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頁
被皇帝偷看心聲日誌後 作者:三傻二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那就有勞許閣老了。」
「豈敢豈敢,首輔實在謬讚。倒是首輔主持大局,別有一番辛苦。」
…………
如此風輕雲淡,如此平靜恬和,言語往來體貼溫煦,情誼殷切而又含蓄,仿佛這是兩個老臣在午後輕鬆而又散淡的閑談。但恰恰是在這樣平淡無奇的光景中,兩人談笑風生你來我往,輕描淡寫的就定下了開戰之前朝中種種的格局——兵之大事,猶在廟算;多算者勝,少算者敗。兩位閣老或許不懂軍事,但還能不懂朝政平衡麽?
軍事,我不行;朝局,你不行。穆國公世子這種生瓜蛋子,懂得怎麽威懾百官嗎?
當然,事到臨頭,閣老們的手段也就要激烈一點了。他們彼此討論了幾句,總結起來無非是三段論:不聽話的刺頭直接閑置;愛惹事的暫且罷官;有可能擾亂大局的重拳出擊,要麽關要麽殺。閆閣老殺不了的許閣老殺,許閣老殺不了的閆閣老殺;兩個閣老都殺不了的讓錦衣衛秘密解決;突出一個心狠手辣,絕無遲疑。
不過,如此血腥淋漓的議論,卻是在一派安靜祥和中徐徐展開。兩位閣老一邊喝茶一邊殺人,一來一往渾無煙火氣,三兩句間就能定人生死。隻有世子戰戰兢兢的端坐在側,迫不得已聆聽殺人罷人關人的種種精妙思路,那真是如坐針氈如芒在背如鯁在喉,生平第一次感到了驚恐侷促,以及某種莫大的不安。
……不是,哥幾個都這麽狠的嗎?
作為一個年輕、幼稚、單純的懵懂新人,直到此時此刻,世子才終於認識到了這個世界的殘酷真相:無論飛玄真君萬壽帝君,抑或閆閣老許閣老,這三個老登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之所以先前朝政一潭死水毫無波瀾,純粹是因為三個老登彼此牽製彼此消耗,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危險性。可是,如果有一個目標能將這三位團結起來,那麽合此三登之力,是真能攪得天下大亂,山崩地裂的!
這團結的力量,是不是也太嚇人了點?
·
下定決心就是雷厲風行。兩位閣老也不搞什麽官樣文章了,一壺茶下肚後辦法也商量得差不多了。隻要請李再芳將清單送皇帝過目即可。三位重臣告辭出門,閆閣老則特意留了一步,要與世子議論議論造海船的大事。但看了一眼世子的臉色,他卻換了個題目:
「世子以為我等過於不擇手段了麽?」
世子嘴角抽搐:「……不敢。」
「其實世子想想就能明白了。」閆閣老平靜道:「如果這一仗能打贏,他們那些人遲早也是個死,死了的人不會說話,安什麽罪名都是活人說了算;反之,如果這一仗打輸了,就算現在手下留情,又有什麽意義呢?」
「勝利者是不受指責的——我記得這是世子說過的話吧?」
第101章 預備
事實證明, 兩位閣老能在風波詭譎的老登一朝混到現在這個位置,那是盛名之下,絕無虛士。平日裏世子之所以能耀武揚威, 襯托得兩位閣老仿佛隻是個可愛而迷人的反派角色,那純粹是因為穆國公府防禦太高無法擊穿,政治上上隻有你好我好大家好;可到了普通一級的官員眼裏, 這兩位閣老就真正是天上降魔主, 人間太歲神,手腕之狠辣淩厲, 絕對能止小兒夜啼——而且不要忘了, 兩位閣老昔日的赫赫戰績,那還隻是單打獨鬥, 以一人敵萬人而闖出來的聲名;如今兩人強強聯手,那戰鬥力當然立即就是暴增!狂增!勁增!
殺殺殺殺殺!兩位閣老此刻的氣勢比之任何時候也更強大十倍、五十倍;無比霸念,無比狂態, 如此的究極形態——天下間還有什麽可以抵擋?!
至於如何個勁增法,穆國公世子很快也見識到了。在關鍵問題上兩位大佬從來不拖延,第二天閆閣老就指使手下上書, 彈劾王鵬等與外藩勾結圖謀叛逆罪在不赦;筆鋒淩厲氣勢洶洶, 一上手就直接戳對方死穴,充分展示了首輔的老辣。當然,一封彈劾還是不夠的, 被關在詔獄的王鵬還能勉強狡辯。但許閣老同樣也出手了——他不知在什麽時候扣下了王鵬往老家送的密信, 出示密信後再將王家家人寫的服辯往詔獄裏一送,左庶子王鵬很快就絕望自裁了——至於是不是真的自裁, 那也不必追究得這麽細。
當然,這一整套流程肯定是有相當瑕疵的, 如果細細追究未必不能翻案。但政治鬥爭的狠毒與精妙之處就在這裏了,人家講究的不是什麽環環相扣精密細緻,而純粹是以快打快,痛下狠手,搶先製造既定事實——官場上的攻訐難免會有程序問題,但死人是絕對翻不了天的;任你布局精妙棋路高明算無遺策,隻要拎起棋盤往腦殼上一敲,誰都隻能蹬腿躺板板。
所以說,相比起這樣久經戰陣的老登,世子還是太年輕、太幼稚、太單純了,他看起來是瘋瘋癲癲到處創人,但實際上卻是心慈手軟狐疑不決;殺倭寇殺葡萄牙人時或者還能痛下決心,要殺朝堂上朝夕相處的同僚下屬,其實也是很難有這個狠辣的。但如今形勢反轉,兩位閣老的加入,恰恰彌補了世子決心的不足——無論平常再怎麽溫文爾雅,那種封建官僚視人命如草芥的習慣,真不是一般人可以學得會的。
但同樣,兩位閣老的加入,也給穆國公世子製造了莫大的壓力。王鵬在獄中自殺之後,閆黨的攻勢依然沒有絲毫緩和,當天就指使禦史上了七八封奏摺,每一件都是咄咄逼人、斬盡殺絕的氣勢;而穆祺將奏摺抄錄迴來給張太嶽觀看,欣賞時不由連連出聲嗟嘆:
「豈敢豈敢,首輔實在謬讚。倒是首輔主持大局,別有一番辛苦。」
…………
如此風輕雲淡,如此平靜恬和,言語往來體貼溫煦,情誼殷切而又含蓄,仿佛這是兩個老臣在午後輕鬆而又散淡的閑談。但恰恰是在這樣平淡無奇的光景中,兩人談笑風生你來我往,輕描淡寫的就定下了開戰之前朝中種種的格局——兵之大事,猶在廟算;多算者勝,少算者敗。兩位閣老或許不懂軍事,但還能不懂朝政平衡麽?
軍事,我不行;朝局,你不行。穆國公世子這種生瓜蛋子,懂得怎麽威懾百官嗎?
當然,事到臨頭,閣老們的手段也就要激烈一點了。他們彼此討論了幾句,總結起來無非是三段論:不聽話的刺頭直接閑置;愛惹事的暫且罷官;有可能擾亂大局的重拳出擊,要麽關要麽殺。閆閣老殺不了的許閣老殺,許閣老殺不了的閆閣老殺;兩個閣老都殺不了的讓錦衣衛秘密解決;突出一個心狠手辣,絕無遲疑。
不過,如此血腥淋漓的議論,卻是在一派安靜祥和中徐徐展開。兩位閣老一邊喝茶一邊殺人,一來一往渾無煙火氣,三兩句間就能定人生死。隻有世子戰戰兢兢的端坐在側,迫不得已聆聽殺人罷人關人的種種精妙思路,那真是如坐針氈如芒在背如鯁在喉,生平第一次感到了驚恐侷促,以及某種莫大的不安。
……不是,哥幾個都這麽狠的嗎?
作為一個年輕、幼稚、單純的懵懂新人,直到此時此刻,世子才終於認識到了這個世界的殘酷真相:無論飛玄真君萬壽帝君,抑或閆閣老許閣老,這三個老登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之所以先前朝政一潭死水毫無波瀾,純粹是因為三個老登彼此牽製彼此消耗,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危險性。可是,如果有一個目標能將這三位團結起來,那麽合此三登之力,是真能攪得天下大亂,山崩地裂的!
這團結的力量,是不是也太嚇人了點?
·
下定決心就是雷厲風行。兩位閣老也不搞什麽官樣文章了,一壺茶下肚後辦法也商量得差不多了。隻要請李再芳將清單送皇帝過目即可。三位重臣告辭出門,閆閣老則特意留了一步,要與世子議論議論造海船的大事。但看了一眼世子的臉色,他卻換了個題目:
「世子以為我等過於不擇手段了麽?」
世子嘴角抽搐:「……不敢。」
「其實世子想想就能明白了。」閆閣老平靜道:「如果這一仗能打贏,他們那些人遲早也是個死,死了的人不會說話,安什麽罪名都是活人說了算;反之,如果這一仗打輸了,就算現在手下留情,又有什麽意義呢?」
「勝利者是不受指責的——我記得這是世子說過的話吧?」
第101章 預備
事實證明, 兩位閣老能在風波詭譎的老登一朝混到現在這個位置,那是盛名之下,絕無虛士。平日裏世子之所以能耀武揚威, 襯托得兩位閣老仿佛隻是個可愛而迷人的反派角色,那純粹是因為穆國公府防禦太高無法擊穿,政治上上隻有你好我好大家好;可到了普通一級的官員眼裏, 這兩位閣老就真正是天上降魔主, 人間太歲神,手腕之狠辣淩厲, 絕對能止小兒夜啼——而且不要忘了, 兩位閣老昔日的赫赫戰績,那還隻是單打獨鬥, 以一人敵萬人而闖出來的聲名;如今兩人強強聯手,那戰鬥力當然立即就是暴增!狂增!勁增!
殺殺殺殺殺!兩位閣老此刻的氣勢比之任何時候也更強大十倍、五十倍;無比霸念,無比狂態, 如此的究極形態——天下間還有什麽可以抵擋?!
至於如何個勁增法,穆國公世子很快也見識到了。在關鍵問題上兩位大佬從來不拖延,第二天閆閣老就指使手下上書, 彈劾王鵬等與外藩勾結圖謀叛逆罪在不赦;筆鋒淩厲氣勢洶洶, 一上手就直接戳對方死穴,充分展示了首輔的老辣。當然,一封彈劾還是不夠的, 被關在詔獄的王鵬還能勉強狡辯。但許閣老同樣也出手了——他不知在什麽時候扣下了王鵬往老家送的密信, 出示密信後再將王家家人寫的服辯往詔獄裏一送,左庶子王鵬很快就絕望自裁了——至於是不是真的自裁, 那也不必追究得這麽細。
當然,這一整套流程肯定是有相當瑕疵的, 如果細細追究未必不能翻案。但政治鬥爭的狠毒與精妙之處就在這裏了,人家講究的不是什麽環環相扣精密細緻,而純粹是以快打快,痛下狠手,搶先製造既定事實——官場上的攻訐難免會有程序問題,但死人是絕對翻不了天的;任你布局精妙棋路高明算無遺策,隻要拎起棋盤往腦殼上一敲,誰都隻能蹬腿躺板板。
所以說,相比起這樣久經戰陣的老登,世子還是太年輕、太幼稚、太單純了,他看起來是瘋瘋癲癲到處創人,但實際上卻是心慈手軟狐疑不決;殺倭寇殺葡萄牙人時或者還能痛下決心,要殺朝堂上朝夕相處的同僚下屬,其實也是很難有這個狠辣的。但如今形勢反轉,兩位閣老的加入,恰恰彌補了世子決心的不足——無論平常再怎麽溫文爾雅,那種封建官僚視人命如草芥的習慣,真不是一般人可以學得會的。
但同樣,兩位閣老的加入,也給穆國公世子製造了莫大的壓力。王鵬在獄中自殺之後,閆黨的攻勢依然沒有絲毫緩和,當天就指使禦史上了七八封奏摺,每一件都是咄咄逼人、斬盡殺絕的氣勢;而穆祺將奏摺抄錄迴來給張太嶽觀看,欣賞時不由連連出聲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