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頁
被皇帝偷看心聲日誌後 作者:三傻二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對皇上的態度,就是大是大非問題;在大是大非問題麵前,你還敢跟我談犯罪事實?!
小閣老迅速領悟了這個打法,但剛一明白這個打法,肚子裏立刻就是一股子酸水湧上來!
媽的,站在幹岸看船翻,袖手旁觀不沾泥,天下竟有比我還要厚顏無恥的人!
但即使柳學士再厚顏無恥,小閣老也是無可奈何。琉璃蛋能留名史冊,不沾鍋的功夫當然天下無敵;他今天以翰林學士的身份出言彈劾,本就預備好了一切後路——翰林學士不預外務,不懂案子很正常,可以理直氣壯的繞過具體細節;而學士乃朝廷近臣,關心關心官員對皇帝的態度,又有什麽不對?
處處算計處處精,噎得小閣老迴不了話來。等到柳學士發表完他長篇大論卻又空洞無物的論調,小閣老隻能硬憋出一句:
「周至成大逆不道,我們是上憤君父之慨,哪裏像你這樣吹毛求疵!」
「憤君父之慨,就能逾越高祖皇帝的法度麽?」柳學士輕輕道:「聖上以仁孝治天下,所思所想,必然都是光大高祖皇帝的遺德。小閣老自作主張,在下不敢苟同。」
說罷,他微微而笑,遙遙向禦座上的飛玄真君拱一拱手,雖然話中陰毒刻薄之至,外表卻依舊是溫文爾雅,春風拂麵。而真君盤坐看戲,此時也不覺展顏而笑,大為開懷——他當然看得懂琉璃蛋陰損狠辣的深沉心思,但既然沒有牽扯自己,那當然是下麵扯頭花扯得越為高明,上麵看得就越是興奮嘛。
撕得好,撕得好,可以再撕響些!
可惜,在場看戲的絕不止他一個。那該死的叮咚聲又響了:
【老東西真是不知天高地厚,還齜個牙在那兒樂呢。】
真君的笑容有點僵住了。
【不過琉璃蛋倒真是名不虛傳,居然能搞得閆東樓都下不來台,也算是天下獨一份的功力。嘿嘿,要麽就是春秋大義,要麽就是祖宗法度,處處扛著老道士的大招牌處力壓政敵,又會舔人又會整人,自己手上還不沾半點泥汙;這泥鰍一樣的身段,無怪乎將來能位列內閣。要不是被本朝的神劍給剝了臉皮,怕不是還真要靠這手不沾鍋的功夫垂名青史了。
這種賤人當然是很好用的,老道士後來選他入閣,未嚐沒有借他來整人的意思。但是吧,老登也是太小瞧琉璃蛋的不沾鍋功夫了——琉璃蛋在內閣混了幾年,基本方針是逢君之惡壞事做絕,道德下限比閆黨那群類人生物還低;除此以外就是磨練文筆,反覆修改日記。等到老登一蹬腿走了,琉璃蛋告老還鄉之後,直接把精心撰寫的日記統統印刻發表,鼓動門生大肆宣傳,將鍋全都扣到了飛玄真君頭上,自己輕鬆洗白,轉身立牌坊去也。
——妹想到吧?老登裝了一輩子聖君仁主,讓閆分宜許少湖背了一輩子的黑鍋,臨了了居然被這朵楚楚可憐的盛世老白蓮給坑到了地溝裏。打了一輩子鷹,叫麻雀啄了眼吶!
所以說,正經人誰特麽天天改日記啊,寒磣。】
一擊中的,刺心剜骨,飛玄真君……飛玄真君當時就有些繃不太住了!
他麵目扭曲,鼻喘粗氣,活似在喉嚨中憋出了個大的,但大庭廣眾之下,又實在不好發泄,隻能硬生生咬牙不語。隻是心中狂潮翻湧,恨不能立刻抓起手邊的棒槌,劈頭砸下去!
——他媽的,欺天啦!
下麵雖然唇槍舌劍,眼角餘光卻始終盯著台上最終的裁判,眼見皇帝的表情古怪好似便秘,雙方的心中立刻就起了波瀾。尤其是小閣老落於下風,更是忐忑不安——為了避嫌起見,閆閣老許閣老都告假在家,沒有參加這次庭議;設或被姓柳的扣一個僭越的帽子,自己還真是難以還手!
在這樣的窘境中,小閣老隻能咬定「吹毛求疵」不放口,還要厲聲反駁,以壯聲勢:
「我們為了皇上做事,為了朝廷做事,什麽苦都可以受;但我就是不明白,為什麽誰做的事情越多,受的委屈就越大!姓柳的,你這樣攪來攪去,將來壞了朝貢的大局,我怕你承受不起!」
這般義正詞嚴,真仿佛有古君子之風。但柳學士神色自若,毫不費力便破解了小閣老虛張聲勢的大招:
「『攪來攪去』?小閣老,有一句話叫『敬天法祖』,又有一句話,叫『天下是祖宗的天下,樣樣都該照著祖宗的規矩辦』;這兩句,一句是聖人說的,一句是當今聖上說的。我按著這兩句話來問話,就叫做『攪來攪去』麽?請小閣老指點我。」
小閣老一時無言,柳學士卻仍舊毫不放鬆:
「什麽是『壞了大局』?聽小閣老的意思,不按著你們那一套先斬後奏、僭越犯上的法子辦,朝廷的大局便要亂了,國家就要亡了?!」
滴一聲響動,天書立刻出聲:
【難說。】
飛玄真君:…………
言辭咄咄,擲地有聲,小閣老再難抵抗。眼見局勢急轉直下,旁觀許久的穆國公世子終於向前一步:
「柳學士這話,在下卻有些疑問。」
柳學士笑意盈盈,灑然轉身,一顆光頭在日光下盈盈閃亮,盡顯瀟灑從容——奸詐如閆東樓尚且頂不住自己三言兩語,何況區區一個紈絝!他自信開口,決定五句之內,將此人斬於馬下:
「世子請說。」
「我以為,事有從經,也有從權,不宜求全責備。」穆祺道:「人總有疏忽的時候,隻要沒有違背大的原則,又何必苦苦苛責,上綱上線呢?」
小閣老迅速領悟了這個打法,但剛一明白這個打法,肚子裏立刻就是一股子酸水湧上來!
媽的,站在幹岸看船翻,袖手旁觀不沾泥,天下竟有比我還要厚顏無恥的人!
但即使柳學士再厚顏無恥,小閣老也是無可奈何。琉璃蛋能留名史冊,不沾鍋的功夫當然天下無敵;他今天以翰林學士的身份出言彈劾,本就預備好了一切後路——翰林學士不預外務,不懂案子很正常,可以理直氣壯的繞過具體細節;而學士乃朝廷近臣,關心關心官員對皇帝的態度,又有什麽不對?
處處算計處處精,噎得小閣老迴不了話來。等到柳學士發表完他長篇大論卻又空洞無物的論調,小閣老隻能硬憋出一句:
「周至成大逆不道,我們是上憤君父之慨,哪裏像你這樣吹毛求疵!」
「憤君父之慨,就能逾越高祖皇帝的法度麽?」柳學士輕輕道:「聖上以仁孝治天下,所思所想,必然都是光大高祖皇帝的遺德。小閣老自作主張,在下不敢苟同。」
說罷,他微微而笑,遙遙向禦座上的飛玄真君拱一拱手,雖然話中陰毒刻薄之至,外表卻依舊是溫文爾雅,春風拂麵。而真君盤坐看戲,此時也不覺展顏而笑,大為開懷——他當然看得懂琉璃蛋陰損狠辣的深沉心思,但既然沒有牽扯自己,那當然是下麵扯頭花扯得越為高明,上麵看得就越是興奮嘛。
撕得好,撕得好,可以再撕響些!
可惜,在場看戲的絕不止他一個。那該死的叮咚聲又響了:
【老東西真是不知天高地厚,還齜個牙在那兒樂呢。】
真君的笑容有點僵住了。
【不過琉璃蛋倒真是名不虛傳,居然能搞得閆東樓都下不來台,也算是天下獨一份的功力。嘿嘿,要麽就是春秋大義,要麽就是祖宗法度,處處扛著老道士的大招牌處力壓政敵,又會舔人又會整人,自己手上還不沾半點泥汙;這泥鰍一樣的身段,無怪乎將來能位列內閣。要不是被本朝的神劍給剝了臉皮,怕不是還真要靠這手不沾鍋的功夫垂名青史了。
這種賤人當然是很好用的,老道士後來選他入閣,未嚐沒有借他來整人的意思。但是吧,老登也是太小瞧琉璃蛋的不沾鍋功夫了——琉璃蛋在內閣混了幾年,基本方針是逢君之惡壞事做絕,道德下限比閆黨那群類人生物還低;除此以外就是磨練文筆,反覆修改日記。等到老登一蹬腿走了,琉璃蛋告老還鄉之後,直接把精心撰寫的日記統統印刻發表,鼓動門生大肆宣傳,將鍋全都扣到了飛玄真君頭上,自己輕鬆洗白,轉身立牌坊去也。
——妹想到吧?老登裝了一輩子聖君仁主,讓閆分宜許少湖背了一輩子的黑鍋,臨了了居然被這朵楚楚可憐的盛世老白蓮給坑到了地溝裏。打了一輩子鷹,叫麻雀啄了眼吶!
所以說,正經人誰特麽天天改日記啊,寒磣。】
一擊中的,刺心剜骨,飛玄真君……飛玄真君當時就有些繃不太住了!
他麵目扭曲,鼻喘粗氣,活似在喉嚨中憋出了個大的,但大庭廣眾之下,又實在不好發泄,隻能硬生生咬牙不語。隻是心中狂潮翻湧,恨不能立刻抓起手邊的棒槌,劈頭砸下去!
——他媽的,欺天啦!
下麵雖然唇槍舌劍,眼角餘光卻始終盯著台上最終的裁判,眼見皇帝的表情古怪好似便秘,雙方的心中立刻就起了波瀾。尤其是小閣老落於下風,更是忐忑不安——為了避嫌起見,閆閣老許閣老都告假在家,沒有參加這次庭議;設或被姓柳的扣一個僭越的帽子,自己還真是難以還手!
在這樣的窘境中,小閣老隻能咬定「吹毛求疵」不放口,還要厲聲反駁,以壯聲勢:
「我們為了皇上做事,為了朝廷做事,什麽苦都可以受;但我就是不明白,為什麽誰做的事情越多,受的委屈就越大!姓柳的,你這樣攪來攪去,將來壞了朝貢的大局,我怕你承受不起!」
這般義正詞嚴,真仿佛有古君子之風。但柳學士神色自若,毫不費力便破解了小閣老虛張聲勢的大招:
「『攪來攪去』?小閣老,有一句話叫『敬天法祖』,又有一句話,叫『天下是祖宗的天下,樣樣都該照著祖宗的規矩辦』;這兩句,一句是聖人說的,一句是當今聖上說的。我按著這兩句話來問話,就叫做『攪來攪去』麽?請小閣老指點我。」
小閣老一時無言,柳學士卻仍舊毫不放鬆:
「什麽是『壞了大局』?聽小閣老的意思,不按著你們那一套先斬後奏、僭越犯上的法子辦,朝廷的大局便要亂了,國家就要亡了?!」
滴一聲響動,天書立刻出聲:
【難說。】
飛玄真君:…………
言辭咄咄,擲地有聲,小閣老再難抵抗。眼見局勢急轉直下,旁觀許久的穆國公世子終於向前一步:
「柳學士這話,在下卻有些疑問。」
柳學士笑意盈盈,灑然轉身,一顆光頭在日光下盈盈閃亮,盡顯瀟灑從容——奸詐如閆東樓尚且頂不住自己三言兩語,何況區區一個紈絝!他自信開口,決定五句之內,將此人斬於馬下:
「世子請說。」
「我以為,事有從經,也有從權,不宜求全責備。」穆祺道:「人總有疏忽的時候,隻要沒有違背大的原則,又何必苦苦苛責,上綱上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