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霜行環顧四周,隻見到無邊無際的一片雪白,驀地,聽見耳邊的一聲笑音。
是那道她熟悉的聲音。
「多謝諸位。」
光明神女溫聲道:「遭受重創後,我的靈魂碎片分裂四散,其中之一來到這裏。」
說到這裏,她停頓須臾:「……之所以在這場白夜中孕育而生,全因感知到鎮民們餘存的善意。當下,我有個不情之請。」
她雖然刻意收斂了渾身上下驚人的壓迫感,但作為神明,仍然具有無與倫比的威懾力。
白霜行循聲看去,在滿目白光中,望見一抹柔軟如綢緞的金髮,以及一道纖細模糊的形體。
其餘更多的,她沒法看清。
「這場白夜的主人並非個體,而是曾經在此地犧牲的百姓,以及眾多敵軍。」
光明神說:「人類死亡後,怨氣越深,化作的厲鬼越強。百姓們慷慨赴死,心中更多的,是決意;而敵軍死於他們的反抗之下,心有不甘,怨氣深重。」
所以,當他們的意識出現在白夜裏,侵略者的力量,占據了絕對上風。
「由此,這片空間受到侵染,鎮民被怨氣吞噬,變成現在你們見到的模樣。」
光明神女說:「他們原本,並不是這樣。」
雖然看不清她的樣貌,白霜行卻能清楚感受到,有雙眼睛正在注視著自己。
那是一雙澄明清澈的眸子,泛著寶石般雍容的藍,其中光暈浮動,讓人聯想起春日的湖泊。
白霜行說:「你想救他們。」
她聲線篤定,用了陳述語序,對方誠實應下:「嗯。」
「以這種形態被困在白夜裏,日日夜夜深受煎熬,是件痛苦的事情。」
說到這兒,光明神女微微一頓,再開口時,話裏溢出淺淡笑意:「想看看……他們真實的樣子嗎?」
她語調輕緩,話音方落,四麵八方白光顫動,勾出一幅模糊的畫麵。
白霜行心有所感,抬眼向身旁看去,恍惚間,聽見對方溫柔的低語。
「這裏,才是白夜的『真相』。」
*
這是一座名不見經傳的小鎮。
鎮子位於群山之中,東南西北各處都是鬱鬱蔥蔥的樹叢,鎮民們安居樂業,很少與外界交流。
小鎮自古沒有名字,久而久之,人們幹脆把它叫做「無名鎮」。
陳聲和父母一起住在這裏,家裏經營著鎮子裏唯一的旅舍——
無名鎮與世隔絕,旅舍的生意並不好做。
萬幸他家有塊農田,一年到頭自給自足,生活倒也舒適悠閑。
在童年的絕大部分時光裏,陳聲過得很簡單。
爸爸是個文縐縐的書生,雖然看上去五大三粗,其實特別喜歡讀書,常常能把自己關在書房裏,一待就是整整一天。
媽媽溫柔又漂亮,能把簡簡單單的蔬菜做成一大桌子的美味佳肴——
對了,媽媽也很愛看書,閑暇之餘,還會自己寫些文章。
可惜陳聲太小,看不懂其中深奧晦澀的內容。
父母都是讀書人,從小到大,陳聲自然也離不開「書」這個字。
每天睡覺之前,爸媽都會在書裏選取一段故事,繪聲繪色講給他聽,久而久之,這些故事被收集成冊,名為《幻想集》。
陳聲很喜歡。
鎮子裏有不少小孩,因此,陳聲從不缺朋友。
鄰居家的許婉知姐姐總是紮著兩個小辮子,說話溫溫柔柔,見到陌生人會覺得害羞,躲到大人身後。
她對陳聲很好,每次見麵,都會給他塞幾顆奶糖。
除她以外,和陳聲同齡、甚至更小的孩子也不少。
小鎮裏的童年生活簡單卻不單調,他們常常聚在一起捉迷藏、踢毽子、或是玩一二三木頭人。
鎮子裏的大人們,則是悠閑愜意、成天笑眯眯的。
江家老爺是小鎮裏最有錢的人,許多故事裏寫,有錢人自私自利、看不起窮苦人家,江老爺卻完全不是這樣。
那是個豁達隨和的中年人,見誰都樂嗬嗬地笑,有時候冬天太冷、莊稼收成不好,江老爺會自掏腰包,給鎮民們發放糧食。
陳聲去過幾次江府,覺得裏麵大且複雜,和迷宮一樣。
阿芝姐姐是個新派的人,不知從哪兒知道了一些陳聲從未聽過的思想,聲稱自己絕不會結婚,要當一個獨立自主的女人。
因為這番話,她沒少被家裏人訓斥。
但阿芝姐姐總會理直氣壯、昂首挺胸:「我以後肯定會闖出一番事業的!你們等著瞧吧!這叫追求自由!」
……
那是一段平凡卻幸福的日子。
陳聲原本以為,這種生活會一直持續下去。
直到某天,鎮子裏一對新人舉辦婚禮。
幾乎所有人都收到了前去做客的邀請,陳聲家當然也不例外。
小孩最愛湊熱鬧,當他滿心憧憬推開大門,隨著父母離開家時,毫無徵兆地,聽見「砰」的一聲巨響。
當時的陳聲滿臉茫然,尚未理解聲音的含義,直到後來他才知道,那叫「槍聲」。
鎮子周圍的森林裏,出現了嗜血的、極度駭人的「怪物」。
他們朝著小鎮步步緊逼而來,腳踩軍靴,穿著統一的製服,手裏則拿著刀與槍。
從那天起,鎮子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是那道她熟悉的聲音。
「多謝諸位。」
光明神女溫聲道:「遭受重創後,我的靈魂碎片分裂四散,其中之一來到這裏。」
說到這裏,她停頓須臾:「……之所以在這場白夜中孕育而生,全因感知到鎮民們餘存的善意。當下,我有個不情之請。」
她雖然刻意收斂了渾身上下驚人的壓迫感,但作為神明,仍然具有無與倫比的威懾力。
白霜行循聲看去,在滿目白光中,望見一抹柔軟如綢緞的金髮,以及一道纖細模糊的形體。
其餘更多的,她沒法看清。
「這場白夜的主人並非個體,而是曾經在此地犧牲的百姓,以及眾多敵軍。」
光明神說:「人類死亡後,怨氣越深,化作的厲鬼越強。百姓們慷慨赴死,心中更多的,是決意;而敵軍死於他們的反抗之下,心有不甘,怨氣深重。」
所以,當他們的意識出現在白夜裏,侵略者的力量,占據了絕對上風。
「由此,這片空間受到侵染,鎮民被怨氣吞噬,變成現在你們見到的模樣。」
光明神女說:「他們原本,並不是這樣。」
雖然看不清她的樣貌,白霜行卻能清楚感受到,有雙眼睛正在注視著自己。
那是一雙澄明清澈的眸子,泛著寶石般雍容的藍,其中光暈浮動,讓人聯想起春日的湖泊。
白霜行說:「你想救他們。」
她聲線篤定,用了陳述語序,對方誠實應下:「嗯。」
「以這種形態被困在白夜裏,日日夜夜深受煎熬,是件痛苦的事情。」
說到這兒,光明神女微微一頓,再開口時,話裏溢出淺淡笑意:「想看看……他們真實的樣子嗎?」
她語調輕緩,話音方落,四麵八方白光顫動,勾出一幅模糊的畫麵。
白霜行心有所感,抬眼向身旁看去,恍惚間,聽見對方溫柔的低語。
「這裏,才是白夜的『真相』。」
*
這是一座名不見經傳的小鎮。
鎮子位於群山之中,東南西北各處都是鬱鬱蔥蔥的樹叢,鎮民們安居樂業,很少與外界交流。
小鎮自古沒有名字,久而久之,人們幹脆把它叫做「無名鎮」。
陳聲和父母一起住在這裏,家裏經營著鎮子裏唯一的旅舍——
無名鎮與世隔絕,旅舍的生意並不好做。
萬幸他家有塊農田,一年到頭自給自足,生活倒也舒適悠閑。
在童年的絕大部分時光裏,陳聲過得很簡單。
爸爸是個文縐縐的書生,雖然看上去五大三粗,其實特別喜歡讀書,常常能把自己關在書房裏,一待就是整整一天。
媽媽溫柔又漂亮,能把簡簡單單的蔬菜做成一大桌子的美味佳肴——
對了,媽媽也很愛看書,閑暇之餘,還會自己寫些文章。
可惜陳聲太小,看不懂其中深奧晦澀的內容。
父母都是讀書人,從小到大,陳聲自然也離不開「書」這個字。
每天睡覺之前,爸媽都會在書裏選取一段故事,繪聲繪色講給他聽,久而久之,這些故事被收集成冊,名為《幻想集》。
陳聲很喜歡。
鎮子裏有不少小孩,因此,陳聲從不缺朋友。
鄰居家的許婉知姐姐總是紮著兩個小辮子,說話溫溫柔柔,見到陌生人會覺得害羞,躲到大人身後。
她對陳聲很好,每次見麵,都會給他塞幾顆奶糖。
除她以外,和陳聲同齡、甚至更小的孩子也不少。
小鎮裏的童年生活簡單卻不單調,他們常常聚在一起捉迷藏、踢毽子、或是玩一二三木頭人。
鎮子裏的大人們,則是悠閑愜意、成天笑眯眯的。
江家老爺是小鎮裏最有錢的人,許多故事裏寫,有錢人自私自利、看不起窮苦人家,江老爺卻完全不是這樣。
那是個豁達隨和的中年人,見誰都樂嗬嗬地笑,有時候冬天太冷、莊稼收成不好,江老爺會自掏腰包,給鎮民們發放糧食。
陳聲去過幾次江府,覺得裏麵大且複雜,和迷宮一樣。
阿芝姐姐是個新派的人,不知從哪兒知道了一些陳聲從未聽過的思想,聲稱自己絕不會結婚,要當一個獨立自主的女人。
因為這番話,她沒少被家裏人訓斥。
但阿芝姐姐總會理直氣壯、昂首挺胸:「我以後肯定會闖出一番事業的!你們等著瞧吧!這叫追求自由!」
……
那是一段平凡卻幸福的日子。
陳聲原本以為,這種生活會一直持續下去。
直到某天,鎮子裏一對新人舉辦婚禮。
幾乎所有人都收到了前去做客的邀請,陳聲家當然也不例外。
小孩最愛湊熱鬧,當他滿心憧憬推開大門,隨著父母離開家時,毫無徵兆地,聽見「砰」的一聲巨響。
當時的陳聲滿臉茫然,尚未理解聲音的含義,直到後來他才知道,那叫「槍聲」。
鎮子周圍的森林裏,出現了嗜血的、極度駭人的「怪物」。
他們朝著小鎮步步緊逼而來,腳踩軍靴,穿著統一的製服,手裏則拿著刀與槍。
從那天起,鎮子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