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頁
被皇帝偷看心聲日誌後 作者:三傻二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種大規模的跨國貿易,保證金的比例起碼在兩成以上,就算儒望經營已久,應付起來也還是很吃力的。也就是看在國公府交情好人頭熟,還願意擔這個風險而已。
「當然,我還可以到廣東找幾位同行共同擔保。」儒望小心道:「隻是外人畢竟不曉得國公府的分量,價格可能就要高上一些……」
「高多少?」
「大概要抽四成五的傭金。」
穆祺嘴角抽了一抽——四成五的傭金!如果花兩百萬兩買木料(考慮到後續海戰及維修的需要,這個數字其實已經很保守了),那光是預付給海商的中介費就起碼在九十萬兩以上。木料的毛還沒見著一根,白花花九十萬兩銀子先得掏給西洋人,就是穆祺再有擔當,也實在扛不下這口大鍋。
大安朝廷到現在都是非常保守的,這麽大一筆銀子交上去,搞不好會讓多嘴的官員聯想到什麽宋朝的「歲幣」!
這就是大宋大缺大德的後遺症了。趙家的遭遇是崖山之後所有中國人究極的ptsd,永遠無法抹去的心理陰影,足以震懾得袞袞諸公言語不能的絕對逆鱗。真要被人往宋真宗乃至完顏構的方向靠一靠,那就真正是千夫所指無疾而終;穆國公府也別混什麽朝廷了,找根老歪脖子樹提前掛上去得了。
他不能不以商量的口吻詢問:
「傭金不能再低一點麽?我們畢竟要做的是大買賣,賺錢的地方有的是嘛,何必一次就賺完?」
儒望很為難:「我當然願意幫助國公府擔保,但傭金比例是我們商會的規矩,輕易不好改動。」
「商會?」世子忽的眯起了眼——他對儒望的來歷早有猜測,但到現在才終於抓住了一點切實的證據,於是口音一轉,以英文吐出了兩個極為驚人的名字:「『東印度公司還是羅斯柴爾德銀行』?」
雖然英文的口音與語法極為古怪,卻依舊能聽得清清楚楚,毫無錯漏;儒望措不及防,臉色倏然就變了——他的確是英吉利羅斯柴爾德銀行駐遠東的高級雇員,專門負責的就是開闢中國的市場;但這一層身份隱秘之至,對外則全以海商的麵目示人。想不到十幾年間毫無差池,卻居然叫一個勛貴子弟給驟然點破了!
是有高人暗中指點嗎?還是這個看似瘋癲古怪的穆國公世子在扮豬吃虎,胸中另有幹坤?
到底是行走海外多年的巨商,雖然心中起伏奔騰不能自已,儒望愕然片刻,仍舊強製鎮定了下來。對方如此展露鋒芒,他也再不敢托大欺瞞,隻能同樣以英文迴話:
「是羅斯柴爾德銀行的規矩;銀行在這裏創辦了商社,為往來的貿易提供擔保。」
穆祺微微一笑,心想果然還是金融資本死要錢,幾百年改不了一丁點。身為資本主義行走於人間的活化身,原始積累中每個毛孔都滴著血的超級大怪物,恐怕是沒有人能從羅斯柴爾德家族口中摳出一個大子的。
但這也沒有什麽關係,世子的神色依舊平靜:
「原來如此。能夠做這樣的生意,到底還是要財大氣粗的豪商才能支撐吶。」
「雖然財大氣粗,但其實利潤也很微薄。」儒望小心解釋:「畢竟是遠隔萬裏開設的商會,又要辛辛苦苦調運金銀滿足各處貿易的需要,成本很高的。」
我們羅斯柴爾德銀行就是這樣的;甲方乙方隻要買賣交易就好了,銀行又要放貸又要擔保,考慮的可就多了。
世子不動聲色:「所以抽成才這麽高嗎?」
「這也是沒有辦法。」儒望道:「商會隻能給大的買賣做擔保,不得不把成本分擔到有限的幾筆貿易中,當然會昂貴一點。」
「我大致明白了。」世子徐徐點頭:「我打一個比方,請尊駕看看對不對——遠洋的貿易就仿佛賭場,上了賭場的人都要出賭本。銀行則好比是莊家,從賭場的流水中抽成。隻不過賭場的門檻實在太高了,有資格下注的玩家隻有那麽幾個,銀行為了保證利潤,隻有提高抽水的比例。」
儒望恭維道:「世子聰慧。」
「不敢當。」世子道:「不過,抽成這麽之高,難免叫人望而卻步,反而窒息了潛在的需求。貴商行應該也明白薄利多銷擴大需求的要義,何必做這樣殺雞取卵的事情?」
這一下可就露餡了!東印度的銀行在跨國貿易中混跡這麽久,規定的抽成真正是海量專家精確計算出來,一絲一毫也沒有走轉的;哪裏容得一個門外漢指手畫腳,一張嘴就要「薄利多銷」?
你當這是買水果呢?
遠洋貿易的客觀困境擺在那裏,大宗買賣的資金流轉就隻有這麽點,你怎麽擴大需求?真當自己虎軀一震霸氣四溢,大家就都要納頭便拜呢?銀子的事是天下最具體、最尷尬,最容不得差錯的事,金融資本神通廣大,哪裏有外行置喙的餘地!
儒望隻有苦笑:「那恐怕是很難做到的。」
「我理解貴商行的難處,也知道這種大宗貿易風險很大,規矩是不能隨便更改的。」世子緩緩道:「不過,不能在大宗貿易上更改,不代表不能引入新的機製嘛。還是要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這他媽什麽怪詞啊?
「……還請世子指點。」
「那我就獻醜了。」世子從容不迫:「還是談先前賭場的比喻吧。遠洋貿易門檻非常之高,沒有二三十萬兩銀子連味道也別想聞一聞,所以賭場內生意寥寥無幾,商會逮住一個客戶就必須得往死裏搜刮;這個門檻是實際的風險造成的,暫時也沒有辦法降下來。所以事情就隻有僵在那裏。可人又怎麽能被這一點困境阻礙呢?儒望先生,既然原來的賭場限製這麽大,幹嘛不開一個新賭場呢?」
「當然,我還可以到廣東找幾位同行共同擔保。」儒望小心道:「隻是外人畢竟不曉得國公府的分量,價格可能就要高上一些……」
「高多少?」
「大概要抽四成五的傭金。」
穆祺嘴角抽了一抽——四成五的傭金!如果花兩百萬兩買木料(考慮到後續海戰及維修的需要,這個數字其實已經很保守了),那光是預付給海商的中介費就起碼在九十萬兩以上。木料的毛還沒見著一根,白花花九十萬兩銀子先得掏給西洋人,就是穆祺再有擔當,也實在扛不下這口大鍋。
大安朝廷到現在都是非常保守的,這麽大一筆銀子交上去,搞不好會讓多嘴的官員聯想到什麽宋朝的「歲幣」!
這就是大宋大缺大德的後遺症了。趙家的遭遇是崖山之後所有中國人究極的ptsd,永遠無法抹去的心理陰影,足以震懾得袞袞諸公言語不能的絕對逆鱗。真要被人往宋真宗乃至完顏構的方向靠一靠,那就真正是千夫所指無疾而終;穆國公府也別混什麽朝廷了,找根老歪脖子樹提前掛上去得了。
他不能不以商量的口吻詢問:
「傭金不能再低一點麽?我們畢竟要做的是大買賣,賺錢的地方有的是嘛,何必一次就賺完?」
儒望很為難:「我當然願意幫助國公府擔保,但傭金比例是我們商會的規矩,輕易不好改動。」
「商會?」世子忽的眯起了眼——他對儒望的來歷早有猜測,但到現在才終於抓住了一點切實的證據,於是口音一轉,以英文吐出了兩個極為驚人的名字:「『東印度公司還是羅斯柴爾德銀行』?」
雖然英文的口音與語法極為古怪,卻依舊能聽得清清楚楚,毫無錯漏;儒望措不及防,臉色倏然就變了——他的確是英吉利羅斯柴爾德銀行駐遠東的高級雇員,專門負責的就是開闢中國的市場;但這一層身份隱秘之至,對外則全以海商的麵目示人。想不到十幾年間毫無差池,卻居然叫一個勛貴子弟給驟然點破了!
是有高人暗中指點嗎?還是這個看似瘋癲古怪的穆國公世子在扮豬吃虎,胸中另有幹坤?
到底是行走海外多年的巨商,雖然心中起伏奔騰不能自已,儒望愕然片刻,仍舊強製鎮定了下來。對方如此展露鋒芒,他也再不敢托大欺瞞,隻能同樣以英文迴話:
「是羅斯柴爾德銀行的規矩;銀行在這裏創辦了商社,為往來的貿易提供擔保。」
穆祺微微一笑,心想果然還是金融資本死要錢,幾百年改不了一丁點。身為資本主義行走於人間的活化身,原始積累中每個毛孔都滴著血的超級大怪物,恐怕是沒有人能從羅斯柴爾德家族口中摳出一個大子的。
但這也沒有什麽關係,世子的神色依舊平靜:
「原來如此。能夠做這樣的生意,到底還是要財大氣粗的豪商才能支撐吶。」
「雖然財大氣粗,但其實利潤也很微薄。」儒望小心解釋:「畢竟是遠隔萬裏開設的商會,又要辛辛苦苦調運金銀滿足各處貿易的需要,成本很高的。」
我們羅斯柴爾德銀行就是這樣的;甲方乙方隻要買賣交易就好了,銀行又要放貸又要擔保,考慮的可就多了。
世子不動聲色:「所以抽成才這麽高嗎?」
「這也是沒有辦法。」儒望道:「商會隻能給大的買賣做擔保,不得不把成本分擔到有限的幾筆貿易中,當然會昂貴一點。」
「我大致明白了。」世子徐徐點頭:「我打一個比方,請尊駕看看對不對——遠洋的貿易就仿佛賭場,上了賭場的人都要出賭本。銀行則好比是莊家,從賭場的流水中抽成。隻不過賭場的門檻實在太高了,有資格下注的玩家隻有那麽幾個,銀行為了保證利潤,隻有提高抽水的比例。」
儒望恭維道:「世子聰慧。」
「不敢當。」世子道:「不過,抽成這麽之高,難免叫人望而卻步,反而窒息了潛在的需求。貴商行應該也明白薄利多銷擴大需求的要義,何必做這樣殺雞取卵的事情?」
這一下可就露餡了!東印度的銀行在跨國貿易中混跡這麽久,規定的抽成真正是海量專家精確計算出來,一絲一毫也沒有走轉的;哪裏容得一個門外漢指手畫腳,一張嘴就要「薄利多銷」?
你當這是買水果呢?
遠洋貿易的客觀困境擺在那裏,大宗買賣的資金流轉就隻有這麽點,你怎麽擴大需求?真當自己虎軀一震霸氣四溢,大家就都要納頭便拜呢?銀子的事是天下最具體、最尷尬,最容不得差錯的事,金融資本神通廣大,哪裏有外行置喙的餘地!
儒望隻有苦笑:「那恐怕是很難做到的。」
「我理解貴商行的難處,也知道這種大宗貿易風險很大,規矩是不能隨便更改的。」世子緩緩道:「不過,不能在大宗貿易上更改,不代表不能引入新的機製嘛。還是要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這他媽什麽怪詞啊?
「……還請世子指點。」
「那我就獻醜了。」世子從容不迫:「還是談先前賭場的比喻吧。遠洋貿易門檻非常之高,沒有二三十萬兩銀子連味道也別想聞一聞,所以賭場內生意寥寥無幾,商會逮住一個客戶就必須得往死裏搜刮;這個門檻是實際的風險造成的,暫時也沒有辦法降下來。所以事情就隻有僵在那裏。可人又怎麽能被這一點困境阻礙呢?儒望先生,既然原來的賭場限製這麽大,幹嘛不開一個新賭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