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頁
被皇帝偷看心聲日誌後 作者:三傻二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概是為了寬慰寬慰自己那沒有見過世麵的皇叔,真君又主動開口了:
「尹王叔剛剛談論元神的種種妙用,倒頗有啟發。不知修煉出元神之後,又有何等效力呢?」
尹王終於按捺住了心緒,聞言不由微微一喜。先前他就在話中暗自藏了一個有關元神的鉤子,想不到如今恰恰將真君這條翹嘴給釣了上來,真是意外的收穫——妙用不妙用且另說,隻要皇帝不大喊什麽「元神,啟動!」,他都有法子把話兜迴來!
「臣哪裏敢欺瞞聖上?譬如臣習練此法已久,也略有小成。雖然不敢妄稱神通,還是有一點占卜看相的本事。」
皇帝立刻起了興趣:「果真如此?不知王叔可否試演一番?」
尹王一口答應:「這倒不難。臣可以在此處隨意找一位大臣做試演。此人隻要問一個問題,臣必定能占卜出答案。隻是有一樣要說好,這個問題不許荒誕無稽,也不許模稜兩可,必得有確鑿無疑的答案才可以。」
有這樣的稀奇可以看,皇帝當然高興:「那就請王叔一試了,朕也開開眼界。」
尹王左右望了一望,尋找他占卜的對象。逡巡一圈之後,他同樣將手一指:
「一事不煩二主,就勞穆國公世子問話吧!」
一言既出,全場愕然;就連世子都微微一愣,隨即才反應過來:此人之所以要蓄意點出自己,看來是真想要再次打壓,強行找迴一個場子;而所謂「占卜答案」,多半也是心理騙術的把戲。既然不許「荒誕無稽」,那一切刁難的問題都不可能出口;既然不許「模稜兩可」,當然也不能在問題中夾雜主觀的判斷,不能詢問某些高深莫測的學術疑難。而特意選他這個勛貴子弟出來嘛,更是規避了最大的風險——文官們還可能有點刁鑽古怪,尋常的勛貴子弟不學無術,那知識儲量可是太好揣摩了!
樣樣都是江湖術士窺伺人心的把戲,招招都是民間傳承已久的秘術,此人哪裏學來的?
世子思索片刻,有些為難:「殿下吩咐,小子何敢不從?隻是小子才學淺薄,隻有一些讀書上的疑惑,百思不得其解。貿然請教怕是要褻瀆了殿下。」
尹王笑道:「這又怕什麽?世子請說。」
雖然吃了兩迴癟,但他也暗自看清楚了。這姓穆的不過是瘋瘋癲癲異於常人而已,其餘並沒有什麽了不起的本事;他就算讀書,又能讀出個什麽?那本粗鄙無聊的《凡人修仙》麽?
既然皇帝已經禁止了他胡說八道四處發癲,那這姓穆的也就算黔驢技窮,再也無法逃脫他的手掌心了。
世子思索片刻,慢吞吞道:「小子讀《隋書》,發現裏麵記載祖沖之計算圓周與圓徑的比率達到了八位,但隋書中記載的卻隻有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六忽,共六位而已。請問殿下,接下來兩位圓周率又是什麽?」
……尹王的笑容僵住了。
·
——尹王發誓,隻要他有一天得償所願,那上位後的第一件事情,便非得將這姓穆的給千刀萬剮了不可!
第58章 方士
說實話, 接下來的半刻鍾大概是尹王人生中最恐怖、最可怕的半刻鍾。他坐在在原地一動不動,一張老臉先紅後白先白後綠,花花綠綠煞是好看。而滿朝文武屏息凝神, 都在等候著談吐不凡的宗王能說出個什麽所以然。雖然眼見著尹王臉色不太對頭,卻也沒有人敢隨意吭聲——大家還以為王爺是在憋氣發功呢!
於是乎,尹王便在眾目睽睽之下足足愣了半刻鍾一言不發, 然後幾位大臣們才後知後覺的反應過來, 曉得事情有點不太對頭。最後還是久經考驗的內廷總管李再芳趕迅速出麵救場,先是大聲嗬斥世子殿前失儀胡說八道速速退下反思, 然後隨便挑了個懂得看眼色的太監上場, 又問了一個問題供尹王殿下「占卜」。
應該說,尹王敢在皇帝一眾重臣麵前顯擺他的神通, 還是有那麽一點水平的。他很可能精研了江湖術士那一套相麵討口彩的套話技術,外加對大臣與太監們的心理狀況都研究得比較準(大概也就是在世子身上老馬失了一迴前蹄),所以能相當準確的摸透在場眾人的心事, 恰到好處的說出大家都想聽的話來。
占卜正確與否不重要,在恰當的時候說恰當的話卻是一種很了不起的能力。江湖術士窺伺人心的法門精深又微妙,對久居深宮見識不多的貴人們別有奇效, 從孝武皇帝之李少君、欒大至道君皇帝之林靈素, 大半走的都是這條錯位博寵的道路。如今尹王口綻蓮花,儼然也有古代方士的風範;隻可惜人的第一印象畢竟是相當重要的,無論占卜後的話術如何的精深微妙, 大家總會想起一刻鍾前被噎得兩眼翻白的尹王, 於是什麽敬佩畏服之意,當然也就談不上了。
好好的大計被人攪得一團稀爛, 尹王心中的狂怒可想而知;雖然不便發作,卻仍然在眾人注意不到的間隙狠狠瞪了世子一眼。可惜, 世子又恢復了那種低眉順眼一言不發的死出,實在無法發泄恨意。
·
尹王特意在覲見時顯露這麽一手,當然是別有所圖。不過數日的功夫,穆祺就從徐國公長子處聽到了風聲,說是尹王此次入京,還領了一位道號「參雲子」的方士來,不僅同飲同食,極為親密;如今更時常帶著此人出席京中各處招待的宴會,並在宴會上大力吹捧,讓這位方士表演他的「神通」。
「尹王叔剛剛談論元神的種種妙用,倒頗有啟發。不知修煉出元神之後,又有何等效力呢?」
尹王終於按捺住了心緒,聞言不由微微一喜。先前他就在話中暗自藏了一個有關元神的鉤子,想不到如今恰恰將真君這條翹嘴給釣了上來,真是意外的收穫——妙用不妙用且另說,隻要皇帝不大喊什麽「元神,啟動!」,他都有法子把話兜迴來!
「臣哪裏敢欺瞞聖上?譬如臣習練此法已久,也略有小成。雖然不敢妄稱神通,還是有一點占卜看相的本事。」
皇帝立刻起了興趣:「果真如此?不知王叔可否試演一番?」
尹王一口答應:「這倒不難。臣可以在此處隨意找一位大臣做試演。此人隻要問一個問題,臣必定能占卜出答案。隻是有一樣要說好,這個問題不許荒誕無稽,也不許模稜兩可,必得有確鑿無疑的答案才可以。」
有這樣的稀奇可以看,皇帝當然高興:「那就請王叔一試了,朕也開開眼界。」
尹王左右望了一望,尋找他占卜的對象。逡巡一圈之後,他同樣將手一指:
「一事不煩二主,就勞穆國公世子問話吧!」
一言既出,全場愕然;就連世子都微微一愣,隨即才反應過來:此人之所以要蓄意點出自己,看來是真想要再次打壓,強行找迴一個場子;而所謂「占卜答案」,多半也是心理騙術的把戲。既然不許「荒誕無稽」,那一切刁難的問題都不可能出口;既然不許「模稜兩可」,當然也不能在問題中夾雜主觀的判斷,不能詢問某些高深莫測的學術疑難。而特意選他這個勛貴子弟出來嘛,更是規避了最大的風險——文官們還可能有點刁鑽古怪,尋常的勛貴子弟不學無術,那知識儲量可是太好揣摩了!
樣樣都是江湖術士窺伺人心的把戲,招招都是民間傳承已久的秘術,此人哪裏學來的?
世子思索片刻,有些為難:「殿下吩咐,小子何敢不從?隻是小子才學淺薄,隻有一些讀書上的疑惑,百思不得其解。貿然請教怕是要褻瀆了殿下。」
尹王笑道:「這又怕什麽?世子請說。」
雖然吃了兩迴癟,但他也暗自看清楚了。這姓穆的不過是瘋瘋癲癲異於常人而已,其餘並沒有什麽了不起的本事;他就算讀書,又能讀出個什麽?那本粗鄙無聊的《凡人修仙》麽?
既然皇帝已經禁止了他胡說八道四處發癲,那這姓穆的也就算黔驢技窮,再也無法逃脫他的手掌心了。
世子思索片刻,慢吞吞道:「小子讀《隋書》,發現裏麵記載祖沖之計算圓周與圓徑的比率達到了八位,但隋書中記載的卻隻有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六忽,共六位而已。請問殿下,接下來兩位圓周率又是什麽?」
……尹王的笑容僵住了。
·
——尹王發誓,隻要他有一天得償所願,那上位後的第一件事情,便非得將這姓穆的給千刀萬剮了不可!
第58章 方士
說實話, 接下來的半刻鍾大概是尹王人生中最恐怖、最可怕的半刻鍾。他坐在在原地一動不動,一張老臉先紅後白先白後綠,花花綠綠煞是好看。而滿朝文武屏息凝神, 都在等候著談吐不凡的宗王能說出個什麽所以然。雖然眼見著尹王臉色不太對頭,卻也沒有人敢隨意吭聲——大家還以為王爺是在憋氣發功呢!
於是乎,尹王便在眾目睽睽之下足足愣了半刻鍾一言不發, 然後幾位大臣們才後知後覺的反應過來, 曉得事情有點不太對頭。最後還是久經考驗的內廷總管李再芳趕迅速出麵救場,先是大聲嗬斥世子殿前失儀胡說八道速速退下反思, 然後隨便挑了個懂得看眼色的太監上場, 又問了一個問題供尹王殿下「占卜」。
應該說,尹王敢在皇帝一眾重臣麵前顯擺他的神通, 還是有那麽一點水平的。他很可能精研了江湖術士那一套相麵討口彩的套話技術,外加對大臣與太監們的心理狀況都研究得比較準(大概也就是在世子身上老馬失了一迴前蹄),所以能相當準確的摸透在場眾人的心事, 恰到好處的說出大家都想聽的話來。
占卜正確與否不重要,在恰當的時候說恰當的話卻是一種很了不起的能力。江湖術士窺伺人心的法門精深又微妙,對久居深宮見識不多的貴人們別有奇效, 從孝武皇帝之李少君、欒大至道君皇帝之林靈素, 大半走的都是這條錯位博寵的道路。如今尹王口綻蓮花,儼然也有古代方士的風範;隻可惜人的第一印象畢竟是相當重要的,無論占卜後的話術如何的精深微妙, 大家總會想起一刻鍾前被噎得兩眼翻白的尹王, 於是什麽敬佩畏服之意,當然也就談不上了。
好好的大計被人攪得一團稀爛, 尹王心中的狂怒可想而知;雖然不便發作,卻仍然在眾人注意不到的間隙狠狠瞪了世子一眼。可惜, 世子又恢復了那種低眉順眼一言不發的死出,實在無法發泄恨意。
·
尹王特意在覲見時顯露這麽一手,當然是別有所圖。不過數日的功夫,穆祺就從徐國公長子處聽到了風聲,說是尹王此次入京,還領了一位道號「參雲子」的方士來,不僅同飲同食,極為親密;如今更時常帶著此人出席京中各處招待的宴會,並在宴會上大力吹捧,讓這位方士表演他的「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