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頁
被皇帝偷看心聲日誌後 作者:三傻二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君臣同心,其利斷金……反過來講,穆祺與內閣,乃至內閣與老登,雙方能有多少信任可講?
沒有最基本的政治信任,任何意見都是空談。在這樣風波險惡的時候,穆國公世子驟然步入內閣,非但不能達成任何期許,反而可能在內鬥耗幹一切政治能量,甚至葬送掉剛剛有起色的海貿。
除了獨攬大權的攝宗以外,大安開國數百年以來的種種改革,不都是這種收尾麽?
謊言不能傷人,唯有真話才是快刀。穆祺默然片刻,打下一行字:
【我自然有分寸,能辦的都會盡力辦到】
【海豹吃我一矛:好吧好吧,你有信心就好,我也沒法子多說什麽……入秋後相父就要北伐了,你要不要來看看?廢帝搓麻最近忙到天上去了,據說是留守汴京的人鬧得很厲害,頻頻給她難看,估計是要大動手腳了。不知道她能不能趕來。】
【海豹吃我一矛:當然啦,入秋了也冷得很。煩你挑些上好的虎皮寄過來,我給相父弄幾件大衣穿】
穆祺臉色微變,終於憤怒的敲下迴覆:
【知道了!】
·
或許是為了表示朝廷公平公正廣攬人才的心,也為了安定人心給上下都分一波蛋糕,最終擬定的內閣行走名單竟高達十六人,文武官吏及勛貴舊臣無不廊括;因為人數太多,甚至不能不分批入值,輪流進內閣打雜。
這樣古怪的輪班方式,當然更激化了權力爭奪的欲望。如裕王府侍讀學士高肅卿一般心懷大誌的新銳人物,早在收到消息後便開始仔細籌謀,一步一步計算自己的進步之路。而輪值的排班表放出之後,高肅卿更是喜出望外,不勝振奮之至——與自己一同入值行走的,居然是穆國公世子!
要是真輪到了什麽野心勃勃手腕高強的競爭對手,或許還得龍爭虎鬥費盡心力,才能勉強出人一頭;但如今是和穆國公世子搭班,那自己還不是嘎嘎亂殺?!
不會吧不會吧,不會真有人覺得穆國公世子這種癲公懂什麽政治吧?
帶著這番振奮踴躍之心,高肅卿特意起了個大早,卯時初刻便趕到了內閣值房,挑燈磨墨,整理書籍,將上上下下收拾了個妥妥噹噹,一定要給主事的重臣留下好印象。等到今日當值的刑部尚書趙巨卿進門,又為大司寇端茶倒水,殷勤備至。
當然,高肅卿雅量高致,才氣出眾,絕不會靠一點小殷勤出位。早在趙尚書進門之前,他已經將今日的公文分門別類整理妥當,又在緊要的文件上做了標記,並背後粘貼白紙,寫下內容紀要,供上官參考。
隻要當值的重臣欣賞這份紀要,高肅卿就能潛移默化,在內容紀要中塞入自己的意見;隻要意見能被接逐漸受,那水磨工夫用上個十幾年,估計就能熬到擬票議政的資格。由小到大由表及裏,高手問鼎權力巔峰之路,大抵如此。
今日這個開頭就非常不錯。趙尚書被雜亂的公文折磨了數日,如今能讀到這樣條分縷析一目了然的紀要,當真是耳目一新,頗為激賞;更不必說,另一位輪班的穆國公世子姍姍而來,竟然是踩著時間點準點打卡,一分都沒有提前,這樣兩相比較,襯托就格外強烈了嘛。
穆國公世子倒沒有留意到高學士的工賊舉動。他幫著搬動書冊抄錄資料,老老實實悶聲幹事,也沒有多說一句話。但在整理禮部送上來的公文時,世子卻忽的皺了皺眉。
十幾日之前,他曾與閆小閣老商議,打算讓言官們集體撰寫青詞的鑑賞,官方推出後作為樣本,收取版稅作為補貼。小閣老辦事非常利落,很快就讓人寫了奏摺遞交上去,打算趁高麗與倭國的使者還在,先賺他一筆再說。卻不料奏摺遞上來這麽多天,居然還堆在內閣的紙堆裏。
他往下又翻了一翻,不隻是請求撰寫青詞鑑賞的奏摺,就連更早的時候幾份改革朝貢貿易的倡議,也被埋在了無關緊要的請示與彈劾公文之中,灰撲撲已經滿是塵土。
毫無疑問,他們的摺子被人有意給淹了!
一份奏摺遞交上去,要經通政使司篩選,內閣擬票寫意見,司禮監批紅做審核,重要的還得皇帝過目,哪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會把整個流程卡死。中樞重臣要杯葛政務,往往也從流程下手。但凡遇到棘手尷尬的奏摺,往往既不批準也不批駁,扔到一邊視若無物;這樣拖上一月兩月乃至一年半載,等到下麵的心氣消磨殆盡,事情自然就不了了之。
流程上毫無問題,態度上無可挑剔,下麵就是急得撒潑打滾,也拿內閣無可奈何。
這種陰損刻薄的「拖」字訣,一般是用來收拾重臣不喜歡的刺頭,閆黨清流都是運用自如,玩弄權術瞭然於胸。萬萬沒想到風水輪流轉,今日輪到小閣老與世子品嚐這個滋味了!
……不過,這倒也不足為奇。如今閆閣老被軟禁宮中,閆黨聲勢大頹,如趙尚書這般身段柔軟的牆頭草,雖然不敢公開跳反猛踩一腳,拿小閣老辦理的政務做做筏子還是可以的。若是再拖幾天,不但這幾份奏摺要被無聲無息淹掉,怕不連先前費盡心血談好的貿易協議都要出變動了。
穆祺不動聲色,拎起那份奏摺,大步走到趙尚書麵前:
「大司寇,這份奏摺為什麽不批?」
一語驚人,值房內鴉雀無聲,就連低頭翻看資料的高肅卿都抬起頭來,驚愕的看著世子。
沒有最基本的政治信任,任何意見都是空談。在這樣風波險惡的時候,穆國公世子驟然步入內閣,非但不能達成任何期許,反而可能在內鬥耗幹一切政治能量,甚至葬送掉剛剛有起色的海貿。
除了獨攬大權的攝宗以外,大安開國數百年以來的種種改革,不都是這種收尾麽?
謊言不能傷人,唯有真話才是快刀。穆祺默然片刻,打下一行字:
【我自然有分寸,能辦的都會盡力辦到】
【海豹吃我一矛:好吧好吧,你有信心就好,我也沒法子多說什麽……入秋後相父就要北伐了,你要不要來看看?廢帝搓麻最近忙到天上去了,據說是留守汴京的人鬧得很厲害,頻頻給她難看,估計是要大動手腳了。不知道她能不能趕來。】
【海豹吃我一矛:當然啦,入秋了也冷得很。煩你挑些上好的虎皮寄過來,我給相父弄幾件大衣穿】
穆祺臉色微變,終於憤怒的敲下迴覆:
【知道了!】
·
或許是為了表示朝廷公平公正廣攬人才的心,也為了安定人心給上下都分一波蛋糕,最終擬定的內閣行走名單竟高達十六人,文武官吏及勛貴舊臣無不廊括;因為人數太多,甚至不能不分批入值,輪流進內閣打雜。
這樣古怪的輪班方式,當然更激化了權力爭奪的欲望。如裕王府侍讀學士高肅卿一般心懷大誌的新銳人物,早在收到消息後便開始仔細籌謀,一步一步計算自己的進步之路。而輪值的排班表放出之後,高肅卿更是喜出望外,不勝振奮之至——與自己一同入值行走的,居然是穆國公世子!
要是真輪到了什麽野心勃勃手腕高強的競爭對手,或許還得龍爭虎鬥費盡心力,才能勉強出人一頭;但如今是和穆國公世子搭班,那自己還不是嘎嘎亂殺?!
不會吧不會吧,不會真有人覺得穆國公世子這種癲公懂什麽政治吧?
帶著這番振奮踴躍之心,高肅卿特意起了個大早,卯時初刻便趕到了內閣值房,挑燈磨墨,整理書籍,將上上下下收拾了個妥妥噹噹,一定要給主事的重臣留下好印象。等到今日當值的刑部尚書趙巨卿進門,又為大司寇端茶倒水,殷勤備至。
當然,高肅卿雅量高致,才氣出眾,絕不會靠一點小殷勤出位。早在趙尚書進門之前,他已經將今日的公文分門別類整理妥當,又在緊要的文件上做了標記,並背後粘貼白紙,寫下內容紀要,供上官參考。
隻要當值的重臣欣賞這份紀要,高肅卿就能潛移默化,在內容紀要中塞入自己的意見;隻要意見能被接逐漸受,那水磨工夫用上個十幾年,估計就能熬到擬票議政的資格。由小到大由表及裏,高手問鼎權力巔峰之路,大抵如此。
今日這個開頭就非常不錯。趙尚書被雜亂的公文折磨了數日,如今能讀到這樣條分縷析一目了然的紀要,當真是耳目一新,頗為激賞;更不必說,另一位輪班的穆國公世子姍姍而來,竟然是踩著時間點準點打卡,一分都沒有提前,這樣兩相比較,襯托就格外強烈了嘛。
穆國公世子倒沒有留意到高學士的工賊舉動。他幫著搬動書冊抄錄資料,老老實實悶聲幹事,也沒有多說一句話。但在整理禮部送上來的公文時,世子卻忽的皺了皺眉。
十幾日之前,他曾與閆小閣老商議,打算讓言官們集體撰寫青詞的鑑賞,官方推出後作為樣本,收取版稅作為補貼。小閣老辦事非常利落,很快就讓人寫了奏摺遞交上去,打算趁高麗與倭國的使者還在,先賺他一筆再說。卻不料奏摺遞上來這麽多天,居然還堆在內閣的紙堆裏。
他往下又翻了一翻,不隻是請求撰寫青詞鑑賞的奏摺,就連更早的時候幾份改革朝貢貿易的倡議,也被埋在了無關緊要的請示與彈劾公文之中,灰撲撲已經滿是塵土。
毫無疑問,他們的摺子被人有意給淹了!
一份奏摺遞交上去,要經通政使司篩選,內閣擬票寫意見,司禮監批紅做審核,重要的還得皇帝過目,哪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會把整個流程卡死。中樞重臣要杯葛政務,往往也從流程下手。但凡遇到棘手尷尬的奏摺,往往既不批準也不批駁,扔到一邊視若無物;這樣拖上一月兩月乃至一年半載,等到下麵的心氣消磨殆盡,事情自然就不了了之。
流程上毫無問題,態度上無可挑剔,下麵就是急得撒潑打滾,也拿內閣無可奈何。
這種陰損刻薄的「拖」字訣,一般是用來收拾重臣不喜歡的刺頭,閆黨清流都是運用自如,玩弄權術瞭然於胸。萬萬沒想到風水輪流轉,今日輪到小閣老與世子品嚐這個滋味了!
……不過,這倒也不足為奇。如今閆閣老被軟禁宮中,閆黨聲勢大頹,如趙尚書這般身段柔軟的牆頭草,雖然不敢公開跳反猛踩一腳,拿小閣老辦理的政務做做筏子還是可以的。若是再拖幾天,不但這幾份奏摺要被無聲無息淹掉,怕不連先前費盡心血談好的貿易協議都要出變動了。
穆祺不動聲色,拎起那份奏摺,大步走到趙尚書麵前:
「大司寇,這份奏摺為什麽不批?」
一語驚人,值房內鴉雀無聲,就連低頭翻看資料的高肅卿都抬起頭來,驚愕的看著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