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頁
被皇帝偷看心聲日誌後 作者:三傻二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穆國公世子直著眼睛沉默了片刻,才終於壓下心中那股山唿海嘯一般的驚駭,勉強恢復了一點鎮定的神色。現在顯然不是驚慌失措的時候, 他隻能盡力放平語氣:
「在下實在與尹王爺沒有什麽恩怨。」
「可能是上一輩的事情吧。」高學士嘆息了一聲。
他倒也不覺得世子會與外藩有什麽了不得的深仇大恨, 畢竟癲公最多也隻能在京城癲,怎麽可能招惹遠在洛陽的尹王?估摸著是尹王與穆國公有什麽難以解釋的舊怨,現在出手來欺負小孩子罷了。
他微微搖頭, 又道:「其實世子也不必過慮;尹王此次上書, 是從上到下將內閣及六部掃了一個遍,言辭淩厲刁鑽得厲害, 斥責我等大臣『離間天家』、『名為祝讚,實為詛咒』, 是串聯著要孤立皇上意圖不軌——說實話,歷年來宗王們上奏言事的不是沒有,但能這樣精準的直戳痛處,手腕就實在非同尋常了。」
穆祺漸漸從震驚中緩過神來,立刻聽懂了高學士的暗示——尹王的彈劾倒也並非是對著他一人窮追猛打,而是一桿子橫掃一片,將內外的重臣都牽涉了進來,換言之,這並非是穆國公世子一人之事,而近乎是外地宗親對大半個朝廷的攻擊。大家風雨同舟,正該和衷共濟才是。
朝中大臣是槍林彈雨中滾出來的,倒不至於畏懼區區一份彈章;但秋風起於落葉之末,哪怕僅僅是打聽到彈章一點若有若無的內容,也足夠讓親近的文官們生出莫大的警惕——與尋常宗親狗屁不通的文章辭賦不同,這篇奏摺條理清晰邏輯嚴密,行文中處處戳中飛玄真君不可告人的心機隱憂,是絕對的一篇好奏章,水平高站位穩,幾乎可以與幾位閣老一較高下了。
僻居洛陽的宗藩,怎麽會有這樣老辣陰狠的見識?這要麽是尹王天賦異稟出現了政治上的返祖,要麽便是尹王府隱匿有未曾被朝廷網羅到的高人。
——而無論哪一樣,對文官來說都是絕對的噩耗!
在高祖皇帝建政之時,設計的思路大概是以宗藩勛貴牽製文官,皇帝在左右衝突中平衡朝政。但世事變化難以預料,靖難後朝局劇變,太宗皇帝的養豬政策徹底摧毀了這個構想——沒錯,宗藩們的確還有著法律上的不死金身,甚至可以通過密折與皇帝直接溝通幹預政事;但數百年醉生夢死無所事事,已經徹底腐蝕掉了宗室最後一點政治才能與熱望,失去了製衡朝局的一切可能。
無論皇帝再怎麽優待偏幫,成百倍成千倍加強宗藩們的力量,但零乘以一千依然是零,這群飯桶基本上是迅速在朝政中被淘汰了下去,到現在為止已經淪落了僅僅隻能噁心人的造糞機器;即使後來的皇帝再度平衡朝政,但無論選宦官選勛貴還是選特務,即使癲到如武宗皇帝一般自己跳下來與文官1v1,都沒有人敢再指望自己的怨種親戚了。
當實力過於軟弱的時候,即使發怒也是可笑的;在長久以來,宗藩都被視為是朝政中絕對的穩定因素,菜得相當之令人放心,除了偶爾噁心諸位大佬以外沒有其餘的功效,基本不會被納入考量。
——但是,如果哪一位宗王基因突變出了什麽了不得的政治才能,這局麵就完全不同了!
皇室親親尊尊的情誼,由《大誥》確保的不死金身,可以隨時與皇帝密折溝通的無上特權——這種種的buff加持在造糞機器身上,隻能打造出一頭吃得更多拉得也更多的造糞機器;如果享受這些buff 的是某個老謀深算的政治天才,那激發出的威力恐怕比區區首輔還要強上千百倍不止。讓這樣的人入場,局勢馬上就要天翻地覆了!
——一言以蔽之,大安朝廷絕不能允許有這樣牛逼的人存在!
作為將來的頂尖政治家,高肅卿敏銳察覺到了這一份簡單奏摺下隱伏的可怕危機,所以毫不猶豫將消息送給了幾位清流的同年,並果斷向世子泄漏內容,表達了一點可以合作的善意——作為被尹王火力炮轟的受害者,他們正該攜起手來,提前解決這個可能的危機。
世子顯然領悟到了高學士的意思;他左右張望,忽然低低開口:
「尹王這樣幹涉朝政,不怕陛下心裏有什麽嗎?」
當今飛玄真君又不是個傻的,高學士能看得出這非同尋常的政治才能,真君當然更能一眼看穿。大安的皇帝對親王從來是又利用又提防,親熱時「天下一家」,懷疑時「視若仇寇」;以當今皇帝那種無風尤起三尺浪的個性,真的會放心信任一個才能出眾且莫名熱衷於朝局的遠房叔叔麽?
靖難的教訓都忘幹淨了是吧?
皇帝的疑心從來是製衡宗室的大殺器,滿朝文官都應該明白這一點才對。
但高學士愣了一愣,卻苦笑搖頭:
「陛下怎麽想,我不敢揣測,但上個月才報來消息,這位——這位尹王的幼子已經過世,如今膝下隻有一個出嫁後的女兒,現在也是重病在床,奄奄待斃;除此以外,直係旁係都再無親眷了。」
穆祺微微一呆,心想以大安宗室的平均生育質量,這簡直是天煞孤星一樣的命數,委實也算一朵奇葩了。但短暫的驚愕之後,他又迅速反應了過來,心下猛然一沉:
皇帝當然會對宗藩有疑心,這種疑心甚至不可磨滅;但政治上疑心針對的僅僅隻是宗室內篡奪皇權的可能,而以當下的宗法製度論,一個連兒子都沒有的年老宗室,是絕對沒有辦法動搖皇權的!
「在下實在與尹王爺沒有什麽恩怨。」
「可能是上一輩的事情吧。」高學士嘆息了一聲。
他倒也不覺得世子會與外藩有什麽了不得的深仇大恨, 畢竟癲公最多也隻能在京城癲,怎麽可能招惹遠在洛陽的尹王?估摸著是尹王與穆國公有什麽難以解釋的舊怨,現在出手來欺負小孩子罷了。
他微微搖頭, 又道:「其實世子也不必過慮;尹王此次上書, 是從上到下將內閣及六部掃了一個遍,言辭淩厲刁鑽得厲害, 斥責我等大臣『離間天家』、『名為祝讚,實為詛咒』, 是串聯著要孤立皇上意圖不軌——說實話,歷年來宗王們上奏言事的不是沒有,但能這樣精準的直戳痛處,手腕就實在非同尋常了。」
穆祺漸漸從震驚中緩過神來,立刻聽懂了高學士的暗示——尹王的彈劾倒也並非是對著他一人窮追猛打,而是一桿子橫掃一片,將內外的重臣都牽涉了進來,換言之,這並非是穆國公世子一人之事,而近乎是外地宗親對大半個朝廷的攻擊。大家風雨同舟,正該和衷共濟才是。
朝中大臣是槍林彈雨中滾出來的,倒不至於畏懼區區一份彈章;但秋風起於落葉之末,哪怕僅僅是打聽到彈章一點若有若無的內容,也足夠讓親近的文官們生出莫大的警惕——與尋常宗親狗屁不通的文章辭賦不同,這篇奏摺條理清晰邏輯嚴密,行文中處處戳中飛玄真君不可告人的心機隱憂,是絕對的一篇好奏章,水平高站位穩,幾乎可以與幾位閣老一較高下了。
僻居洛陽的宗藩,怎麽會有這樣老辣陰狠的見識?這要麽是尹王天賦異稟出現了政治上的返祖,要麽便是尹王府隱匿有未曾被朝廷網羅到的高人。
——而無論哪一樣,對文官來說都是絕對的噩耗!
在高祖皇帝建政之時,設計的思路大概是以宗藩勛貴牽製文官,皇帝在左右衝突中平衡朝政。但世事變化難以預料,靖難後朝局劇變,太宗皇帝的養豬政策徹底摧毀了這個構想——沒錯,宗藩們的確還有著法律上的不死金身,甚至可以通過密折與皇帝直接溝通幹預政事;但數百年醉生夢死無所事事,已經徹底腐蝕掉了宗室最後一點政治才能與熱望,失去了製衡朝局的一切可能。
無論皇帝再怎麽優待偏幫,成百倍成千倍加強宗藩們的力量,但零乘以一千依然是零,這群飯桶基本上是迅速在朝政中被淘汰了下去,到現在為止已經淪落了僅僅隻能噁心人的造糞機器;即使後來的皇帝再度平衡朝政,但無論選宦官選勛貴還是選特務,即使癲到如武宗皇帝一般自己跳下來與文官1v1,都沒有人敢再指望自己的怨種親戚了。
當實力過於軟弱的時候,即使發怒也是可笑的;在長久以來,宗藩都被視為是朝政中絕對的穩定因素,菜得相當之令人放心,除了偶爾噁心諸位大佬以外沒有其餘的功效,基本不會被納入考量。
——但是,如果哪一位宗王基因突變出了什麽了不得的政治才能,這局麵就完全不同了!
皇室親親尊尊的情誼,由《大誥》確保的不死金身,可以隨時與皇帝密折溝通的無上特權——這種種的buff加持在造糞機器身上,隻能打造出一頭吃得更多拉得也更多的造糞機器;如果享受這些buff 的是某個老謀深算的政治天才,那激發出的威力恐怕比區區首輔還要強上千百倍不止。讓這樣的人入場,局勢馬上就要天翻地覆了!
——一言以蔽之,大安朝廷絕不能允許有這樣牛逼的人存在!
作為將來的頂尖政治家,高肅卿敏銳察覺到了這一份簡單奏摺下隱伏的可怕危機,所以毫不猶豫將消息送給了幾位清流的同年,並果斷向世子泄漏內容,表達了一點可以合作的善意——作為被尹王火力炮轟的受害者,他們正該攜起手來,提前解決這個可能的危機。
世子顯然領悟到了高學士的意思;他左右張望,忽然低低開口:
「尹王這樣幹涉朝政,不怕陛下心裏有什麽嗎?」
當今飛玄真君又不是個傻的,高學士能看得出這非同尋常的政治才能,真君當然更能一眼看穿。大安的皇帝對親王從來是又利用又提防,親熱時「天下一家」,懷疑時「視若仇寇」;以當今皇帝那種無風尤起三尺浪的個性,真的會放心信任一個才能出眾且莫名熱衷於朝局的遠房叔叔麽?
靖難的教訓都忘幹淨了是吧?
皇帝的疑心從來是製衡宗室的大殺器,滿朝文官都應該明白這一點才對。
但高學士愣了一愣,卻苦笑搖頭:
「陛下怎麽想,我不敢揣測,但上個月才報來消息,這位——這位尹王的幼子已經過世,如今膝下隻有一個出嫁後的女兒,現在也是重病在床,奄奄待斃;除此以外,直係旁係都再無親眷了。」
穆祺微微一呆,心想以大安宗室的平均生育質量,這簡直是天煞孤星一樣的命數,委實也算一朵奇葩了。但短暫的驚愕之後,他又迅速反應了過來,心下猛然一沉:
皇帝當然會對宗藩有疑心,這種疑心甚至不可磨滅;但政治上疑心針對的僅僅隻是宗室內篡奪皇權的可能,而以當下的宗法製度論,一個連兒子都沒有的年老宗室,是絕對沒有辦法動搖皇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