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頁
被皇帝偷看心聲日誌後 作者:三傻二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以穆國公府的地位,隻要老登破防後用了手段試圖查人,他都不可能聽不到一點風聲。如今京城內外還算平靜,自己甚至還能悠哉悠哉的吐槽到不想吐槽為止,那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實在不像是日誌泄漏之後該有的陣仗。
……或許,他還是過慮了吧?
·
過慮不過慮不好說,但老登的舉止卻很快激起了穆祺更大的疑惑。在離大年還有十幾日的當口,飛玄真君做出了一個匪夷所思的舉動——他下令驅散了供奉在西苑中的諸多方士,並嚴禁地方再進獻什麽「奇人異士」,違者重罪論處。
……不是哥們,這真有些怪了。
第103章 改變
皇帝驅逐方士的旨意是真正的雷霆萬鈞, 並充分體現了朱家皇帝習以為常的刻薄寡恩與翻臉不認人。當天下達當天執行,在早上方士們還是親封的大賢仙師身份顯赫地位尊隆,橫行京中不可一世;到中午錦衣衛就上門來了。名義上是通知方士高人們趕快搬遷出京, 實際上卻是直接動手趕人,至於死活要抵賴拖延妄圖以拖待變的某些怨種,那錦衣衛幹脆就抄家——上下積蓄被掏個精光, 你還怎麽在京城混?
隻能說狠還是老登狠, 喜歡的時候捧到九天之上,怨恨的時候摔到地獄第十八層, 還要額外踩上一萬隻腳;枯榮變易隻在頃刻之間, 而飛玄真君翻雲覆雨辣手無情,甚至都不用做一點心理建設。一個月前還是溫言細語大加賞賜, 一個月後就是油煎火烤輪番逼迫。金杯共汝飲,白刃不相饒;文臣武將尚且還躲不過這一遭,何況乎人人厭煩的方士野人?
所以, 旨意下發後不過幾日,穆祺就在街邊看到混亂之至的場景——錦衣衛先禮後兵,語言威脅之後再不就範, 就用馬鞭和鐵鏈硬生生把高人們從宅邸中抽出來, 劈頭蓋臉又是痛打又是推搡,打得養尊處優的方士們在地上亂爬,哀嚎哭喊聲驚天動地, 攪擾得周遭的貴人們都不得安寧。先前方士非常受寵, 被賞賜的宅邸毗鄰西苑,左右的街坊非富即貴;如今錦衣衛當街打人, 各位勛貴文武在家裏都能聽個清清楚楚。
別看平日裏方士趾高氣揚威風凜凜,到了這種關鍵之至的時候, 就能看出身份微妙的差異了。如果錦衣衛當街暴打的是勛貴文官或者武將,大概知道消息的貴人們都會拚死阻攔,即使與鷹犬翻臉亦在所不惜——大家都是皇帝的臣子,有了罪責可以明正典刑,依朝廷的法度祖宗的法度處置,怎麽能肆意妄為濫用私刑?但這些江湖術士方外野種,說好聽了點叫無拘無束,說難聽點就是沒有任何保護,身份上等同於皇帝豢養的寵物。皇帝要毒打他的寵物,你又能說些什麽?
但哪怕是打自己家的狗,也總要有個限度嘛。或許是錦衣玉食了太久已經忘了自己的身份,很多被驅逐出來的方士急迫之餘破口大罵,開始還隻是罵錦衣衛罵東廠罵朝廷的各路鷹犬,到最後被打得實在受不了了,居然開口罵起了飛玄真君——這些方士不少是走街竄巷的江湖出身,噴起髒話來一個比一個狠,也一個比一個惡毒,真正不忍卒聽。不過錦衣衛本來也不必細聽,隻要察覺出這些貨色居然敢誹謗君上,立刻就是一棍下去,內髒破裂、筋斷骨折,片刻功夫就咽了氣。
這一下大家就完全不能接受了。錦衣衛當街打人也就算了,怎麽還一棍子直接把人打死了?血唿啦的腦漿內髒糊得滿街都是,勛貴們不過年的嗎?
都是禦前說得上話的人,誰也不可能白白忍下這口鳥氣,所以很快就合寫了一個奏摺,請求李再芳代交。李公公倒是代交了,但很快又拎著奏摺出來了:
「好教各位知道,皇上說了,這些錦衣衛舉止是有欠妥當,他會命人重重的申斥……」
此語一出,大眾愕然之至。有幾個膽大的幹脆偷偷嘀咕,聲音不大不小,剛好能讓大家都聽到:
「申斥?那又有什麽用?」
「就是!穆國公家的那位被申斥多少次了?我看也是我行我素……」
可惜,穆國公家的世子剛好就在現場,於是立刻怒目而視,試圖從人群中搜尋出那幾個嘴賤的角色。還是為首的徐國公老成持重,及時打斷了這危險之至的抱怨,向李公公拱一拱手:
「陛下說要申斥,臣下也不敢多嘴。但畢竟是京畿要地,當眾殺人,難免駭人視聽。可否請公公轉奏聖上,還是要以祥和為上?」
「咱家自然是轉奏過的。」李公公嘆了口氣:「但皇爺已經說了,這些人要是自己退出京城,哪裏會有這些禍事?如今都是他們自尋死路,皇爺也無可奈何。」
「但到底不好大開殺戒……」
「大開殺戒又能如何呢?」李再芳打斷了他:「國公爺知不知道,昨日聖上特地下了旨意,在詔獄中賜死了好幾個宗室?」
尹王叛亂所引發的驚天大案還在慢慢審理當中,關鍵的罪名沒有個一兩年確定不下來。但邊緣人物的罪證卻相當好處理,到現在已經搜羅了個七七八八,隻等皇帝定罪而已。而飛玄真君萬壽帝君亦毫不含糊,果斷下達了最淩厲的處置:
統統處死。
當然,謀反叛亂大逆不道,理論上說千刀萬剮也不足惜,更何況隻是區區賜死?但理論終究隻是理論,實際上前朝武宗皇帝時宗室屢屢作亂,除了罪魁禍首不得不殺之外,其餘基本都是圈禁鳳陽高牆了事。這樣不分親疏的一律賜死,實在是,實在是——
……或許,他還是過慮了吧?
·
過慮不過慮不好說,但老登的舉止卻很快激起了穆祺更大的疑惑。在離大年還有十幾日的當口,飛玄真君做出了一個匪夷所思的舉動——他下令驅散了供奉在西苑中的諸多方士,並嚴禁地方再進獻什麽「奇人異士」,違者重罪論處。
……不是哥們,這真有些怪了。
第103章 改變
皇帝驅逐方士的旨意是真正的雷霆萬鈞, 並充分體現了朱家皇帝習以為常的刻薄寡恩與翻臉不認人。當天下達當天執行,在早上方士們還是親封的大賢仙師身份顯赫地位尊隆,橫行京中不可一世;到中午錦衣衛就上門來了。名義上是通知方士高人們趕快搬遷出京, 實際上卻是直接動手趕人,至於死活要抵賴拖延妄圖以拖待變的某些怨種,那錦衣衛幹脆就抄家——上下積蓄被掏個精光, 你還怎麽在京城混?
隻能說狠還是老登狠, 喜歡的時候捧到九天之上,怨恨的時候摔到地獄第十八層, 還要額外踩上一萬隻腳;枯榮變易隻在頃刻之間, 而飛玄真君翻雲覆雨辣手無情,甚至都不用做一點心理建設。一個月前還是溫言細語大加賞賜, 一個月後就是油煎火烤輪番逼迫。金杯共汝飲,白刃不相饒;文臣武將尚且還躲不過這一遭,何況乎人人厭煩的方士野人?
所以, 旨意下發後不過幾日,穆祺就在街邊看到混亂之至的場景——錦衣衛先禮後兵,語言威脅之後再不就範, 就用馬鞭和鐵鏈硬生生把高人們從宅邸中抽出來, 劈頭蓋臉又是痛打又是推搡,打得養尊處優的方士們在地上亂爬,哀嚎哭喊聲驚天動地, 攪擾得周遭的貴人們都不得安寧。先前方士非常受寵, 被賞賜的宅邸毗鄰西苑,左右的街坊非富即貴;如今錦衣衛當街打人, 各位勛貴文武在家裏都能聽個清清楚楚。
別看平日裏方士趾高氣揚威風凜凜,到了這種關鍵之至的時候, 就能看出身份微妙的差異了。如果錦衣衛當街暴打的是勛貴文官或者武將,大概知道消息的貴人們都會拚死阻攔,即使與鷹犬翻臉亦在所不惜——大家都是皇帝的臣子,有了罪責可以明正典刑,依朝廷的法度祖宗的法度處置,怎麽能肆意妄為濫用私刑?但這些江湖術士方外野種,說好聽了點叫無拘無束,說難聽點就是沒有任何保護,身份上等同於皇帝豢養的寵物。皇帝要毒打他的寵物,你又能說些什麽?
但哪怕是打自己家的狗,也總要有個限度嘛。或許是錦衣玉食了太久已經忘了自己的身份,很多被驅逐出來的方士急迫之餘破口大罵,開始還隻是罵錦衣衛罵東廠罵朝廷的各路鷹犬,到最後被打得實在受不了了,居然開口罵起了飛玄真君——這些方士不少是走街竄巷的江湖出身,噴起髒話來一個比一個狠,也一個比一個惡毒,真正不忍卒聽。不過錦衣衛本來也不必細聽,隻要察覺出這些貨色居然敢誹謗君上,立刻就是一棍下去,內髒破裂、筋斷骨折,片刻功夫就咽了氣。
這一下大家就完全不能接受了。錦衣衛當街打人也就算了,怎麽還一棍子直接把人打死了?血唿啦的腦漿內髒糊得滿街都是,勛貴們不過年的嗎?
都是禦前說得上話的人,誰也不可能白白忍下這口鳥氣,所以很快就合寫了一個奏摺,請求李再芳代交。李公公倒是代交了,但很快又拎著奏摺出來了:
「好教各位知道,皇上說了,這些錦衣衛舉止是有欠妥當,他會命人重重的申斥……」
此語一出,大眾愕然之至。有幾個膽大的幹脆偷偷嘀咕,聲音不大不小,剛好能讓大家都聽到:
「申斥?那又有什麽用?」
「就是!穆國公家的那位被申斥多少次了?我看也是我行我素……」
可惜,穆國公家的世子剛好就在現場,於是立刻怒目而視,試圖從人群中搜尋出那幾個嘴賤的角色。還是為首的徐國公老成持重,及時打斷了這危險之至的抱怨,向李公公拱一拱手:
「陛下說要申斥,臣下也不敢多嘴。但畢竟是京畿要地,當眾殺人,難免駭人視聽。可否請公公轉奏聖上,還是要以祥和為上?」
「咱家自然是轉奏過的。」李公公嘆了口氣:「但皇爺已經說了,這些人要是自己退出京城,哪裏會有這些禍事?如今都是他們自尋死路,皇爺也無可奈何。」
「但到底不好大開殺戒……」
「大開殺戒又能如何呢?」李再芳打斷了他:「國公爺知不知道,昨日聖上特地下了旨意,在詔獄中賜死了好幾個宗室?」
尹王叛亂所引發的驚天大案還在慢慢審理當中,關鍵的罪名沒有個一兩年確定不下來。但邊緣人物的罪證卻相當好處理,到現在已經搜羅了個七七八八,隻等皇帝定罪而已。而飛玄真君萬壽帝君亦毫不含糊,果斷下達了最淩厲的處置:
統統處死。
當然,謀反叛亂大逆不道,理論上說千刀萬剮也不足惜,更何況隻是區區賜死?但理論終究隻是理論,實際上前朝武宗皇帝時宗室屢屢作亂,除了罪魁禍首不得不殺之外,其餘基本都是圈禁鳳陽高牆了事。這樣不分親疏的一律賜死,實在是,實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