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在尹王辛苦造勢之後,正處於空窗期的皇帝一時寂寞,到底還是召見了被自己這位皇叔反覆舉薦的仙師——實際上,以尹王一開始的計劃,是打算在覲見之初就一鳴驚人,借著威勢一舉將參雲子推到皇帝麵前。可惜出師未捷身先敗,被穆國公世子天外飛仙的神經一招擊破金身之後,尹王的盤算近乎全部落空,不得不含憤忍辱,到京城中到處做路推搞營銷,而最終展示的效果,也難免就要差的多了。


    僅憑這一點,他就與那個瘋狗不共戴天!


    不過,參雲子的口才畢竟是出色的。雖然一見麵就頂了這麽個逆天的debuff,但這老方士循循善誘娓娓道來,三言兩語之間便引動了皇帝渴慕長生的那一點貪慾。對症下藥就坡下驢,問答間便有了不小的興致。


    不過,有興趣歸有興趣,一旦涉及到「明教」這兩個字……


    飛玄真君稍稍抬了抬眉毛。


    【善惡二元,將肉身視為黑暗的囚籠,純粹而潔淨的靈魂視為光明的本質——雖然用元神什麽的搞了點掩飾,但這絕壁是明教,隻不過是被大量扭曲後的明教教義……嘶,朱重八的子孫居然找了個明教的方士,這有點太微妙了吧?】


    的確是有點太微妙了,微妙得讓飛玄真君的唿吸都亂了一拍。因為蓄意的隱藏與歪曲,至高祖皇帝以來數百年,已經很少有人能發現國朝與明教那若有若無的聯繫了,更不會留意高祖創業之初的往事(否則「賊僧」雲雲,也不能掩蓋這麽久);大概隻有歷代皇帝,還能從內部的記載中窺伺到真相的一角。


    原本以為滄海桑田之後,明教漸次衰落,這份往事已經可以由時間消磨;但現在看來,旁人知不知道不好說,這事情終究還是瞞不過謫仙人。


    【從七十年代對大安歷史的再發掘看,高祖皇帝朱重八的起價是絕對與明教與白蓮教脫不了幹係的,甚至起家的第一份原始股,搞不好就是教裏的弟兄投的。不少典籍中稱唿朱重八為「明王」、「教王」,其實也算其來有自。】


    在這一段心音之下,還有無數奇特的聲響在耳邊閃過,顯然是謫仙人啟動了天書的什麽「搜索」功能,正在逐一查找資料。這些資料或精深或晦澀,走馬觀花難以盡覽。但皇帝卻麵色沉靜,隻是右手輕輕捏了一個沖鬥鎮心的法訣——相較於隔岸觀花的後世研究者,皇帝掌握的一手資料總是要更多一些。飛玄真君萬壽帝君就清清楚楚的明白,高祖皇帝豈止是與明教「脫不了幹係」而已?彼此瓜葛之重,即使再如何盡力抹消,都是去不了痕跡的。


    事實上,當初高祖皇帝定鼎登基確立國號之時,明教的影響就曾若隱若現的浮出過水麵;高祖皇帝曾受封為吳王,以漢、唐以來的慣例,新朝國號應為「吳」;不過吳王畢竟太過泛濫,又來自朱重八竭力想要遺忘的紅巾軍韓林兒,實在不算合適。於是退而求其次,打算探尋高祖皇帝的祖籍,以此為號;但高皇帝祖籍恰在春秋宋國一代,按照慣例應該叫「宋」,最為穩妥。可國號這種事買新不買舊,他趙大是個宋,我朱重八也是個宋,將來史書撕扯起來,誰才是正統?


    ——再說了,韓林兒的政權,可也是「宋」呢!


    所以,在爭執不下時,「大明」這個國號便悄悄浮出水麵,並幾乎已經得到了所有人的贊同。直到有文官偶然發現,南朝劉宋孝武帝劉駿的年號,也叫「大明」。


    ——你們大宋是沒完了是吧?要不高皇帝改叫韓重八趙重八或者劉重八,大家大宋f4組團出道得了唄?!


    在這個處處都隱藏著大宋的險惡世界裏,絕不想變成大宋的朱重八奮力掙紮,終於拋棄了以往一切的慣例,硬是拿自己曾經擔當過的什麽「安國節度使」,給國號定了個「大安」。


    不過,雖然「大明」功虧一簣,但能力排眾議走到最後,基本能看出明教及白蓮教的分量。當然,幾百年前的陳穀子爛芝麻不算數,但一個明教教徒千方百計攀附著宗室到達皇帝禦前,又是想要做什麽?


    飛玄真君萬壽帝君眯起了眼睛。


    恰好在此時,天書又開始了嘀咕:


    【大概也正因為如此,殘存的明教一直對朱重八和他的王朝感情複雜。高祖皇帝登基之後基本完全摒棄了明教的理念,甚至將紅巾軍等稱為「妖人」,將偌大的國家完全轉變為了一個與歷代正統毫無異樣的儒教農耕帝國;這無論從哪個角度講,都是實打實的過河拆橋、始亂終棄,不能不引發明教教徒深刻而持久的怨懟;但另一方麵,高祖皇帝的功業又太過於輝煌,甚至可以算超出了明教建設之初最狂野的想像;所以,教徒們又不自覺的畏懼高祖皇帝,忌憚朱家皇室,並將之視為神明的化身,偉大的明王——歸根到底,還是隻敢跪著造反而已。


    不過說句實話,老朱雖然確實不地道,但如果按民間宗教那一套建國,確實也魔怔了一點。如果以當時的教義,那老朱是明王降世,可稱天王,朱老四是真武降世,可稱天兄;雖然天王天兄父子和樂,但到底也走到了天兄殺天侄的地步。所以說還是那句話,我們大安也有自己的洪天王,我們大安也有自己的拜上帝教。世界就是一個巨大的太平天國,歷史這玩意兒查重率也太高了。】


    天書還在繼續吐槽,但皇帝已經不在意了。他霍然坐直了身子,眼眸中驟然閃過了一道精光,直直逼向滿臉溝壑的老方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被皇帝偷看心聲日誌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傻二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傻二瘋並收藏被皇帝偷看心聲日誌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