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頁
被皇帝偷看心聲日誌後 作者:三傻二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批判的武器比不上武器的批判,在用武器將通倭集團痛痛快快批判一番後,真君心滿意足,又下詔讓內閣從速趕工,要在今年年末之前拿出悖逆宗室的處置方案。旨意一下,安安靜靜混了大半年的內閣終於繃不住了——不是吧老大,你還要殺?
京城殺重臣,江南殺官吏,如今又要動手殺宗室;一年之間三興大獄,這效率是不是稍稍有些快了一點呀?
內閣的閆閣老和許閣老見多識廣,其實對皇權擴張後真君的狂悖錯亂有充分的預期;但饒是如此,現下的局勢也大大超出了他們的預料,甚至激發了未知的驚恐——他們每每以孝武皇帝比擬當今;但武皇帝好歹也是大權在握數十載,到暮年時求仙心切而神經錯亂,才悍然突破心理底線,舉起屠刀狂殺一氣;可當今聖上這個舉止……您老大開殺戒的時候,都不需要做一點心理建設的嗎?從瘋癲老道到殺人狂魔,人設的轉變要不要這麽迅速啊!
當年楊廷和挑十五歲的興獻王世子做皇帝,看重的就是他謙恭好禮謹慎自持,矜矜然有古人之風;隻是料不到謙恭好禮的少年表象之下居然還有陰陽怪氣的第二形態,被這小登開啟了第二形態打得屁滾尿流。如今閆閣老與許閣老也是一時走眼,隻以為自己與真君相處已久,已經適應了這陰陽怪氣的老登形態;不料突破第二形態之後,老登還有個殺人如殺雞的癲佬形態——這還玩個雞毛啊!
在意識到局勢不對之後,閆閣老和許閣老的心理是相當緊張的。他們也沒想到真君居然能少走幾十年彎路,在短短幾個月內抵達武皇帝晚年殺人如麻的境界。這個速度實在是太快了,快得嚇人。
當然,作為站隊成功的不粘鍋,兩位閣老暫時還不會有什麽大礙。但朝堂上的事總是一損俱損,當年高皇帝殺胡惟庸時淮西勛貴也是跳上跳下,歡喜不可名狀;可鷸蚌相爭,也隻不過漁翁得利罷了。所以思前想後,還是找到了穆國公世子悄悄關說,打算三人聯名陳情,委婉的讓真君收收神通,至少殺人的速度得慢一點吧。
但出乎意料的是,向來以癲公著稱的穆國公世子居然莫名其妙地軟弱了下來。他同樣委婉的表示,陳情不是不可以寫,但恐怕很難觸及根本;畢竟以他的身份,實在不好為通倭的官員說情。
閣老隻能道:「這也不是為了外人,隻為了將來的世事著想……」
「無論世事再如何變遷,總不至於以通倭為貴。」世子道:「再說了,閣老也總不至於落到通倭的地步吧?」
話不投機半句多,兩位大佬無可奈何,隻有匆匆告辭而已。但離別之前,還是撂下了一句半威脅半提醒式的狠話:
「世子還是要自愛。我們是老了,其實也管不了太多,但世子的路還長,恐怕還是要好好考慮考慮將來的朝局!」
世子神色自若,禮送而出;隻是在告別的時候迴了一句話:
「閣老不必憂慮,在下當然是有計較的。」
至於有什麽計較,那就不是閣老們可以猜度的了。
·
內閣重臣私下溝通往來,行蹤本來是被嚴格保護的機密,但無奈真君權威擴張後以狠手整頓錦衣衛,眼線四布而羅網密織,終於將手腳插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方。許閣老及閆閣老上午拜訪了國公府在郊外的別院,下午詳細情報就送到了真君案前,並理所當然地得到了一聲冷笑:
「這兩個老頭果然還是不安分!」
按常理來說,內閣大臣們私下見見黨羽也沒有什麽,給皇帝辦事的白手套總歸也有自己的心思。但如今權力增長為所欲為,真君當然不會這區區常理約束。任何瞞著皇帝試圖自我保全的舉止都會激起他本能的反感,唯一能讓他滿意的,隻有表裏如一、忠誠老實、從不口出異議的乖寶寶。
所以,皇帝順手翻出了乖寶寶前幾日的奏章,順手批了個「可」。
……當然,奏章中的什麽「擴張工農兵」實在匪夷所思,在緊要地帶建設工廠又似乎有違祖製;但誰又會管他這麽多呢?
第127章 失控
因為穆國公世子不肯配合, 重臣們勸說皇帝的意圖當然也就成了夢幻泡影。於是內閣無可奈何,隻能在十二月初按時上交了三法司匯同審查悖逆宗室的報告;而由於形勢過於嚴峻,沒有人敢在皇帝的逆鱗上打馬虎眼, 所以這一份報告的措辭分外的嚴苛淩厲,亦充分展現了刑部刀筆吏鍛鍊羅織的素質。要是真按報告的規格一板一眼的判,那少說……少說也得是個滅族的罪名吧。
如果以往常的慣例, 這種報告應該是屬於開窗之前的掀屋頂;審判的官吏張牙舞爪狐假虎威, 做張做智的恐嚇天潢貴胄;皇帝再出麵緩和氣氛,施沐恩典收買人心, 主打一個紅臉白臉的相互配合。但現在……唉, 現在的皇帝瘋成這個樣子,內閣的重臣們心裏亦不能不生出畏怖與恐懼——你以為你是好心好意用掀屋頂換皇帝開窗戶, 可萬一飛玄真君順水推舟,真把屋頂給掀了呢?
以皇帝如今的做派,這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公文遞上去後再難迴轉, 罪證已定,就非得殺個血流成河不可。但宗室們畢竟沒有文官的素質,不懂得為了大局應該乖乖自殺彼此體麵, 不給上頭添麻煩;這些鳳子龍孫一旦在詔獄中鬧將起來, 那個離間骨肉、荼毒宗室的罪名……
京城殺重臣,江南殺官吏,如今又要動手殺宗室;一年之間三興大獄,這效率是不是稍稍有些快了一點呀?
內閣的閆閣老和許閣老見多識廣,其實對皇權擴張後真君的狂悖錯亂有充分的預期;但饒是如此,現下的局勢也大大超出了他們的預料,甚至激發了未知的驚恐——他們每每以孝武皇帝比擬當今;但武皇帝好歹也是大權在握數十載,到暮年時求仙心切而神經錯亂,才悍然突破心理底線,舉起屠刀狂殺一氣;可當今聖上這個舉止……您老大開殺戒的時候,都不需要做一點心理建設的嗎?從瘋癲老道到殺人狂魔,人設的轉變要不要這麽迅速啊!
當年楊廷和挑十五歲的興獻王世子做皇帝,看重的就是他謙恭好禮謹慎自持,矜矜然有古人之風;隻是料不到謙恭好禮的少年表象之下居然還有陰陽怪氣的第二形態,被這小登開啟了第二形態打得屁滾尿流。如今閆閣老與許閣老也是一時走眼,隻以為自己與真君相處已久,已經適應了這陰陽怪氣的老登形態;不料突破第二形態之後,老登還有個殺人如殺雞的癲佬形態——這還玩個雞毛啊!
在意識到局勢不對之後,閆閣老和許閣老的心理是相當緊張的。他們也沒想到真君居然能少走幾十年彎路,在短短幾個月內抵達武皇帝晚年殺人如麻的境界。這個速度實在是太快了,快得嚇人。
當然,作為站隊成功的不粘鍋,兩位閣老暫時還不會有什麽大礙。但朝堂上的事總是一損俱損,當年高皇帝殺胡惟庸時淮西勛貴也是跳上跳下,歡喜不可名狀;可鷸蚌相爭,也隻不過漁翁得利罷了。所以思前想後,還是找到了穆國公世子悄悄關說,打算三人聯名陳情,委婉的讓真君收收神通,至少殺人的速度得慢一點吧。
但出乎意料的是,向來以癲公著稱的穆國公世子居然莫名其妙地軟弱了下來。他同樣委婉的表示,陳情不是不可以寫,但恐怕很難觸及根本;畢竟以他的身份,實在不好為通倭的官員說情。
閣老隻能道:「這也不是為了外人,隻為了將來的世事著想……」
「無論世事再如何變遷,總不至於以通倭為貴。」世子道:「再說了,閣老也總不至於落到通倭的地步吧?」
話不投機半句多,兩位大佬無可奈何,隻有匆匆告辭而已。但離別之前,還是撂下了一句半威脅半提醒式的狠話:
「世子還是要自愛。我們是老了,其實也管不了太多,但世子的路還長,恐怕還是要好好考慮考慮將來的朝局!」
世子神色自若,禮送而出;隻是在告別的時候迴了一句話:
「閣老不必憂慮,在下當然是有計較的。」
至於有什麽計較,那就不是閣老們可以猜度的了。
·
內閣重臣私下溝通往來,行蹤本來是被嚴格保護的機密,但無奈真君權威擴張後以狠手整頓錦衣衛,眼線四布而羅網密織,終於將手腳插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方。許閣老及閆閣老上午拜訪了國公府在郊外的別院,下午詳細情報就送到了真君案前,並理所當然地得到了一聲冷笑:
「這兩個老頭果然還是不安分!」
按常理來說,內閣大臣們私下見見黨羽也沒有什麽,給皇帝辦事的白手套總歸也有自己的心思。但如今權力增長為所欲為,真君當然不會這區區常理約束。任何瞞著皇帝試圖自我保全的舉止都會激起他本能的反感,唯一能讓他滿意的,隻有表裏如一、忠誠老實、從不口出異議的乖寶寶。
所以,皇帝順手翻出了乖寶寶前幾日的奏章,順手批了個「可」。
……當然,奏章中的什麽「擴張工農兵」實在匪夷所思,在緊要地帶建設工廠又似乎有違祖製;但誰又會管他這麽多呢?
第127章 失控
因為穆國公世子不肯配合, 重臣們勸說皇帝的意圖當然也就成了夢幻泡影。於是內閣無可奈何,隻能在十二月初按時上交了三法司匯同審查悖逆宗室的報告;而由於形勢過於嚴峻,沒有人敢在皇帝的逆鱗上打馬虎眼, 所以這一份報告的措辭分外的嚴苛淩厲,亦充分展現了刑部刀筆吏鍛鍊羅織的素質。要是真按報告的規格一板一眼的判,那少說……少說也得是個滅族的罪名吧。
如果以往常的慣例, 這種報告應該是屬於開窗之前的掀屋頂;審判的官吏張牙舞爪狐假虎威, 做張做智的恐嚇天潢貴胄;皇帝再出麵緩和氣氛,施沐恩典收買人心, 主打一個紅臉白臉的相互配合。但現在……唉, 現在的皇帝瘋成這個樣子,內閣的重臣們心裏亦不能不生出畏怖與恐懼——你以為你是好心好意用掀屋頂換皇帝開窗戶, 可萬一飛玄真君順水推舟,真把屋頂給掀了呢?
以皇帝如今的做派,這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公文遞上去後再難迴轉, 罪證已定,就非得殺個血流成河不可。但宗室們畢竟沒有文官的素質,不懂得為了大局應該乖乖自殺彼此體麵, 不給上頭添麻煩;這些鳳子龍孫一旦在詔獄中鬧將起來, 那個離間骨肉、荼毒宗室的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