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頁
被皇帝偷看心聲日誌後 作者:三傻二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皇爺要說什麽?」
先是左手敲擊,再是右手敲擊,最後牙齒格格作響。在場的大半是飽學鴻儒,僅僅稍微默數,就已經還原出了皇帝的話:
「裏」、「十」、「真」
李時珍?
穆祺心中微微一愣,卻見李再芳慌忙下拜:
「奴婢這就派人八百裏加急,即刻把李時珍請迴來!」
還是環境最能教育人,到了這個時候,飛玄真君既不再折騰什麽「好雨知時節」的字謎,也管不得什麽先請罪後寬恕的皇權顏麵了,估計現在就是叫人硬抬,也得叫人把李時珍給抬進京城來!
眼見生命安全有了保障,真君終於喘出一口濁氣,有心思關注其他的要緊事了。
他再次敲打床鋪:
「引」、「判」、「逆」。
李再芳立即看向陸文孚。皇帝最信任的奶兄弟則向前一步,躬身迴話:
「聖上說得不錯,以現下的證據看,當是尹王謀逆,幹犯天條。臣已經叫人將尹王及同黨扣在了詔獄,正要再行搜捕。隻是還要請陛下的旨意,是否盡快封鎖城門,隔絕消息?」
無逸殿中也有逃出來的宮人,親口指認是參雲子帶來的什麽「力士」在四處潑灑油膏縱火焚宮。雖然目的尚且不明,但引薦參雲子的尹王絕對逃不脫嫌疑,陸文孚眼疾手快,直接便搗了叛賊的老巢。
飛玄真君迅速「啊」了一聲,表示大力的贊同。也就是現在老道士實在是憋不出兩句話來,否則非得從床上蹦起三尺來高,叫人把尹王住處的耗子都一一登記入冊嚴加拷問不可!
簡短說完了處置逆黨的方略,陸文孚又匯報了無逸殿起火之後京中的種種變動,並就重大的事項逐一請示皇帝。
本朝的規製極為森嚴,兵權的調動是疊床架屋繁瑣不堪,沒有皇權的準許天王老子也調不動一兵一卒。所以今天任憑禁苑燒得風生水起熱鬧不堪,大半個京城的兵力都隻能駐紮不動隔空觀望,最多派一點編外人員勉強維持秩序而已。如今要調動人手實行宵禁,就非得飛玄真君一個命令一個命令的親自確認不可。這樣來迴走了幾遍流程,真君累得手指都要抽筋了,卻依然禿嚕著嘴啊啊的反覆認可,絕不肯鬆口給臣下以便宜行事無需請示的權力。
滿朝的重臣默不作聲的在旁邊等待,雖然心中頗有嘀咕,卻暗自確認了同一個事實——當今聖上的神誌依舊是清醒的;他仍然是那個頑固、刻薄的、視權力如性命的老壁燈,絕不會因為一場火災而改變。
……怎麽說呢,在一場驚天動地的變故之後,依然還能接觸到這熟悉的陰陽怪氣與惡毒刻薄,居然莫名的叫人安心呢。
等到陸文孚匯報完最後的事項老實退下,擠擠挨挨的殿閣中出現了一絲詭異的沉默。如果說先前急於處理各項撲麵而來的要事大事,眾人驚慌失措,一時還來不及考慮後續。那麽現在局勢已經稍稍平穩,所有人心中緊繃的那根弦一鬆,某些自然而然的想法也就漸漸浮上了水麵:
以大安的體製,皇權一日都不能空缺的。如今皇帝擺明了已經無法履行職責,朝局又為之奈何?
這樣的問題不能不解決,但顯然又是無可匹敵的超級地雷,誰碰誰就粉身碎骨。在一片尷尬與古怪的寂靜中,還是扶病而來的夏閣老挺身而出,慨然承擔了下來。
「陛下有恙,皇子們必然掛念。臣等已經命人去城外請裕王與景王了。」夏閣老喘氣道:「不過,既然聖躬違和,總要有人替陛下看著朝政,看著列祖列宗的江山。高皇帝有言在先,國家總是仰賴嫡長;臣伏祈陛下降旨,命裕王監國理政。」
監國兩個字一出來,飛玄真君的臉立刻就變木了。君子不可一日無權,但凡他還能開口說一句話,此時哪怕是病得七歪八倒立刻要蹬腿,都一定得強撐著一口氣爬起來陰陽夏衍的祖宗十八代;非得叫滿朝重臣體會體會他朱家的語言藝術不可。隻可惜現在嘴是實在張不開了,再多的妙語連珠也隻能憋在肚子裏,隻能狠狠瞪夏閣老一眼而已。
夏閣老垂眉順目,神色略無動搖,人家本來就是快退休的人了,當然不怕一個病皇帝的癲狂;再說了,他說這句話也不是私心,純粹是看在這幾十年的俸祿上為你們老朱家再拚一次老命而已——皇權空缺朝綱紊亂,真當不會有人趁虛而入麽?別忘了,景泰皇帝可就是在病重時被叫門天子奪的權!
皇帝陛下,你也不想被人吃絕戶吧?
事到如今也沒啥可選的了,好歹裕王軟弱溫厚,想來還不至於一上來就搶班奪權;在如此大事麵前,飛玄真君終究理智尚存,還不敢效法他的金孫擺宗,雖然已經憤懣得兩眼翻白,仍然短促的『啊』了一聲,同意了這迫不得已的舉措。
不過,在這迫不得已的讓步之後,淩厲的反擊迅猛而來;皇帝長長吸氣,隨後奮力敲打手指,劈裏啪啦好似雨點爆響,以發電報的速度開始瘋狂輸出——
首先就是製度上的巨大變動,飛玄真君驚怒之餘迅速設立防線,絕不允許兒子染指皇權最後的底線:
「軍國大政仍須秉朕之訓示而行;由內閣麵呈。」
這是握緊重大事務決定權;隨後開始調動人事:
「夏衍病,閆分宜權領其職。」
裕王親近清流而疏遠閆黨,隻有扶持閆分宜坐穩首輔,才能勉強製衡他的寶貝兒子。
先是左手敲擊,再是右手敲擊,最後牙齒格格作響。在場的大半是飽學鴻儒,僅僅稍微默數,就已經還原出了皇帝的話:
「裏」、「十」、「真」
李時珍?
穆祺心中微微一愣,卻見李再芳慌忙下拜:
「奴婢這就派人八百裏加急,即刻把李時珍請迴來!」
還是環境最能教育人,到了這個時候,飛玄真君既不再折騰什麽「好雨知時節」的字謎,也管不得什麽先請罪後寬恕的皇權顏麵了,估計現在就是叫人硬抬,也得叫人把李時珍給抬進京城來!
眼見生命安全有了保障,真君終於喘出一口濁氣,有心思關注其他的要緊事了。
他再次敲打床鋪:
「引」、「判」、「逆」。
李再芳立即看向陸文孚。皇帝最信任的奶兄弟則向前一步,躬身迴話:
「聖上說得不錯,以現下的證據看,當是尹王謀逆,幹犯天條。臣已經叫人將尹王及同黨扣在了詔獄,正要再行搜捕。隻是還要請陛下的旨意,是否盡快封鎖城門,隔絕消息?」
無逸殿中也有逃出來的宮人,親口指認是參雲子帶來的什麽「力士」在四處潑灑油膏縱火焚宮。雖然目的尚且不明,但引薦參雲子的尹王絕對逃不脫嫌疑,陸文孚眼疾手快,直接便搗了叛賊的老巢。
飛玄真君迅速「啊」了一聲,表示大力的贊同。也就是現在老道士實在是憋不出兩句話來,否則非得從床上蹦起三尺來高,叫人把尹王住處的耗子都一一登記入冊嚴加拷問不可!
簡短說完了處置逆黨的方略,陸文孚又匯報了無逸殿起火之後京中的種種變動,並就重大的事項逐一請示皇帝。
本朝的規製極為森嚴,兵權的調動是疊床架屋繁瑣不堪,沒有皇權的準許天王老子也調不動一兵一卒。所以今天任憑禁苑燒得風生水起熱鬧不堪,大半個京城的兵力都隻能駐紮不動隔空觀望,最多派一點編外人員勉強維持秩序而已。如今要調動人手實行宵禁,就非得飛玄真君一個命令一個命令的親自確認不可。這樣來迴走了幾遍流程,真君累得手指都要抽筋了,卻依然禿嚕著嘴啊啊的反覆認可,絕不肯鬆口給臣下以便宜行事無需請示的權力。
滿朝的重臣默不作聲的在旁邊等待,雖然心中頗有嘀咕,卻暗自確認了同一個事實——當今聖上的神誌依舊是清醒的;他仍然是那個頑固、刻薄的、視權力如性命的老壁燈,絕不會因為一場火災而改變。
……怎麽說呢,在一場驚天動地的變故之後,依然還能接觸到這熟悉的陰陽怪氣與惡毒刻薄,居然莫名的叫人安心呢。
等到陸文孚匯報完最後的事項老實退下,擠擠挨挨的殿閣中出現了一絲詭異的沉默。如果說先前急於處理各項撲麵而來的要事大事,眾人驚慌失措,一時還來不及考慮後續。那麽現在局勢已經稍稍平穩,所有人心中緊繃的那根弦一鬆,某些自然而然的想法也就漸漸浮上了水麵:
以大安的體製,皇權一日都不能空缺的。如今皇帝擺明了已經無法履行職責,朝局又為之奈何?
這樣的問題不能不解決,但顯然又是無可匹敵的超級地雷,誰碰誰就粉身碎骨。在一片尷尬與古怪的寂靜中,還是扶病而來的夏閣老挺身而出,慨然承擔了下來。
「陛下有恙,皇子們必然掛念。臣等已經命人去城外請裕王與景王了。」夏閣老喘氣道:「不過,既然聖躬違和,總要有人替陛下看著朝政,看著列祖列宗的江山。高皇帝有言在先,國家總是仰賴嫡長;臣伏祈陛下降旨,命裕王監國理政。」
監國兩個字一出來,飛玄真君的臉立刻就變木了。君子不可一日無權,但凡他還能開口說一句話,此時哪怕是病得七歪八倒立刻要蹬腿,都一定得強撐著一口氣爬起來陰陽夏衍的祖宗十八代;非得叫滿朝重臣體會體會他朱家的語言藝術不可。隻可惜現在嘴是實在張不開了,再多的妙語連珠也隻能憋在肚子裏,隻能狠狠瞪夏閣老一眼而已。
夏閣老垂眉順目,神色略無動搖,人家本來就是快退休的人了,當然不怕一個病皇帝的癲狂;再說了,他說這句話也不是私心,純粹是看在這幾十年的俸祿上為你們老朱家再拚一次老命而已——皇權空缺朝綱紊亂,真當不會有人趁虛而入麽?別忘了,景泰皇帝可就是在病重時被叫門天子奪的權!
皇帝陛下,你也不想被人吃絕戶吧?
事到如今也沒啥可選的了,好歹裕王軟弱溫厚,想來還不至於一上來就搶班奪權;在如此大事麵前,飛玄真君終究理智尚存,還不敢效法他的金孫擺宗,雖然已經憤懣得兩眼翻白,仍然短促的『啊』了一聲,同意了這迫不得已的舉措。
不過,在這迫不得已的讓步之後,淩厲的反擊迅猛而來;皇帝長長吸氣,隨後奮力敲打手指,劈裏啪啦好似雨點爆響,以發電報的速度開始瘋狂輸出——
首先就是製度上的巨大變動,飛玄真君驚怒之餘迅速設立防線,絕不允許兒子染指皇權最後的底線:
「軍國大政仍須秉朕之訓示而行;由內閣麵呈。」
這是握緊重大事務決定權;隨後開始調動人事:
「夏衍病,閆分宜權領其職。」
裕王親近清流而疏遠閆黨,隻有扶持閆分宜坐穩首輔,才能勉強製衡他的寶貝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