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頁
被皇帝偷看心聲日誌後 作者:三傻二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姓海的是在穆國公府當差?」
「奴婢怎麽敢欺瞞皇爺?穆國公府一直都在招攬文人,做些謄抄校正的細碎功夫,這海剛峰便是被他朋友歸震川舉薦,到國公府幹一份閑差。」
沒錯,東廠與錦衣衛的人手再多,也不至於閑到去監視一個無名無姓的舉子。海剛峰的名聲之所以能傳到李公公耳朵裏,全靠著手下在監察國公府時順手送來的線報——當然啦,東廠與錦衣衛的效率也就那樣,除了按部就班的打卡監視之外根本不操心國公府辦事的細節,所以到現在也沒有搞清楚海剛峰的地位,還隻以為是「閑差」而已。
但哪怕隻是這樣無足輕重的描述,也順便撥弄起了飛玄真君的心弦。霎時間仿佛醍醐灌頂,某道靈光從他頭頂一閃而過,瞬間劈開了糾纏了數日之久的迷霧——原來那所謂的「忠誠值」,就是在暗示今日!
無怪乎穆祺與海剛峰能位列同一張名單之上,原來忠臣義士之間,冥冥中就有著這樣難以言說的因緣!
——不,不應該認為是「難以言說」;天書特意賜下那份記錄忠臣的名單,又以這種種陰差陽錯的巧合將彼等牽繫在一起,難道不就是為了給他飛玄真君萬壽帝君提前預備下可用的人才麽?前人所謂之「為聖天子驅除爾」,大抵也不過如此了!
這是什麽?這不就是無所從來而無所從往的玄妙緣分,這不就是風雲際會天生天成的妙境,這不就是他苦心追求了多年的聖君忠臣,君臣相得之治麽?,一瞬之間,仿佛真有某種無名的恩賞從天而降,降臨於飛玄真君的玄竅靈台之中了!
而再過目一次之後,飛玄真君更篤定了他這玄之又玄的靈感:在海剛峰名字的下一行,恰恰好就是吳承恩的尊姓大名呢。
——沒錯,射陽山人的文風到底與科場不合,同樣沒有被主考官選中。
一個還可以是巧合,兩個同時出現,那就是命運中的必然。作為被命運選中的皇帝,飛玄真君的心中洋溢起了難以言述的喜悅與自矜。他定一定神,終於拈起毛筆,在旁邊的禦箋上寫下了海剛峰與吳承恩二人的名字。
大概是窺見了皇帝那難以掩飾的喜色,李再芳試探著說了一句:
「這都是主子福澤所至,才能有這樣多的人才。隻是奴婢請旨,要不要別做一番安排呢?」
科舉是為皇家取士,玄拔出來的都是天子門生。既然是為天子選拔門生,那理論上皇帝隨時都可以插手,隨心所欲的調換名次更改標準。但這種「理論」終究也隻是紙上的可能而已——實際上,在這種真·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考試中,皇權擅自更動名次切割等級,必將引來無數小鎮做題家最為狂暴而憤怒的迴應,激起的浪潮難以想像。真到了那個時候,不但皇權難以麵臨輿論的高壓,就連走這種捷徑僥倖被選上來的官員,也勢必麵臨士林永遠的鄙視和霸淩,長久難以翻身。
說實話,這種「安排」,與其說是提拔人才,倒不如說是往死裏坑害,理智的君主都不會隨意舉動。但飛玄真君當然不會是什麽理智的君主,甚至搞不好還有些和獨占欲的人設在裏頭——這樣特意「恩寵的」官員被霸淩到無法結黨,不就隻能依靠他至聖至明的皇帝陛下了麽?
這樣的帝王心術陰狠毒辣卻難以揣測,李再芳也不能不多問一句,生怕皇帝特意記下這兩個名字,是又要為自己準備幾個一次性的工具人備胎。
這種時候就看得出簡在帝心的好處了。換做平常士人大概早就要蒙受聖上那後果未知的寵幸了。但現在……現在,大概是要看天書的麵子,又或者是得考慮考慮穆國公世子的心情,皇帝沉吟片刻,還是摸了摸袖中的書冊:
「你們多嘴什麽?等朕再想想。」
·
揮退心腹之後,皇帝恭而敬之的取出了天書,同樣是焚香洗手祝禱跳舞,一套絲滑小連招後打開天書,東摸西摸調出了什麽「輸入法」,翹著手指開始寫字。
這是皇帝上一次跳舞跳出來的迴報,天書給他開放了什麽「搜索功能」,可以手寫輸入後檢索一些資料。皇帝近日的決策,大半便依賴著這些檢索結果。
當然,係統手裏沒有免費的午餐,即使查出了資料,顯示的也隻是一點縮略,要查看原文仍然需要什麽「vip」。皇帝當然沒有vip,所以他翹著手指頭輸入了半天,隻看到一句話:
【作為著名的「無黨無私」之人,海剛峰……】
下麵再看不到了。但有四個字已經妥了。皇帝滿意點頭,再次輸入「吳承恩」。
這次隻有一個標題:
【吳承恩及《凡人修仙》關係考】
飛玄真君:?
辛苦趕工數日,穆祺終於帶著他的豪華寫作團隊憋出了《凡人修仙傳》的前十二章,共計八萬字有餘。他迅速安排府中的工匠將其付梓刻印,並專門改變模板,特意放大字體、調整間距,印刷成可以單手輕鬆持握的輕薄小冊子,方便隨時攜帶與翻閱。
既然要追求刺激,那當然要貫徹到底。誰看爽文小說喜歡捧一個大部頭細細品讀?就是要將整本書切割開來,劃分成一小節一小節既有相對獨立性又有緊密脈絡聯繫的小冊子,方便在馬桶上幾案上甚至床鋪上隨時翻閱,即使隨身帶上兩三冊也絕不嫌重,可以隨時隨地打開書本盡情沉浸,利用好每一份碎片化的時間。
「奴婢怎麽敢欺瞞皇爺?穆國公府一直都在招攬文人,做些謄抄校正的細碎功夫,這海剛峰便是被他朋友歸震川舉薦,到國公府幹一份閑差。」
沒錯,東廠與錦衣衛的人手再多,也不至於閑到去監視一個無名無姓的舉子。海剛峰的名聲之所以能傳到李公公耳朵裏,全靠著手下在監察國公府時順手送來的線報——當然啦,東廠與錦衣衛的效率也就那樣,除了按部就班的打卡監視之外根本不操心國公府辦事的細節,所以到現在也沒有搞清楚海剛峰的地位,還隻以為是「閑差」而已。
但哪怕隻是這樣無足輕重的描述,也順便撥弄起了飛玄真君的心弦。霎時間仿佛醍醐灌頂,某道靈光從他頭頂一閃而過,瞬間劈開了糾纏了數日之久的迷霧——原來那所謂的「忠誠值」,就是在暗示今日!
無怪乎穆祺與海剛峰能位列同一張名單之上,原來忠臣義士之間,冥冥中就有著這樣難以言說的因緣!
——不,不應該認為是「難以言說」;天書特意賜下那份記錄忠臣的名單,又以這種種陰差陽錯的巧合將彼等牽繫在一起,難道不就是為了給他飛玄真君萬壽帝君提前預備下可用的人才麽?前人所謂之「為聖天子驅除爾」,大抵也不過如此了!
這是什麽?這不就是無所從來而無所從往的玄妙緣分,這不就是風雲際會天生天成的妙境,這不就是他苦心追求了多年的聖君忠臣,君臣相得之治麽?,一瞬之間,仿佛真有某種無名的恩賞從天而降,降臨於飛玄真君的玄竅靈台之中了!
而再過目一次之後,飛玄真君更篤定了他這玄之又玄的靈感:在海剛峰名字的下一行,恰恰好就是吳承恩的尊姓大名呢。
——沒錯,射陽山人的文風到底與科場不合,同樣沒有被主考官選中。
一個還可以是巧合,兩個同時出現,那就是命運中的必然。作為被命運選中的皇帝,飛玄真君的心中洋溢起了難以言述的喜悅與自矜。他定一定神,終於拈起毛筆,在旁邊的禦箋上寫下了海剛峰與吳承恩二人的名字。
大概是窺見了皇帝那難以掩飾的喜色,李再芳試探著說了一句:
「這都是主子福澤所至,才能有這樣多的人才。隻是奴婢請旨,要不要別做一番安排呢?」
科舉是為皇家取士,玄拔出來的都是天子門生。既然是為天子選拔門生,那理論上皇帝隨時都可以插手,隨心所欲的調換名次更改標準。但這種「理論」終究也隻是紙上的可能而已——實際上,在這種真·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考試中,皇權擅自更動名次切割等級,必將引來無數小鎮做題家最為狂暴而憤怒的迴應,激起的浪潮難以想像。真到了那個時候,不但皇權難以麵臨輿論的高壓,就連走這種捷徑僥倖被選上來的官員,也勢必麵臨士林永遠的鄙視和霸淩,長久難以翻身。
說實話,這種「安排」,與其說是提拔人才,倒不如說是往死裏坑害,理智的君主都不會隨意舉動。但飛玄真君當然不會是什麽理智的君主,甚至搞不好還有些和獨占欲的人設在裏頭——這樣特意「恩寵的」官員被霸淩到無法結黨,不就隻能依靠他至聖至明的皇帝陛下了麽?
這樣的帝王心術陰狠毒辣卻難以揣測,李再芳也不能不多問一句,生怕皇帝特意記下這兩個名字,是又要為自己準備幾個一次性的工具人備胎。
這種時候就看得出簡在帝心的好處了。換做平常士人大概早就要蒙受聖上那後果未知的寵幸了。但現在……現在,大概是要看天書的麵子,又或者是得考慮考慮穆國公世子的心情,皇帝沉吟片刻,還是摸了摸袖中的書冊:
「你們多嘴什麽?等朕再想想。」
·
揮退心腹之後,皇帝恭而敬之的取出了天書,同樣是焚香洗手祝禱跳舞,一套絲滑小連招後打開天書,東摸西摸調出了什麽「輸入法」,翹著手指開始寫字。
這是皇帝上一次跳舞跳出來的迴報,天書給他開放了什麽「搜索功能」,可以手寫輸入後檢索一些資料。皇帝近日的決策,大半便依賴著這些檢索結果。
當然,係統手裏沒有免費的午餐,即使查出了資料,顯示的也隻是一點縮略,要查看原文仍然需要什麽「vip」。皇帝當然沒有vip,所以他翹著手指頭輸入了半天,隻看到一句話:
【作為著名的「無黨無私」之人,海剛峰……】
下麵再看不到了。但有四個字已經妥了。皇帝滿意點頭,再次輸入「吳承恩」。
這次隻有一個標題:
【吳承恩及《凡人修仙》關係考】
飛玄真君:?
辛苦趕工數日,穆祺終於帶著他的豪華寫作團隊憋出了《凡人修仙傳》的前十二章,共計八萬字有餘。他迅速安排府中的工匠將其付梓刻印,並專門改變模板,特意放大字體、調整間距,印刷成可以單手輕鬆持握的輕薄小冊子,方便隨時攜帶與翻閱。
既然要追求刺激,那當然要貫徹到底。誰看爽文小說喜歡捧一個大部頭細細品讀?就是要將整本書切割開來,劃分成一小節一小節既有相對獨立性又有緊密脈絡聯繫的小冊子,方便在馬桶上幾案上甚至床鋪上隨時翻閱,即使隨身帶上兩三冊也絕不嫌重,可以隨時隨地打開書本盡情沉浸,利用好每一份碎片化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