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頁
被皇帝偷看心聲日誌後 作者:三傻二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些宗藩事先就打聽過飛玄真君的喜好, 知道他六十大壽時多半還要到湖北給親爹親媽掃墓,所以私下已經養好了倭國的死士,打算趁飛玄真君泛舟湖畔時來一個彗星襲日——橫豎大安皇帝易溶於水, 離奇暴死的又不止一個!
這一套方案做得粗糙之極, 輕易就被上虞縣令海剛峰探知了風聲,隨後借著欽差王潤蓮的王命旗牌直接將王府一圍, 從密室查抄出了全套的證據,直接送進了京城。
這一套東西遞到禦前, 激起的暴怒可想而知。當天內閣的重臣們甚至都不敢迴家,全部都聚在宮中值房靜坐,屏息凝神的等消息。而飛玄真君也沒叫他們失望,立刻送來出一張墨跡淋漓的紙條:
「頃接浙江八百裏急遞所呈諸蕃罪狀,喪心病狂觸目驚心,朕覽之不勝驚駭;著內閣及六部公議!」
幾十個字大小不一、筆畫淩亂,倒像是幼兒的筆跡。在場一看便知是皇帝病中親筆。能頂著後遺症抖著手也要寫這麽一張紙條,可見飛玄真君萬壽帝君激憤到了何等地步!
主辱臣死,主上狂怒至此,臣子不能不憤君上之慨;但身為皇權最忠實的貼心老棉襖,首輔閆閣老及次輔許閣老卻隻將紙條傳看了一迴,隨後放上書桌,迴位閉目安坐,竟然沒有再說一個字。
明明是叫內閣公議,拿到紙條一言不發,豈不是有欺君忤逆的嫌疑?眾人疑竇滿腹,莫知所以,也隻好隨之沉默。
如此默然一刻鍾之久,大家才終於從心底服了這兩隻老狐狸——剛才奉命傳旨的李再芳又匆匆折返,抓起桌上的紙條就在油燈上點燃,然後厲聲警告在場的重臣絕不許泄漏,權當沒有這麽一份旨意。
麵對諸位大臣的詰問,李公公猶豫再三,終於嘆出一口氣來:
「還不是時候!」
·
的確還不是時候。飛玄真君狂怒上頭之時,或許還能橫行無忌肆意妄為,但稍稍清醒後理智迴籠,卻不能不麵臨最殘酷的問題——如果宗藩僅僅是作惡多端妄行不道,那其實也還有緩和的空間;一旦涉及到犯上作亂,雙方就非得徹底攤牌,見個高低死活不可。既然彼此都要攤牌,對方的同黨盟友親眷當然要不惜一切魚死網破,動用一切的手腕——如果掙紮中真的把倭寇和葡萄牙人的軍隊拉了過來,朝廷又為之奈何?
能鎮壓軍隊的隻有軍隊,但現在屈指一算,九邊的邊軍要防備蒙古護衛京城,決計不能動用;各省的駐軍早就因為國庫空虛裁了大半;至於京營的戍衛部隊嘛……
飛玄真君板著指頭算到這裏,不能不感到一陣強烈的心虛。
隻能說因果報應循環不爽,飛玄真君在京中揮霍無度敗壞朝政挑撥內鬥爽了這麽多年,終於也等到了孽力迴饋的那一天。京城中的軍隊到底有多少在吃空餉,僅存的那點人手又到底有多少戰力,皇帝是根本不敢知道,也根本不敢去想——這點兵力也就隻能縮在城內噹噹裱糊匠,要是真拉到海邊兩軍對壘,怕不是會把整個朝廷的底褲都給扯下來!
真要鬧到那個地步,動心思的恐怕就不止幾個腦子進水的藩王了。
手裏沒有兵說話就不硬劄,老巨嬰也奈何不得客觀規律。所以無論飛玄真君暴跳如雷氣成河豚氣成螞蚱氣成土撥鼠,臨了了還是隻能讓李再芳把聖旨追迴,暫時將事情給壓下去。公開的秘密畢竟不等於秘密的公開,這種事上了稱千斤不止,皇帝的顏麵是決計保不住的。冷淡對之,大事化小,才是穩妥方便的不二法門
閆閣老許閣老精明強幹,老成謀國,厲害就厲害在這裏。人家裱糊朝廷十餘年,即使驟逢大變亦能保持權位不失,良有以也。
當然,大安朝廷畢竟沒有走到山窮水盡的王朝末期,國家的組織力與威懾力依舊還有殘留。指望老登奮發圖強刷新政治不現實,但含羞忍辱後力圖報復,無論哪裏省下一筆銀子再招募軍隊,依舊能湊出一支強軍。隻要朝廷忍氣吞聲當個一年半載的縮頭烏龜,依舊可以憋大招將叛逆統統料理掉。
至於這一年半載烏龜王八蛋的垃圾時間該怎麽泄憤嘛,那就隻有苦一苦諸位重臣了。
不過,如今的朝局似乎有了一點微妙的變更。十一月八日,基本康復了的飛玄真君離開了養病半年之久的西苑,率重臣拜謁山陵。遍祀祖宗之後,飛玄真君又親臨京郊,觀賞了由穆國公世子組織的什麽「火器軍演」。
皇帝對軍務並不敢興趣,肯冒著寒風到京郊走這麽一趟,已經是看在新晉寵臣的麵子上格外賞臉了。這場特意籌備的軍演似乎也沒有什麽稀奇之處,一開始的走齊步與行進都隻算是平平,直到結隊以火槍齊射的時候,坐在高處的皇帝才忽然直起了身,眯起眼睛仔細打量。
京營的兵力再拉胯,當今聖上也是吃過見過,知道火器厲害的。往日火槍操演不是沒有見過,但這一次射擊的精度與射程都大大的增加;齊射一次,前排士兵退迴裝藥,後排士兵掩護,半盞茶的功夫之後,後排士兵裝藥完畢再次射擊,迅速壓製可能的反撲。
飛玄真君驚訝了:「怎麽這麽快?」
現在火銃兵也不算少,禁軍與邊軍都有配備。但原始黑火藥點燃非常麻煩,每次發射前都要用火繩費力費時的點火,搞不好還會炸膛;發射後又要仔細清理槍管中火·藥燃燒的殘渣碎屑,否則也會走火。即使訓練有素的火銃兵,一場戰鬥下來可能也就隻有齊射個三五次,平均一刻鍾才能來一迴射擊。種種限製下殺傷力和威懾力實在不足,到現在也隻能作為一種輔助的兵種,很難左右戰場的局勢。
這一套方案做得粗糙之極, 輕易就被上虞縣令海剛峰探知了風聲,隨後借著欽差王潤蓮的王命旗牌直接將王府一圍, 從密室查抄出了全套的證據,直接送進了京城。
這一套東西遞到禦前, 激起的暴怒可想而知。當天內閣的重臣們甚至都不敢迴家,全部都聚在宮中值房靜坐,屏息凝神的等消息。而飛玄真君也沒叫他們失望,立刻送來出一張墨跡淋漓的紙條:
「頃接浙江八百裏急遞所呈諸蕃罪狀,喪心病狂觸目驚心,朕覽之不勝驚駭;著內閣及六部公議!」
幾十個字大小不一、筆畫淩亂,倒像是幼兒的筆跡。在場一看便知是皇帝病中親筆。能頂著後遺症抖著手也要寫這麽一張紙條,可見飛玄真君萬壽帝君激憤到了何等地步!
主辱臣死,主上狂怒至此,臣子不能不憤君上之慨;但身為皇權最忠實的貼心老棉襖,首輔閆閣老及次輔許閣老卻隻將紙條傳看了一迴,隨後放上書桌,迴位閉目安坐,竟然沒有再說一個字。
明明是叫內閣公議,拿到紙條一言不發,豈不是有欺君忤逆的嫌疑?眾人疑竇滿腹,莫知所以,也隻好隨之沉默。
如此默然一刻鍾之久,大家才終於從心底服了這兩隻老狐狸——剛才奉命傳旨的李再芳又匆匆折返,抓起桌上的紙條就在油燈上點燃,然後厲聲警告在場的重臣絕不許泄漏,權當沒有這麽一份旨意。
麵對諸位大臣的詰問,李公公猶豫再三,終於嘆出一口氣來:
「還不是時候!」
·
的確還不是時候。飛玄真君狂怒上頭之時,或許還能橫行無忌肆意妄為,但稍稍清醒後理智迴籠,卻不能不麵臨最殘酷的問題——如果宗藩僅僅是作惡多端妄行不道,那其實也還有緩和的空間;一旦涉及到犯上作亂,雙方就非得徹底攤牌,見個高低死活不可。既然彼此都要攤牌,對方的同黨盟友親眷當然要不惜一切魚死網破,動用一切的手腕——如果掙紮中真的把倭寇和葡萄牙人的軍隊拉了過來,朝廷又為之奈何?
能鎮壓軍隊的隻有軍隊,但現在屈指一算,九邊的邊軍要防備蒙古護衛京城,決計不能動用;各省的駐軍早就因為國庫空虛裁了大半;至於京營的戍衛部隊嘛……
飛玄真君板著指頭算到這裏,不能不感到一陣強烈的心虛。
隻能說因果報應循環不爽,飛玄真君在京中揮霍無度敗壞朝政挑撥內鬥爽了這麽多年,終於也等到了孽力迴饋的那一天。京城中的軍隊到底有多少在吃空餉,僅存的那點人手又到底有多少戰力,皇帝是根本不敢知道,也根本不敢去想——這點兵力也就隻能縮在城內噹噹裱糊匠,要是真拉到海邊兩軍對壘,怕不是會把整個朝廷的底褲都給扯下來!
真要鬧到那個地步,動心思的恐怕就不止幾個腦子進水的藩王了。
手裏沒有兵說話就不硬劄,老巨嬰也奈何不得客觀規律。所以無論飛玄真君暴跳如雷氣成河豚氣成螞蚱氣成土撥鼠,臨了了還是隻能讓李再芳把聖旨追迴,暫時將事情給壓下去。公開的秘密畢竟不等於秘密的公開,這種事上了稱千斤不止,皇帝的顏麵是決計保不住的。冷淡對之,大事化小,才是穩妥方便的不二法門
閆閣老許閣老精明強幹,老成謀國,厲害就厲害在這裏。人家裱糊朝廷十餘年,即使驟逢大變亦能保持權位不失,良有以也。
當然,大安朝廷畢竟沒有走到山窮水盡的王朝末期,國家的組織力與威懾力依舊還有殘留。指望老登奮發圖強刷新政治不現實,但含羞忍辱後力圖報復,無論哪裏省下一筆銀子再招募軍隊,依舊能湊出一支強軍。隻要朝廷忍氣吞聲當個一年半載的縮頭烏龜,依舊可以憋大招將叛逆統統料理掉。
至於這一年半載烏龜王八蛋的垃圾時間該怎麽泄憤嘛,那就隻有苦一苦諸位重臣了。
不過,如今的朝局似乎有了一點微妙的變更。十一月八日,基本康復了的飛玄真君離開了養病半年之久的西苑,率重臣拜謁山陵。遍祀祖宗之後,飛玄真君又親臨京郊,觀賞了由穆國公世子組織的什麽「火器軍演」。
皇帝對軍務並不敢興趣,肯冒著寒風到京郊走這麽一趟,已經是看在新晉寵臣的麵子上格外賞臉了。這場特意籌備的軍演似乎也沒有什麽稀奇之處,一開始的走齊步與行進都隻算是平平,直到結隊以火槍齊射的時候,坐在高處的皇帝才忽然直起了身,眯起眼睛仔細打量。
京營的兵力再拉胯,當今聖上也是吃過見過,知道火器厲害的。往日火槍操演不是沒有見過,但這一次射擊的精度與射程都大大的增加;齊射一次,前排士兵退迴裝藥,後排士兵掩護,半盞茶的功夫之後,後排士兵裝藥完畢再次射擊,迅速壓製可能的反撲。
飛玄真君驚訝了:「怎麽這麽快?」
現在火銃兵也不算少,禁軍與邊軍都有配備。但原始黑火藥點燃非常麻煩,每次發射前都要用火繩費力費時的點火,搞不好還會炸膛;發射後又要仔細清理槍管中火·藥燃燒的殘渣碎屑,否則也會走火。即使訓練有素的火銃兵,一場戰鬥下來可能也就隻有齊射個三五次,平均一刻鍾才能來一迴射擊。種種限製下殺傷力和威懾力實在不足,到現在也隻能作為一種輔助的兵種,很難左右戰場的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