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頁
被皇帝偷看心聲日誌後 作者:三傻二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封旨意看似漫無邊際, 但文字中隱隱磨刀霍霍,卻比區區問罪的文書厲害太多了。地方官吏犯有過失, 如果朝廷以綱紀問責,雙方你來我往,彼此辯駁, 未必沒有緩和的餘地;但如果中央都問都不問,隻是兀自調集軍隊,趁著地方無法防備的時候控製要害封鎖通道, 那其中淩厲兇狠的殺機, 就是傻子都能聞得出來了。
中樞為何如此殺機騰騰,接旨的幾位也是一頭霧水。但身為飛玄真君信任有加的心腹,他們還是老老實實照章辦事, 瞞著地方官秘密做了布置;隨後奉旨迅速北上, 一路輕車簡從繞驛站而過,絕不透露絲毫消息。如此極速行軍, 三日之內跨越千裏,直到渡過黃河之後, 才在汴京一帶遇到了某位意料不到的熟人,卻正是如今在京畿一帶觀政的官場萌新歸震川,被張太嶽傳信委託,設法告假外出,送來了這數月以來京中至為緊要的消息。
「京中出大變故了!」即使已經遠離京城是非之地,潛身縮首不受波及,但隻要迴想起當初近乎翻天覆地的雷霆萬鈞,歸震川仍舊大為膽寒:「前幾個月也罷了,無非是朝中的文官糾合起來彈劾——彈劾世子,聖上卻也總不是不理會;但一個月多以前,這些人去西苑陳情,也不知是觸犯了什麽忌諱,激得皇上當場大怒,不但立刻傳命廷杖,還派出錦衣衛四下搜捕,往詔獄中投了上百人……」
說出這寥寥數句,歸震川臉上仍然大為膽寒。當時他休沐在家,恰好到穆國公府去管一管《凡人修仙》修撰的小事,結果就在門口撞見了錦衣衛騎馬馳騁而過,像虎狼一樣的橫衝直撞,四麵抓人——京城中的權貴大都比鄰而居,不少被抓捕的罪人就住在國公府的周遭,他是親眼看著錦衣衛的爪牙破門而入,揪著頭髮將犯官抓出,銬上枷鎖押赴檻車;當真是斯文掃地全無體統,將好好一條街道攪亂得活似人間地獄,更讓歸震川這種見識不多的底層小官魂飛魄散,頭一迴感受到了朝廷鬥爭的殘酷險惡。
說實話,也就是張太嶽分外照顧故人,想方設法的弄了個外放的職缺,讓歸震川出來散淡散淡,順便給世子送送消息;否則他這種根基不深的小官,真是一點自保的能力都沒有。京城風高浪急,上麵的大佬鬥得連大道都磨滅了,隻要一丁點餘波蔓延過來,那下麵的小蝦米稍不防備,paji就得被碾成肉醬。
「兇狠至此,真仿佛當年的大禮議了!」歸震川出聲嘆息,心有餘悸:「想不到幾十年過去了,聖上的脾氣一無更改,居然還能見到當初的場麵。」
這老朱家的官,怎麽就這麽難當呢?
「這倒不一定能類比。」世子沉吟道:「當初的大禮議哭宮門,皇帝也不過就是廷杖罷官而已;出格是出格了一點,其實驚動的範圍並不大;但這樣大規模的逮捕下獄……」
這就是家學淵源的好處了。即使大禮議驚天動地,但歸震川這樣的小官畢竟遠離政治中心,所知的也不過是一點道聽途說的見聞而已;但穆國公府樹大根深,不知道有多少親戚故舊是親身經歷過昔年驚濤駭浪的政治衝擊。也正因為如此,穆祺才能明確無誤的知道大禮議的底細——別看左順門前龍爭虎鬥,其實以實際而論,雙方都是留有餘地的。
哭宮門的一方留有餘地,所以隻是趴在宮門外嚎啕撞地,沒有衝進宮中撒潑打滾(那不成了奪門之變了麽?);皇帝一方亦留有餘地,所以才三令五申的讓人退出,勒令不聽後才大棍子打人,理由也相當之充分——宮門就是皇帝的家門,你跑到皇帝家門哭喪,怎麽能不大棒子趕出去?
正因為雙方都留有餘地,所以事情到最後也沒有鬧大。文官們當然沒有撼動皇權,但皇帝搞打擊報復也始終有個限度;就是罪魁禍首楊閣老父子,鬧到最後不也沒有處死麽?以飛玄真君從小到大的刻薄尖酸,這真是寬大慈悲之至了。
但以此觀之,如今的局勢卻是急轉直下,迥然而不同。關了門打屁股還能算是統治階級內部矛盾;派出錦衣衛公然上街抓人,那已經是將官員的臉按到地上摩擦,等同於公開撕破了顏麵。撕破顏麵之後,就算是有人存心搭救,往往也是有心無力了——子曰,唯名與器不可假人;當街檻送官威掃地,就算將來真能寬限,那又以什麽臉麵立身於朝?
真要到了這一步,基本人也就算是廢了。一口氣罷廢上百位官員的前途命運,牽連到的隨從故舊更是不知凡幾,這樣的舉措,會不會太有——太有魄力了?
作為文官興起刑法鬆懈,近乎於溫室中長大的士人,當然很難想像這樣攪渾一江清水的魄力。所以歸震川遲疑片刻,小聲開口:
「此事畢竟沒有先例……」
「喔,有的。」穆祺道:「高皇帝當年搞空印案和南北榜案,基本就是這麽個殺法。」
歸震川的眼睛鼓了起來。
大概是對往日平靜的時光念念不忘,歸震川遲疑片刻,還是垂死掙紮:
「雖然如此,但當街羞辱,未免折墮斯文。恐怕會寒了天下士人的心。」
「寒心與否,我也不知究底。」世子平靜道:「不過,如果聖上當真下定了決心,要動此雷霆之怒,那由南到北的官員一掃而光,倒是可以騰出不少的烏紗帽。如果海關與海軍的建設足夠順利,那朝廷的手上就會多出一大堆空白的官位,這麽多的官位,宗室要有人填補的。」
中樞為何如此殺機騰騰,接旨的幾位也是一頭霧水。但身為飛玄真君信任有加的心腹,他們還是老老實實照章辦事, 瞞著地方官秘密做了布置;隨後奉旨迅速北上, 一路輕車簡從繞驛站而過,絕不透露絲毫消息。如此極速行軍, 三日之內跨越千裏,直到渡過黃河之後, 才在汴京一帶遇到了某位意料不到的熟人,卻正是如今在京畿一帶觀政的官場萌新歸震川,被張太嶽傳信委託,設法告假外出,送來了這數月以來京中至為緊要的消息。
「京中出大變故了!」即使已經遠離京城是非之地,潛身縮首不受波及,但隻要迴想起當初近乎翻天覆地的雷霆萬鈞,歸震川仍舊大為膽寒:「前幾個月也罷了,無非是朝中的文官糾合起來彈劾——彈劾世子,聖上卻也總不是不理會;但一個月多以前,這些人去西苑陳情,也不知是觸犯了什麽忌諱,激得皇上當場大怒,不但立刻傳命廷杖,還派出錦衣衛四下搜捕,往詔獄中投了上百人……」
說出這寥寥數句,歸震川臉上仍然大為膽寒。當時他休沐在家,恰好到穆國公府去管一管《凡人修仙》修撰的小事,結果就在門口撞見了錦衣衛騎馬馳騁而過,像虎狼一樣的橫衝直撞,四麵抓人——京城中的權貴大都比鄰而居,不少被抓捕的罪人就住在國公府的周遭,他是親眼看著錦衣衛的爪牙破門而入,揪著頭髮將犯官抓出,銬上枷鎖押赴檻車;當真是斯文掃地全無體統,將好好一條街道攪亂得活似人間地獄,更讓歸震川這種見識不多的底層小官魂飛魄散,頭一迴感受到了朝廷鬥爭的殘酷險惡。
說實話,也就是張太嶽分外照顧故人,想方設法的弄了個外放的職缺,讓歸震川出來散淡散淡,順便給世子送送消息;否則他這種根基不深的小官,真是一點自保的能力都沒有。京城風高浪急,上麵的大佬鬥得連大道都磨滅了,隻要一丁點餘波蔓延過來,那下麵的小蝦米稍不防備,paji就得被碾成肉醬。
「兇狠至此,真仿佛當年的大禮議了!」歸震川出聲嘆息,心有餘悸:「想不到幾十年過去了,聖上的脾氣一無更改,居然還能見到當初的場麵。」
這老朱家的官,怎麽就這麽難當呢?
「這倒不一定能類比。」世子沉吟道:「當初的大禮議哭宮門,皇帝也不過就是廷杖罷官而已;出格是出格了一點,其實驚動的範圍並不大;但這樣大規模的逮捕下獄……」
這就是家學淵源的好處了。即使大禮議驚天動地,但歸震川這樣的小官畢竟遠離政治中心,所知的也不過是一點道聽途說的見聞而已;但穆國公府樹大根深,不知道有多少親戚故舊是親身經歷過昔年驚濤駭浪的政治衝擊。也正因為如此,穆祺才能明確無誤的知道大禮議的底細——別看左順門前龍爭虎鬥,其實以實際而論,雙方都是留有餘地的。
哭宮門的一方留有餘地,所以隻是趴在宮門外嚎啕撞地,沒有衝進宮中撒潑打滾(那不成了奪門之變了麽?);皇帝一方亦留有餘地,所以才三令五申的讓人退出,勒令不聽後才大棍子打人,理由也相當之充分——宮門就是皇帝的家門,你跑到皇帝家門哭喪,怎麽能不大棒子趕出去?
正因為雙方都留有餘地,所以事情到最後也沒有鬧大。文官們當然沒有撼動皇權,但皇帝搞打擊報復也始終有個限度;就是罪魁禍首楊閣老父子,鬧到最後不也沒有處死麽?以飛玄真君從小到大的刻薄尖酸,這真是寬大慈悲之至了。
但以此觀之,如今的局勢卻是急轉直下,迥然而不同。關了門打屁股還能算是統治階級內部矛盾;派出錦衣衛公然上街抓人,那已經是將官員的臉按到地上摩擦,等同於公開撕破了顏麵。撕破顏麵之後,就算是有人存心搭救,往往也是有心無力了——子曰,唯名與器不可假人;當街檻送官威掃地,就算將來真能寬限,那又以什麽臉麵立身於朝?
真要到了這一步,基本人也就算是廢了。一口氣罷廢上百位官員的前途命運,牽連到的隨從故舊更是不知凡幾,這樣的舉措,會不會太有——太有魄力了?
作為文官興起刑法鬆懈,近乎於溫室中長大的士人,當然很難想像這樣攪渾一江清水的魄力。所以歸震川遲疑片刻,小聲開口:
「此事畢竟沒有先例……」
「喔,有的。」穆祺道:「高皇帝當年搞空印案和南北榜案,基本就是這麽個殺法。」
歸震川的眼睛鼓了起來。
大概是對往日平靜的時光念念不忘,歸震川遲疑片刻,還是垂死掙紮:
「雖然如此,但當街羞辱,未免折墮斯文。恐怕會寒了天下士人的心。」
「寒心與否,我也不知究底。」世子平靜道:「不過,如果聖上當真下定了決心,要動此雷霆之怒,那由南到北的官員一掃而光,倒是可以騰出不少的烏紗帽。如果海關與海軍的建設足夠順利,那朝廷的手上就會多出一大堆空白的官位,這麽多的官位,宗室要有人填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