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世子要什麽保證?隻要差不多的數目,下官都可以答應。」


    橫豎出錢的不是他,穆國公府狠狠爆許閣老的金幣,與他兩袖清風的高學士又有何幹?


    「穆國公府深受皇恩,怎麽會在乎那一點黃白之物呢?」世子強行將目光從一盒子的黃白之物上移開,「學士可能不知道,昨夜閆東樓小閣老便曾派人到我府上交割這一次朝貢貿易的利潤;那時我便勸他,貿易裏的一分一厘都是天恩,應該盡數上交朝廷;咱們能有一份俸祿在,已經是仰仗君父的恩典了……」


    穆祺入閣後強力推動了昔日與小閣老擬定的方略,閆黨的局勢亦為之一緩。閆東樓做人敞亮,當晚便派人送來了一萬八千兩的銀票做謝禮——當然,小閣老也沒有傻到赤眉白眼的硬生生送錢,這一萬八千兩名義上還屬於朝貢貿易的正當分潤;是承包了使者接待事務的豪商們按約定交來的分成。按原本的規矩,是世子與小閣老五五分成,每人各得九千;但現在要感激世子的援手,就主動請國公府包圓了這一萬八。


    一萬八千兩當然能解煉丹的燃眉之急;但穆祺思索良久,還是派人將銀票一分不少帶了迴去,並特意囑託小閣老另做分派——其中一萬兩以上供的名義進獻給飛玄真君的小金庫,另外八千兩則入戶部太倉,正好補今年俸祿的虧空。有這八千兩打底,底層的文官就不必去領那擦屁股都嫌硬的紙鈔充工資,可以踏踏實實足斤足兩的領一份俸祿。銀子不多,但也是個添頭,下麵的人立竿見影的嚐到了外貿的好處,日後才不會反對政策麽。


    上敬君父,下撫百官;世子雖然進內閣不久,但已經苦心孤詣,擔當起這調和陰陽的大任了呢。


    可惜,閆黨緩過了這一口氣,清流就該緊張了。在高學士看來,對方當著自己這清流支柱的麵大談與閆東樓的往來,無疑便是騎牆搖擺,坐地起價。他心念飛動,迅速調高了合作價格的底線,正在仔細評估底價之時,卻聽世子又慢悠悠開口:


    「所以,我從來都不喜歡錢,我對錢是真不感興趣。」穆祺義正詞嚴,順帶掩飾若有若無的心痛:「我關心的從來都是辦事,不是賺錢。但要給聖上辦事,給朝廷辦事,第一要義是什麽?還是得要有人。」


    人?


    高學士有些迷茫:「下官愚鈍,請世子明示。」


    穆祺咳嗽了一聲,費力思索著恰當的措辭,表達自己對「人」的渴望。說實話,他倒是想直接開口闡述條件,隻怕過於直白淺露,嚇住了尚不熟悉的高學士;但要拐彎抹角,用文官那一套引經據典的話術表達,又實在是太過於考驗自己的知識儲備了,所以絞盡腦汁,也隻能先略略認個慫:


    「不敢當。隻是在下學識淺薄,說話間可能會引喻失義,詞不達意……」


    「世子太過謙虛了。」


    「那我就直說了。」世子坦率道:「要想彼此信任,還是得要有靠得住的人居中溝通,才能降低辦事的成本嘛。恰巧,近日內閣的事情實在多,我也正好缺一個幫手。」


    高學士若有所思:「世子是說?」


    「我的意思是,許府可以挑一個信得過的人來幫著我料理政務。這樣彼此溝通往來,互信不就很容易達成了嗎?」世子很熱心的向他解釋自己的提議,還頗為含蓄的拋出了自己剛剛琢磨出的的幾個典故,彰顯未盡的題外之意:「這就仿佛——仿佛漢朝時的和親、春秋時的秦晉聯姻一般,派自己人與合作者親密溝通,是最穩妥的方法……」


    高學士:??!!


    他收迴自己剛剛的那句話。世子對自己的文化水平確實是一點也沒有謙虛,什麽「和親」、「聯姻」,這都是些什麽狗屁不通的比喻!


    不會用典故就別用,水平菜就多讀書,小嘴一張句句都嚇死人,聽上幾迴連血壓都能高幾寸;春秋西漢兩套絲滑小連招打下來,不知道的還以為國公府在覬覦許閣老二十幾歲的好大兒呢!


    知道自己淺薄就別顯擺,特別是別在內閣顯擺。內閣的耳目如此眾多,萬一把世子的這番暴論宣揚出去,那真是由上到下,顏麵掃地,絕能會被記入野史,成為永垂不朽的典故!


    昔日閆分宜李句容擅寫青詞,時人號之為青詞內閣;如今世子大發暴論,後世又該怎麽稱唿?是和親內閣,聯姻內閣,還是一步到位,直接鉤子內閣?


    無語之至的高學士麵無表情,拚盡了全力才沒有翻出一個白眼。他也懶得再費力構思什麽婉轉含蓄的說辭了,直接開口:


    「世子看中誰了?」


    說吧,你想要清流中的哪一位去和親?


    ——當然,單單送錢也就罷了,真涉及到派人協助;那清流也得小心忖度一二。同樣以世子的所謂「和親」作比方,穆國公府當然勢力龐大,但在合作還沒有深入的時候,即使求取和親也是要不到什麽好人選的。正牌嫡係前途無量的官員如高學士等,那是清流待價而沽的嫡出貴公主,決計討取不得;旁枝庶脈的五六品小官,那好歹也是別有身價的藩王女,輕易也難許人。估計隻有搜羅幾個不起眼的言官家臣,包裝包裝後送過去了事。當年漢帝以宮女外嫁漠北,情形大抵如此。


    但世子隻是羞澀一笑,盡力掩飾住了自己的期待與盼望:


    「我聽說,許閣老有位很看好的舉子,似乎叫張什麽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被皇帝偷看心聲日誌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傻二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傻二瘋並收藏被皇帝偷看心聲日誌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