿易怎麽會興盛到這個地步?還不是幾代皇帝忽視海防忽視貿易,一紙詔書一禁了之,上下擺爛出來的結果。隻不過真話難聽,大家隻有沉默而已。


    可皇帝當然不會做什麽反思,所以一室靜默之中,隻聽到他陰陽怪氣的低語:


    「幾個走私的官,地下的現銀就有五六百萬,朕每年卻還要向人討錢過日子!朝廷成了這個樣子,朕還蒙在鼓裏!沒有靠得住的人了,一個一個都是如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被皇帝偷看心聲日誌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傻二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傻二瘋並收藏被皇帝偷看心聲日誌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