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左右望了一望,壓低了聲音:「前幾天江南的海剛峰送來了消息;他將朝廷下發的小冊子及新出版的《凡人修仙》都張貼於大庭廣眾之處,命官吏歷數倭寇罪行,以及通倭的種種罪惡;結果現場群情激憤,難以控製,甚至有數十人當場哭暈了過去——這個情緒……」


    朝廷編攥的兩百年以來有關倭寇問題的歷史總述不過隻是引子,它真正引發的是沿海一帶被荼毒已久悲憤莫可傾訴的情緒。這種情緒如山崩如海嘯,一旦決堤傾瀉,那就是汪洋恣肆,絕不可稍加控製;這樣的洪流隻能疏導不能堵截,隻能應和不能抗拒;而皇帝平反於公贈予諡號,恰恰就是惠而不費,應和情緒的一步好棋——至少以此為始,真君可以昭顯他與前代皇帝迥然不同的政治態度,從中謀取巨大的聲望。


    張太嶽被說動了,他默然沉吟,顯然已經在推敲奏摺的用詞。


    但世子當然是不用理會這些技術性工作的,所以他停了一停,再做指示:


    「……自然,涉及到了於公必然要涉及叫——我是說英宗。子孫自是不好評價祖宗的,但總可以委婉一點。聖上不是念念不忘,要為興獻皇帝謀求一個在太廟中的位置麽?要是擠占別人的位置,難度可能太大;但英宗廟裏的空間還大得很吶……」


    張太嶽微微變色:「世子是說——」


    遲疑片刻,他又道:「那就由我來……」


    「不,不必。」世子阻止了他:「不用你動筆。這是朱家的事,讓高肅卿來,讓裕王來!」


    ·


    十一月二日,迴朝多日的穆國公世子及戚元靖等聯名上書,大概陳述了艦隊東出大海討伐倭國的種種經過,其中特意提到,在「興獻皇帝」及「興獻皇後」號炮擊江戶時,「波浪兼天」、「聲響動地」,船上竟隱隱有虹彩霞光,璀璨明媚,又有瑞鳥翻飛,聲鳴鏗鏘,種種奇相人所共見,祥瑞難以言說雲雲。


    ——當然,所謂的虹彩不過是被激發的水霧折射的陽光;被驚飛的海鷗也隻會哇哇大叫。但氣氛到底已經烘托到了這裏,皇帝也並未表態,隻是將奏摺批轉給六部欣賞而已。


    但祥瑞到底起了該有的作用。十一月三日,有言官上書論於少保之冤,請求明旨平反,詔曰可。事乃定。


    第126章 膨脹


    ·


    事實證明, 雖然年深日久記憶已經趨於模糊,但老朱家殺人的手藝依然沒有落下,仍舊是當年高祖皇帝那令人不可忘懷的做派。總的來說, 自趙巨卿接管詔獄以後,短短一月之內連自殺帶病死,一口氣就送走了二十幾個四品以上的京官, 效率之高不減於洪武當年, 而震懾猶有過之——相比起明正典刑的公開處刑,如此近乎陰濕而猥瑣的隱秘手腕的確更能激起本來的畏懼;大概所謂的登式恐怖, 也不過乎如此了吧。


    當然, 在現在這種大勝還朝的時候,把政治氣氛搞得過於僵硬, 很不符合當今皇帝對於普天同慶的預期;所以詔獄血跡未幹,飛玄真君即大開方便之門,使出了封建時代皇權之於官僚係統的終極大招:


    擴招編製。


    十一月十日, 皇帝明發諭旨,向天下臣民詳細闡述了中倭《金陵條約》的種種條款;並特別指出,根據條款規定, 中方有義務幫助東瀛建設「清正廉明之海關機構」, 派駐官員親臨指導;如今雖已任命前工部侍郎閆東樓統籌對倭事宜,無奈海關事務千頭萬緒迥非一人能辦理,因此打算在明年再開恩科, 選拔熟悉海上貿易及外藩局勢的人才, 遠赴東瀛擔此重任雲雲。


    諭旨最後,還特別說明了此次外派東瀛的規格:因為是遠渡重洋而彰顯國威, 所以著意尊隆規格;派駐東瀛的使者共有八百人,隻要在恩科中博得資格, 起步就是正六品官的身份;外派俸祿還額外加重,除六品薪俸之外,還有每人每年一百五十兩的補貼,三十兩的寒暑賞賜;種種待遇優厚隆重,幾乎可以與京中重臣媲美,實在是國朝兩百年來未見過的慷慨。


    當然,之所以如此出手闊綽,純粹是因為《金陵條約》未雨綢繆,早就規定了中方派駐大臣的花銷一律由倭人負擔,飛玄真君輕鬆寫意,慷他人之慨而已。但無論如何,這封聖旨一經公示,仍舊是激起了一池的狂浪:


    八百個人!六品官!一年二百兩上下的收入!


    ——親爹,你怎麽不早說?!


    所謂寒窗苦讀十餘年,千軍萬馬過一線。國家的科舉三年一次,每年能取得的進士也不過就那麽一二百人;而此一二百人中,除了頂尖的十幾個能位列台閣唿風喚雨,剩餘的九成九也隻不過是在宦海中沉浮掙紮,靠著進士的老本勉強混一個六品七品的知縣府丞,將就著躋身士紳階層而已——就這樣一份枯燥無味的日子,也已經是千萬讀書人夢寐以求,皓首窮經而不可得的璀璨前景了。


    但如今,皇帝居然一口氣端出了八百個六品的名額遍饗天下——這意味著什麽?這意味著通天的小道驟然拓寬了十倍不止,往日裏鬱鬱不得出,近乎老死考場的秀才舉人,此時終於有了沐浴朝廷恩澤的機會!


    真君,有德啊!


    京城文華富盛之地,什麽消息都不可能隱瞞長久;詔獄裏大臣一個接一個的死,外麵的士林輿論雖然不敢公然非議,但難免心有戚戚焉,未嚐沒有恐懼怨恨的意思;但如今旨意橫空而出,諸位士人在恭讀了皇上聖意之後,那真是頃刻間便迴心轉意,立刻從細枝末節中領悟到了當今飛玄真君萬壽帝君的一片殷殷苦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被皇帝偷看心聲日誌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傻二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傻二瘋並收藏被皇帝偷看心聲日誌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